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妖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玉龙想起自己现在是个猥琐道士的模样,还深情款款地和萧崇光谈情说爱,不禁深觉尴尬。
“你好坏,人家为你成这副模样,你还笑。”赵玉龙一把把胡须沾到萧崇光脸上,然后,她看着满脸胡子的萧崇光开心地笑了。
“那就不要再扮这个样子,还是恢复原来的你,好不好?。”萧崇光抓下胡须,他期待地说道。
说实话,脸色焦黄,贼眉鼠目,赵玉龙这个道士的装扮实在让萧崇光不敢恭维,何况是还要面对着这么一张奇葩的脸谈情说爱。
“我觉得现在这样很好,就这样子吧。”赵玉龙突然沮丧说道。
现在这样子还能让赵玉龙心里没有负担,如果,她恢复本来的面目,她就会记起她与萧崇光的身份,记起他们之间不可逾越地那道鸿沟。
萧崇光知道赵玉龙心里的想法,他怜惜抱住她,“这样也很好,反正不管你变成什么模样,我都喜欢!”他由衷说道。
湖心亭上花好月圆,鸳鸯成对人成双,一对有情人深情相拥,看不够彼此的容颜,说不尽爱意缠绵。
“喂,我说……”赵玉龙在萧崇光怀抱里慵懒开口。
“我不叫‘喂’,叫我‘崇光’。”萧崇光好笑地吻一下赵玉龙额头纠正道。
火桐远远望着情投意合的两个人,他一脸幸福地艳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天,萧崇光带了赵玉龙到李皇后那里,还有萧崇杰,吃了一顿便饭,赵玉龙当然还是道士的装扮和身份。
李皇后一开始也没发现异样,可后来她越来越觉得儿子与神医道长的状态有些蹊跷。
李皇后看着那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亲密无间的互动,李皇后不禁纳罕,前几日的时候,神医道长还对她儿子惜言如金的,爱搭不理,可现在却是一反常态地热乎,实在让她猜不透其中的玄机。
“光儿,楚君这两日为何没有进宫?”李皇后突然想起有两日没有见到凤楚君进宫了,这可是稀奇,她便疑惑地问道。
“楚君说昭华寺的神佛灵验,儿臣便请她去昭华寺为母后祈福,可能要再在那里住个十天半月的。”萧崇光说道。
因为赵玉龙一再吃凤楚君的醋,所以萧崇光想个由头,把凤楚君打发走了,免得赵玉龙误会他。
萧崇杰正吃着饭,他闻言愣了一下,难怪,凤楚君从前天就神神秘秘地消失了,原来是去了昭华寺。
昭华寺的凡间清修很是艰苦,他一定要去昭华寺看看她,偷着给她带些好吃的去,萧崇杰此时人在饭桌上,他一颗心却早飞去了昭华寺。
“听说神医道长明日要离开,本宫很是舍不得,不如本宫在燕京为神医道长修建一座道观,也免去道长漂泊之苦。”李皇后对赵玉龙说道。
“皇后娘娘的好意贫道心领了,只是贫道眷恋故土,要回峨眉山去。日后若是有缘,定会与皇后娘娘再见的。”赵玉龙躬身回道。
“既然道长去意已决,本宫也不好强留,光儿,道长与你有救命之恩,你多敬道长几杯。”李皇后向儿子吩咐道。
这去意离别的话,登时让萧崇光有了几分伤感,他向赵玉龙举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愿你此去平安,来日重逢,再叙长情。”
“王爷亦如是,愿君多保重!”赵玉龙不禁也是伤怀,不是不爱,却要生生别离。
而且,两国交兵,刀枪无眼,等战争打完,到时候是何种情形还不知道,今日一别,再见是不是有日谁能说得准?
两人这番凄凄别离,让李皇后与萧崇杰都是停了箸筷,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唱地是哪一出。
夜晚,玄武殿摇曳的烛光,纱幔,都透着道不尽的伤感。
萧崇光与赵玉龙立在窗前,相互依偎着,望着天上的明月相对无言。
此去经年,谁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模样?
☆、明争暗斗
第二天一早,萧崇光便装送换回原来装束的赵玉龙离开京城。
两个人一路上赏玩着京城的美景,宛如一对情侣同游,偶尔看一眼身边的人,幸福,满足,而又带着浓浓地离愁别绪。
萧崇光一直送赵玉龙到了黄河岸边,赵玉龙踏上船板的那一刻,萧崇光突然抱住她,“勿忘”他在她耳边说道,温热的唇扫过她的鬓发。
赵玉龙垂首泫泪,她毅然转头而去。
远远的一辆马车内,赫连明秀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他唇角勾起一抹满含深意地笑。
马车是羽王府的马车,赫连明秀就仗着萧崇华的庇护,在燕京畅通无阻。
萧崇光回到皇宫,李皇后正等着他,她一见到儿子回来便急急问道:“神医道长走,你怎么不与本宫说,好让本宫送送他。本宫还命人准备了厚礼,要送给神医道长呢。”
“母后,她不需要那些。……母后,您觉得神医道长这个人怎么样?”萧崇光问道。
“神医道长当然是个好人了!要没有他,母后这头风病还不知道哪辈子能好。”李皇后夸道。
“那……母后,等以后让她与我们永远都在一起好吗?”萧崇光转弯抹角问道。
“那当然好了!……光儿,你是逗母后的吧?”李皇后突然醒悟,那怎么可能呢?
“儿臣不是诳语,等以后,儿臣和母后,崇杰,还有她,我们永远都在一起。”萧崇光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你说少了,还有你和杰儿的妻子,儿子,孙子,我们一大家子人。”李皇后补充说道,作为一个母亲,最喜闻乐见地就是儿孙满堂。
“母后,您想不想回家乡去?”萧崇光突然问道。
“回家乡去?”李皇后疑惑,她是一国的皇后,哪能想去哪去哪。
“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就是我们平安退回燕国去。母后,您可以向父皇请旨,先回幽都,也免得将来战火一起,再回去就难了。”萧崇光说道。
萧崇光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他也不想在战场上与赵玉龙生死对决,所以,他最好地选择就是把中原还给赵玉龙,燕国退回北方去。
“什么战争?”李皇后更是疑惑难解,她没听说边境有什么战事呀。
“儿臣说的是燕赵之战,燕赵之战已经在所难免,母后就只管照儿臣说的做,您带崇杰先回幽都去。”萧崇光郑重说道。
燕赵之战?赵国不是早就灭亡了吗?李皇后虽然满心疑惑,但她看到萧崇光神色极其严肃,便再无质疑。
“好,母后就说回去祭祀祖先,你父皇一定会允的。”李皇后说道,她丈夫一心宠爱别的女人,才不会管她太多,也许巴不得她回老家去,他落得清净。
萧崇光回到玄武殿,他让火桐去找来监视赫连明秀的黑水魅灵宣沐,详细询问了赫连明秀在燕京的行动。
知道赫连明秀与羽王走得亲近,萧崇光冷笑,他当然知道赫连明秀想干什么。
赵玉龙临走的时候,曾经跟他讲过毒针的事情,他猜想,萧崇华虽然有贼胆,但是贼心却是有限,一定是赫连明秀的主意。
“本王不去治他,倒让他把本王瞧扁了。”萧崇光眸光中透出冷厉。
于是,萧崇光在他的王府设宴招待赫连明秀,赫连明秀当然不得不去,就算赫连明秀知道那很可能是为他设的鸿门宴。
果然,席间,萧崇光突然口吐鲜血,中毒倒地。
赫连明秀就被莫须有的名义正大光明地和谐了,他被软禁在驿馆,要等到官府查出下毒之人,才能解禁出行。
赫连明秀闲散地躺在驿馆的床榻上,他表面老实多了,只希望自己积极配合的好表现,能够蒙蔽萧崇光不对他痛下杀手就好。
为了让萧崇光留他一命,赫连明秀还特意让人去转告萧崇光,西夏的兵马愿受易王差遣,帮助燕国剿灭中原的匪患。
萧崇光接受了赫连明秀的和解,他当然也不会在燕赵即将大规模开战的当口,杀了赫连明秀激变西夏。
赫连明秀与萧崇光的过节这样就算是过去,虽然赫连明秀依然被软禁在驿馆,但好歹他的性命是无忧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赫连明秀有的是耐心与萧崇光周旋。
萧崇光晚上去了李洲府上,他与舅舅商议了燕国北撤事宜。
李洲没想到萧崇光居然会准备北撤,而不是原先制定的全面清剿赵国余孽的计划。
但是,李氏家族的大主意向来都是萧崇光做主,李洲也乐得坐享其成,所以,李洲这次也没有反对意见。
最后,萧崇光给李洲制定的任务就是安全北撤,和趁着燕赵交兵的机会往军队安插将领,削夺凤家的势力。
萧崇华先是失了赫连明秀这个给他出谋划策的军师,然后,他向燕皇讨要军队的上表也被燕皇驳回。
因为军权一直是凤家的倚仗,萧崇华要军队,就必须要从凤家手里划分,凤容岂能容得他人瓜分。
更让萧崇华想不到的是,萧崇光居然开始上朝了,本来燕皇三个儿子,只有萧崇华自己拿朝堂做窝。
因为萧崇华很有可能就是燕国未来的新君,所以,有很多官员巴结、依附于他。
现在倒好,有人来跟萧崇华抢了。
第一天,萧崇光就与萧崇华起了争执。
面对燕国四面楚歌的严峻形势,萧崇光力主把都城迁回幽都,巩固燕国在北方的统治,给自己留条退路。
而萧崇华还是咬着军权那块肥肉不放,他讥笑萧崇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中原连打都不想打,就逃跑的软弱表现。
“父皇,请给儿臣一支兵马,儿臣定会荡平赵国余孽。”萧崇华再次壮志激昂地请求燕皇给他兵马。
燕皇便把请求的眼光看向凤容,“广国公,羽王既然对国家有如此忠勇,朕心甚慰,爱卿就成全他吧!”
燕皇为了萧崇华可谓是老脸都不要了,这就像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主人向仆人弯腰屈膝。
但是燕皇顾不得了,他现在年老体弱,信氏几番在他面前哭哭啼啼,诉说他没有给她和儿子一条安稳的后路。
所以,燕皇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尽力扶持萧崇华当上皇帝。
就算萧崇华斗不过萧崇光,当不了皇帝,燕皇也要给萧崇华谋取裂土封疆的力量,让萧崇华与信氏将来可以有立足之地。
凤容郑重思量一下,才说道:“那就让骠骑将军协助羽王殿下,剿灭吴郡的悍匪司徒静吧。”
萧崇光闻言瞟了一眼凤容,他暗骂凤容老奸巨猾。
凤容就是老奸巨猾,他早看出燕皇急切地想要为羽王争得一席之地的愿望,他虽然在第一次拒绝了燕皇要给萧崇华调拨军队的要求,但是,他知道这事一定不会完。
凤容就苦心思虑对策,还真让他想到一计,而且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凤容就把他的眼中钉,骠骑将军闻子君的军队调拨给萧崇华。
闻子君祖上三辈都是燕国的将军,所以,闻子君从十二岁就是军队的统领。
一开始,凤容还真没把小娃娃闻子君放在眼里,而且,他对出身将门的闻子君持得是拉拢政策,培养闻子君将来成为他凤家的左膀右臂。
等到闻子君势力逐渐壮大,在李洲的力荐之下,一跃成为骠骑将军,凤容才看出端倪,闻子君是易王的人!
萧崇光居然在他的眼皮底下培养了一个骠骑将军,分割他的权势,这令凤容心惊胆战,这也是凤容忌惮萧崇光的原因。
既然燕皇要为萧崇华铺路,那凤容也就顺水推舟,把闻子君交给萧崇华,这样凤容既割掉了闻子君这个毒瘤,又满足了燕皇的愿望。
“这样甚好!羽王,朕封你为平南大将军,与骠骑将军闻子君共同剿灭吴郡的匪患,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重望,早奏凯歌。”燕皇不知凤容的猫腻,他高兴地宣布。
“儿臣遵命!”萧崇华也高兴,他终于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萧崇光倒无所谓,别看闻子君长了一张无公害的娃娃脸,可闻子君不是好欺负的。
笑里藏刀,阳奉阴违,闻子君比谁都擅长,要不然他也不会骗到老奸巨滑的凤容,萧崇华到闻子君那里是捞不到好处的。
凤容斜眼看看萧崇光,他这等于是将了萧崇光一军,可萧崇光脸上平静无波,似乎根本不在意。
凤容就叹口气,他是要别无选择了吗?难道只能将女儿嫁给萧崇光?可好像他把女儿嫁不嫁给萧崇光,他凤家的前途都是堪忧。
而且,萧崇光准备北撤,巩固北方的势力,那就代表萧崇光是放弃中原了,更不会重用他凤家。
朝堂一散,萧崇华就兴致勃勃地去准备启程去吴郡,萧崇光则去与李洲商讨北撤的具体事宜。
凤容回到府中,他立刻修书给弟弟凤袭,让凤袭务必保存实力,不要在中原的战场上孤注一掷,断送了凤家立足的本钱。
赵玉龙回到吴军,她立刻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派人去联络各地的义军,一起举事。
赵玉龙和萧崇光的心思一样,她也想要快点结束这场战争。
武林盟主孔凌也号召武林各派帮助当地的义军攻城掠地,夺取州府。
一时间,燕国就如同陷入汪洋大海的孤舟,风雨飘摇。
☆、无毒不丈夫
战争打了大半年,燕赵两国,孰胜孰败,优劣已分。
赵国各地的义军已经壮大合流,燕国只剩下燕京可守,燕皇这才慌了神,他一病不起,开始采纳萧崇光的谏议,同意燕国迁都幽都,退出中原。
而且,为了稳定朝堂大局,燕皇病体支离之际,他不得不宣布易王萧崇光为太子,将来继承他的皇位。
由易王萧崇光继承燕国的皇位,朝中大臣们自然是没有异议,因为羽王现在被困在保定府,生死不明,想抢这个太子之位也来不及。
都怪那个羽王目光短浅,好大喜功,非要去领兵打仗,这下可好,不仅太子之位丢了,连他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丢了。
一想到那个上赶着去战场送死的羽王,大臣们无不摇头喟叹。
燕皇缠绵病榻不能上朝,便由萧崇光太子监国,布置北撤。
燕皇被抬上龙辇,由文武百官随行,准备撤离燕京。
但是皇妃信氏哭着喊着,怎么也不肯上辇。
“皇上,您就弃了我们母子去吧,臣妾不会怨恨您的。”信氏在辇车旁边哭泣着,她不能丢下被困在保定府的儿子不管,但这时候又没人能去救她儿子,所以,她就只有逼燕皇想办法。
燕皇躺在辇车上,老泪苍苍叹口气,他这一生就只觉得对不起信氏母子,让他们母子跟他受了一辈子委屈。
如今,他已是风烛残年,要他这样走了,于心何安?
“絮儿,朕不走了,朕和你一起等华儿回来。”燕皇说着开始手脚并用向下爬。
“父皇,您是一国之君,要顾全大局才是。”萧崇光赶紧上前把燕皇又放回榻上。
“易王!太子殿下!崇华和你是亲兄弟,你就去救救他吧!”信氏却趁机抓住了萧崇光的衣袍,苦苦哀求道,为今之计,也只有萧崇光能够救得了她的儿子。
萧崇光厌恶地看一眼信氏,要不是这个女人,他母后也不会受他父皇的冷遇,他和弟弟也不会从小见不到父皇。
“皇妃娘娘放心,儿臣会派人去救羽王的。”萧崇光敷衍着要扶起信氏。
信氏却是死拽着不起,“除了你没人能救得了他,你就亲自去救他吧!只要你救了他,我们母子给你当牛做马都心甘情愿。”她说道。
“光儿,父皇从没求过你什么,今天就求你去救救华儿!父皇求你了!”燕皇才明白信氏的用意,他也赶紧拽住萧崇光恳求。
萧崇光可以无视信氏的要求,但是他却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