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不败-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苏轼引见完毕过后。黄裳向东方不败行了一礼,说道:“小人黄裳,见过东方元帅。您有什么吩咐。在下一定照办。”
  东方不败还了一礼,应道:“好说,好说。”
  待苏轼走后,东方不败忽然神神秘秘地对黄裳说道:“黄老弟。听说你武功超群绝俗。小可也是习武之人,想要向你讨教两招,不知可否?”
  黄裳一听,连连摆手道:“东方元帅,这,这,我武功高强一事,定是谁给你说笑来着呢。我只不过一介文官。怎么会身负武功,而且还是高强的武功?恕难从命。恕难从命。”
  东方不败却笑道:“哎呀,刚才当着苏大人的面,你答应听我的吩咐。现在他刚一走,你就要反悔不成?别多说了,看掌!”说着右臂一抬,手掌直直朝着黄裳的左颊劈去。
  可是掌到中途,东方不败发现黄裳既不出招挡架,也不移步避闪,身无武艺之态不似作伪,心下奇怪之余,硬生生地收了掌力,转而双手齐出,抓住他的臂膀,挽起他的衣袖,而后将手指搭在他经脉上发出内力试探,果然发现他体内的真气空空如也,当真半点武功都不会。
  黄裳被东方不败这么一弄,先是莫名其妙,而后更是觉得尴尬万分,待她缩回手后,赶紧拉好自己的衣袖,红着脸问:“东方东方元帅,你你干什么呢?”
  但闻东方不败自顾自地一个劲儿摇头道:“哎,你现在果然还不会武功,否则就可以向你讨教一番了,可惜,可惜。”
  黄裳直听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嘀咕道:“你在说什么啊?好像我以后会身负武艺似的!”
  失望之余,东方不败便和黄裳攀谈起道家的经典来,从《道德经》、《清静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鸷文》到《太乙金华宗旨》、《吕祖。黄鹤赋》、《上品丹法节次》、《黄帝。阴符经》、《心印妙经》。
  好在这舞文弄墨的事倒难不倒黄裳,二人不久便相谈甚欢,也算是让东方不败聊尽兴致。
  三日过后,宋皇下旨接见东方不败一行人。还是由苏轼亲自登门,到驿馆接东方不败同往汴梁皇宫之中。
  进了皇宫丹凤门之后,苏轼在前领路,把东方不败带入宫中的一间偏殿,集英殿。
  到得殿内,东方不败只见宰相苏辙、翰林学士范祖禹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心下疑惑:“咦?奇怪了,不是说大宋天子召见我么,怎么不见皇帝他人呢?”
  尽管如此,在苏轼的引见之下,东方不败还是朝在座的诸位大臣一一行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苏辙等人看到东方不败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想到她是来讨要“助军旅之费”的,便寻思如何应付于她。
  苏辙率先开口试问东方不败道:“我苏辙只是宋国川蜀之地的一名穷酸腐儒,得蒙圣上拔擢,现今忝居相位,暗自惭愧。可既然老夫身为大宋子民,自然得为皇上分忧,虽然自己才疏学浅,也唯有担负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恩。而老夫早就听说东方先生出生于我大宋河北境内,乃当世青年才俊,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却不知为何偏要跑到他辽国去做统兵高官,而今助胡人来压榨我宋国百姓?”
  东方不败暗想:“嘿,原来你们想在皇上见着我之前先杀杀我的锐气啊!我是大明朝的河北人,可不是你大宋朝的河北人,这一点我给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不过你苏辙位极人臣,乃是百官之中的第一号人物,若不先难倒你,如何能说服赵煦小儿把欠款还清?”
  于是答道:“苏相爷此言差矣。首先,我东方不败的的确确不是出生在宋国,还望各位明鉴。其次,这‘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乃是当年我大辽圣宗陛下,与贵国真宗陛下白纸黑字写在‘澶渊之盟’上的,今年贵国逾期未付该款项,我来催索,怎么能说是压榨宋国百姓呢?”
  苏辙摇头道:“既然是这样,东方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一则你既然生于河北境内,焉能不是我宋人?二则当年辽国铁骑入侵我大宋,拿下宋国境内多个城池,直逼我京师,幸得真宗陛下英武圣明,寇准大人指挥得当,军民上下一心,这才止住了辽军的攻势,逼来犯之敌签下了停战条约,结了‘澶渊之盟’,而条约的内容本就包含我宋**民的屈辱,先生今日来催促我国履行条约,当然是对我国百姓的盘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溅皇廷(二)舌战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溅皇廷(二)舌战
  苏辙顿了一下,接着说:“东方先生,老夫听说过你协助大辽皇帝平定叛乱的丰功伟绩,可见你真是济世之才啊!先生如今既然在辽国身居高位,就该为宋辽百姓牟利益,保境安民,除害灭贼。可为何自从先生当上了辽国兵马大元帅,就整军备战,对我国虎视眈眈。如此一来,岂非辜负了你身为宋人的身份,令两国百姓大失所望?老夫的话愚鲁直率,请先生不要见怪!”
  东方不败听罢,无声地笑了笑,说道:“苏相爷非要当小可是宋人,那也很好,说明苏相爷不把小可当外人。可是相爷说我国的军队如虎狼,难道贵国的士兵就似兔羊吗?”最后一句话说得掷地有声,让在座的宋国官员无不悚然一惊。
  东方不败环顾四周一下,接着说:“相爷可知一个人得了多年的痼疾,应当先给他喝点稀粥,同药一起服下。等到他肺腹调和、形体慢慢养得安稳些了,再用肉食补养,加上效力强的药治疗,这样病根才能除尽,人得以全面康复。如果不等病人气脉缓和,就给他吃烈药和味道厚重的食物,想要求得平安,实在就难了。”
  “贵我两国近年来剑拔弩张之势愈演愈烈。双方士兵互相到对方的地界上‘打草谷’,平民百姓也是互相仇杀不断。前些日子,我国经历内乱之际。贵国数十万精锐之师便向宋辽两国边境集结,大有趁火打劫之势,战事一触即发,这两国的关系么,正像是一个人到了病重危急的时刻。”
  “幸得贵国太皇太后老成持重,极力维护和平大局,加之吾皇圣明。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叛,才免去了一场宋辽间的兵凶之祸。小可自领大元帅一衔以来,也是为贵我两国的太平殚精竭虑。整军经武,不过是为了巩固和平。这‘以战养和’的道理,诸位不会不懂吧?”
  “于小可来讲,‘战’是手段。‘和’是目的。在保了我辽境之后,安贵我两国之民才有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小可又出台了不少利民惠民的新举措。别的不说,这废除‘打草谷’一事总不能算假吧?”
  “但就是在废除‘打草谷’后,贵国却拖欠盟约上的款项不给,摆明了要挑起事端。依我看来,这‘辜负身为宋人的身份,令两国百姓大失所望’的罪名。应该由贵国朝堂上为皇帝出了这‘欠债’馊主意的人承担。”东方不败一番话,说得苏辙没有一句可以对答。
  这时座中一人忽然高声问道:“哼。贵国治下的‘幽云十六州’,原本就是我大宋的领土,只不过百年前被大汉奸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了,其地界上的税收能值多少‘助军旅之费’,自是不必说了,如今就算我主在宋辽边境上屯兵百万,列将千名,虎视眈眈要趁乱进攻大辽,也只不过是收回失地、恢复汉家河山而已,又有什么不对呢?”
  东方不败望去,乃是大宋殿中侍御史文彦博。
  思量片刻,东方不败笑道:“呵呵,依小可之见,文御史方才所说便有三处不对。”
  文彦博一听冷笑道:“嘿嘿,说的哪里不对,愿闻其详!”
  东方不败解释说:“其一,我国得‘幽云十六州’之时,比大宋立国尚早了二十四年,那么这地界自然算不得宋国的领土了。其二,石敬瑭本来就是沙陀人,他行儿皇帝之礼亦是游牧民族之习惯,既然他根本就不是汉人,所以绝非汉奸,更谈不上大汉奸。这其三么,那十六州上居住的大多是汉人,原本就是汉家百姓的河山,用不着贵国来恢复。”
  文彦博不服气,继续说:“不在我大宋天子治下,焉能算得汉土?”
  东方不败义正词严道:“文御史可听闻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既然民为贵,那么有汉民长期定居的地方自然便是汉家地界了,哪里非要汉君的治理?”
  此言一出,文彦博终于被说得哑口无言了。
  座中又一人发问道:“东方元帅难道想效法张仪和苏秦来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我们宋国交钱吗?想不到堂堂大辽兵马大元帅,竟然只是一个辩士。”
  东方不败一看,原来是宋国枢密使范纯仁,便回敬道:“范枢密以为张仪、苏秦是辩士,却大概还不知道他二人也是豪杰吧;苏秦佩挂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谋士,可不是那些逞一时书生意气、实则祸国殃民的人所能比的。君等三言两语,就唆使宋皇妄动刀兵,还竟好意思在这里笑话苏秦和张仪吗?”
  范纯仁也被问得说不出话了。
  忽然,又有人问道:“吾观东方元帅之言行,与当年曹孟德颇有几分相似,不知元帅认为他是个什么人呢?”
  东方不败看向那人,乃是大宋给事中兼翰林学士范祖禹,随即答道:“曹操乃是经世济民的大英雄,这还用问吗?”
  范祖禹突然厉声说道:“元帅怎么能出此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之言呢?人生在天地之间,应以忠孝作为立身之本。曹操既然是汉臣,却有不臣之心,而你竟然称之为大英雄。”
  “我看元帅应当打消这些思想,才是为臣的正道。曹操的祖宗食汉禄,却不思报孝汉室,反怀有篡权叛逆之心,让天下人憎忿,元帅却说他经世济民,真是无父无君、没有纲常之言呀!”言辞甚是激越。
  岂料东方不败听罢,并不着恼,只是微微一笑说:“哈哈,范翰林说得不对。汉唐历代至今,经世济民之业绩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者实在是寥寥无几。小可虽然是末学后进,但也不怕献丑,要向学士大人逐一诉说曹操可称得上大英雄的地方。”
  “这一来么,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小可就从这百姓之食说起。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后来他又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人民的粮食问题。”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他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他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溅皇廷(三)论功

  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溅皇廷(三)论功
  东方不败接着道:“屯田制的实行,是以朝廷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其效率在当时是高于普通自耕农的。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一派‘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景象,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
  “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百姓一致的拥护。”
  “其二,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卓有成效,比如他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在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就是他没有花里胡哨的衣服,不穿雕花绣彩的鞋子,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还有‘败絮其中’。在他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
  “四来嘛。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他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军事理论。他还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其五,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他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在他击败袁绍后,就曾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他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
  “其六,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他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作品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百姓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这七来么,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各层次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这些政治上的举措为他统一中国北方,发挥了不小的积极作用。”
  “最后,也是最鲜为人知的是,曹操是一代书法家。历史上见过他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
  “试问,这样的人物若还称不上‘经世济民’的‘大英雄’,那还有谁人可当之?”
  范祖禹听了东方不败的滔滔雄文,满面羞惭,无话对答。
  座上又有一人应声问道:“看来东方元帅的确很推崇曹孟德啊!不过在鄙人眼中,他只不过一介乱臣贼子罢了。曹操自称是相国曹参的后代,证明他世代都为汉臣,而后来他却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握王权,肆意横行,欺君妄上,不仅是目无君主,而且是蔑视祖宗,不仅是汉室之乱臣,而且是曹氏之贼子。”
  “而他的对手刘备乃堂堂正正的汉室之胄,中山靖王的苗裔,汉献帝依据世宗祖谱赐与他官爵。刘备还忍辱负重,效法从区区亭长开始建业起身的汉高祖刘邦,靠编草席卖草鞋起家,这样的真英雄,曹操有什么资格来和他抗衡呢?”
  东方不败循声看去,原来是宋国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
  东方不败笑起来,回答道:“哈哈,韩侍郎说得好。可惜‘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刘备最终的失败便是曹操能与他抗衡的最佳注脚。当然,刘备的祖宗,秦末之刘邦所领导的农民战争的确是成功的。”
  “可是,亭长刘邦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是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旧贵族意在复辟封建制的反叛,为刘氏夺权的成功廓清了道路;二是由刘邦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力量,在本质上又是对六国旧贵族企图复辟分封式封建制度的反击,和对秦始皇‘罢分封、置郡县、实行中央集权’的肯定及继承,从而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后来做成了皇帝的刘邦则‘兴内讧、杀功臣、灭冤党’,以维护自己的帝位、王权和‘一姓天下’,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