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月上之战-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那么多人传送一件东西,勉强锁定,但彼此的协同性上肯定出了问题,以至对最终的落点产生了一些干扰,结果垂直误差了至少几万米,扔进了地幔的岩浆里。”
十三,震撼(6)
我心里奇怪,既然已经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林博士,我知道这是氦…3矿石,我对核物理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稳定的。而且虽然说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应的启动温度,不用上亿度那么夸张,但是地幔里的岩浆不是才几千度吗,怎么可能让矿石发生爆炸?”
“几千度当然不可能让氦…3矿爆炸,而且地质学上目前公认的地幔温度,也就是几千度。现在爆炸发生了,那只有说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并不仅有几千度,现在地质学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觉得,这样就推翻所有地质学家公认的东西,未免失之轻率。
“怎么,听起来你觉得我这个结论下得有些草率?呵呵,从事实反推,得出这样的结论再正常不过。实际上,关于地底的情况,再优秀的地质学家也只了解了个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么东西吗?”
“地幔应该是由岩浆组成的吧。”我搜索着脑子里这主面的常识回答。
“那又是怎么知道那儿都是岩浆的呢?”林文反问我。
“应该是有探测过吧。”
“探测?我告诉你吧,人类现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测仪器,都穿不透地壳,更不用说什么地幔地核了,什么充满了岩浆的地幔,还有大多数成份为铁的地核,这些全都是推测。要想证明,只有打个洞钻下去看个究竟。”
“只是推测?”这让我有些意外。我记得小学时就看过地壳、地幔和地核的透视图了,成份厚度什么都说得一板一眼,没想到这都只是推测啊。
“当然。我说打洞那真的打洞,像现在日本人就在海底打洞,因为那儿的地壳比较薄,不过目前他们离成功还远着呢。史上最庞大的钻地工程是1970年苏联人干的,他们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选了个点,希望能钻到15公里的深度。19年后他们终于放弃时,钻到了一万二千多米的深,还没有深入到地壳的三分之一,但地壳只代表地球大约0。3%的体积。”林文竟说起了一段科学掌故,不知他想说明什么。
“可就算是这次钻深的深度有限,所发现的东西嘿嘿,在他们钻到那么深之前,一些研究地震波的科学家很有把握地预言,他们会在4700米深处碰到沉积岩,接着往下是2300米厚的花岗岩,再往下是玄武岩。结果,沉积岩要比预期的厚50%,玄武岩层根本没有发现,而且,地下世界要比预期暖和得多,1万米深处的温度高达180摄氏度,差不多是预期的两倍,最令人吃惊的是深处的岩石浸透了水——这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推测和事实之间的差距。所以呢,原本推测地幔几千度,地心上万度,现在看来肯定有问题。”
这林文果然见闻广博,说到一次探地试验,具体的数据都随口就来。
“没有几万度甚至更高的高温,那块原矿绝不可能出问题,当然还有地球内部的高压也在起作用,甚至可能有一些我们并不理解的情况发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原矿没有提纯,所以并没有充分聚变,否则这岛怕得被炸到天上,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整个地球的生态,都可能受到影响呢。”
“这么说来,那还是万幸了。”夏侯婴说。
万幸吗?我望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想起了寇云一闪一闪的眼睛。
“林博士,你研究的范围,还真是广泛啊。”我叹了口气,让自己不再去想寇云。
“只是在研究超距位移这种超能力的时候,多看了一些书而已。那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杂七杂八看了不少东西,这对我最后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超距位移的基本理论很有帮助的。”
“哦,对了,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怎么可能从月球上把矿石拿下来,你的理论,究竟是什么呢?”被他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了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重要问题。
林文微微一笑。也许是因为此刻同舟共济,患难中彼此的心防都渐弱了许多,他从最初和陈远责的实验开始说起,到后来与郑余的接触,共建翌岛,将这么多年的经历,娓娓道出。
到和陈远责分手的事情,我大多都已经知道,像思感锁定等对位移的最基础分析,我和寇云更早已经探讨过许多次。但是听的时候,还是时不时作出一副击节赞叹的模样,满足一把老人的虚荣心。
在和陈远责的试验中,林文对挖掘自己能力的底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陈远责放弃的时候,林文决心自己继续试验。
要解开超距位移之谜,可能涉及的知识从基因、脑科学、量子物理、空间时间理论到心理学,遍及诸多前沿领域。那几年里林文不但恶补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关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还搜集了许多和特异功能相关的旁门左道书,走访了大量的“大师”级人物。可惜那些大师多半是骗子,极少数有料的,却和从前的他一样,只满足于使用自己的能力,无心探究。
这种瞬间转移物体的本事,和现今科学体系内的大量理论相背离,所以要想用现今的科学理论推断超距位移的产生原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一个人纠住自己的头发,是不可能把自己拉起来一样。所以在科学知识越来越渊博的同时,林文反倒越来越困惑,他只能四处旅行,寻找异人,也寻找灵感。
突破就是在一次旅行中获得的。那是在火车上,林文范了烟瘾,一手拿出香烟,懒得从随身的小包里翻找打火机,意念一动,打火机就到了掌心。
这打火机他已经用了好些年,每天都要用到多次,熟到不能再熟,早已做到了思感上的自然锁定。这一念之间,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就手到拿来。
把火机点了几次,都没有着,林文突地想起一事,大惊失色,忙拉开小包翻找,果然给他找出了一个崭新的打火机。
原来这老火机已经没了火油,家中的备用火油也用光,所以此次出门,林文在小店里买了个新的便宜火机,老火机扔在了家里。
用意念去取老火机,实际上是个习惯动作,此时林文已经坐了一整晚的火车,离上海有数百公里远,怎么会意念一动,火机就到了手上,而且完全没有费力的感觉?
自此之后,林文又做了多个试验,终于确定,超距位移其实并不受距离的限制,取一件一百公里外的东西,并不会比取一件一米外的东西更耗费精力。
十三,震撼(7)
之所以此前会有距离越远越难以位移成功的情况,全是自信心不够的缘故。在一般的常识中,把一件东西从较远的地方挪过来要比较近的地方费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每个能力者在潜意识里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样的话,距离越远,自信越是不足,而这个能力,却是与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力息息相关,自信一不足,失败率就节节上升,就算憋得满头大汗也无济于事。
一般能力者都会想去试一试,自己距离的极限在哪里。把物品放在极远处,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削弱一分自信力,精神摇摆不定,很容易就“试”出了自己的极限距离。这个极限距离一出来,就相当于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自我催眠了,以后再也别想超出这个距离。
听到林文说到得出超距位移不受距离限制这个结论的时候,我直感觉匪夷所思,他的这个推测,比先前一举推翻地质学家对地底温度的公认更大胆十倍,不由插嘴问道:“林博士,你的这个结论,打破了包括科学家在内所有人类对空间的认知。一个物体可以无视空间的间隔瞬间位移到另一处,比方对氦…3矿来说,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算什么呢,什么都不是吗?这真是让人难以相信。是不是说人的精神力量制造了虫洞,从而让空间折叠起来,让物体穿越了空间呢?”
“你说的是虫洞理论吧,从这种理论上说,制造出折叠空间的虫洞,虽然可以一瞬间跨越极远的距离,但一来制造虫洞需要极巨大的能量,到底要多大的能量,由于人类并没有条件试验,无从得知,要说以人的精神力就能制造虫洞,显然是神话,而且位移前后也并没有虫洞理论中,虫洞产生时的种种迹象;二来巨大的能量把空间折叠起来,产生虫洞,可是折叠的空间越多,显然需要的能量也越大,并不是说远近都一样的。”
“那你怎么解释这物体是怎么越过空间的呢?”
星光下,林文微笑。这是一种满意而微有些自得的笑。
“它们并没有越过空间。”
我和夏侯婴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空间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另一个基础是时间。原本我们对空间的概念,是房子概念,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房子里,房子里的一切彼此之间都有距离,有的距离远,有的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可是现在出现了能从一个点直接到另一个点的情况,这就说明,我们原先对空间的认知有误。”
“难道说,你要推翻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我的眼睛直了。
“当然,旧的概念不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只能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我的理论就是没有房子。”
“没有房子,林博士你是说没有空间?”夏侯婴皱眉问。
“不是没有空间,而是没有房子,空间并不是我们原先以为的,一个无限大的容器概念。没有房子,也没有距离。”
“我可完全给你搞糊涂了。”我嘟囔着。
“我认为,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容纳物体的场所,而是物体的属性。一个物体,比方说一个桃子,它有很多属性,重量、形状、表面积、颜色、密度、口感等等,其实它还有一个属性,就是空间。”
林文的话就像颗炸弹,把我直接炸晕呼了。
“空间不是独立于具体物体之外的,而是和构成这个世界亿万物体紧密相联,因为它就是物体的一个属性。这种属性有点像力场,椅子有椅子的空间力场,桌子有桌子的空间力场,亿万物体的空间力场相接相融,却让我们错误地以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存在的,也有了‘距离’这个概念。平时我们走路,搬动物品,归根结底,是使用力量使我们自身或者物体的空间属性改变,但是这种属性改变是间接式的,并不是直接对空间属性起作用。就好比解开一个绳结有多种方式,我们平时所看见的物体普通移动,就好比是慢慢理清绳结的头绪一点点解开;而超距位移,就好比是用剪刀在绳结处剪一下,绳子断开,绳结自解。”
“这么说,超距位移就是用精神力直接改变物体的空间属性,属性一变,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自然就改变了?”我慢慢地理解了林文的意思,但理解归理解,那种极端不可思异的情绪还是没有褪去。
“没错,直接改变空间属性,这样就无所谓距离,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也不再是问题。就像用笔写下‘100’和写下‘1010’是一样的方便,可这两个数字的大小相差一亿倍。为什么能把氦…3矿从月球上拿下来,只有推翻对空间的传统认知,用这个理论才能够解释。而明白了这一点后,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施展能力,相隔千山万水,也只是等闲事。”
“那么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夏侯婴问。
十三,震撼(8)
林文双手一摊:“当代的科学连精神力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弄清楚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我的理论,其实是基于事实提出了一个猜想,一种假设,我相信自己的假设,但无法证明。就像费马大定理,自从17世纪费马提出之后,经过了三个多世纪无数数学天才的奋斗,才刚刚被证明。我想要证明我的猜想,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一旦破译了空间属性的奥秘,恐怕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会改变,动力再强劲的汽车飞机太空飞船,到时都会被逃汰。”
林文的新空间理论给我的震撼是颠覆性的,在从湖南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还时时想着他这个看似简单,却越想越复杂的大猜想。
照这个林氏大猜想,我眼前的车厢空间,其实是由车厢本身、车厢里的每个人每件行李、以及组成空气无数微粒各自的空间力场组成的,空间是属性,而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那么时间会不会也是物体的属性呢?
被救上岸不久,林文就神秘失踪,想必是被郑余暗中接走了,关于郑余的事,他谈得比较少,不过夏侯婴倒是了解一些。
林文是怎么被郑余招拢过去,他不说,自然没人知道,但郑余这么努力地进行新能源开发,实际上是为了争夺下一任郑海之位。
这一任郑海只比龙少生了一个儿子,在郑余之上有六个哥哥,之下还有个弟弟,他并不是最受老头子喜爱和重视的儿子。眼见郑海年纪越来越大,就象从前皇家争太子之位一样,郑家也充满了明争暗斗,如果能够把新能源掌握到手里,不仅实力会暴增,在老头子的眼中,份量也会大不一样。
只是郑海的财富虽可敌国,但未死之前,分给八个儿子的财富却有限。这有限的财富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是要进行新能源开发,建造翌岛基地,造探月器发射上天,研究热核反应和实际利用,花出去的钱让郑余也深感窘迫。这才迫不得以有新希望号全球巡游集资之举,偏生被我破坏,而翌岛的实验,也在成功之后遭遇大爆炸而灰飞烟灭,看来他的郑海梦,也只有到此为止了。
另一个之前解不开的环节,寇风当时是怎么潜入太平洋翡翠号,又是怎么下船的,我心里也暗中有数。太平洋翡翠号的东家上海怡乐邮轮公司是有外资背景的,这公司做的是海上的生意,那么所谓的外资,会不会和郑海,甚至郑余有着直接的关系呢。如果这样的话,在自家船上安排一个人上船下船,又有谁查得出来。
从月球上取下氦…3的秘密,现在已经从我之口,入郭栋之耳,写成报告交了上去。只是翌岛陆沉,整个亚洲有此项能力的非人几乎尽没,就算政府知道了有这样一种方法可以获得新能源,怕也已经找不齐人手了。
这幕大剧以这种方式拉上帷幕,对任何一方,都是一场悲剧。
对我尤是。
尾声
“那先生。”
我背着行囊,带着湖南的风尘,走进自家的大楼。正要按电梯,却被人叫住。
是大楼的保安。
“有什么事吗?”
“您不在的这两天,有人来找过您呢。”
“哦,有说自己是谁吗?”
保安大叔的脸上露出八卦又暧昧的笑容。
“就是前些日子,住在你家里的那个漂亮小姑娘呀。”
==========================================================================================================================
【申明:本书由变态小说()特约作者随意117所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随意117所有;变态出版,必出精品。】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变态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变态小说 】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