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业中华-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中国没有提任何条件。”
“中国不会提什么条件,这个古老的,认为是世界中心的国家从来都是如此,所以只能我们去问,或者说我们能够给什么样的条件。”
罗斯福皱着眉头说:“诸位说的我已经明白了。中国如果要扩张,此时在中东也好,南亚也好,都是绝好的机会,可是中国没有。也就是说中国没有要扩张的意思。我想知道到底是火箭技术引起了中国的反弹,还是卫星技术引起了中国的反弹。”
“我想是卫星,中国人不想让我们威胁它的卫星系统。中国每年到底从遍及全国的电视系统里面赚多少钱,这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一定金额庞大。虽然他们宣称是一个免费系统。但是恐怕上帝都不会相信。”
“我也认为是卫星。因为我们发射过火箭。中国人没有任何举动。”
“也就是说中国人不反对火箭。”
“肯定不反对,他们自己也用火箭。”
“有没有可能不采用卫星而建立全国电视系统。”
“有,在全国建立无线电发射台。将无线电信号覆盖平原,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比有线电视要便宜得多。”
“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不要在山区建这玩意,虽然更便宜。要是因此而引起印第安人的反弹,会是一个很糟糕的局面。”
罗斯福也只能同意:“只要印第安人愿意维持国家统一。该让,山区让给他们没有关系。美国需要尽快将技术转为产品,来支援我们的欧洲朋友。”
第六十章 中美正式谈判
“中国无意干涉美国的内政,也无意干涉其他国家发展什么样的科技。中国只担心自己的国家安全。在欧战爆发的今天,中国不会火上浇油。但是不会任由国土找遭到侵犯而无动于衷。”
张春的出现,让赫尔知道,这次事件可能比想象得要严重。因为张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中国政坛露面了。
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第一次访华,也是中美之间第一次高层会谈。而在这之前,伍豪虽然在北京接待了赫尔,但是却说赫尔在与张春会面之前,中国政府不方便承诺什么。
张春与赫尔会面的地点在上海。其实绝大多数时候的外交都在上海。张春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而改变这种国家布局,毕竟这是一次比较正式的会见。
上海还是一个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就算它的经济格局已经经过了调整;纺织工业与造船业,进出口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沿着江岸和海岸交通系统的高层楼宇非常多,猛一看上去还真有大城市的感觉,不过这只是幻觉。因为沿着交通系统分散布局的规划从梁思成确定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变化。
湖泊,森林,农田,牧场在城市中间出现,先进的高速列车和成群的牛马同在,这让赫尔非常困惑。
“感谢张先生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宽容,也就在去年,英国,法国,德国和苏联都答应西半球三百公里为安全区,如果中国加入美洲集团,将壮大第三集团国家的实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赫尔抛出了第一个绣球。
张春摇头道:“中国与各国都保持友好互惠的关系,但是不会加入任何一个集团。我想当年,我们加入共产国际,美国一定不会高兴。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张春止住了想要说话的赫尔:“我能够明白您的诚意,我个人不愿意说话绕太远的弯子。中国所求不多,贵国的火箭技术射程已经威胁到了中国国家安全。所以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射程。比如五百公里或者两千公里。如果贵国同意,可以与白将军进行下一步的会谈。这是其一。”
“其二,火箭射程确定以后,贵国减少在太平洋的巡航的测控船只。中美两国曾经确定中国不过南半球。但是测控船能够探测船舶和空中飞行器,距离远超五百公里。这是我国不能容忍的。”
“其三,中国与中华民国均属华人,只是内战尚未结束。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够保障华人自治的权益。特别是檀香山。檀香山是国父孙文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地,是中国的一个圣地。当然这对于中华民国可能更加重要。北京政府,特别是孙夫人和蒋夫人都希望贵国能够体会中国的关注。”
“那印第安人问题?”赫尔问。
“印第安问题是北美洲的内政。中国基于同胞之谊而给予一些正常的商贸活动,这无可非议。不过终究是北美洲内部事务。我们希望各方能够和平解决问题,这一点我和罗斯福总统的意见相同。”
“我们这一次火箭发射并非是军事实验,而是发射一种民用无线电授时卫星。我们知道中国在这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如果丧失夏威夷,美国无法进行这个有益于全人类的实验。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与贵国进行这方面的合作。关于火箭的射程限制也将会影响这一研究。”
“火箭射程并不影响卫星发射,但是关于轨道问题,也就是射程问题。请于专家们进行会谈。但是要不相互干扰轨道。我们不反对任何国家研究空间技术。”张春回答得很肯定。
“关于无线电的使用规范问题?”
“这个请与政府进行进一步磋商。中国对于无线电管理非常严格是国情所致。雷达站的配置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了。这个请于政府进行进一步协商。我希望贵国能够理解中国政府对于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关切。”
张春与赫尔的会谈很短。确定了基本目标和方向,剩下的就是伍豪毛石山他们去唱黑白脸了。
不过不管怎么谈,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改变不了。
美国肯定将失去用于航天测控的雷达站甚至测控船。美国人肯定被限制在地球同步轨道之内。就算是最大两千公里,也离同步轨道差远了。低轨道卫星要弄就让它弄吧,这会消耗掉太多的资源,还不如建设地面站。
而失去了测控雷达,美国人发射卫星如果不避开中国领空。打下来就行了,反正这里是盲区。打下来也没人知道。
中国介入夏威夷已成定局,下一步就看孙科和宋子文怎么运作。但是无论怎么运作,美国失去了太平洋的支点。想要挽救卫星计划,只能从非洲和澳大利亚下手。而这是英国人的地盘。折腾去吧。
印第安说是北美洲的内政,可没说是美国的内政。印第安人要独立或者建国。那是印第安人的权利。你有本事把现在的西雅图打下来就是了。就是你恐怕根本没有这个本事。
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扣押的测控船,远洋船队已经移交给了宋子文。里面的测控技术对于大陆来说没用,对于孙科宋子文来说,那就太有用了。
伍豪毛石山白崇禧带着中央研究院的专家和赫尔带的美军专家团进行的协商。双方经过了艰难的协商。火箭射程定位三千公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宇航局的专家退出了会谈,因为不是同步轨道,他们无法解决在轨运行的问题。
而中国专家透露了电离层和辐射层的信息。说没有大气和磁场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旅程。中国之所以要建设维修站,就是因为卫星寿命非常低。并说一般在五百公里是卫星寿命最长的轨道,只需要解决遥控调整轨道高度就可以了。
这说服了海军部,但是却气走了美国宇航局。
中美边境地区,也就是阿拉斯加,三百公里之内,中美采用中国标准配置雷达站,包括无线电发射和接受装置。严格按照中国标准进行。
海域五百公里之内,海军水面舰船互不进入。
如果说中国没有同步轨道卫星,这是一个很好的条约。但是这个条约附加了条款。这就是由于中国在同步轨道已经拥有了卫星,为了保证这些卫星在轨运行。可以发射民用火箭进行维护。但是不允许有超过三千公里的军用火箭。
这实际上等于只有中国有权利和有能力开发超出三千公里以外的火箭技术。而美国不能。
最气人的是,中国人早就有了,而且有一个二十万公里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由于这些东西,所有人用望远镜都看得到,也没有必要隐瞒,中国直接承认了。这是宇航局走的原因。
美国参谋部和海军部等部门同意,是因为三千公里的火箭,足够出口任何国家了,特别是英国。实际上,美国公司也准备从三百公里射程的火箭卖起,逐渐提高到三千公里。只要有了足够的钱。到时候翻脸。中国看着办吧。你不也是没有超过三千公里的?
再远的导弹,就因为成本原因,只能用超大威力作战部来弥补作战效能。除非中国有大威力的核能炸弹。但是从中国的作风和现实来看,不会允许核能炸弹的出现。
“关于核能炸弹,中美两国重申。如果任何一个国家研究核裂变技术。中美两国将举全国之力,毁灭这个国家也在所不惜。因为核能炸弹将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中美两国不允许影响到人类安全的威胁存在。”
这句话实实在在写进了条约。
十月,中美两国提议在上海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主要是研究清洁核能技术。中美两国为热核电池基金项目提供资金,召集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对于辐射材料的利用技术。
美国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就有了成型的核能电池。现在只不过把其中最原始的部分拿出来而已。没有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什么都是白费。只不过为中国再次拉来一批科学家而已。
第六十一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
美国人或者说共济会的商业头脑那是没得说。
失去了对于东南亚的控制,甚至已经失去了对于太平洋的控制,夏威夷就变成了可出卖的地步。但是美国的一次火箭发射竟然能够打到中国的绥远省。几乎绕过了半个地球。虽然所起的所用有限。
中美关于火箭问题达成的协议。虽然规定火箭射程最大不能超过三千公里。但是美国的游说团说射程和荷载有着比例关系。美国确实有能够做到远程发射,但是打过去的只有不到一百公斤的荷载。针对高昂的成本来说,这太不划算。但是如果是五百公里以内。那就可以将几百上千公斤的大炸弹扔到敌人的阵地。
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和英国与德国同时做起了生意。不过德国并不缺技术,他缺资源,所以只要煤铁。而随着德国对于欧洲大陆的控制日趋稳定,西班牙正式派军参加德军,欧洲各矿山陆续开工,这方面正在快速缓解。
苏联什么都不缺,缺养活人口的粮食。1940年即使是秋收过后,斯大林被严重的工农业不平衡弄的焦头烂额,不得不从新占领地区抽调大批粮食来弥补国内不足。这一点与重视想办法供应市民面粉和黄油的德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苏军的占领区一直处于反抗和动乱之中。而苏联作战部队自己也在缺粮。
苏联不得不用珍贵的矿产品从中国换取粮食。
苏联不得不和德国人采取相同的政策。德国是侵吞和没收犹太人的土地和田产,上升到了民族矛盾。但是无论怎样,维持了欧洲人的好感。
苏联则没收所有人的土地和财产,组建集体农庄和工厂,这虽然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缓不救急的局面。并且很容易弄成内部各阶层的矛盾。问题就在俄国留下来的底子太薄,苏联想要强大,想要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就必须牺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
好在德军与苏军摩擦不断,但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呈现了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
两国的大军都在向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中东进发。
苏军已经开始研制火箭炮。苏军在和中**队的几次摩擦中,学会了怎样制造和使用这种武器。只是作为一个火力支援兵种。德国的方向其实与美国相似,只是德国的原子弹研究并没有停止,而是接近成功。
不过中美两国签订的合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设置,迫使德国不得不想想,这个武器研究出来,到底是福还是祸。从公报中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不是造不出这种原子弹,而是禁止制造原子弹。作为限制远程火箭威力的一部分。
并且把拥有原子弹作为能够参战或者提前攻击的条件之一。
德国不敢想象中国和美国参战后,德国所面临的局面。德国是宣布同意签署禁止发展核武器,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第三个国家。并把指责英国在大西洋上进行核试验。
英国也大吃一惊。英国确实在做一些核裂变的实验,但是离成功还非常远。
同样吃惊的还有斯大林,经过紧急会议之后。斯大林决定同意签署禁止发展核武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条约。所以苏联是第四个签约国家。原子弹只存在于理论之中,苏联对这方面研究很少。这种威力巨大的炸弹对于哪个人口集中的城市都不是好消息。与其千人所指,还不如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分享到核技术。最重要的是中国,一个沉默的大国把这个作为战争的前奏。美国能造出原子弹?很值得怀疑。
德国加入后,这就形成了一个反核轴心。苏联不愿意因为这东西而被肢解。中美德联合在一起。绝对有肢解苏联的能力。
中国对于德国和苏联科学家和外交使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将沿海的一座二十四层的大楼划给原子能机构作为研究和办公的地方。一直在做热核电池研究的费米充当了第一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干事。
费米被告知,中国绝不会拿出人工智能和纳米制造的技术。所以费米必须在没有这两项技术的条件下,带领原子能机构的科学家们研制一种低纯度燃料的核辐射利用装置。
费米虽然在中央研究院担任科学家,不过实际上这两项技术接触并不多。
“多方面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美国发展了纯机械式的计算机,而电子管就真的不如晶体管和光传输?恐怕还是制造技术的限制。有一些学生已经提出了疑问,认为光缆的信息容量和速度确实快。但是成本太高。所以我们国家形成了光电两套传输系统。可是如果电传输系统如果同样能够达到信息传输的效果。就算信息容量和速度不够,也是能够节约大量资源的一种方案。”
张春对调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费米和相关研究人员说。
“所以制造工艺与制造技术是突破的关键。我相信各位的职业操守,国家有国家的机密,国之大器不可以示于人。我希望各位在保守国家机密的条件下走出另外一片天出来,这同样将造福与人类。”
“我们是面对英灵河宣过誓的。我们会利用好这些国际资金与国际技术专家,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费米代表自己的手下向张春保证道。
张春笑了。每个人肩上都拍了一下。
单靠个人的宣誓是没有用的。这些人中至少有五名暗月的人。同时其它服务机构也将陆续派驻其它情报人员。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园区被与周边隔离开来。是安全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保密需要。
中国虽然很早就放弃了电子管,但是中国研究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制造加工习惯还在。他们很快就对电子管技术进行重新梳理,对美国和德国提供的机械计算器和电子计算装置进行改造。同时对于如何制造大尺寸热核材料用于发电提出了设计。这当然是基于原始石墨堆技术基础上改良的结果。而这是被中国认为效率太低而放弃了的技术。
要知道在青海的核聚变研究所的全新设计的超导磁约束环正在紧张的制造中。这一次,他们有信心完成持续发电。
高温超导技术的突破,让交通系统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