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住我今天的话。因为你们新来的王先生,他一无所有,他食不果腹,但是他舍不得扔掉自己的书,扔掉自己掌握的知识,他连死都想着,我是要报国的。请你们记住这句话,我给你们鞠躬了。”
  张春对着实验楼弯下腰,徐振鹏、王自立、夺门而出的王仁彬都弯下了腰。
  学生们震惊了。
  也许平时张春给他们讲了很多,但是没有那一次比这次更加震撼。
  调查组,王仁彬拖着生病的身体,给调查组上课。
  讲的是矿业调查。这是调查组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他们以前只调查地面上的东西,现在要调查地下的东西。
  好在基本的测绘知识他们已经用了几年的时间,非常熟练。这也让王仁彬欣喜了一下。因为调查组所掌握的测绘知识,是连王仁彬也没有掌握的。这些知识给了他极大的便利和启发。
  更加让他惊喜的是,这些学生有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非常严谨的逻辑判断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一环扣一环,让王仁彬也难以回答。要回答就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查,拿数据说话,才是一个矿业工程师的本分。
  王仁彬除了书籍,还带来了一些野外的资料,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发问,让王仁彬发现,就算是邝荣光和几个最著名的学长们做出来的调查,也是有漏洞的。
  张春大概每过一个星期会来一次,他会在下面一起听课。张春讲课时,王仁彬也会听。张春的思想开阔,有一套完整的分析理论体系。学习矿业知识也很快。
  这让王仁彬知道了什么叫做神童。知道了什么叫做时间紧迫,他从来没有这么痛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矿业工程师的天地是在野外,而不是在课堂。
  煤矿很容易找,以前就有人在这里挖石炭,石女村和小凤坡投降过来的山民都知道这里。所以只要稍微一打听,连向导都有了。正如张春所说,矿体不大,但是品质非常好,不管是炼焦,还是给化工所进行煤化工研究,都是很好的材料。
  只是储量前景不好,服务期不会太长。按照王仁彬的说法,这连小矿的价值都没有。
  王仁彬希望马上带着调查组进山,沿着这条成矿带寻找大矿。但是张春阻止了王仁彬的冲动。他说现在的任务是做好研究,培养好学生。打好的基础再进山。反正矿就在那里,跑不掉。
  因为这个矿,小凤坡的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年多的时间,陈继祖已经开垦出了足够的梯田用来种植,只不过因为水源的问题,只有不足四分之一是水稻田。大部分都用来种植玉米和红薯和各种豆类。
  农业所在酒精厂的基础上,扩建了淀粉厂和食品厂。而医药厂是医学所接管的。
  环境所在这里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在他们看来,整个大山迟早是要被接管的,山民们越来越依靠南张街,越来越依靠小凤坡和石女村,到时候接收过来是顺理成章。只需要守备队有足够的武力和威慑力。
  随着煤矿的发现,环境所要解决的事情又多出了一样,那就是对王仁彬所提出了煤矿开采方案完善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
  张春提出的要求是,不要让工业和矿业破坏农业基础,否则就得不偿失。
  环境组同时也进入了机械厂,这部分人有在油脂厂处理污染的经验。
  王仁彬被张春提出的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放在整个大环境系统下进行平衡的理论所震撼了,这和西方的唯利是图的理论截然相反。
  “西方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个人经济利益至上,所以提出了一切以利益为中心。但是这错误的。或者说是在人均拥有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理论。但是在中国不行,我们人多,不管我们有多少资源,分到我们个人来说,都是不够的。所以保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行最佳的回收和利用,才能够保持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种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能够拥有多少总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能够利用多少资源。这和西方不同。西方的人均拥有资源量是我们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再过分的浪费也不会超过限度。这就是中西方最大的区别,西方将个人,讲个性,讲自由和民主,本质上是自私自利。而我们讲民族,讲集体精神,讲奉献和牺牲,是为了整个种族可以牺牲个人,是大公无私。”
  王仁彬和王琳娜两个人面面相觑,因为只有他们知道,这两种文化之间是有多么大的冲突。张春很显然没有出过国,但是却一言道尽了其中的本质。


 第二十四章 平定石女山

  十一月,光绪帝和老佛爷只差了一天,死了。
  十二月,宣统即位,三岁。
  张春只说了一句:“儿皇帝”。
  1909年,宣统元年,新年刚过,摄政王载沣命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开缺回籍。随后清政府成立咨议局,商议地方自治。实际上是要把朝政掌握在满人手中,同时也是对新派的妥协。三月清政府诏谕“预备立宪,维新图治”。
  汉人权贵被压制,南方自然也放松了对革命党人的压制。如果说1908年在黄冈的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预兆,那么现在已经没有力量来阻止革命党人进行革命了。
  袁定国已经接待了好几拨前来联络的革命党人,只是袁定国现在对这种不彻底,而且明显带有投机性质的革命非常反感。由于袁定国的变化,使在日本的组织不得不另外选派人员回国筹备革命。
  四月,小凤坡遭遇了最大的一股土匪偷袭,不过被暗哨发现,陈继祖带领民兵成功阻击土匪,并等来了护卫队和守备队主力。石女山最后一股土匪被一举围在小凤坡,内外夹攻之下,四百多土匪,大半投降,被击毙了近一百人。
  从此,石女山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小凤坡的大型武装了。
  守备队终于满了一百人的编制,开始不停在石女山扫荡残匪。有了投降过来向导,一个个巢穴被端掉。
  整个京南地形最为复杂,土匪人数最多的石女山终于全部纳入了张春的管辖之下。
  这也为调查组进山调查创造了条件。
  王仁彬随着伙食的改善,加上张馨她们的调养,自我感觉可以出征了,带着五个调查队员到了小凤岭一带。
  不过王仁彬的采矿设计再次被环境组给否掉了。环境组反对大规模的剥离,并且对于储煤场设置位置提出了要求,要求对水文进行进一步调查,评估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王仁彬第一次被自己的学生给否定了方案。好在王仁彬对张春的环境系统理论有了概念,知道如果不注意,污染确实会对下游的石女村以及本来就有些脆弱的石女山环境造成破坏。
  王仁彬想到了以前的几个煤矿设计也有这个缺陷,就写信告诫邝荣光,不过邝荣光回信说国家正需要资源来支撑建设,牺牲一点环境是值得的。最多以后再进行治理。
  张春听了只是叹了口气,说:“我是小家小业,我不想让我的人饿死。”
  煤矿开采肯定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只是平硐进去,煤层也只有两三米宽,构造的原因,倒是不会对小凤坡村产生影响。但是对小凤坡背后的水地下水影响就难免了。幸好这个煤矿是一个低瓦斯矿,属于不粘煤,煤质低灰、低硫份、中高挥发分、高热值。围岩构造稳定,说是小煤矿,是因为它只有一个储煤层,且不宽。王仁彬的设计年产量也只有十万吨左右。
  可是这么好的煤质,这是炼钢的好煤啊,不然烧掉就真是浪费。
  “铁矿有,但是很远,这附近只有石灰矿。在雁门口,是土匪们扼守进山道路的地方。雁门口进去大概五十多里,有一个叫仙女地方。那里的铁矿古时候有人开采过。但如果想要,就只能打进去,并安定下来。”
  张春看一下县志上的古地图:“这一大片地方,一直到大洪山,从来都是土匪如牛毛,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理。”
  顾明笑道:“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公子敢干。现在我们采取的怀柔政策,已经吸引了山民的善意,拿下雁门口不是难事。”
  张春和顾明因为煤矿设计被否,专门到了煤矿,其实这个地方就在小凤坡和石女村之间。并不是太远。
  张春看着顾明笑:“我知道你早就不耐烦了。等等吧,现在好些地方都在造反,规模也跟我们差不多,我不想被人认为是造反。不然我这些人都得受苦。”
  顾明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王工,我觉得这个煤矿按照目前的技术,能开采的不多,从它的产状和倾角来说,会倾向石女山村方向,很可能在南河的下面。然后接外面的江汉盆地,也就是以前的洪泽湖洼地。如果说盆地下面有大量的煤,我相信。这个地区有,但是不会很多,埋藏也深。您怎么看?”
  王仁彬点头,清瘦的脸上满是忧愁:“不错,这要看开采技术和钻探技术。我们没有钻探技术,大清国都没有。”
  “以后会有的。不过现在,我觉得您不必要设计一个大规模开采的矿井。只要能够安全地保证农学院需要就行了。环境破坏肯定是要有的,但是范围要小,要容易治理。”
  王仁彬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要研究好的开采技术,培训工人,开发矿山开采的工器具和设备。不是简单滴采煤,卖煤。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说不定您还能开采更加深的地方。”张春拍了拍王仁彬的肩膀。
  王仁彬笑了:“张大人一如既往的稳重。”
  张春笑道:“说了不要叫我张大人。还有,我不想要煤黑子,我知道别人不把挖煤的当人看,但是我的工人和我们只有工作上的不同,不分高低贵贱。伙食要好,要都洗的干干净净才能回家。工人从采石村和小风村找,其它章程你来定。矿山建设你重新设计后,让老徐安排建设。”
  骑着马从小凤坡往回走的时候。
  张春笑着问:“你真想把雁门口打下来?”
  顾明认真地点头:“真想。”
  张春摇头:“我对汉阳造不满意,士兵们也不满意。我想设计一种自动的,带弹夹的步枪,不需要打一枪换一个子弹。这样我的士兵生命就会有保证。这种枪出来,你就带着人去把雁门口拿下来。”
  顾明问:“要多长时间?”
  “明年。”
  顾明不明白地看着他。
  张春笑着说:“朝廷设咨议局是迫不得已,所以无论怎样,朝廷不会同意议会产生。宣统帝只有三岁,主持朝政的是摄政王,要,也是资政院这样的机构,置于朝廷管辖之下,而不是管辖朝廷,这个道理很简单。今年酝酿,明年还有一年大家商议,最后自然是双方撕破脸。所以明年,打下雁门口,以防兵变。进可攻,退可守。不过首要的是让辖区走向正轨,积攒粮食。不然,也不可能长久得了。”
  顾明呵呵笑了:“我就知道你做事情不是没有目的。”
  “有什么目的,保民而已,不要乱想。”张春笑道。
  刚过石女村,就看见丽质和柳慧合骑着一匹马跑过来。见到他就瞪着眼。
  张春连忙解释:“你不是在上课吗,我也就去了小凤坡不到一个时辰,至于这么紧张吗?”
  开朗了很多的柳慧笑个不停。


 第二十五章 刘英来访

  回到衙门,卫兵报告说渡口镇全盛美杂货店老板刘英刘光铭拜见,顾夫人正陪着说话呢。
  张春眉头闪了一下,顾明也怪异地看着他。
  张春笑笑,换了热情的笑容走进顾明住的小院。小院里,顾玥正拿着一个拨浪鼓追着一直小黄狗到处跑。袁芳正和两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坐在院子说话。
  见张春几个人进来,两个男人站起来。
  穿着传统长袍,不过已经是短发的刘英拱手道:“见过张大人,张夫人,顾大人。”
  张春伸手与两个人握了一下,哈哈笑道:“老朋友了,这么客气。来大街上,做小生意。刘老板好气度。”
  刘英在渡口镇开了一家杂货店,实际上是共进会的据点。门口写的这幅对联可吸引了不少人。张春伸手让两个人坐下。
  “哪里哪里。”刘英变得儒雅了很多,不过身边穿着西服的中年人倒是不卑不亢,坐下时风度十足。
  袁芳起身告辞道:“刘老板,学校里还有些事,您先叙着。”
  刘英欠身道:“打扰了。”
  丽质坐在了张春的身边,而顾明在刘英的斜对面坐定。柳慧站在丽质的背后。小梅过来给众人添了茶水,又继续去煮茶了。
  “张大人,刘某今天过来,是想在云龙开一家分店。云昌商行已经和我谈过了,将衙门傍边的商铺盘给我。另外,我也想在南张街租一间商铺,不过定国说要经过您同意。”刘英笑着道。
  张春举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顾明笑道:“刘老弟几年没见,越发英姿勃勃了。这位兄弟是?”
  刘英神色不变,不过他身边的汉子皱了皱眉头。
  “孙敬,孙铁人。孙老弟对尊夫人的蒙学堂赞赏不已。”
  顾明揭开茶杯盖子闻了一下茶香:“内人只是张大人聘请的校长而已,学堂是张大人的。刘老弟到云龙镇在做生意是求之不得,我们两家隔得近,少不得亲热。不过南张街,都是山民买一些山货求一口活命的口粮,实在没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刘英刚要开口。张春笑着说:“也不是没有生意可以做,我有一家酒精加工厂,不过产量有限。刘老板如果需要,我可以加工一批,今年不超过一千斤,还是能够做出来的。”
  刘英一笑:“那就多谢张大人了。”
  张春点头道:“相互帮忙而已,云龙河一带,有两害,一个是土匪,一个是湖匪。货物进出难上加难,都是仰仗各商行,小弟才有口饭吃。”
  刘英若有所思地问:“湖匪还敢到云龙镇骚扰?”
  “云龙镇是没有,商船是有的,我听说各商行都不得不向湖匪打点才能保平安。这湖匪也是一害。八百里周湖藏了多少湖匪,真是难以计数。前几年连天门县解压的税银也被劫了。可惜云龙镇与县城天隔地远,知县大人也鞭长莫及,所以我也只能防着。”
  刘英笑道:“多谢张大人指点,我刚从日本回来,平时都是家父往来漕运,还不知道湖匪需要打点。”
  张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那里的话,听说令弟娶了日本皇室女为妻,这次怕是不能回来了吧。”
  刘英正色道:“国家赢弱不堪,正是我辈报国的时候,岂能因儿女之事而误国。”
  张春起身行礼:“海外学子拳拳之心,令人敬佩。”
  “张大人没有报国之心?”刘英侧目道。
  张春笑笑:“报国有很多种方式,我只想守土安民而已。”
  刘英叹了口气:“可惜我辈报国无门。”
  张春没有答话,顾明也没有。几个人沉默了良久。见张春不愿意再谈其它事,刘英叹了口气站起来和孙敬一起告辞出去了。
  刘英走后,顾明叹了口气道:“少爷真心让他们成事?”
  张春看着他不说话。
  顾明有些急了:“湖匪不像山民,他们没有地方躲。官府收了好处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要剿灭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刘英收服了湖匪,足以成事。如果反过来倒打一耙。。。。。。”
  张春叹了口气:“成不成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什么关系。如果收服不了湖匪,他们肯定会打山民的主意。他们的目的现在不是占地盘,而是想席卷首府,逼迫宣统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