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部队,另外都是只有指挥机构的架子部队。到向美国宣战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也只有六个师与六个**旅,其中只有战前组建的四个师与四个旅达到了齐编满员状态,另外四支部队都还在组建与训练。
    显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太小了。
    虽然在登陆作战中,陆战队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能够执行很多陆军作战部队所无法执行的任务,比如抢夺滩头阵地、建立登陆场等等,但是在登陆成功之后,陆战队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打赢地面战争。
    正是如此,才需要由陆军担纲。
    当时,已有八个陆军师在进行两栖作战训练。按照陆军与海军达成的协议,陆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陆战队抢滩成功之后上岸,即参与地面作战,所以陆军的作战部队并不需要像陆战队那样,掌握所有登陆作战技巧。如此一来,陆军作战部队的训练周期就能缩短,迅速获得能够执行登岛作战任务的部队。
    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策划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计划。
    此时,舰队已经在开赴西南太平洋的途中了。
    不管用什么办法攻占所罗门群岛,首先都得夺取制海权,并且压制住附近岛屿上的美军航空兵。
    也就是说,舰队得冲在最前面,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登陆部队才会出发。
    到此,〖中〗国海军进军西南太平洋,已无半点悬念。
    十月四日,罗斯福在白宫召见了回到国内的麦克阿瑟上将。
    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麦克阿瑟依然非常傲慢,根本不像才打了败仗,反而像凯旋而归的英雄。
    有意思的是,罗斯福欣赏的也是这一点。
    也许,在罗斯福看来,处于逆境中的美军,正需要像麦克阿瑟这种不肯认输、也不肯承认失败的将领。
    大概,罗斯福认为,麦克阿瑟的斗志能够jī励其他人。
    当然,罗斯福在白宫召见麦克阿瑟,并不是为了从麦克阿瑟那里获得继续战斗的勇气。
    罗斯福想要的是麦克阿瑟的军事见解,特别是对西南太平洋战局的见解。
    在政治上,罗斯福有很多理由把美军派往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在这里挡住中**队的前进步伐,但是他还需要一个军事理由,即守卫澳大利亚,能否在军事上、特别是战略格局上给美国带来好处。
    问题是,罗斯福找错了人。
    麦克阿瑟的回答非常简单,即便拼光所有军队,也要守住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有趣的是,麦克阿瑟提到的都是长远价值。
    比如,澳大利亚是今后美军发起战略反攻,进攻〖中〗国本土的战略跳板。又比如,澳大利亚是牵制住中**力的主战场。再比如,澳大利亚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能够大量消耗〖中〗国的军事力量。
    问题是,澳大利亚真有这么高的价值吗?
    如果不考虑〖中〗国高层的战略决策,澳大利亚其实并没有多少战略价值,其地位远在夏威夷群岛之下。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美军丢掉了夏威夷群岛,也就不可能守住澳大利亚。
    从战略层面上讲,美军首先得确保夏威夷群岛安然无恙,然后才去考虑是否守卫澳大利亚。
    对此,尼米兹就有极为深刻的认识。
    在九月底,尼米兹就向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战略分析报告,着重强调了夏威夷群岛的战略重要xìng,以及美军守卫该群岛的难度,建议总统尽快制订出战略方针,向夏威夷群岛增派防卫部队。
    这份报告起到的直接作用,就是让罗斯福去征询麦克阿瑟的意见。
    虽然麦克阿瑟没有否认夏威夷群岛的重要xìng,但是却严重高估了澳大利亚的价值,也就对总统的决策产生了无法逆转的影响。
    有趣的是,麦克阿瑟着重强调澳大利亚的重要xìng,只是希望早日反攻菲律宾。
    显然,麦克阿瑟的个人情感因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知道,麦克阿瑟的祖父就是美国的首任菲律宾军事总督,相当于后来的菲律宾驻军总司令,而麦克阿瑟也正是菲律宾被中**队攻占时的驻军总司令。
    战后,就有人评价,麦克阿瑟把菲律宾当成了自己的后huā园。
    因为个人情感而左右国家战略,麦克阿瑟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可惜的是,罗斯福最信任的人不是尼米兹,而是麦克阿瑟。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认识。
    罗斯福采纳了麦克阿瑟的建议,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守卫澳大利亚的政治需求,即澳大利亚是最主要的英联邦成员之一,也是美英轴心中不可否缺的成员。英国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大轰炸,德军随时有可能跨过英吉利海峡,而澳大利亚提供的支援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在心理上,如果澳大利亚被中**队攻占,那么英**民也会丧失继续打下去的信心。二是〖中〗国的战略选择,即〖中〗国的战略重心向澳大利亚倾斜,让美国不得不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在西南太平洋上与中**队好好打一场,争取获得完成战争动员所必须的时间。
    考虑到〖中〗国的战略选择,美国重点守卫澳大利亚也就没有什么大错了。
    以当时的战略局面来看,这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只有在澳大利亚部署重兵,才能为美国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如果当时美军加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而不是重点守卫澳大利亚,那么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很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结果,而美国也就不可能在这里挡住中**队,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时间。
    也正是如此,尼米兹才没有继续坚持重点守卫夏威夷群岛的提议。
    十月七日,罗斯福给尼米兹下达了命令,让他派遣舰队前往西南太平洋。
    虽然罗斯福没有提到一定要在西南太平洋上与〖中〗国海军决战,但是意思很明白,即海军必须夺得制海权,阻止中**队攻打澳大利亚。
    十月十日,太平洋舰队的主力驶离珍珠港,开赴西南太平洋。
    到此,中美海军的第一次海上决战的所有必要因素均已成立。!。

第一百四十三章 赶赴战场
    攻打所罗门群岛的关键是制海权,即阻止美军进入所罗门海。
    为此,舰队就得前出到珊瑚海。
    中国海军的作战计划,正是把舰队派入珊瑚海,在这里寻找赶来的美国舰队决战,然后掩护陆战队与陆军攻打所罗门群岛。
    显然,这是一套极为简单的作战计划。
    十月十一日,李向龙收到了战区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得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已经离开了珍珠港。
    虽然在此之前,太平洋舰队一直在夏威夷群岛活动,还两次返回珍珠港,但是这次肯定不同,除非美军打算把所罗门群岛拱手让出来,不然就会把舰队派往西南太平洋,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道理也很简单,美军守住所罗门群岛的唯一希望就是夺得制海权。
    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在澳大利亚没有驻军。虽然从九月开始,美国就在向澳大利亚运送作战部队,但是到十月初,部署到澳大利亚的美军还不到十万,即便把从菲律宾撤下来的部队算上,也不到二十万。
    这些美军,大多部署在澳洲本土。
    此外,从菲律宾撤下来的美军士气低落,严重缺乏重装备,根本不可能重返战场,至少短期内办不到。
    也就是说,美军根本没有可以用来守卫所罗门群岛的兵力。
    当时,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美军只有不到一万,而且大多数都是在九月份派过去的,且基础设施极为落后。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罗门群岛由日本控制,而日本根本没有营建这座群岛。
    依靠这点兵力,以及不完备的防御设施,美军根本守不住所罗门群岛。可以说,只要中国军队登陆成功,就能占领所罗门群岛。
    美军要想守住所罗门群岛,就得把中国军队挡在群岛之外,也就需要制海权。
    十月十三日,西南太平洋舰队到达所罗门群岛以北大约五百公里处,李向龙没有急着率领舰队前往所罗门海。
    至少,他还不知道美军舰队是否正在赶来。
    两天之后,李向龙收到情报,一艘在夏威夷群岛西南活动的远洋潜艇发现了正在高速向澳大利亚航行的舰队,而且观察到了两艘体型巨大的舰队航母与十多艘大型战舰,初步断定为美军太平洋舰队。
    次日,李向龙又收到了一份情报。
    收到消息后赶去的两艘远洋潜艇都发现了美军太平洋舰队,而且都判明其中有两艘大型舰队航母,其中一艘潜艇还逼近到离美舰不到十公里的地方,通过潜望镜拍下了美军航母的照片,断明是“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航母。
    也就是说,发现的是美军的第一航母大队。
    那么,另外两支航母大队呢?
    要知道,第二航母大队,即辖“约克城”号与“大黄蜂”号航母战斗群、由斯普鲁恩斯直接指挥的第二航母大队与弗莱彻指挥的第一航母大队同时离开了珍珠港,因此应该也在附近。
    问题是,执行侦察任务的远洋潜艇并没发现第二航母大队。
    此外,还有第三航母大队。
    美国参战的时候,第三航母大队驻扎在圣迭戈海军基地,辖“企业”号与“突击者”号航母战斗群。九月底,第三航母大队就离开了圣迭戈,但是并没前往珍珠港,或者说没有进入珍珠港。
    李向龙有理由相信,第三航母大队也正在赶往西南太平洋。
    这下,李向龙有点奇怪了。
    美军的三支航母大队并没有编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动的。难道美军只派了一支航母大队前往西南太平洋,另外两支航母大队都留在夏威夷群岛?
    显然,可能xìng不是很大。
    冯承乾在那霸的时候,就与李向龙讨论了各种可能xìng,而当时李向龙认为,就算美军会加强澳洲的防御,也会优先照顾夏威夷群岛,也就不会把所有航母派往澳大利亚,但是冯承乾并不这么认为。按照冯承乾的判断,如果美军向澳洲增兵,而且打算守卫澳洲,那么就会把所有航母都派过去,特别是在中国海军的战略进攻方向明确之后,美军绝对不会只派部分航母过去。
    道理很简单,如果只派两艘、或者四艘航母过去,那比什么都不派还要糟糕。
    别忘了,中国海军的六艘舰队航母都处于可用状态,而且编在一起,也肯定会同时开赴西南太平洋。
    对初战的美军来说,派部分舰队去西南太平洋,与送死没有任何区别。
    显然,美军肯定知道中国海军的行动,也就知道六艘舰队航母都离了那霸港,也就不可能只派两艘、或者四艘航母去西南太平洋。
    关键是,那四艘航母在哪?
    李向龙有点犹豫,但是在当天晚上,他就下达了转向命令。不管来的是两艘、还是六艘航母,这场战斗都无法避免。如果美军真的犯了低级错误,只派两艘航母过来,这将是挫败美军的大好机会。
    显然,李向龙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事实上,李向龙的猜疑是有道理的。
    美军出动的确实是六艘舰队航母,而不仅仅是第一航母大队。
    从珍珠港出发后,第一航母大队与第二航母大队分道扬镳。因为“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的续航力比“约克城”级高得多,自持力也强得多,所以第一航母大队奉命率先赶往澳大利亚。
    按照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安排,第一航母大队到达澳大利亚之后,将在塔斯曼海活动。
    说白了,第一航母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去稳住军心,让驻守澳洲的美军、以及澳大利亚当局知道美国海军正在采取行动。
    第二航母大队没有直接开往澳洲,而是先去跟第三航母大队会合。
    当然,与第三航母大队会合,并不是其主要任务。按照尼米兹的安排,美军还将利用这个机会,向澳洲运送一批物资。
    也就是说,第二航母大队与第三航母大队会合后,将与运输船队一同前往澳洲。
    当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出了问题。
    第三航母大队离开圣迭戈军港后,并没有前往夏威夷群岛,而是一直在美国西海岸附近活动。因为中国海军的远洋潜艇从硫黄岛出发,而硫黄岛离美国西海岸有一万多公里,超过了远洋潜艇的最大作战半径,所以当时在美国西海岸附近,并没有中国潜艇,中国海军也就无法知道第三航母大队的确切行踪。
    第三航母大队留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培训舰载机飞行员。
    事实上,这也一直是第三航母大队的主要使命。
    原因很简单,第三航母大队里面,有美国海军中吨位最小的舰队航母,即比“约克城”级小得多的“突击者”号。
    严格说来,“突击者”号算不上舰队航母,至少其载机能力比舰队航母差了许多。
    在“兰利”号因为无法安装弹射器,即无法搭载新式舰载机之后,“突击者”号就成为了美国海军的训练航母。
    按照计划,运送军事物资的船队应该在十月十一日离开旧金山。
    结果,因为在装载货物的时候出了问题,运输船队的出发时间推迟了两天,即到十月十三日才离开圣弗朗西斯科湾。
    受此影响,直到十月十五日,第二航母大队才与第三航母大队会合。
    也就是说,第二航母大队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要比第一航母大队晚五天以上,而且第三航母大队也受到了拖累。
    十月十三日的时候,第二航母大队还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域待命呢。
    因为没有考虑到第二航母大队会与第三航母大队会合,更没有想到美军会用航母战斗群去掩护运输船队,所以中国海军没有做相应的部署,即没有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方向上安排执行侦察任务的远洋潜艇。
    事实上,这个时候,局势对中国海军极为有利。
    只要李向龙打得积极一些,就有机会干掉提前到达澳洲的第一航母大队,再去对付远道而来的第二航母大队。
    问题是,李向龙并不知道,美军的两支航母舰队有五天的航程差距。
    十月十四日夜间,李向龙率领西南太平洋舰队穿过所罗门群岛,进入所罗门海,并且在次日上午,首次轰炸了所罗门群岛。
    因为岛上确实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即便在布甘维尔岛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也没有多少高价值目标,所以轰炸强度并不高,没有对舰队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舰队甚至没有为轰炸行动而调整航线。
    十月十六日清晨,在进入所罗门海之后,李向龙开始安排侦察机搜索周围海域。
    当然,前几天的搜索行动不会有多少收获,最多也就是找到一些向所罗门群岛运送物资的小型船只。
    李向龙也没有指望能够这么快找到美军舰队。
    说白了,要到十月二十二日,第一航母大队才能到达所罗门海附近,而且前提是从直接前往澳洲,没有在半途转向。
    李向龙提前赶到战场,只有一个目的:让官兵适应新的环境。
    要知道,所罗门海与珊瑚海都在南半球,而且处在热带与亚热带,而中国海军很少到南半球活动,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域的训练时间也不多,也就需要花一些时间,让官兵去适应新的气候环境。!。

第一百四十四章 决战时机
    第一百四十四章决战时机
    难以适应新气候的不仅有官兵,还有战舰上的设备。
    进入所罗门海的第一天,就有四艘战舰上的六部雷达出了故障,而检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