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问题吗?”
“如果是单独行动。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偷走一枚防空导弹。”刁德勋说了一句,不过算不上提问。
“这是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设法取走一枚导弹上的制导器件。”
“问题是,我们并不熟悉那种防空导弹。”
唐宏光笑了笑,对提问的罗秀生说道:“军事情报局给了足够多的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导弹,就肯定能取出制导器件。”
罗秀生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好了,准备登机吧。”
此时,直升机已经到来。总共有六架直升机,即将出动六个狙击小组,每个狙击小组有四名狙击手。
李承志他们上了第一架直升机,率先出发。
目的地就在萨卡帕附近,准确的说是在莫塔瓜河北岸。只是,萨卡帕依然在政府军的控制之下,而且这是一次秘密行动,所以运载李承志他们的直升机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在萨卡帕西面大约五十公里处飞跃了莫塔瓜河,然后往东飞行了大约三十公里,就把狙击手送到了地面上。
接下来的路,狙击手得靠两条腿走完。
对此,李承志等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事实上,这算得上是李承志在危地马拉的丛林里走过的最为轻松的一段路途。
主要就是,中**队远在两百多公里之外,而且萨卡帕附近有大量政府军,所以政府军的警戒并不严密。
在行进途中,李承志他们根本没有遇到政府军的巡逻部队,或者说是避开了。
七月十四日清晨,李承志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潜伏地点离莫塔瓜河不到五公里,用望远镜能看到隐藏在雾霾中的莫塔瓜河大桥,以及部署在大桥附近的高射炮阵地。
大桥上没有车辆通行,危地马拉政府军正在抢修被炸毁的桥体。
当然,李承志认为,那些训练有素的工程兵根本就不是危地马拉军人,而是来自墨西哥的军人。
要知道,危地马拉的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工程兵。
在战争爆发前,危地马拉政府军也没有一支像样的工程部队,其仅有的一个工程营部署在危地马拉城,主要负责维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像修复被炸坏的大桥,显然超出了危地马拉工程兵的能力。
刁德勋带着步兵电台,不过只用于接收后方发来的消息。
军事情报局已经发出警告,危地马拉政府军中肯定有一支专业的电子战部队,而且这支部队很有可能来自墨西哥,里面甚至可能有德军的电子战官兵,因此建议狙击手部队在作战行动中,不要轻易使用无线电台。
事实上,在军事情报局发出警报之前,狙击手部队就已经提高了警惕。
在六月底的一次行动中,陆战队特种侦察兵部队的一支小分队就在营救跳伞飞行员的行动中,因为使用了步兵电台而遭到危地马拉政府军围攻。虽然把飞行员救了出来,但是有七名特种侦察兵在这次行动中阵亡。
中午的时候,后方发来消息。
空军将在五点半到六点之间,出动战术飞机对莫塔瓜河大桥进行轰炸,迫使部署在附近的防空导弹部队在夜间转移。
显然,这正是为了配合狙击手部队。
五点,四名狙击手提前吃了晚饭。
事实上,李承志并不饿,只是考虑到晚上有大戏上演,他还是吃了一些,免得饿着肚皮作战。
五点半,空军的攻击机群准时到达。
因为已经到了夏季,所以此时离天黑差不多还有两个小时。
轰炸进行得很迅速,而且守卫莫塔瓜河大桥的防空导弹部队也投入了战斗。李承志看到一架攻击机在投下炸弹之后遭到两枚防空导弹攻击,攻击机抛下的箔条干扰弹,只引开了一枚导弹,而另外一枚导弹在离攻击机大约三十米处爆炸。所幸的是,攻击机只受了轻伤,并没被击落。
借此,狙击手也发现了导弹的部署地点,就在其西南方向上大约两公里处。
不可否认,这些防空导弹的伪装都非常到位,而且全部藏在密林里面。如果不是看到那些导弹从密林中腾空而起,就算离得再近一些,也不大可能被狙击手发现。也正是如此,空军的侦察机才难以发现这些防空导弹。
轰炸还没结束,李承志他们就离开了潜伏地点。
夜幕缓缓落下的时候,四名狙击手来到了导弹阵地附近,而且听到了车辆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Dz…2型防空导弹有两种发射架,一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发射架,而是安装在拖车底盘上的移动式发射架。因为导弹非常巨大,所以无法直接部署到车辆上。
显然,危地马拉政府军获得的是后一种发射架。
只是,过于笨重的导弹,加上采用的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所以Dz…2防空导弹系统转移发射阵地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在转移的时候,首先得卸掉导弹里的液体燃料,然后得把拖车底盘挂到牵引卡车上。仅仅是卸掉液体燃料就需要花上一个小时,转移的准备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空军的目的仅仅是摧毁导弹,根本用不着出动狙击手。
只是,空军的目的不是摧毁导弹,而是获得一枚导弹,以搞清楚这种远程防空系统的主要性能,找到对抗Dz…2的方法。
在丛林里转移阵地,显然快不起来。
泥泞的道路能让卡车与拖车通行,只是行进速度肯定快不起来,甚至不比人的步行速度快多少。
四名狙击手没有打草惊蛇。
这是一个导弹营,本身就有几百名官兵,此外还有一个步兵连充当警卫,而四名狙击手显然不是这么多敌人的对手。
再说了,如果敌人炸掉导弹,那四名狙击手就别想完成任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得手
借助重型卡车留下的车辙与泥坑,李承志匍匐着爬过道路,没有惊动几十米外的那两名半睡半醒的卫兵。。)
要知道,这里有一个防空导弹营的全部官兵。还至少有一个步兵连的全部官兵,也就是差不多有五百名敌人。阵地并不大,五百名敌人不可能全部都睡着了。而且负责警戒的也不可能只有门口的两名哨兵。
只是,安装着导弹的拖车就在不远处,让李承志无法胡思乱想。
没花多少功夫。四名狙击手就来到了离得最近的,也就是位于最北面的那辆安装着导弹的拖车附近。
唐宏光打出手语,让队伍停了下来,并且分散警戒。
李承志与罗秀生留在牵引卡车附近,而唐宏光与刁德勋去了拖车后方,他们得察看附近车辆上有没有敌人。
所幸的是,这花不了多少时间。
五分钟后,唐宏光赶了回来,用手语告诉李承志,在最南面的是指挥车。上面有四到六名敌人。
显然,这不是大麻烦。
如果有需要,四名狙击手可以在不用枪的情况下干掉这几名敌人。只是,唐宏光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而且他不想惊动其他敌人。
为此。唐宏光选择从一枚导弹上取下制导器件,然后呼叫轰炸。
李承志没有反对,他也无权反对,因为唐宏光才是指挥官。
只是,李承志有一点想不明白,即唐宏光为什么不呼叫其他狙击小组。然后设法偷走一枚导弹。
当然,这并不重要,军事情报局要的只是导弹上的制导器件。
让三人负责警戒后,唐宏光爬上了拖车。
导弹的制导舱在雷达舱后面,也就是锥形弹头与圆柱形弹体结合的地方,里面安装着控制导弹的各种制导设备。
因为Dz2是一种大型防空导弹,而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所以导弹的所有舱段都有可拆卸部位,即通过拆开维护板就能取出里面的设备。更重要的是,Dz2的制导系统的可靠性并不高,维护频率非常高,所以其制导舱的左侧有一整块都可以拆下来,从而把整个制导系统取出来。
唐宏光要做的,就是平常维护时要做的事情。
只是,他刚刚取下舱板上的螺丝钉,刁德勋就发出了警告。唐宏光没有迟疑,立即回到地面上。李承志与罗秀生也不敢迟疑,迅速溜到了卡车的底盘下面。不多时,一名身材魁梧的军人走了过来。
那人低估了一句,李承志听出是德语,然后就朝导弹拖车走去。
他肯定发现了异常,不然不会这么碰巧。李承志拔出手枪,然后小心翼翼的装上了消声器。这附近有好几辆导弹拖车,而且每一辆上都有一枚导弹,那名德军不可能就那么碰巧的要去检查唐宏光动过的那辆导弹拖车。
意识到危险的不仅仅有李承志。
德军走到离导弹拖车还有十米的时候,一柄从左侧飞来的匕首就让他停下了脚步。匕首刺中了德军的脖子,而且直接刺穿了咽喉,让他没能在临死前发出警告,而且在他倒下的时候唐宏光已经冲了上去。
只是,到来的是一名德军。
在那名德军身后,还有一名德军,而且恰巧被一辆牵引卡车挡住了,所以没有被狙击手发现。
李承志瞄准目标,并且扣下扳机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在被子弹击中之前,那名德军大声喊叫了出来,还拔出了手枪。他在倒下时,手枪也走火了。
枪声太明显了,哪怕装上了消声器。
转眼间,好几个帐篷里亮起了灯光,还传来了喊叫声,而且主要是德语,用拉丁语发出的喊叫声反而不那么明显。
“你们两个负责掩护!”唐宏光没有责备李承志,如果李承志不开枪,那名德军同样会开枪,说不定还能打中某个狙击手。“老刁,呼叫轰炸。”
唐宏光下达了战斗命令,李承志与罗秀生自然不会迟疑。
这次,李承志携带的是J61型狙击步枪。收起手枪后,李承志就端起狙击步枪,开始向那些冲出帐篷的敌人开火。
罗秀生是观察员,携带的是一把加装了榴弹发射器的自动步枪。
显然,这属于型搭配。
枪挂式榴弹发射器在一九六五年才正式定型,而陆军与陆战队都没有采购,主要是陆军与陆战队的自动步枪本来就很笨重,如果加上枪挂式榴弹发射器,再带上一个满弹匣,全枪重量在十公斤以上,大大超过士兵的携行能力。即便在狙击手部队,枪挂式榴弹发射器也不大受欢迎。
当然,对罗秀生这种机枪手出身的狙击手来说,十公斤的重量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李承志开火的时候,罗秀生打出了一枚四十毫米榴弹,把一个帐篷里的十来名敌人送上了西天。
刁德勋没有加入战斗,而是躲在拖车后面,用电台呼叫轰炸。
唐宏光再次爬上了拖车,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工作。
此时,时间就是一切。
李承志几乎是弹无虚发,而罗秀生手里那把自动步枪更有威胁,枪挂榴弹发射器的威力不亚于一门小口径迫击炮。
只是,敌人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的不是危地马拉政府军,或者说主要不是危地马拉政府军。
不到一分钟,李承志与罗秀生就顶不住了。
虽然德军使用的主要武器是突击步枪,还有很多只有手枪,但是当大部分德军官兵离开了帐篷之后,优势就不在狙击手这边了。
“老唐,还要多久?”
“最多两分钟。”
“也许我们连一分钟都坚持不到了!”罗秀生在牵引卡车另外一段大喊了一声。
德军已经倾巢而出,而守卫阵地的危地马拉政府军也正在赶来,准确的说是数辆装甲车已经亮起了灯光,正在朝这边驶来。
罗秀生把最后一枚榴弹用在了装甲车上,炸毁了最前面那辆。
只是,作用并不明显。因为防空阵地很平坦,所以后面的装甲车绕过了被榴弹击毁的前车,继续朝这边杀来。
李承志没再管那些德军,迅速绕到牵引卡车另外一边。
他们必须感到庆幸,因为危地马拉政府军装备的只是普通的装甲车,其挡风玻璃根本挡不住七点八毫米狙击枪弹。
只开了三枪,李承志就让一辆装甲车失去控制,翻滚了几圈后停了下来。
只是,剩下的装甲车并没停下,而且把距离缩短了一百多米,离李承志他们所在的导弹发射车已经不到两百米了。
这个时候,只要政府军向某辆牵引车上的导弹开火,李承志他们都得完蛋。
只是,政府军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开火。
显然,他们接到了命令,禁止朝导弹牵引车开火。
问题是,这个局面肯定持续不了多久。只要那些德军发现偷袭他们的敌人正在拆下导弹上的制导器件,就不会管那么多了。
只需要一颗枪弹,就能引爆Dz2里的数百公斤液体燃料。
要知道,液体燃料燃烧时能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而数百公斤燃料足够把方圆数百米的区域变成火海了。
“老唐”李承志不得不再次催促唐宏光。
“好了,赶紧撤退!”唐宏光从牵引车上跳了下来,把拆下来的制导器件塞进了专门带来的一具不锈钢容器里面。
“轰炸五分钟后到达,我们赶紧开溜吧!”刁德勋没多罗嗦,负责在前面开路。
当然,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因为就算导弹不被政府军官兵打爆,即将到来的轰炸也足够干掉阵地上的所有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新的开始
轰炸来得非常猛烈,但不突然
炸弹落下之前,四名狙击手已经在丛林里狂奔了数百米,而且都听到了战机从头顶上空飞过时发出的呼啸声
防空阵地上的德军与危地马拉政府军官兵也听到了,只是根本来不及逃避
至少有四架攻击机同时投下了炸弹,而且其中肯定有几枚特制的燃烧弹,加上防空导弹被炸毁后泄露出来的液体燃料,轰炸足够杀死防空阵地上的所有人员,并且烧毁附近数百米的树木
所幸的是,四名狙击手跑得足够远
爆炸发生的时候,四名狙击手都就地卧倒烈焰顷刻间就吞没了防空导弹阵地,以及他们身后的丛林
只剩下呼呼燃烧的火焰时,四名狙击手才爬了起来
看着身后冲天火光,以及扑来的热浪,四名狙击手都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们少跑出二十米,那么就会被烈火烤成焦炭
四人没有停留,朝会合地点赶去
按照计划,在轰炸之后,他们必须撤退到西面二十公里外的地点,等待前来接应的直升机
显然,这是一段不算太短的旅途
撤退途中,四名狙击手看到,还有三处防空阵地遭到轰炸,而且空军的攻击机都使用了燃烧弹
凌晨一点左右,后方发来消息,改变了撤退地点
显然,轰炸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至少让附近的敌人丧失了战斗的勇气,所以才把撤退地点改在了附近
四名狙击手没有迟疑,立即赶往的撤退地点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见到了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的场景
三个联合行动的狙击小组,从敌人手里夺得了一枚完整的防空导弹,而且用牵引卡车把这枚导弹、连同其发射拖车带了出来在几百米外,隐藏在丛林里的导弹发射阵地已经被烈火吞没
显然这三个狙击小组的行动加大胆
十分钟后,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到达,把防空导弹吊了起来,然后在两架直升机的掩护下飞走了
李承志他们登上了第二架直升机,一架专门用于运输人员的中型直升机
在他们之后,最后撤离的狙击手驾驶牵引卡车,把拖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