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火烧?”王观有些吃惊。

“没错。”钱老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铁锈很坚硬,无论是砍、刺、锯,都十分费劲,不如直接拿火烧,这样比较快。”

“嗯?”

王观若有所思,然后干脆点头赞同道:“钱老觉得可行,那就烧吧。”

“这个主意好。”俞飞白不怕事大,连忙不迭的表示同意,一脸笑容道:“那我叫人送几根喷火枪来。”

“不要喷火枪,要木柴。”钱老摇头道:“你去叫人买两担木柴回来。”

王观一听,顿时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钱老肯定是看出什么端倪来,才把握十足的打算用火烧。而且,使用的还是木柴这种可控温火,而不是蜂窝煤炭、高温喷火枪这种烈火。

与此同时,俞飞白皱起了眉头:“木柴?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这倒是事实,别看钱老现在住在大宅门,但是厨房里的用具,已经是沼气炉、煤气罐、电磁炉什么的,木柴基本上已经在大城市消失。要买两担木柴,肯定比找几根喷火枪难。

不过,这事也难不倒唐清华,只见他摸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随便吩咐了几句。半个小时之后,就有人送来几百斤的木柴,而且还是最上等的松木。

“嘿嘿,好久没有玩火了,让我来……”俞飞白兴致勃勃的跑出来,把木柴堆在大香炉的四周,搭成了篝火堆的形状。

此时,王观却是多想了一层,有些迟疑道:“钱老,在这里放火,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是担心发生意外,而是害怕有人报火警叫消防队来。

“没事,我已经叫人去和邻居打过招呼了。”钱老笑道:“另外,也通知了小区的物业、居委会,就说我们在烧烤……”

刹那间,王观一脸佩服之色,难怪有个词叫老谋深算。自己还在想的阶段,钱老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了,这就是差距。

“钱老,这样可以了吧。”俞飞白叫道,却是用木柴把大香炉全部覆盖起来。

“过了。”钱老摇头道:“没留下空隙,木柴怎么燃烧。”

“对了,差点忘记这茬了。”

俞飞白反应过来,连忙抽出了七八根木柴,留下了足够的空隙,这才按照钱老的指示,点燃了几页报纸,再塞到木柴空隙之中。

松木易燃,很快就烧起来了,化成了熊熊大火,把大香炉包裹在其中。金黄色的火焰,把空气都烧干了,让空间出现扭曲的现象。

不过,这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只见在跳跃的焰火中,本来黑乎乎的大香炉,变得愈加的漆黑了,好像是木炭一样。但是到了后来,却渐渐冒出通红的颜色,似乎就要融化了。

见此情形,俞飞白有些担心道:“钱老,火势太猛了,要不要减弱,或者干脆扑灭?”

“不要着急,耐心看下去……”钱老十分镇定,注意观察大香炉的情况,眼中的笑意也更加的浓郁。

第416章信息量好大……

ps:第三更求月票支持,请大家多投几张,谢谢了。

所谓的真金不怕火炼,当然不是指火烧不化金子。相反,金子的熔点并不高,很容易就可以烧化了。不过,黄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所以,金子即使是烧化了,冷却后得到的金块还和烧前的金子颜色重量相同,没有氧化丢失,这才有了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

不过,现在这些火焰的温度很高,但是并没有触及大香炉的熔点。哪怕大香炉的表面,已经出现了通红的颜色,却是没有融化的迹象。

见此情形,俞飞白点头道:“钱老,您的判断是对的。如果东西的质量很差,这个时候早该化了。嘿嘿,姜还是老的辣啊。”

对于俞飞白的奉承,钱老淡然一笑,挥手道:“差不多了,把火熄了吧。”

“好嘞!”

俞飞白连忙点头,招呼王观他们,把残烧的木柴移开一边。之后在钱老的提醒下,大家耐心的等待起来,让大香炉慢慢的冷却。

十分钟过去了,大香炉表面火热的气息已经消散。这个时候,俞飞白再也按捺不住,拿了一根纤细的木柴,轻轻的在大香炉身上一戳。

“扑哧!”

在众人的注视下,炉身表面陡然开裂,形成了一道道龟裂似的纹理。

“不是吧,我还没用力。这就裂了?”俞飞白也被吓了一跳,有点儿手足无措。

“没事。”

王观看得清楚,立即笑着提醒道:“只是表层开缝而已。”

“咦,好像也是。”俞飞白等人凝神一看,发现确实是这样,炉身表面的裂缝有种脱离的感觉,而不是深入内部的痕迹。

“哈哈,果然有猫腻。”俞飞白一看,马上喜形于色,反应更是不慢。立即挥起手里的木柴条,狠狠的在炉身上一刮。

刹那间,大片大片的焦黑东西就飞洒落地。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集在大炉的身上,只见被刮过的地方,显现出一片明黄的颜色,甚至泛出十分温润细腻的灿烂光泽。

“这是,黄金……”

俞飞白睁大了眼睛,伸手就要去触摸。

“笨蛋。”

王观连忙阻拦,哭笑不得道:“还烫着呢。不怕灼伤啊。”

“他是见钱眼开,要财不要命。”

唐清华忍不住摇头。鄙夷道:“典型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时忘了。”俞飞白尴尬而笑,又仔细打量炉子,眼睛多了几分迷惑不解:“不过东西看起来,不太像是黄金呀。”

“谁告诉你是黄金的。”钱老神情激动莫名,有种压抑起来的惊喜:“你们快趁热把外层的东西刮去,免得彻底冷了又凝固起来。”

王观等人闻声,连忙行动起来,各自拿了根木条。站在不同的角度轻刮。

“钱老,炉壁上有字……”

才刮了两下,唐清华就惊奇的叫了出来。

“什么?”

众人一听,连忙挤过去围观,只见炉外壁果然有一些文字,而且文字不是书写,或者铭刻在炉上。反而是嵌入其中。而且,这些文字的颜色与炉子微黄明亮的颜色也截然不同,而是真正的金光闪动,熠熠生辉。就好像是夏夜深蓝色天空闪烁的星星,非常美观!

“错金铭文!”

乍看之下,皮求是也忍不住惊叹起来。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错金。金很好理解,就是金子。至于错,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不怎么容易理解了。错字,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是错金结合起来,就是一种金属丝镶嵌工艺,主要是指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

这种工艺,也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涂画法,把金泥在器物上涂成各种图案,或者涂在预铸的凹槽之内。当然,这种手法,今天有人称为鎏金。

另外一种,就是镶嵌法了,又叫镂金装饰法。主要是把黄金锤锻成金丝、金片,并镶嵌在金属器物表面。再经过抛光打磨的处理,让金丝或金片与器物的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显然,这个大香炉的错金铭文,就是属于镶嵌法。

一小片地方,简单的几个文字,字体线条劲细飘逸,横竖笔划交叉处,常常以圆点装饰,好似点点明星,闪烁微微金色光芒,非常的精美。

“快快,继续刮,看看铭文是什么内容。”

发现了错金文字,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不用钱老再催促,就干劲十足的动手起来。

大香炉尽管高达一米,但是四个人动手,速度也慢不起来,很快就把炉身上的那层伪装给刮去了。之后,众人又拿毛巾把炉身擦拭了一遍,才算是让大香炉露出本来面目。

炉身微黄就好像是藏经纸一样的颜色,温润的光泽内敛,使得炉子的外壁看起来非常的细腻光滑。总而言之,这件大炉子包浆沉稳,色泽典雅,外型庄重敦厚,让人看了就觉得这不是凡器,而是难得罕见的稀世珍宝。

“宝炉,绝对是宝炉。”

皮求是赞不绝口,甚至有几分目眩神迷。

实际上,王观等人的情况也差不多,转在炉子旁边仔细观赏,如果不是顾及微烫的余热,他们肯定上手抚摸起来。紧接着,几人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错金铭文上面。

一般来说,一件东西的来历,可以在铭文上寻找答案。可是,当他们观看铭文的时候,却齐齐傻了眼。文字他们认识,很标准的楷书。而且,金错工艺精湛,字体非常清晰,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

然而,中国古文的精妙就在于,一个个文字拆开,大家应该可以读得出来。可是一组合之后,其中的意思就需要仔细斟酌研究了。

“好像是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皮求是见多识广,倒是看出几分端倪来:“好像是赞颂某个人,立了什么功劳,得到了什么奖赏,赐封什么官职爵位……哦,对了,好像是什么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名字,关键是名字……”俞飞白提醒道,也在铭文上搜索起来。

“在这里。”皮求是绕走两步,找到了铭文的开篇,一边打量,一边念读:“姚氏斯道,赐名广孝,幼年为僧,法号道衍……”

“姚广孝!”

一瞬间,皮求是瞠目结舌。与此同时,唐清华对另外的一头,就是铭文的篇尾,也轻声诵读起来:“大明宣德五年御赐庆寿寺……”

“宣德……宣德炉?”刹那间,俞飞白摸了摸额头,感觉有点儿晕:“等等,让我缓缓,信息量好大……”

不仅是俞飞白眼晕,王观也觉得十分惊诧。宣德炉他肯定知道,号称近六百年来绝世珍品宝炉,更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宣德炉的制作,据说是用精铜炼了十二遍,并且加入了金银等贵金属,历经了几年时间,这才铸造成功。

然而,由于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在这几百年之间,宣德炉经历了多次浩劫,使得流传至今的真炉已经凤毛麟角,让世人只知其名未见其形,弥足珍贵。

宣德炉的珍贵,王观心里也有数。问题在于,据他所了解的宣德炉,最大的型号,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吧。高三尺,就是现代一米。而且,炉腹圆宽,他根本合抱不起来。

这样大件的东西,会是精致雅观的宣德炉吗?

“嘿,我们有些钻牛角尖了。”

忽然之间,俞飞白拍了拍脑袋,好像是反应过来了,笑嘻嘻道:“宣德年间制造的炉子,不一定就是宣德炉。呃,我的意思是说,不一定是我们认定的那种宣德炉。再说了,宣德炉的仿品多如牛毛,明清民国每个时期都有仿制品。别看炉子落宣德年间的款,实际上是后仿的也十分正常。”

“飞白兄弟,这东西不可能是仿品。”

这个时候,皮求是摇头道:“据我所知,宣德炉分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径八到十二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十五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而径大于二十厘米的炉是大号。可是,二十厘米以上,最大的也无非是三十厘米左右,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

“古人也不傻,不可能仿造一个大家不认可的东西。”皮求是轻叹道:“再说了,炉上的错金铭文,已经非常明白的表示,这个大炉子是赐给缁衣宰相姚广孝的东西。想必,后来人应该不会在这方面造假,而且也没必要费尽心机去造这个假。”

“姚广孝!”

王观沉吟道:“就是那个助明成祖朱棣夺取侄子建文帝江山,与刘伯温齐名,号称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道衍和尚?”

“没错,就是他。”皮求是点头,连蒙带猜的,他也明白了一些铭文意思,慢慢解释道:“炉上文字的内容,就是叙述姚文孝的功绩,并且赐下大炉,让庆寿寺的僧人供奉。”

“那个……我插嘴问一句呀。”

适时,唐清华不好意思一笑,有些迷惑道:“既然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的谋臣,那宣德皇帝干嘛赐炉给他?难道说姚广孝非常长寿,一直活到宣德年间了?”

“无知!”

俞飞白瞥眼,鄙视道:“你就不知道,古代有追封这回事吗?”

第417章真是宣德炉?

ps:有月票请给几张,谢谢支持。

“追封我肯定知道啊。”

此时,唐清华尴尬笑道:“只是不明白,无缘无故的,干嘛要追封一个和尚而已。”

“能称为缁衣宰相的,会是普通和尚吗。”俞飞白鄙夷道:“人家上朝的时候,穿着王公贵族的衣服;下朝的时候,就穿着缁衣袈裟。明成祖永乐皇帝见了他,都不叫名字,而是叫少师,太子少师。”

“那又关宣德皇帝什么事。”唐清华嘀咕起来。

这个时候,王观有些明白了,轻轻笑道:“清华,你知道宣德皇帝是谁吗?”

“肯定知道啊。”唐清华点头道:“明代很荒唐的一个皇帝,貌似喜欢一个叫凤姐的民间女子,而且宠信大太监刘谨,搞得宁王造反,最后落水死了……”

众人一听,顿时愣住了。

“哈哈……”

半响之后,俞飞白疯狂大笑起来,捧腹喘气道:“清华,你是故意逗乐是吧。那明明是正德皇帝,你怎么把他和他的祖宗宣德皇帝混为一谈了。”

“那是两个人?”

唐清华有些意外,随即脸孔一红。天可怜见,他真的不是无知,只不过是听到大家德呀德呀的叫唤,第一印象就是正德皇帝了。

“清华,明宣宗宣德皇帝,与明武宗正德皇帝,确实是两个人,而且相差了一百年。”王观微笑道:“宣德皇帝朱瞻基,那是明代的第五个皇帝,他是永乐皇帝的孙子。传说在永乐皇帝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他梦见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朱棣,正说明要将江山交给他。非常巧合,朱棣醒了以后就听到汇报,他的孙子出生。这个孙子,就是后来的宣德皇帝。”

此时。王观笑呵呵道:“说起来也有趣,朱棣很讨厌自己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因为朱高炽长得很肥胖,走路也要人搀扶。这对于英武雄壮的朱棣来说,生养出这样的儿子,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另外,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与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并且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朱棣也曾经许诺,要把江山传给二儿子。”

王观比划道:“大儿子孱弱,二儿子英武。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朱棣夺了江山之后,就开始纠结了,到底要将皇位传给谁呢?不过,朱棣也没有苦恼多久。因为朱高炽生了个好儿子。作为长孙的宣德皇帝,从小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在考虑皇位传承的过程中,第三代继承人的平稳过渡,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好圣孙,据说清代康熙皇帝传位给雍正皇帝,很大程度就是考虑到乾隆皇帝的聪颖。”俞飞白在旁边补充起来。

“言归正传,反正在朱棣在位期间,几次远征漠北。让太子留守京城。道衍和尚就承担了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称为三代帝师一点也不为过。”

王观沉吟道:“所以说,宣德皇帝即位之后。怀念道衍和尚的教导,铸造一个大炉子,让一些和尚供奉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没错没错。”皮求是点头道:“道衍和尚和朱棣亦师亦友,在他死了以后,朱棣还给他造墓塔,立神道碑呢。碑塔就在房山那边,我曾经去见过。”

“不说人了,说炉子!”闹了个乌龙,唐清华很尴尬,急忙转移话题道:“这么大的炉子,该是怎么造出来的?”

“八尺高的大鼎都造得出来,更何况三尺高的炉子。”俞飞白随口道:“清华,不要小看了古人,但凡能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对于古人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我问的是工艺。”唐清华没好气道:“别扯其他。”

“工艺……”俞飞白眼睛溜溜一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