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机上的旅途是最无聊的,有诸多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交通工具却是最快捷的,两个小时不到。就顺利抵达了首都机场。

下了飞机,拖着行李箱出了机场。望着眼前的景象,贝叶脸上露出了几分新奇之色。

“感觉怎么样?”王观笑道:“是不是觉得除了人多了点,有许多高楼大厦耸立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呀。”贝叶巧笑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初来驾到肯定什么也看不出来,需要用点心思去了解,才可以找到其中的乐趣。”

“对。非常对。”俞飞白笑道:“一听就知道你是行家,不像王观那样肤浅。前些时候在京城待了大半个月,竟然连燕京八景都没有看全……就一个字。懒!”

“滚!”王观没好气道:“是你这个导游中途跑了,怪得了我么,赶紧去叫车吧。”

今天唐清华有事要忙,没有什么空闲,而他们又不想烦劳钱老,干脆自己搭车就行了。虽说京城的交通经常会堵,但是交通工具还是蛮多的,不用担心找不到车。

随意拦车上去,说明了地址,司机师傅马上疾驰而去。路上王观拉着贝叶的纤手,不时给她指指点点,讲述车子经过的街道、景点情况。

见此情形,俞飞白悄悄地撇了撇嘴,这些内容分明是王观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他曾经讲述过的,现在王观只是复述而已。

当然,俞飞白也懒得拆穿,而是第一时间拿出了手机给许晴发送短信,告诉她自己已经回来的消息……

不久之后,车子经过了一番拐弯抹角,终于来到了钱老的大宅门旁边。然后,在司机师傅惊诧的目光中,三人付了车钱,拿好了行李,敲开了大宅门,转眼消失在里面。

走进大宅门,贝叶忍不住微微观望起来。类似四合院这种比较古老的建筑,江南苏杭地区肯定也有不少,各地的园林建筑更是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不过,那些古建筑大多数是旅游景点,真正住人的情况极少。

第一次看见真的有人住在古老建筑之中,又或者是亲眼看到只出现在电视中的大宅门,贝叶自然感到十分新奇,仿佛来旅游参观似的打量起来。

“这是复古建筑,不过也有部分是真正的古建筑。比如说我们刚进门的时候,不是看见了一块巨大的影壁么,那就是清代的建筑……”王观讲述着大宅门的风雨沧桑历史,也慢慢地引着贝叶来到了钱老居住的宅院。

才经过了垂花拱门,俞飞白就迫不及待的叫道:“钱老,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

此时,客厅窗子开了,露出钱老欣然笑脸。

“钱老,大丰收,绝对是大丰收啊。”俞飞白兴高采烈,没头没脑的大叫起来,然后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进了厅中。这几天他把憋坏了,现在非要好好的炫耀一番不可。

“我们也进去吧。”

王观一笑,引着贝叶轻步跟上。

厅中,钱老坐在精致的竹藤椅上,茶几上炭火正旺,煮着一壶水。这个时间,水好像已经烧开了,正在沸沸扬扬喷出淡淡的水蒸气。

“哧!”

与此同时,钱老执壶一倒,滚烫的开水与精细的茶叶混合在一起,一阵蘑菇云蓬似的雾气就升腾出来,立即有淡淡的清香浮现。

“过来坐吧。”

钱老沏着茶,同时看了眼贝叶,饶有兴趣道:“王观,你旁边的小姑娘是谁?”

“我女朋友,贝叶。”王观笑着说道。

也不用他示意,贝叶就露出明媚笑容,脆声问候起来:“钱老,您好。”

“好,很好。”

看见两人牵手进来,钱老本来已经猜测出几分,现在肯定无疑了,顿时畅笑道:“难怪飞白说是大丰收,果然是收获不浅啊。”

“钱老,他的事情稍后再谈,您先看看我的收获。”

适时,俞飞白率先在行李箱中拿出了他的田黄石,小心翼翼的搁在钱老身前,然后得意洋洋道:“钱老您看,田黄,上等的田黄。我让朋友帮忙切开了,但是全部加起来,少说也值四五百万。”

“嗯?”

钱老看了眼,确实有几分惊讶神色。不过他非常淡定,没有急着上手观看,而是先倒了几杯茶,招呼道:“都坐下来吧,尝一尝新上市的六安瓜片。”

钱老从来不愁没茶喝的,每年到了新茶上市的一段时间,他就收到许多人送来的茶叶,甚至有些人苦于没有门路送他茶叶呢。

所以王观和俞飞白也没打算客气,坐下来之后,直接端起茶杯品尝起来。

当然,在品尝之前,王观还是很细心把一杯热茶吹凉了点,递给了贝叶之后,自己才拿起另外一杯茶轻抿一口。

六安瓜片不愧是十大名茶之一,那种清高的香气十分的悠长,让人回味不已。

在其他人喝茶的时候,钱老才仔细的观赏田黄石,拿了其中一块上手把玩了片刻,再细致的研究了石头的纹理,然后赞许道:“不错的东西,应该是昌化的黄石品种。”

“钱老,是田黄,田黄啊。”俞飞白急忙强调起来:“就好像巴林鸡血石是鸡血石一样,昌化的田黄也是田黄呀。”

“放心,我没有门户之见。”钱老轻笑道:“既然市场已经认可了这个品种,而且价格年年增长,说明大家已经慢慢接受了。至于名字的归属,只是小节而已,不用太过计较。”

“没错没错。”

俞飞白连连点头道:“要是人人都像钱老这样开明就好了。”

钱老一笑,把几块石头都观赏了一遍之后,随口问道:“你让人把整块大料切成这样,是不是打算请人刻章?”

“是啊。”俞飞白有些后悔道:“本来在杭州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西泠印社的高手,本想打算请他帮忙刻印的,但是走得太急,却是忘记了这事。钱老在京城也应该认识篆刻印章的名家吧,帮忙介绍一下呗。”

“这个简单。”钱老笑道:“你这样的石材,勉强能让名家出手帮你篆刻了。回头给你引见一个朋友,或许可以让他徒弟帮你刻印。”

“只是徒弟出手?”俞飞白嘀咕道:“我还以为是名家大师篆刻呢。”

“他徒弟就是名家。”钱老漫不经心道:“你不愿意就算了。”

“别呀……”俞飞白脸上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又在行李箱中拿出一个卷轴,讨好道:“钱老,我刚才只是说笑,您千万别当真。对了,您再看看这件东西,这是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寻获的宝贝。我觉得是真迹,王观却认为有问题,请您做个裁决。”

第493章真伪莫辨扬州刀

“什么东西呀?”

这个时候,钱老有几分好奇了,接过卷轴之后,起身来到旁边的长桌上,然后把卷轴小心推开几十厘米,立即看见了褒慰忠魂四字。

“史可法绝命书。”

乍看之下,钱老愈加惊诧了,表情也多了几分认真。

“哈哈,钱老,没有想到是这东西。”俞飞白笑嘻嘻道:“怎么样,没骗您,是不是大丰收啊。”

“嗯,我先看看。”钱老微微点头,又把书卷全部展开,一直铺到地上。然后他拿出了放大镜,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见此情形,俞飞白也识趣的没有打扰钱老,而是走到旁边拍了拍王观肩膀,悄声问道:“现在你该说了,当初你发现了什么破绽?”

“其他不好说。”王观沉吟道:“但是你发现了没有,刘墉等大臣的贺诗纸张非常类似,好像是用同样一幅纸剪裁出来的。”

“什么?”俞飞白吃了一惊,也顾不上打扰钱老了,急忙上前蹲了下来,仔细的对比研究长卷中大臣们书写贺诗的用纸。

“不用看了,确实是同样的纸张。”此时,钱老沉吟了片刻,忍不住轻轻叹道:“好厉害的扬州刀,果然是名不虚传。”

“扬州刀?”王观闻声也怔了一怔,有些奇怪道:“钱老,什么是扬州刀啊?”

“这是古玩行内故老相会的谚诀,现在的人一般较少提起了。”钱老轻声道:“苏州片,京师相;江西裱,扬州帮;开封货,长沙装;后门造,一炷香。”

“不懂行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其实,这几句话大体勾勒出了一幅明清全国古玩赝品市场的地图。”钱老慢慢解释:“苏州的造假,揭画技术十分高超,能够将一张字画剥离成两片,故称苏州片。”

“京城的假画,看上去外相与真的一般无二,故称京师相;江西仿古的装裱,可以乱真,故称江西裱;而扬州、开封、长沙的假货也都是出了名的,不过各有其招法不同罢了。”

钱老娓娓而谈:“至于后门造,那是指京城地安门一带,那里曾经是北方字画作伪中心,高手云集,已经形成产业链了。谁有什么需要,只要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伪造出一幅惟妙惟肖的作品来。”

“这么厉害。”王观多少有些咋舌。

“自然非常厉害,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钱老微笑道:“建国之后,经过了多次打击,也没有这些牛鬼蛇神的生活空间,自然销声匿迹了。直到上世纪**十年代,一些人才重新冒头,不过已经不复当年的气候。”

“那扬州刀,也就是所谓的扬州帮,又有什么说法?”王观继续探问起来。

“扬州刀、扬州帮,其实全称是扬州皮匠刀。”钱老淡声道:“据说因为凡是扬州造假的书画,其题款的末笔,一般都形似旧时皮匠用的刀,肚圆而尾翘。这几乎成了扬州假货的特有标志,所以世人多称扬州的赝品为扬州刀。”

“当然,扬州刀也有锋利无比、所向披靡之义,恰好用来比喻扬州古玩造假手法的厉害。不过这种刀形标志被人点明之后,行业人格外小心,扬州帮的人自然不会再用了。”

钱老微微皱眉道:“但是出于这种习惯,扬州的造假还是故意在书画赝品上留下暗记。至于暗记的痕迹就千奇百怪了,隐藏得更深,不再那么容易识别出来。”

“就好像是朱大先生的暗记一样。”王观恍然道:“他们留下破绽了,能不能找得出来,那就要看各人本事了。也就是说,这幅长卷的纸张类似,应该是故意留下的破绽了。”

“赝品,竟然真是赝品。”

与此同时,俞飞白气呼呼道:“白高兴一场,浪费我的感情。”

“不能这样说。”钱老笑道:“就算是赝品,也是清代中后期的赝品。流传到现在,也能称得上是仿品,而且仿的水平很高,也算是不错的东西。”

“仿品再好,始终都是假的。”俞飞白怏怏不乐。

就在这时,钱老轻笑道:“如果我告诉你,连所谓的真迹绝命书,也有可能是赝品,这样你会不会高兴点。”

“钱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消息太劲爆了,不仅让俞飞白瞪大了眼睛,也让王观惊诧起来。

“当年清兵围困扬州,史可法知道守城无望,就写了上奏朝廷的遗表,又给家人写了五封遗书。之后过了一天,史可法再次作书与母亲、岳母、夫人诀别。这些遗书,正是这件手卷上的绝命书。”钱老沉吟道:“不过,当时兵荒马乱的场景你们可以想象,这些遗书的下落很难说得清楚。反正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有大臣把遗书收集起来呈献给乾隆皇帝。”

“你们可以想一想,从扬州城破,再到乾隆命人把遗书制作成长卷,这一段空白时期,遗书的保存就是很大的问题。”钱老微笑道:“注意细节,这是大臣呈现遗书。说明当时这些遗书并没有落到清兵手里,不然应该封存到档案库中,而不是由别人觐献。”

“钱老您的意思是,在那个时期,史可法遗书就已经毁了,大臣献给乾隆皇帝的是扬州帮操刀泡制出来的赝品?”俞飞白有些难以置信。

“有这个可能性。”

钱老笑着说道:“这么多年来,各地冒出了七八个版本的史可法绝命书长卷。几乎每个长卷出世,故宫就专门派专家组去验证,却发现各个版本的风格十分类似,让人真假难辨。直到后来,一个出身扬州的大师发现了一些端倪……”

“什么端倪?”俞飞白急忙追问。

“他发现这些长卷中绝命书的纸不对。”

钱老轻叹道:“其实也不是不对,而是太对了,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产自扬州的纸张。一个长卷是这样自然没事,但是七八个长卷都是这样,那就有问题了。”

“就算有问题,问题也不大呀,大家都知道史可法是在扬州写绝命书的,想要伪造的话自然去拿扬州的纸。”俞飞白有些不解道:“发现这种情况,无非是说明伪造的小心谨慎而已。”

“你说得没错,一开始大家是这样想的。”

钱老摇头道:“可是那个大师却告诉大家,这是不正常的情况。他曾经研究过明末时期扬州的公文信函,那些公文信函的用纸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朝廷的公文信函用纸,那是由朝廷统一标准配发,使用的根本不是扬州本地的产纸。”

“不是,还有这种情况?”俞飞白傻眼了。

“其实也很正常,比如说现在的政府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之类,使用的也未必是本地的产纸,而是异地采购。”王观若有所思道:“尤其是古代,朝廷用纸更加讲究,应该是专门作坊制作的贡纸。”

“没错。”钱老点头道:“虽然有人提出置疑,觉得这纸可能是史可法自己在扬州买的,未必就是用朝廷的公文纸。但是想想在当时的情况,史可法是先写了朝廷遗表,再写遗书。按照常理来说,不可能再另外去拿纸……”

“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也有人提出了大胆的猜想。毕竟流传下来这么多的绝命书长卷,除非真迹已经毁了,不然总该有一卷是真迹。但是他们全部验证过了,大都发现了问题,没有一幅是大家认可的真迹。”

钱老淡笑道:“所以有人觉得,考虑到当时扬州帮造假技术的巅峰绝妙,那么大臣呈献给乾隆皇帝的绝命书会不会也是赝品?”

“这个……真的很难说。”

王观想了想,叹声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说了,就算知道大臣呈献的绝命书是赝品又怎么样。乾隆皇帝制作绝命书长卷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欣赏史可法的书法,而是一场政治作秀。就算大家知道绝命书是假的,又有哪个敢去拆穿?只得揣着明白装糊涂。”

“正解。”

钱老含笑道:“帝王有需要的时候,假的就是真的,真的就是假的,所以说史可法绝命书的名头非常响亮,但是真正的大收藏家却不怎么感兴趣。”

“难怪!”

俞飞白跟着恍然大悟道:“难怪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听说哪个拍卖会上出现有史可法绝命书拍卖。以前我还以为是真假难辨,不能上拍呢。但是想想一些拍卖公司的节操……不对,应该是一些没有节操的拍卖公司才不管这个,却没人打史可法绝命书的主意,显然是知道感兴趣的人不多,干脆不白费力气了。”

“真的肯定有人感兴趣,真假难辨感兴趣的人自然少了。”

钱老的表情忽然多了几分深沉,轻声说道:“毕竟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史可法遗书怎么说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极具文化收藏的价值。”

王观与俞飞白轻轻的点头,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伴随着史可法的身亡拉开了序幕。然而一些清宫剧中只会宣扬皇帝多么圣明,没有节操的不断美化,却根本没有提到这些事件的丝毫半点。

“好了。”

沉默片刻之后,钱老问道:“飞白,你说的大收获,不会只是这幅长卷而已?”

第494章守得云开见月明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当然不可能!”这个时候,俞飞白撇嘴道:“史可法绝命书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还在后头。”

“哦,那我就拭目以待了。”钱老微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