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同治皇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安连连点头,“就以六爷所奏,着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入陕代替多隆阿督办陕甘军务。”

接下来几人又谈及了皇上的学业,奕䜣也十分明智,主动向两宫太后认个错,恳请太后惩处。慈安对奕䜣勉励几句,把她与慈禧议定的削减皇上读书内容的事告诉奕䜣,两宫太后作出的决定他还能再说什么,答应后便叩拜告辞了。

慈禧回到储秀宫,立即命安德海把御医沈宝田叫来。

沈宝田拜见慈禧后,不待询问率先说道:

“奴才从钟粹宫出来就想来告诉太后有关皇上的病情,因慈安太后急着给皇上拿药,奴才没来及奏报太后,请太后恕罪?”

“事出有因本宫不怪,沈御医对本宫的一片忠心可嘉,本宫定有重赏,沈御医还是先说说皇上的病情吧?”

沈宝田又一鞠躬,说道:

“皇上如今所患的厌学症也是由皇上龙体内所潜伏的那两种药力所致。几年前奴才曾告诉太后,皇上可能误食过什么迷性的药物,后来虽然中和了这种药力,但由于两种药力相生相克时剂量配置差异,两种药力没有完全中和,体内仍留存一定剂量,随血液浸入心脾,并在血液内运行。两种药力顺行则无碍,若逆行则引起身体不适如头疼、发热等症状。奴才诊断皇上的病状正是那两种潜伏药力逆行所致。”

“事隔多年,如今病发,对皇上龙体有无大碍?请沈御医直言不讳。”

“回大后话,对皇上龙体并无大碍,这也是皇上潜心读书积劳日久而诱发的,太后若不想让这病发作,就要限制皇上的学习,最好是不读书或少读书。如果用心太专,这两种药力发作的速度必将加快,病情也将加重。不过,请太后放心,奴才受太后之命对皇上龙体内这两种药力细心钻研多年,也查阅大量典籍,《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中均无记载,但奴才在一本西域药志《药物宝典》中找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若按书中所说方法配制药方也许能够治愈皇上龙体内的病,彻底消除那两种药力。”

慈禧相点点头,又问道:

“沈御医能否按药方配制出药来?”

“奴才已配制出一付药来,今天给皇上煎服的就是,至于效果如何只能待饮服后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定论,然后进行适当调整,也许会根除皇上的病,请大后放心好了。”

“皇上龙体岂是你试验药方的所在,倘若皇上服后万一有什么不测,小心你全家老少性命!”安德海从旁边说道。

“请安总管放心,为皇上治病这等大事我怎会不小心慎重呢?就是安总管不提醒,我也决不会拿全家老小的性命开玩笑。我所配治药方使用的草药都是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的,决不会让皇上服下有什么不适,否则,我这多年岂不白白辜负了太后对奴才的关怀照顾之情。”

“沈御医明白本宫对你的信任就好,皇上的这病就完全拜托给你了,务必尽快治好,要什么给什么,需要什么银两都不在乎?明白吗?”

“奴才明白!”

“好,你下去吧,有什么事要常来报告,不必再烦本宫着人去请了。”

“是,太后,奴才谨记太后的训导。”

沈宝田叩个响头躬身退下,刚到门口又听慈禧喊道:

“沈宝田,你回来。”

沈宝田又走上来叩头问道:“请问太后还有什么吩咐?”

“关于本宫私下让你给皇上治病的事你不许对外透露一个字,更不能让慈安太后知道,这还需要我再提醒一遍吗?”

“不必了,不必啦,奴才请太后放心,这事仅太后和安总管还有奴才知道,决不会第四个人知道的。”

“嗯。”慈禧点点头,又问道,“沈御医能否配制一种药物,让人服下整日身体不适却又没有生命危险,并且还要有解药,一旦想把那服药人的病症治愈,三两付药下去便能够药到病除。沈御医能做到这些吗?”

沈宝田迟疑片刻,一时想不出慈禧问这些干什么,他想了想,问道:

“奴才敢问太后要这药——”

不待他问下去,慈禧就脸一本,十分不高兴地训斥说:

“沈御医问得不免多了一些吧,要知道宫中的规矩是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打死也不能说;该问的才问,不该问的万万不能问。有时,看见的也只能看不见,看不见的有时必须说看见;知道的也说不知道,不知道的有时也要说知道。沈御医在宫中做事多年该不会不懂宫中的这些规矩吧?”

沈宝田见慈禧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马上谢罪说:

“请太后恕罪,奴才决无他意,奴才只是一时好奇才多问一问。回太后话,太后所说的这种药奴才能够配制,但不知太后何时使用?”

“越快越好,不过,这药最好是无色无味,量小而劲大,沈御医能做到吗?”

“请太后放心,奴才一定做到。”

慈禧的脸色这才变过来,和颜悦色地说:

“沈御医,本宫从来也没有把你当成外人,刚才不告诉你配制这药的用处是觉得现在告诉你为时尚早,待你把药配好拿来你自然知道,这事也要秘密进行,不可让其他人知道。沈御医可以回去了,所需费用本官明日派小安子送去。”

沈宝田这才悬着一颗心告退,因为他知道慈禧是一位什么样的女人,如果稍有不慎说错一句话得罪她你就死定了。

第二天,安德海来到沈宝田家中,奉上五百两黄金和一对白玉雕制的狮子。沈宝田受宠若惊地说:

“安总管给在下带来这么贵重的礼物,沈某怎敢收下,请安总管收回吧,转告圣母皇太后,她吩咐的事奴才照办,这礼物就不必了,这几年来,太后对小的关心已经够多的,小的就是变牛变马也偿还不了太后的大恩大德。”

安德海环视一下沈宝田的家室,嘿嘿奸笑一声说道:

“瞧你这摆设,马上就能赶上京城五品知府的府邸了,不过,请沈御医放心,只要死心塌地给慈禧太后做事,太后决不会白用的,定会让沈御医的府舍赛过三品大员府邸。这只是小意思,太后的赏钱足够你几代人花不完的,如果沈御医的子孙后代想做官,也只是太后的一句话,至少也是五品。今天给你带来的这点小意思算什么,只是太后的九牛一毛,你若嫌少下次让太后多赐一些就是。”

“安总管万万不要这么说,奴才实在不想让太后破费,太后赏赐在下的钱财已经足够小的享用几代啦。”

安德海话锋一转,“沈御医明白就好,太后是赏罚分明的。咱明白人不说暗话,太后只想让沈御医把这两件事做得滴水不漏,皇上的病一定要治好,至于太后让你配制的另一味药用在何处,沈御医到时自然明白,那时还要请你亲自去治疗呢?不知沈御医是否将那药制成?”

沈宝田捧出一个小匣,轻轻打开放在安德海面前:

“安总管,这就是太后所要的那种药。”

安德海一看,嗬!就那么两粒小丸药,最多只有黄豆粒大小,他不相信地问:

“沈御医,就是这药,你不是在同太后开玩笑吧?”

“这等大事奴才怎敢同太后开玩笑,安总管不要小瞧这药剂少,劲可大啦,安总管不相信就服下一粒试一试?太后不是说了吗,量要小,劲要大,只有这样才便于——”

沈御医没有直说下去。安德海会意地点点头,合起小匣揣在怀里,一拱手说道:

“我告辞了,请沈御医在府上潜心钻究医术早日为皇上治好病,如果宫中有什么事随时来宣。”

“小的遵命!安总管走好。”沈宝田把安德海送出府外。

只要少让皇上读书,同治的头就不疼了。

皇上的病愈啦,太后却又生病了。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慈安太后就感觉到身体不适,也许是操劳过度吧,她并没有在意,觉得稍稍休息一下就会完全恢复的。谁知这一躺下不但没有恢复过来,整个身心更加难受。

慈安太后病倒了。

慈安太后这一生病,可把整个皇宫大内忙坏了。几名御医轮换诊视却查不出名因,几付药用后,太后的病不但好无转机,反而一天天加重,慈安太后躺下还不到一个月,整个人就瘦干了。

皇上自从病愈仍不愿意恢复往目的课程,只同意按照病中减半的要求上课。现在慈安太后生病,同治便以服侍皇额娘为由,天天呆在钟粹宫不进上书房。慈安太后劝说他回去读书,他总是要求等到皇额娘身体恢复后再读书。

别的人不说,就是慈禧太后也忙坏了,几乎每天去一次钟粹宫。

外臣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献计献策为太后治病,恭亲王最忙,三天两天便入宫问安。

这天一大早,慈安太后还没有醒来,慈禧就来到榻前,她看着慈安面色发黄,眼睛凹陷、嘴唇干裂的样子,心里有一种快意,更有一种内疚感和负罪心。

慈禧轻轻给慈安掖好被,静静地坐在旁边。

许久,慈安太后终于睁开眼,她看见慈禧坐在旁边,努力挣扎着要坐起来,慈禧急忙扶住她:

“姐姐,你还是躺着吧,妹妹觉得这几个御医都不是太高明,想再给姐姐另换一名御医,让上次给皇上治病的沈御医沈宝田来给姐姐重新诊视一下如何?”

慈安哺哺说道:“沈宝田的医术也许好一些吧,皇上的头已经不疼了。唉,活马当死马医吧,一切听妹妹安排吧。”

“姐姐万万不要灰心,姐姐如此年轻,身体也十分强健,由于疲劳过度偶感疾病也没有什么大不的,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理。只要姐姐丢弃精神负担安心养病,姐姐这病也一定能够治好。”

“大行皇帝在世时,一次同我开玩笑说:“咱们俩人没有同时生,但要同时死,一旦朕宾天也要皇后陪葬,如果皇后不同意死,朕化成神鬼也会回来把皇后找走的。也许真的是大行皇帝来找我同赴黄泉了。”

“姐姐不必相信这些,大行皇帝只是开了一句玩笑就应验了,这个世上的恶人也许就不存在了。”

“皇上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呀!”

“乾隆爷在世时就反对大臣吹捧皇上是真龙天子,曾和大臣和砷、刘塘等人闲谈时承认自己是娘胎生的,也和一般老百姓一样死老病生,他说吹捧皇上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是古代帝王将相的愚民之术。乾隆爷都敢于承认这一点,我们姐妹也不必相信那些欺骗人的言论。”

这时,宫女秀珍捧着一碗汤药上来,慈禧接过来说道:“让我服侍慈安太后吃药吧。”秀珍迟疑一下说道:“还是让奴婢给慈安太后喂药吧?”慈禧挥挥手,“你下去吧。”

“妹妹,这点小事怎能劳累你的大驾呢?还是让秀珍姑娘喂药吧?”

“姐姐不必客气,妹妹服侍姐姐吃药也是应该的。”

慈禧边说边把药碗端上来,一匙一匙地喂到慈安嘴里。

慈安拉住慈禧的手,十分动情地说:

“妹妹对我真好,这多日来妹妹事务如此繁忙仍抽出时间来看我,让姐姐怎么感激呢?”

“姐姐若说感激就见外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大行皇帝殡天后,咱姐妹俩人共同扶持皇上,可谓孤儿寡母。无论外界怎么对待咱姐妹,咱姐妹之间一定要抱成一股劲儿。当然,偶尔之间有些磕磕绊绊也是正常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皇上早日长大,为了咱大清的江山长治久安。”

慈禧说着,眼圈一红,几乎掉下泪来,她用巾帕拭了拭眼角又继续说道:

“这几年来,姐姐为了皇上,为了朝中宫中大小事务几乎操碎了心,才积劳成疾。妹妹虽然不说,但心中还是有数的,对姐姐感激不尽。唉,也是妹妹太懒或者是对内外事务处理不够好,许多事没能帮上姐姐的忙,让姐姐一个人操劳太多,待姐姐病愈就少过问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把大事抓住问好就行,也多抽些时间把身子养好。”

“妹妹,姐姐有了这一场病把什么都看透了,如果真的能够治好病,对于朝中大权再也不看得那么重了,什么功名利禄得失荣辱,都是一场空,身体最最重要,命都没有了,其他还要什么。唉,只怕姐姐闯不了这一关,要随大行皇帝而去。”

“姐姐怎么又说这丧气话呢?姐姐应该鼓起劲来,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坚持活下去,宫内宫外的许多大事等着姐姐去做呢?像皇上的大婚典礼需要姐姐主持,皇上的亲政典礼需要姐姐操办,还有午门献俘仪式也需要姐姐登场。如今南方长毛未灭,北方捻匪未除,陕甘回子又闹得凶,姐姐如果撒手人去把这一切扔给妹妹,我才不同意呢?不去找阎王爷的算帐才怪呢?”

慈禧的几句话把慈安给说笑了。

“好,就冲着妹妹的这几句话姐姐也挣扎着活下去,与阎王爷手中牛头马面争个高低。”

正在姐妹两人说笑之间,传事太监来报,御医沈宝田来了。慈禧立即命他进来。

沈宝田进到内房,叩拜完毕,慈禧便说道:

“沈御医,慈安太后的病经宫中几名御医诊视过了,吃了一阵子乱七八糟的药也不见好转,我认为是他们医术不高明看不透症。上回你为皇上开的药方很有效,皇上吃了几付就好转了,如今头已不疼了,能够正常上课读书了。我曾派人去请你再为慈安太后看病,可一打听说你外出了?”

“回大后话,奴才去东北长白山采药草去了,刚刚回来,刚听到家人说太后曾几次派人去找奴才,奴才就匆忙赶来啦。奴才耽搁了给太后治病实在是奴才不知,请大后恕罪!”

“宫中什么草药没有,还需要亲自外出采药?倘若再迟来一些日子,慈安太后有个三长两短,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回大后,宫中的草药尽管十分丰富,但有些药时间太久,因保管不好蛀了虫,也有些药因采集的人不懂医术,对采集的时令掌握不准,有的偏早药力达不到,有的太晚药力太旺。还有一些草药需要用当年的,陈年的药力就风化了。因此,奴才每年都要外出采草药一段时间。”

“快给太后看病吧,看得认真仔细一些,争取药到病除。如果你能够给慈安太后治好病就是我朝最大功臣,朝廷定会加倍赏赐你的。”

“奴才只想把太后的病医好,怎敢有什么非份之想。何况,给太后看病也是奴才的份内之事。”

沈宝田来到榻前,先躬身施一个礼,然后开始诊视慈安太后的病症。首先是望,看看慈安的脸色,眼睑,检视一下舌苔,又看看手掌与手心。其次是闻,闻一闻慈安喘气的气味,和周围身边环境的气味有没有异样。接下来是问,询问发病的时间天数,发病的感觉症状,吃过哪些药,何时吃,用什么样的方式煎服等等。最后是切,就是把脉。

沈宝田将慈安左右手上的脉搏细细的把了一遍,足足有半个时辰,这才轻轻放下略带为难地说:

“回两宫太后,慈安太后的病若是早治几天只需三付药使药到病除。时间耽搁久了,病进一步恶化不说,由于用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而且加速病的恶化。”

“请问沈御医,慈安太后到底得的什么病?是否能够治愈?”慈禧问道。

“回太后话,慈安太后所患的病是阴虚,由于长期缺乏男女房事,阴阳失调,再加上长年累月操劳过度,累积日久所造成的。奴才刚才看了几位御医所开的药方,他们也都判断出太后的病是阴虚所造成的,但治疗的方法却不对症。他们认为阴虚是由阴阳失调造成的,就应该滋阴补阳,所开的药中含烈性阳性药为多。孰不知,阴虚在初期补阳能够治病,而到了中晚期,越是补阳越会使病情恶化。”

“这是什么道理呢?”慈禧又问道。

“阴阳失调造成的阴虚是因为阴多阳少,阴多到一定程度时,每增加一种阳性的药物或至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