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九十二章 在北方推广
宋应星马上应了下来,但他却还有补充道:“国公,刚才下官所得出蕃薯怕冷,是对比了南方省份的蕃薯种植报告得出来的。”
“哦,那就是说南方的蕃薯种植情况更好?”钟进卫一听,有点惊喜地问道。
宋应星微微点头,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继续向钟进卫禀告道:“是的。去年南方飓风影响,因此补种了蕃薯,结果对比北方,成活率高。”
他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会,却又是一个转折道:“但是,南方的蕃薯产量仍然偏低。”
钟进卫听了微微有点失望,不过也可以理解,后世番薯的高产量,还有那些能适应北方气候的蕃薯,肯定是经过长期改良的结果。
现在蕃薯刚传到大明不久,要想有能在全国推广的品种,肯定是有一个过程的。
他想到这里,就问宋应星道:“那玉米和土豆呢?”
“玉米和蕃薯的情况差不多,不过玉米在海边基本绝收,疑是和水中的盐碱浓度高有关系。而且它比蕃薯更需要水分,因此至少目前来说,在干旱地方严重的地方还不能种植玉米。”
宋应星说完之后,见兴国公露出失望之色,就连忙补充道:“国公,这玉米和蕃薯是可以用于救灾的。因为这两样东西可以不占用原有农田,在适合的地方种植,能收获多少产量就是增加多少产量了。而且果实都不易变质,容易保存和运输。”
“嗯,这个我知道,你再说说土豆的情况吧。”钟进卫点点头,问起最后一种作物。
说到这个土豆,宋应星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回答钟进卫道:“国公,这土豆恰恰和蕃薯、玉米相反。经过试验,在北方种植的产量要高于南方。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这种农作物性喜寒。不过最好是在农田,地要肥一点的地方,种植的产量会高一些。”
“另外经过试验,除国公所说发芽的土豆不能吃之外,还有青紫皮的土豆也不能吃。还有,最好也不要生吃,因为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甚至中毒。但在煮熟之后,却是可口美味。”
钟进卫也听得露出了笑容,他马上追问道:“产量如何?”
说起产量,宋应星又收了笑容,稍微摇摇头道:“不是很高。但无论如何,比起一般作物的产量还是会高一点。”
钟进卫听后站了起来,在宋应星的办事房内来回走动。
宋应星等人知道国公在考虑问题,因此都保持安静,不敢打扰他。
过了一会,钟进卫站定身子,看向宋应星,向他交代道:“第一,这三样作物的品种改良要一直不间断地进行,努力提供产量。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三样作物的产量,会很高很高的。”
“是,国公。”宋应星答应一声。
钟进卫得到宋应星的回应之后,就继续说道:“第二,挑选合适的种子,特别是土豆,派出研究员,分赴甘肃、陕西、山西、直隶和辽东,在不影响现有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指点当地农民,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宋应星见兴国公好像一脸急迫的样子,就忍不住提醒道:“国公,刚开始推广,需要时间才可能会有一个大范围种植。而且就算有研究员指点,初期的产量,可能还是会比试验所获得的产量,要低不少。”
钟进卫倒没有不切实际,他点点头道:“这个我知道,我不期待一开始种植的前几年就有丰收。但一定要去种,不停地种,明白么?”
“明白。”宋应星点头应道。
说完这些内容,钟进卫又带着一丝希望问道:“最近还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农作物?”
从之前开始,各地把稀奇古怪的农作物都送到京师来,也因此,土豆等物被钟进卫发现了。此时的钟进卫,心中是怀着又捡一次宝的想法。
谁知宋应星让他失望了:“暂时还没有收到特别的农作物。”
说完这个之后,宋应星马上又笑着道:“国公,倒是那个辣椒丰收了。”
钟进卫一听,刚失望的心情又好了起来,马上吩咐道:“这样啊,我带些回去研究研究。对了,另外,也给北方各省推广种植。这辣椒,是驱寒的好东西。”
宋应星会心地一笑,他知道国公喜欢辣椒这种调料。
农作物的事情视察完了之后,钟进卫便在宋应星的陪同下,直接去了动力研究所,去视察蒸汽机的研究情况。
在路上,钟进卫边走边交代宋应星道:“各地有什么好的农业措施,比如排涝解旱的工具,更好的播种方式,耕种技术等等,也要记得总结,并进行推广。农业研究所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全都以努力提高农业产量为目标。明白么?”
“明白,国公。”宋应星听钟进卫交代他事情,就侧着身子,面对钟进卫应道。
一说起这个,钟进卫就又想起来了。各地的水利设施也要进行排查摸底。该修的要修,该疏通的要及时疏通。回头得给崇祯皇帝上个奏章,派出专人负责这事才行。
不过这么一来,可能又要很大一笔银子。崇祯皇帝肯定会头疼,但这又是不得不花的银子。真是当皇帝容易,想当个好皇帝就难啊!
钟进卫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由得微微有点同情崇祯皇帝。
动力研究所离得比较近,因此没多久他们一行人就走到了目的地。
钟进卫已经来过一趟,又和去研究院一样,想直接前往蒸汽机研究作坊去视察。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被门卫拦住了。
“国公爷,您不能去!容小人先去禀告一声。”门卫向钟进卫见礼之后,就拦在前面说道。
“大胆,敢拦国公,哪来的豹子胆!”王鹏一见,几步上前,大声喝斥道。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门卫被东厂番役一吓,连声说道。
可他说完之后,却又是苦着脸道:“请国公少待片刻,小人马上回来。”
宋应星一见,脸上挂不住了。自己手下研究所的一个小小门卫,竟然要学那细柳营,拦着兴国公不成?
第七百九十三章 蒸汽机的进度
宋应星作为半个主人,连忙向前,也待向王鹏一样喝斥那门卫。
但这个时候,钟进卫却瞧出不对。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一个小小门卫是绝对不会如此坚持,拦着自己不让过去。
毕竟这只是动力研究所,而不是军纪严明的细柳营。于是,钟进卫伸手阻止了宋应星。他看着已经要哭的门卫道:“到底怎么回事?”
门卫是因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脑中一团浆糊,只是拦着兴国公一行人。现在见钟进卫没有强逼他,反而和蔼悦色地问他。
心情一松,门卫就回答道:“蒸汽机在前两日发生爆炸,伤了三名工匠。因此所长有令,不得让无关人员靠近。国公爷乃大明国之栋梁,您就更不能过去了。小人去禀告所长,安全之后才能让国公爷过去。”
顾百川一听,马上向钟进卫建议道:“国公,还是等等吧。”
王鹏原本还有点不信,但见大档头说话,就站回自己的位置去了。
钟进卫却是知道蒸汽机处理不好,确实会爆炸。他连忙问道:“你们所长怎么样,有受伤么?”
“没。。。没有,他刚好离开作坊,因此爆炸的时候不在现场。”门卫赶紧回答道。
钟进卫松了口气,没事就好。他挥挥手说道:“你去吧,我就在这等会。”
门卫一听,满脸感激地磕了个头,然后飞奔蒸汽机作坊去禀告。
“国公爷,不会是那小子编排的理由,自个搞起什么架子了吧?”李老四有点不相信,那东西又不是火药,还爆炸呢!
钟进卫闻言看向他,无奈地道:“你啊,要多学多看。蒸汽机确实有存在爆炸的可能性。你要是了解了蒸汽机的原理就不会这么猜了。”
宋应星倒是若有所思,他向钟进卫求证道:“国公,可是那蒸汽太多,又不能释放出去,最后就爆炸了?”
“就是这样,所以蒸汽机如果不处理好,就可能会爆炸。”钟进卫闻言转回头,看着宋应星道。
虽然得到证实,可宋应星心中却有点意见。自己手下的动力研究所出了爆炸,还伤了几个工匠,这么大的事情,却不来报告自己,是不是太过了?
否则的话,自己及时就能向国公禀明,也不会出现刚才那一幕了。
正当宋应星有点暗暗生气之时,动力研究所所长方以智领着手下的工匠,也就是研究员匆匆赶来门口。
一见到钟进卫,就连忙要跪地行礼。
钟进卫伸手拦住了他们,然后关心地问道:“蒸汽机爆炸,那几个受伤的工匠怎么样,士气如何?”
方以智及一众研究员听兴国公如此关心,很是感动。其中方以智连忙回答道:“其中一人受伤较重,其余二人轻伤,现都已在家养伤。”
“你怎么不把此事禀告上来?”宋应星趁着这个机会质问道。
方以智犹豫了一下,看看兴国公,然后才回答宋应星道:“院长,下官怕上报了,因为有危险,就不让研究了。”
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历时这么久时间在这个蒸汽机上面。要是蒸汽机因为爆炸而被禁止研究,就像夺走好友冒辟疆最喜欢的女人一般,是绝对不想有这个结果的。因此患得患失之下,就选择了隐瞒不报。
钟进卫听得无语,没等宋应星说话,他先交代道:“不要有这个顾虑,这蒸汽机乃是关系到今后大明强盛与否的最为关键的东西,朝廷是无论如何都会坚持研发下去的。只是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如果按照以前朝廷官员的性子,一件事情,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和他们本人关系不是太大,往往就会不做下去,这样才是最安全。正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就是指这种情况。因此,方以智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此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钟进卫说到这里,又郑重地交代道:“你们都是大明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再有闪失了。”
没想到兴国公说出这样的话,把他们抬得如此之高,使得方以智和他的手下都非常感动,连忙答应。
其中方以智还解释道:“国公,这个爆炸其实下官已有预料,因此做过一些防备。否则的话,恐怕还会出现伤亡情况。”
他对于蒸汽机显然是精通了,气压过大引发爆炸之类的情况都有推测,才会有此防备。
钟进卫点点头,接着问道:“现在可以过去看了么?”
“国公请!”方以智和他的手下都侧身让到一边,然后伸手请钟进卫前往作坊。
倒是顾百川听了,心有疑虑,就先一步上前,稍微挡在钟进卫的面前,然后问方以智道:“这蒸汽机现在没事了?”
见东厂大档头问话,方以智不敢怠慢,也很有必要要解释一下,就连忙道:“已经释放了蒸汽,蒸汽机不会爆炸的。”
得到安全的答复,顾百川才放心,侧身一让,把路让了出来。
于是,钟进卫熟门熟路地来到了蒸汽机作坊。一看之下,与之前已有不同。
在这个蒸汽机作坊,已经摆放了两台蒸汽机。其中的一台显然就是爆炸后的那台,正在重新组装中。而另外一台,则已经熄了炉火,没有在运转。两台蒸汽机之间,有一堵厚厚的墙隔离着。
方以智给钟进卫介绍道:“国公,这蒸汽机已经能够初步使用,包括国公所说的提水例子,就已经试验成功了。但效率太低,因此就做了改进。正是因为这个改进,没有处理好,才出现了爆炸。”
在钟进卫面露惊喜之下,方以智开始给钟进卫详细地做了介绍。
他不愧是大明时代的物理天才,在年后不久就已经研究出了真空蒸汽机,但效率很低,远远达不到钟进卫之前和他们说过的应用到各种地方作为动力使用的要求。
因此方以智和手下进行琢磨之后,又进行了改进。效率虽然上来了,却也增加了危险。
钟进卫听完他的介绍之后,一点都不吝惜他的口水,连声夸奖他们。然后给他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安全阀。
怎么做钟进卫没研究过,但原理还是知道的。当他解释给方以智听时,却正好符合方以智他们所设想的解决方案。
于是,钟进卫也不再打扰,让方以智千万注意安全,好好研究,争取早日研究出来。
第七百九十四章 钢铁厂
钟进卫对于蒸汽机的研究进度很满意,因为按照这个进度,实用型的蒸汽机将会比历史上提前出现,并且是首先诞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
其实仔细想想,钟进卫又觉得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和欧洲研究蒸汽机的那些人比起来,此时华夏之地的研究有太多优势了。
且不说方以智是世家出身,父母两边都有实干型的大儒长辈,平时耳濡目染就已经精通物理、数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是西方瓦特那样的学徒工能比。
在蒸汽机方面,钟进卫虽然没有实际做过,可有些概念还是知道的,由他点拨天才少年方以智,那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在其他方面,就更不是欧洲的同行能比了。欧洲那是小家小户,一个作坊一个厂,自己在搞研究;而在华夏之地上,则是集大明整个帝国的力量在研究。
资金不用担心,花多少都会拨下来,当然是国企提供的;要用什么材料,立马能给你找来;需要什么精密零件,由最熟练的工匠手工给你打造出来;等等诸如此类的优势全都是欧洲同行所不具备的。
虽然如此,钟进卫从动力研究所出来后,还是忍不住向宋应星夸奖道:“不错,年轻有为,假以时日,大明下一代的科技中坚必然是以他为首的一代。”
宋应星呵呵地笑了,手下受国公夸奖,他也有面子。
到了研究所门口,他便请示道:“国公,接下来视察哪所研究所?”
钟进卫看看天色,发现还早,就对宋应星道:“走,去钢铁厂看看。”
钢铁厂离得远,就不是走路能到了。一行人就走回研究院,拿了座骑,便往钢铁厂而去。
钢铁厂和玻璃厂一样,都是归研究院管。因此钟进卫一边控马前行,一边问跟在身边陪同的宋应星道:“你应该知道钢铁厂的情况吧?”
原本以为兴国公是要现场视察,因此宋应星并没有马上介绍情况。现在国公在路上就问了,宋应星也就马上回答道:“国公想了解点什么?”
这个时候,虽然快到初夏了,但天气还是比较冷。马跑得快一点,冷风就往嘴巴里灌。
钟进卫就侧着头,避开了风头,看着宋应星道:“就说说钢铁厂情况,随便说。”
宋应星稍微想了一下,也是侧头过来,面向钟进卫,直接开始介绍起钢铁厂的情况。
一直到了钢铁厂,里面的工匠都迎了出来,到了大堂后,还没有介绍完。
又加上宋应星在钟进卫不断地插话问话中,不停的补充,最后基本上把钢铁厂的前前后后,所有事情都讲述了一遍。
原来钢铁厂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理想的钢,也是有原因的。
在明末时期,大明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这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
用柳木棍搅拌生铁液,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这也是后世所说的抄钢法。
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