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跻丫窦醯男矶啵搅也幌肟吹礁嗟娜怂涝诓挥Ω贸鱿值幕鹌髦隆4蠊婺5恼秸突鹌鳎故橇舾笕巳プ暄小
在视察了天女散花之后,敖烈有些迫不及待的询问了新式战舰的事宜,王浑回答新式战舰已经被研制出来两艘了,目前正处于试水期,因此还不能断定是否成功,所以也就没向敖烈汇报。敖烈饶有兴致的赶到水边,亲眼看了看两艘试水期的新式战舰。从外型上来看,新式战舰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战舰了,船舷两侧如同刀削斧凿一般。呈现出完美的弧线,和船底形成一个倒三角的形状。船体上配备了六架红衣弩炮和四个拍杆,在船底的尾部,敖烈甚至看到了半个露在水面外的翻水浆,和后世的螺旋桨有些类似,马均解释道,这是他依据敖烈的提议,把用于农事上的翻水车,经过改装之后,运用到了战舰之上。这样就节省了划桨士兵的力气。同时也解放了他们的双手,改为脚踏划桨。
用脚踏划桨取代手划桨,是敖烈提出来的观念之一,现在被马钧完美的研制出来了。这样的新式战舰。兼备了坚固性、灵活性、速度快等特点。在配备红衣弩炮和拍杆之后。战斗力也将达到汉代战船的顶峰。一旦这两艘战舰成功渡过了试水期,那甘宁统领的麒麟军,将在水面上找不到敌手!
大大的夸奖了王浑、马钧等工匠一番后。敖烈叮嘱他们一定要保护好核心机密,不能把这些跨时代武器的制作技巧泄露出去,同时还要求王浑加快战舰的研发进程,争取尽快的制造出更多的新式战舰来。从敖烈的内心来讲,他热切的盼望着这些新式战舰能够达到一定规模,那样的话,他远渡重洋,彻底消灭扶桑岛国的梦想,也就不远了!
离开将作监,敖烈的心中充满了欣喜,有了天女散花的帮助,他征讨袁绍的事情就变得更有把握了。接下来的几天,敖烈召集部下的核心成员,商议征讨袁绍的大方向和具体细节。负责钱粮的刘和先把北方五州的经济形势讲了一遍。去年,幽、并二州在燕京律的制约下,在众位政务府大臣的精心治理下,在马钧研制出的翻水车等先进工具的帮助下,史无前例的获得了大丰收,可因为新近加入大汉版图的光、明、通三州,幽、并二州三分之一的钱粮都被送去了三州境内,用以加快那里的建设,剩余的三分之二,有一半充作了军费,和对战死将士的抚恤金,现在府库中贮存的钱粮,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这些钱粮,可以供十万大军半年的作战需求。
接下来,荀彧又讲述了一下境内治安的情况。现在各个异族的汉化已经步入正轨,迁居到新三州的汉人,也已经逐渐接受了和异族人和平共处的生活,他们为建设共同的家园而努力着,北方五州处于一种民族大融合的良好秩序中,所有的子民,无论他是哪一族的人,都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没有任何异常的大问题存在。最后,荀彧做出了总结,这种内部稳定团结的态势,有利于此次大战,为大军出征奠定了人和的基础。
随后,贾诩也代表军事府,对北方五州的兵员构成和分配进行了清晰的讲解。首先,四支精锐部队在经过补充兵员之后,依旧维持着每军两万人的编制,合计有精兵八万,但是属于麒麟军的两万水军,在这一战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受地域的限制,将被降到最低,因此麒麟军的两万人,贾诩不建议列入此次战斗的序列中;除了四支精锐部队,北方五州现在有正规军三十六万,其中包括骑兵十二万,步军十八万,水军六万。当然,负责地方安危的郡兵和为正规军服务的辅助兵种,贾诩并没有计算在内。在正规军种,汉人占了一半还多,其余的则是匈奴、鲜卑、乌桓等各个异族的兵员。当然,四支精锐部队的成员,可都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如果把他们算上的话,汉人在军中的比例,将会更多。异族人的加入,让敖烈大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的增强,异族人的战斗意志和身体素质,是对汉军的绝佳补助。
最后,轮到田丰发言了,这一次,田丰综合权衡之后,没有阻止敖烈的出兵,他认为现在军队的战斗力、战斗意志、后勤补给等等都没有问题,甚至还因为平定明州和通州,将士们因为一连串大胜而形成的士气,正处于最高峰,是最适合作战的时机。
出征的大方向已成定局,接下来,敖烈开始和众人讨论此次出征的将士名单。最终,在一番讨论之后,敖烈决定这次出征将动用十万大军。血杀军等三支参战的精锐部队,每军调动一万人,其余的七万人中,包括三万骑兵和四万步军,各个民族的军士都有,但仍以汉人为主。
至于随军出征的武将和谋士,敖烈也拟定出了名单。武将包括吕布、赵云、马超、黄忠、太史慈、许褚、典韦、张辽、张郃、徐晃;谋士则有诸葛亮、贾诩、陈宫、徐庶和田丰。其余人武将以魏延、庞德和马岱为首,文臣以荀彧、刘虞、蒋琬为首,甘宁和苏飞率领水军在近海巡视,共同镇守燕京。(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 吕布荐郭淮
兖州府中,曹操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把手中的密信往桌案章一放,笑呵呵的躲着部下文武们说道:“敖墨寒终于要打袁绍了,他和本司空约定在下个月的十五日同时举兵,诸位,一应粮草军械蝌蚪准备好了吗?”
荀攸站出来说道:“主公,已经都准备好了,全军将士都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呢。我军储备的粮草,足够十五万大军半年食用的,后续粮草也正在筹备中。”和敖烈一样,曹操也受到了粮草的制约,作战时间暂时也被限制在半年左右。
曹操有些惆怅的叹息道:“每逢大战,我军必然粮草短缺,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呢?”
郭嘉笑道:“主公勿忧,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去年主公下达了屯田令,今年便已收到了成效,若不是要兼顾徐州的百姓,我军的粮草是足够的。三五年之后,相信在屯田令的帮助下,主公就再也不必为粮草短缺发愁了。”
夏侯惇嚷嚷道:“还不是那个敖墨寒,不让我们在徐州屠城,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累赘来消耗我们的粮草!”
和夏侯惇的看法不同,戏志才笑道:“从眼前来看,不杀徐州百姓确实是拖累了我军的粮草,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则刚好相反。徐州青壮数十万,这些人即可被征召入伍,增强我军的战斗力,也可在田间劳作,为我军带来更大的粮草收益。只是这个过程,至少也要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实现。”
“没错!这个过程确实需要时间,但是本司空确信,把徐州百万人口留下来是正确的,本司空还要感谢敖墨寒呢,要不是他的及时劝阻,说不定本司空一怒之下,早就把徐州变成一座空城了。那样的话,损失可就太大了,说起来。还是敖墨寒的目光长远啊。”曹操有些感概的说道。
顿了一顿。曹操继续说道:“好了,诸位都下去准备,下个月十五,率军北上。征讨袁绍!”
众人齐声应诺。向着曹操行了一礼。倒退着走出了大厅。
在曹操和部下议事的时候,吕布来到了燕京大都督府中。和吕布同来的,还有一个年纪在二十左右的青年。这个青年带着典型的并州人特征。体型彪悍,面目粗犷,但一双眼眸却异常灵动,彰显着他粗狂外表下有着细腻的心思。
吕布这是向敖烈举贤来了,他要推举的人,就是跟在自己身后的这个青年。敖烈坐在桌案后,略带好奇的看着吕布身后的青年,他通过这个青年灵动的双眸,就已经推断出这个青年的不凡。令敖烈好奇的是,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敖烈最清楚,其心高气傲当世无人能及,能被吕布看上眼的人,并且亲自向敖烈推荐,这还是第一次,当然,陈宫是不计算在内的。
“大哥,这就是你要推荐的人才吗?”敖烈笑着问向吕布。吕布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向身后的青年说道:“你向君侯介绍一下自己。”
青年不卑不亢的说道:“禀君侯,某名叫郭淮,字伯济,并州雁门人,现任温侯帐下副将。”
敖烈刚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听到郭淮的自报家门之后,差点没被喝道嘴里的茶水呛到,惊奇的追问道:“郭淮?你叫郭淮?而且是雁门人?和文远将军是同乡?”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大人物。郭淮的名字在演义中也曾多次被提到,尤其是在三国的中后期,成长起来之后的郭淮替曹魏政权镇守雍、凉,先后和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以及大将姜维进行对抗,并有着上佳的表现,可以说是曹魏政权中后期外姓大臣中比较杰出的一个。郭淮文武全双,既能带兵打仗,又能治理州郡,是难得的全能型人才,没想到,竟然被吕布给发掘了出来。
郭淮看着敖烈的表情,开始还以为是敖烈看不上自己,没想到敖烈的表情明显出现了变化,最后,欣喜的神色在他的脸上定格了下来。
站在一旁的吕布也帮郭淮说着好话:“伯济的父亲,是在第一次聚贤令中被征召的官员,因为政绩出众,现在已经升迁为雁门太守了。说起来,伯济也算是根正苗红的将门之后呢。”
敖烈略略思索了一下,转头问向郭淮:“你是郭蕴的子嗣?”
郭淮点头答道:“正是家父。”
敖烈没想到当初自己下达的聚贤令,竟然为自己带来了郭淮这么一位大才。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同时,郭淮的出现,也让敖烈的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自己现在麾下的人马是足够用了,但是放眼未来,还是需要培养更加新鲜的血液才对。在三国的历史上,父子同时名留青史的并不在少数,就拿敖烈麾下的大臣们来说,杜畿的儿子杜预、张辽的儿子张虎、董和的儿子董允等等,那可都是三国后期顶尖的人才,看来,敖烈要抓紧对这些人的培养了,因为父辈的关系,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对他们稍加培养和训练,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赶超父辈今日的成就并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郭淮,不过是他们当中第一个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人才而已!
笑呵呵的看向吕布,敖烈问道:“大哥打算让某授予伯济什么职位呢?”通常,君主册封官职,是不需要征询下属意见的,但是吕布是谁?是当世虓虎战神,是敖烈的结拜大哥,更是刘协亲封的温侯,所以敖烈才会选文一下吕布的意见。
吕布伸手拍了拍郭淮的肩膀,认真的说道:“二弟,你我相交多年,对某的脾气,你在了解不过了,某只适合战场冲锋,不适合做封疆大吏。某的意思,是想让伯济接替并州牧的职位。”
郭淮闻言大惊,连忙单膝跪地,向敖烈说道:“主公,淮万万不敢取代温侯的职位,况且淮并没有那份能力,请主公明鉴!”对于郭淮的感恩之心和自知之明,敖烈是很欣赏的,但却认为郭淮实在是有些过谦了,历史上能总督雍、凉十几年的郭淮,当然有着相当的能力可以出任并州牧,但是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郭淮年纪还轻,经验阅历都还不足,还需要一些磨练,尚不足以独当一面。
沉吟了一下,敖烈开口道:“这样,伯济暂时卸去所有职务,进入燕京学府深造学习,待学成之后,本侯在考虑你的综合素质,授予你相应的职位。”
敖烈这样说,就等于是打算对郭淮进一步培养了,郭淮自然明白敖烈话里的意思,心中大为感动,另一个膝盖也跪在了地上,向着敖烈磕了三个响头,口中说道:“多谢主公栽培,郭淮铭感五内!”
当吕布带着郭淮离去之后,敖烈立刻提笔写了一道命令,要求麾下文武官员的适龄子嗣,可以自愿到燕京学府学习。现在的燕京学府,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被燕京学府中的东观藏书所吸引,自愿来到燕京学府任职,就连名动一时的鸿儒郑玄,不久前也是慕名而来,在燕京学府中开堂讲课,亲传弟子。郑玄是当时的最为出名的名士,同时也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郑玄的到来,又把燕京学府的知名度提高了两个台阶。
现在的燕京学府分为内外两院,外院没有录取标准,并且只对寒门士子开放,提供给广大的穷苦人民启蒙教育的机会,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和初中,进入外院第一门要学的课程,就是由蔡邕、郑玄等名士共同编纂的《千字文》,里面记录着一千多个常用的汉字及其用法和含义,启蒙教育还是敖烈的另一位岳父甄逸提出来的建议;至于内院,就等于是后世的大学,只有品德兼优的精英才会被选入内院,进一步深造,进入内院的唯一标准,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些人是历经外院的学习之后被选入内院的,另外一些人则是某一方面的天赋特别出众,直接就进入了内院学习。
所以说,能够进入燕京学府学习,是每一个北方五州子民的梦想,甚至其他一些大州的人,也会来到燕京学府深造,燕京学府的教育质量和先进的授课方式,已经赶超了号称天下第一书院的鹿门山学院。
而现在,敖烈下达的这道指令,意在培养后备人才,相信大多数官员,都会十分欣喜的把自己的子嗣送到燕京学府来学习。还要强调一点,在燕京学府中,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就算是女子,只要一心向学,也可以进入学府学习,甚至少数的女子还被选入到内院进修。
在敖烈的这道指令中,他特意点了十几个少年的名字,其中,杜畿的儿子杜预、张辽的儿子张虎以及董和的儿子董允等人赫然在列。这十几个少年,是敖烈强制要求,必须要到燕京学府学习的。他们的年龄,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敖烈深信,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定会对他们日后的成就有所帮助,成为北方五州的后备人才、第二梯队中的中坚力量。(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祭师出征
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秘密统筹下,出征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这一日的清晨,敖烈身穿金色的游龙啸天甲,身后拖着洁白的双龙玉锻锦披风,腰间佩戴着象征大汉至高无上权力的赤霄神剑,威风凛凛的登上了一丈高的点将台。在这里,他将诵读祭文,祭师出征!
敖烈逐步来到点将台中央,这里,黑色的忠烈碑已经提前摆放好了,上面用红漆密密麻麻的刻着数不清的名字。这些名字的主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敢,把自己的烈士之名,留在了忠烈碑上。
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忠烈碑,敖烈忽然转身,看向台下已经整装待发的十万大军。低沉的声音从敖烈口中响起:“将士们!你们都是我大汉精兵,肩负着国家一统的重任,把名字刻上忠烈碑的袍泽们,已经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告诉本侯,面对战争甚至是死亡,你们害怕吗?”
十万将士齐声高呼:“誓死追随主公!”每一名将士的声音中,都带着视死如归的气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包括那些异族战士在内,家人都在敖烈的政治下,受到过恩惠,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他们愿意为敖烈而战,愿意为敖烈心中一统天下的梦想而战。
敖烈看着军心可用的十万将士,心中忽然涌上一阵感动。正是这些将士,帮助自己一步步的向着中华大一统的目标接近。没有他们,敖烈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拯救不了天下百姓的,这些将士,才是最值得赞扬的人!
缓缓拿出一份祭文,敖烈激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