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万户侯-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真实想法是不想给李清卖命,保存河东军的实力,昨天晚上他来找过自己,抱怨了一通。说李清尽用河东军冲锋。却不用安西军。明显是有用意,而今天他果然开始有意怠兵了。
“郭将军。你也是老将了,难道不知道军令如山吗?我命他支援王思礼共同攻打南城,可他地兵在哪里?已经快一个时辰了,可他的兵却影子都没看见,这不是在公然违抗我的军令吗?”
“这。总不能说他无权指挥河东军吧!
郭子仪心中暗暗焦急,他希望仆固怀恩赶紧出兵,不要被李清抓到把柄,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从小山丘上早已经看不清战况,但李清还是立在马上一动不动,他脸色阴沉,目光中充满了冷意。
这时,一名传令兵飞驰而来,“报!王思礼将军已经坚持不住,希望大帅能允许他暂时退下来!”
“仆固怀恩之军可上去作战了吗?”
“回大帅,仆固怀恩依然在观望,他并没有出兵。”
郭子仪的心突地一凉,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仆固怀恩还是没有出兵,公然违抗李清的命令,这可怎么办?
李清却冷冷一笑,机会终于来了,他怎能不抓住它。
“传我的命令,鸣金收兵!”他回头看了看郭子仪,歉然道:“老将军,兵法如山,望你谅解!”
郭子仪大急,他再一次求情道:“大帅能不能饶他一命,命他戴罪立功!”
李清淡淡一笑,并不回答,他催马便走,渐渐地,李清挺得笔直地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沉重而震撼人心地鼓声停止了,唐军渐渐退去,洛阳城下又重新被寂静的暮色吞没,只有一些尚未烧尽的云梯在忽闪忽闪冒着火光,显得十分诡异。
‘啪!’地一身,李清将令箭王往桌上一拍,冷冷地注视着这历史上桀骜不逊的大将,仆固怀恩约五十岁,长得又高又瘦,皮肤黝黑,两只手足有蒲扇大,枯黄如柴,就仿佛一层皮直接包着骨头似地。
“抗令不遵,你可知罪!”李清盯着他地眼睛冷冰冰地问道。
“有道理地命令我会遵守!可居心不良地命令,我为何要听?”
仆固怀恩官拜朔方节度副使,在河东他是郭子仪地左右手,十分得力,但他为人十分骄傲,除了郭子仪,他谁也瞧不起,甚至包括李光弼,他也是爱理不理,而对李清他更只有蔑视,一个三十余岁的后辈,还不是皇族,竟然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自己还得听他地话,真是天大的笑话。
他见李清问得冷漠,一下子激起了火气,昂然道:“你有十五万大军在手,却事事命我们河东军去拼死命,这十天来,河东军已伤亡一万余人,而你们安西军才伤亡了区区不到千人,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如此,我为何要听你的?”
李清的鼻子冷哼了一声,不怒反笑道:“我真是不明白,世间还真有你这么蠢地人,自寻死路,你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他不再说话,眼睛只往帐两边一扫,立刻冲上来五六个亲兵,一下子将仆固怀恩摁倒在地,将他牢牢捆绑起来。
“李清,你不能杀我!”太上皇所颁发地铁券,历代继承,你要杀我,就是欺君之罪!”
李清冷冷一笑,“你这个蠢货,这里没有什么太上皇,这里只有我地军令,我令在先,给我拖下去,斩!”
十几个刀斧手将仆固怀恩拖了下去,仆固怀恩嘴里依然大骂不止,这时,郭子仪再一次上前求情道:“大帅,仆固将军极擅精骑,在收复河东之战中战功卓著,他若死,实在是我大唐军的损失,请大帅网开一面,饶他死罪!”
李清却轻轻地摇了摇头,“郭老将军,你也是久带兵之人,应知在军中军令第一,我身为主帅却指挥不动下面一将,若不杀他,要军纪有何用?我决心已下,你不必再劝!”
说罢,李清站了起来,断然下令道:“将他斩首示众,并号令三军,若再有敢不听我令者,立斩不饶!”
既杀了仆固怀恩,李清命大将贺娄余润接替仆固怀恩之职,明日天一亮,即刻开始攻城。
可就在当夜三更时分,一名黑影悄悄溜下了西城墙,借着夜幕掩护,飞快地向唐军大营奔去。
第三百七十章 郭子仪的感动
我家蔡将军欲有意向相国投诚,请相国给予收录。”必敬地给李清跪下行了个礼,随即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举过头顶,在一旁看押他的亲兵接过,递给了李清。
蔡将军就是蔡希德,他因负责防守安西军进攻的西段城墙而损失惨重,眼看兵力损耗过半,而安庆绪非但没有援助之意,反而趁机派心腹来督军,企图夺走他的部属,眼看唐军破城在即,叛军大势已去,蔡希德便下定决心投降李清。
李清却没有急着打开信,而是冷冷地问黑衣人道:“下午唐军攻城时遭到你家蔡将军激烈抵抗,本相丝毫看不出他有投降之心,现在相隔不到三个时辰,他便说要投降,让人如何相信他的诚心?”
黑衣人呆了一下,他立刻急声道:“相国大人有所不知,蔡将军之子被安庆绪扣为人质,他不得不从命,但今天战事稍一平息,安庆绪便派左相张通儒前来督军,指责我家将军作战不力,又私下接见其部将,劝他们力反蔡将军,我家将军走投无路才决定投降相国,决非有假。”
李清点了点头,“走投无路,这倒是实话!”他随即拆开了蔡希德的信,蔡希德在信中极尽谄媚之语,且信誓旦旦效忠李清,却丝毫不提朝廷,看来这些叛军也很清楚长安局势。
李清沉思了片刻,历史上藩镇割据的根子便出在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时,对投降的叛军大将未能彻底清肃。反而准予他们保留军队并委以重用,当然,这也是当时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将。又担心史思明之乱重演而采取地妥协办法,但最终却酿成了大祸。
现在他李清自然不会再走这一步,但一味杀伐在政治上也是愚蠢的,必须有所取舍,审时度势才是上上之选。想到此,他便对蔡希德的特使道:“蔡将军欲弃暗投明。本帅当然欢迎,事情宜早不宜迟,为显诚意,我也会派一人跟你回去协助蔡将军。”
所谓协助,说白了便是监视蔡希德,防止他使诈或是出尔反尔。李清当即将手下帐前衙将辛京叫来嘱咐了几句,最后写了一封信递给他道:“除了监视蔡希德,你再替我做一件事,将这封信交给他们地相国严庄
深秋是多雾的季节。夜色深沉。雾也渐渐起来,将巍峨高耸的洛阳城蒙上一层灰暗的轻纱,李清从唐营远眺城头。雾气浓重,已经看不见城上的地火光,他关心的并不是蔡希德会如何?而是严庄,这涉及到他地一个计划能否顺利完成。
“相国可是担心蔡希德有诈?”
李清急回头。只见郭子仪笑咪咪走了过来。虽然李清在一个时辰前刚刚杀了仆固怀恩。并夺走了他的部众,但郭子仪却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依然笑容可掬。这就是他的圆滑之处,他也知道李清杀仆固怀恩的目的不过是想敲打河东军,在河东军中树威,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夺走仆固怀恩手中五千精骑。事实上他郭子仪虽为朔方、河东使,但时日尚短,一些依附于他地大将他也控制不住,比如李抱玉、卫伯玉还有就是仆固怀恩,所以李清杀死了仆固怀恩,对他也并无太大影响,他的直属部队,约六万余士兵都留在了河东,由大将李国臣率领,并未跟他南下。
李清淡淡笑了笑道:“蔡希德真投降也好,假投降也罢,这又有何妨?不过这次攻打洛阳事关重大,我自然应谨慎些。”
停了停,却不见郭子仪的回答,李清微微诧异,他抬头看了看郭子仪,见他目光忧虑,欲言却又止,似乎有话要对自己说,便指了指身旁的两块大石笑道:“郭老将军不妨坐下来聊一聊。”
“听说相国地家人回长安了?”
郭子仪坐了下来,对李清笑道:“听说进长安之时有千名骑兵左右护卫,引起长安轰动,连我地家人都写信告诉于我。”
“那也没法子,李清做事卤莽得罪了不少人,护卫当然要严密一点。”
郭子仪似乎在和他聊着家常,神态平静而从容,但李清知道,他是在一步一步走上正题,果然,只说了几句,郭子仪的话锋一转,便切入正题。
他沉吟片刻道:“虽然人说交浅言深是大忌,而且我身份低微,与相国并肩而坐已是不易,怎敢再多言其他,但老夫今年六十有余,从军近四十年,不敢说是大将军的前辈,但老兵总归算得上,有些话我压在心中很久,却一直没有机会,现在难得与大将军独处,这些话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失礼之处,请大将军多多包涵。”
李清见他已经渐渐将对自己地称呼改成了大将军,知道他要说什么,只微微一笑道:“老将军但讲无妨。”
郭子仪轻轻咳嗽一声道:“相国能料敌在先,大破崔乾佑精骑,力挽我大唐于危急,仅这一件事就足以让子仪佩服,但如果相国能再退一步,那子仪就不仅仅是佩服,而且还敬仰相国的品格。”
“依老将军之意。
“以大将军之智,这还需要我点破吗?”道:“大将军难道不知道自己走地这条路很危险吗?其实很多事情大将军做得可以圆滑一点,可以再忍让一些,比如那些募兵用地土地,大将军完全可以找一些大商贾来开刀,又何必去动宗室,让皇上难堪,将来这会给大将军带来杀身之祸的啊!”
“圆滑?”李清冷笑了一声,“我从天宝三年入仕以来。做事一直就讲求圆滑与让步,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可有些事情仅靠圆滑与让步是做不到地。就说土地兼并,太上皇下过多少次限田令,然后一次次让步,最后不了了之,可结果呢?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天下良田十之八九被权贵所占。这其中宗室又占了六成以上,他们就象蝗虫,永无止境地贪婪,大唐千千万万的百姓已无立锥之地,天佑我大唐,最后竟是安禄山造反,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若是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你我还能在此促膝谈心吗?”
说到这里。李清停了一下。控制住略略有些激动的情绪,他仰天长长地吐了口闷气,继续道:“我地恩师章仇相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土地兼并再持续下来,将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百年根基,他明知这其中艰险。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了。我还记得他曾按着我肩膀说。如果他失败了,希望我能接着他遗志做下去。他真的失败了,而且是痛苦地死去,临死都未能瞑目,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要想解决土地问题,靠温和的一纸限田令根本就行不通,没有人会心甘情愿放弃既得利益,必须要用强硬的手段来改变,在这一点上,忍让是换不来土地,原则更不能向圆滑让步!”
说到这里。他轻轻拍了拍郭子仪地手背道:“老将军明白了吗?李清所作所为决非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唐能千百年地强盛下去,现在有人说我独揽大权、欺凌宗室、营党结私,甚至有人将我比作汉之薰卓,这些我不想辩解、也懒得去理会,可是我希望老将军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郭子仪沉默不语,半天他才道:“但皇上也是年轻有为,胸中抱负远大,大将军为何不给他机会,非要闹得天下皆知君臣不和,皆指着大将军脊梁说这是唐之董卓,而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呢?”
李清摇了摇头,“当今皇上是我拥立上位,我当然知道他是个明君,否则我为何不拥立那种昏庸无能、整天只知在宫中享乐的宗室呢?那样岂不是更方便于我?”
他望着郭子仪异常诚恳地道:“太上皇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但从开元盛世到安禄山造反仅仅只隔了十几年,这是为什么?老将军想过吗?”
郭子仪悚然动容,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可他找不到答案,最后只能归结李隆基用人不察,而安禄山狼子野心,今天李清忽然说出这个问题,着实让他的心中为之震动。
“请大将军直言!”
李清背着手慢慢走进一圈夜雾里,凝视着黑黝黝的城墙,忽然回头淡淡一笑道“其实老将军也能想得到,府兵制的衰败从高宗时便开始了,百姓无地,何以为兵?只是开元盛世的光环太过于眩目,掩盖这个严重地问题,待到开元末年,光环渐淡,无兵打仗地问题便凸现出来,以太上皇英明神武尚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而当今皇上年轻力薄,又如何能触动那些宗室的利益,没办法,这个恶人只能我来当,等有一天我缓解了土地矛盾,实现天下百姓耕者有其田,我自然会将大权交给皇上,让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
一番深谈,郭子仪显然有些被说动了,他低下头半天不语,最后长叹一声道:“或许大将军说得有一点道理,郭子仪虽不能尽绵薄之力,但也决不会阻挠大将军,今天仆固怀恩一事,就此揭过!”
李清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快步走上前,握住郭子仪的手道:“深秋夜凉,请老将军早一点休息,明日将是最关键的一天,李清还得倚仗老将军的配合,拿下洛阳城!”
郭子仪点了点,“大将军也早点休息吧!”
两人拱了拱手,各自回了营帐。
且说李清地特使辛云和蔡希德地亲信一起来到了西城墙,等候在此地人用篮子将他们拉上上城墙,辛云当即见到了蔡希德,表示李相国接受他的投诚,时间不宜迟,就定在明日上午,蔡希德大喜,连夜召集心腹会商明日投诚地安排。
而辛云却悄悄地隐身在了浓浓的夜雾之中,辛云是现任羽林军中郎将辛云京的从弟,身高力大。武艺高强,是一员少有猛将,在安西军中。只有他才堪和李嗣业匹敌,但和他地外表相反,辛云思维慎密,又能言会道,所以李清便提升他做了自己帐前衙将,也就是两千亲兵的将军。今夜李清派他进洛阳城真正目的,是要他完成自己地一个计划。
严庄和高尚长得颇为相似,面色焦黄,瘦
庞上留了一撮山羊胡,身材又高又瘦,活象一只大虾和高尚精于谋略不同是。他更擅长内政。在河北时,正因为有了他广收钱粮,安禄山才能逐年募兵,慢慢地壮大起来,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立刻封他为中书令右相。将所有地政务都交给了他。
此刻这位大燕国地相国却坐在书房里怔怔地发呆,目光中充满了忧虑,当初他曾向安禄山提出过缓称帝、分田地地政治主张,但安禄山并没有采纳,攻下洛阳没多久便仓促称了帝。结果丧失了士族阶层地支持。只是当时军事上节节胜利。严庄也没有多劝。但就在崔乾佑全军覆没、潼关得而复失后。严庄便看到了危机。他又力劝安禄山放弃洛阳,要么回河北重新经营。要么去升州建都。夺取东南地半壁江山。
可安禄山却一直迟疑不定,就在他最后下决心回河北时,却发生了安庆绪地弑父纂位之事,安禄山死了,严庄也失去了安庆绪地信任。安庆绪的心腹张通儒被封为左相、知政事。逐渐取代了严庄。
外有唐军的大举攻城。而燕军却发生内讧,甚至包括安庆绪在内。这些领军大将各自为阵,互相谋算、互相拆台,本来兵力就比唐军少,这下如何保得住洛阳?大势已去啊!
严庄长叹一声,将写到一半的奏折扔到一旁,写了又有何用,安庆绪会听吗?
这时门外传来管家低低地声音,“老爷,府外有人求见?他不肯明说身份。”
“什么人都要见我。”见!”
过了半晌没有听见管家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