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木棉-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飞道:“程世伯,我们等杀了仇人再完婚。”
程笑道:“这样也好。只是,我怕等得太久了。我还等你们生几个小家伙来让我抱呢。”
余飞道:“世伯放心,以后我们多生几个给你抱。”
程笑笑道:“好,好,好。不要一次生那么多,一次生一个就行了。”
柳露莹低声道:“一次也只能生一个,哪能生几个的道理。”
程笑大笑道:“是了,是了,世伯真是老糊涂了。”(4)
第二十二回 卧龙山庄(5)
余飞道:“世伯刚才说带我们到处走走,真不知这周围还有什么去的地方。”
程笑道:“从庄门口往东走,上了一座山。这山半腰有一个洞口,从洞口进去,里面别有洞天。你们跟着来。”
程笑与余飞、柳露莹并带上云燕、秋菊、冬梅一同出庄,直往东行。穿过万紫千红的花丛,几绕香径,上了一座满是桃子的山岭。岭并不高,早上晓雾未散,百鸟啾啾,烟雾与花香互渗,隐隐约约,如同仙山一般,清荣灵秀。岭上汩汩细泉缓缓流下,山腰开满各种各样的野花。一岭连着一岭,连连绵绵无尽青葱。山间云雾缭绕,万木皆若隐若现。
余飞不禁叹道:“这里真如仙境一般啊。”
程笑笑道:“我就因为这里,所以一直未出江湖。江湖上血雨腥风,我早已厌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水之乐,无所可及呀。”
柳露莹道:“我与余哥哥也是这样想的。”
程笑道:“莹莹啊,报了仇后就回来世伯这里住。以后你们就做这山庄的主人,如何?”
柳露莹道:“那太好了。余哥哥,你说呢?”
余飞微笑道:“程世伯不嫌弃我们,我们就可以在这里赖着不走了。”
程笑道:“公子,到时你可别怪我不让你们走了。”
余飞道:“世伯不让我们走,一番苦心,我们怎能怪你呢。”
程笑道:“那就好。走,我们到山半腰的山洞去。”
六人便慢慢往上爬,穿过树林,便见一洞。洞约四五尺高,三尺大。走近洞口,但可感觉到洞内有风吹出。程笑道:“公子,莹莹,这里面是一个比庄上客厅还要宽的洞天。因洞中央上方有一洞口直通山顶,可见日光。此洞不止一个出口,所以洞内有风,还不小呢。”
余飞问道:“洞中有什么呢?”
程笑道:“进去看看便知道。你们都跟我来吧。”程笑首先进去,余飞拉着柳露莹的手也进去,云燕与秋菊冬梅跟在后面。
初进洞口时并不大,比较暗,几乎看不到路。柳露莹紧紧拉着余飞的手不放。程笑点燃洞壁上的蜡烛,便可见到前面之物。柳露莹细声道:“余哥哥,这洞比起我们天山时的洞哪个更黑点?”
余飞道:“那天山上的洞要不是被你发现了里面的石油,还不知有多黑呢。”
约走一丈远,程笑再点上蜡烛。原来这里面的蜡烛都是事先放在洞壁上的,每次进来时点燃,出去后吹熄。
这洞下有水,全是石头,十分光滑。洞口在山半腰,越往里走,越是往地下去。约进三丈时洞开始变得比入口更宽了。又过了两三丈,隐隐约约见到里面有光。
程笑道:“快到大厅了。”
果然,他们再进了五丈余,出现了一个洞天。这洞是一个大圆,前后左右皆有七八丈之宽,上有洞口连到山顶,可见到光亮。里面早已摆设好石桌石凳。余飞二人向四周看了看,但见这到处都是长着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石壁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图形,旁边还有一个小水潭,潭水清澈。四周的石壁还有三个洞中之洞。虽然正是三伏天,在洞里却感觉到阵阵凉意,一座并不高的小山岭居然天然形成这么一个洞,余飞觉得非常奇怪。
六人走到中间,程笑与余飞、柳露莹坐下,秋菊与冬梅从一个洞中之中里取出一点水果点心来放在桌面。
柳露莹道:“世伯想得真是周到,在这里已准备好果点了。”
程笑道:“这是云燕提前准备的。就算你们今天不来,这里也常有果点。洞里没有夏天,藏点果点不容易变坏。”
余飞道:“这里真不愧是避暑的好地方。程世伯,你真会享受。”
程笑笑道:“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这里不仅可以避暑,还是练功的最好地方与读书的好地方。闲时在庄上闷了,就出来这里转转,心情舒畅之极。”
余飞道:“那以后我们都得常来才好呀。世伯,不知上面是怎么样的?”余飞指着洞上方的空缺问。
程笑道:“还不就是山顶嘛,我们可以从山腰上去,从上面看看。”
余飞道:“那不必了。除了这洞顶,还有三个洞中之洞,里面都是用来储备食物的吗?”
程笑道:“一个是储备吃的,一个是储备用的,另一个是休息的。”
余飞道:“程世伯想得真是周到,这洞也太美妙了。”
程笑笑道:“我这洞是天然的,正合我意。以后你们常来,让云燕她们陪着就行了。卧龙山庄及周围共有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三泉、二石、一洞。今天我们第一个来到的就是一洞。还二三四五到十景,我们今天呀玩都玩不完。”
柳露莹兴奋道:“那我们一天玩一两个,反正在这里的日子久着呢,我们慢慢玩不迟。”
程笑道:“不错,我们今天先玩一洞、二石与三泉如何?”
柳露莹道:“一洞清幽,四季阴凉,安静而舒适。不知这二石与三泉是个什么样的。”
程笑道:“二石就在这三泉之间,与这相隔不远,二石与三泉相映成趣。你们随我来。”
余飞与柳露莹随程笑走出山洞,往山下走。到山脚后沿山脚下再往北,走到一条溪旁。但见溪水极为清澈,岸边碧草青青,更有野花点缀草丛,卵石透映水中,趣味十足。程笑指着小溪道:“这小溪的源头便是三泉。你看这小溪有何别之处么?”
余飞远远看去,除这小溪周边之景秀气迷人之外,并无异处。走上来一看,仅溪水异常清澈,如同无物之状,便道:“世伯,晚辈眼拙,未能看出异状来。”
程笑道:“你舀一下水试试。”
余飞与柳露莹二人用手舀了同次,但觉清凉无比,却无大异之处。正纳闷时,柳露莹却发现这溪水中间在冒热气,叫道:“余哥哥,那中间的水在冒气,你说会不会是热水呀?”
余飞也觉奇怪了。再细看溪中小鱼,只见那些小鱼没有一条是在中间的,也没有游过中间到对面去,仅在溪的两岸边游来游去。
柳露莹疑道:“莫非这小溪中间的是温水,而鱼不喜欢热水,所以只在两边游?”
程笑呵呵笑道:“不错。这溪水中间暖两边清凉。我也觉得奇怪,大凡热水与凉水在一起,理应融合。独这溪偏偏是热水不犯凉水啊。到这冬天,这鱼就会一直在中间游,从不到两边来。现是夏热之时,鱼与我们一样,贪图清凉啊。”
柳露莹道:“程世伯说笑了。这鱼是冷血的,哪会有喜欢冷暖呢。这水奇特,是因为源头的缘故吧?”
程笑点点头,道:“正是。你们到了便知道。”
沿着溪行,穿过一小片树林,转一个弯,从林中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两块大石头。柳露莹指着石头道:“这就是二石了?”
程笑道:“不错。二石之下便是三泉。”
就在一小片树林下,二石立于三泉之间,约有一丈多高。其形如两个少女,婀娜多姿,左右顾盼。加之中间温泉热气腾腾,有如腾云驾雾之姿。石色禇,与泉中倒影相映,周边树木苍翠,恍若仙境。再上前看,三泉皆形成一小清潭。潭约三尺见方,清澈无比。倒映睛天碧空,轻轻荡漾,赏心悦目。潭边有小草野花,更添趣味。余飞与柳露莹连连惊叹。
程笑道:“此谓二石与三泉。相传七仙女曾被这卧龙山岗美景所迷,偷偷瞒着王母娘娘下凡去了。到这三泉之边,见温泉热气如同天宫云雾,水比天河还清。于是都在这里沐浴。碰巧王母娘娘知道此事,便派天兵天将四处寻找。找到这卧龙岗来,有两个仙女来不及穿衣,怕此事传到王母娘娘那里,便在天兵天将到来之际,急急忙忙化作两块石头。天兵天将便带着五仙女回天宫,把这两个仙女永远留在人间。据说每到七月初七之夜,天上五仙女都会到这里看望这两个仙女。据说还有人听到过仙女们在这里唱歌呢。”(5)
第二十二回 卧龙山庄(6)
柳露莹道:“原来这两块石头还是仙女变的,难怪如此好看。她们真会选地方,这里的确如同仙境,就连凡人都流连忘返,仙女不下凡才怪呢。那这三泉如何能引这仙女不愿回天宫呢?”
程笑道:“这中间的是温泉,四季温暖。旁边一个清凉透澈。一温一暖,虽然三泉同一个出口,其温水凉水流在一块却不能融在一块。实是奇怪。”
柳露莹道:“据说温泉能治病。一些上好的温泉能解毒去疾祛风。只要人在温泉中泡上半个时辰,皮肤恶疾尽去,波表诸风尽散。这泉是这样的吗?”
程笑微笑道:“莹莹读书之多,见识甚广啊。这泉确有此等功能。所以这卧龙山庄的人特别少患病。凡有病都,轻则直接借此泉之水治好,稍重的以此泉煲药,效果相当显著。但这温泉不可泡太久,不然会有中毒、头晕之象出现。”
柳露莹道:“这可真是宝泉呀。”
程笑道:“不错,可以这么说。且清凉之泉用来煮茶酿酒,更是一绝。老夫活了大半辈,独饮此泉所泡之茶方觉有味,其余之茶,不是不够香,就是不够甘。茶之好坏,除了选好茶叶,注意煮茶火候,还得有好水来煮,方叫好茶。极品之茶,非得此泉精心炮制不成。不然,只算是粗茶,只能当解渴之用,不可当极品。”
柳露莹问道:“那另一个泉岂不是不如这二泉了?”
程笑道:“那泉奇不奇在不是水好,而是鱼好。”
柳露莹道:“何谓鱼好?”
程笑道:“那泉叫鱼泉。这溪水流到河里,便是你们进庄之时经过的小河。河里的鱼尽出自此泉。”
柳露莹道:“你是说这泉会有鱼出来?”
程笑呵呵笑道:“不错。泉里常年有鱼流出,从不间断。而且流鱼时是每月的初一与十五两天。其余则没有鱼。这里出来的鱼,味道特别鲜美。记得范仲淹曾提到鲈鱼。我曾在扬州尝过了,还是最好的酒家,味道却不比这里的好。鱼的好坏与水直接关系。水不好,就算像鲈鱼这样的好鱼也不一定好吃。如果水好,则只要在这水里的鱼,味道都不错。”
云燕道:“小姐,主人在今天的午餐中早就叫我们把鱼准备好了。”
柳露莹高兴道:“那我可要试试这鱼是不是真的比鲈鱼还好吃,我要大饱口福。”
程笑道:“我就让你吃个够。”
余飞道:“我们看了一洞二石三泉,那还有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这岂不是比三泉二石一洞更好?”
程笑道:“这些景不是说谁比谁好,只是各具特色罢了。”
余飞道:“那我们今天就看个够的。”
程笑道:“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一次看这么多景,反倒不妙。就如吃饭,不可一口吞下去,且是细嚼慢咽,才有味道。”
余飞道:“如果只看一点,那更不妙。来了卧龙山庄,却不能看到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三泉、二石、一洞,不是白来了吗?”
程笑道:“这些景当然非比一般,要细心去看才看出味道来。如果走马观花般看,那就没多大的意义了。”
余飞道:“世伯说的是。那我们只须随着世伯走便是了。”
程笑道:“那好,你们就跟随吧。”
三人离开三泉二石,云燕与秋菊、冬梅陪同,绕过三泉,向山庄方向走去。但见这四下花色,流连戏蝶,满地流香;远近杨柳,燕啭莺啼,婀娜多姿。他们上了一个小坡,这下整个卧龙岗之景尽收眼底。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三泉、二石、一洞,无不清楚。
柳露莹叫道:“原来这里才是最好赏的地方,程世伯,我们只须在这小坡上看就行了。”
程笑呵呵笑道:“卧龙山庄之景,远看近观,各具风采。站这小坡,仅可见这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三泉、二石、一洞而已,却未深深感受这景色之神韵。赏景须眼明,心静,神会。远看仅仅是眼明,却因未亲临而心不静也,如何能赏心悦目?未曾亲临,更不能神会。”
柳露莹道:“原来赏景还得如此讲究,世伯真是江湖第一闲逸之人了。”
程笑道:“莹莹说错了,世伯不是江湖中人。江湖中人如何能细心体味到此情此景呢?”
余飞道:“程世伯说得是,晚辈来了卧龙山庄,浏览如此仙境,早已忘记江湖上的一切。怕的是日后住久了就不想要报仇了,更不想涉足江湖了。我真希望可以与程世伯那样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柳露莹道:“不瞒世伯,在天山之洞时,我还真的想不下去了。里面有吃有用的,还有那些对我忠心不二的雪猿作伴。可是想到爹爹他们被木棉教杀害之时,心里便无法安静。莹莹自小蒙教,岂能不孝?”
程笑道:“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大仇当然不能不报,莹莹你饱读圣贤之书,自然分明。世伯只是想你在此多逗留些日子,或一年或半载均可。世伯也好有个伴。与你分别多年,还得好好叙叙旧呢。”说到此,程笑长叹一声,又道,“世伯逍遥,同时也孤独。老了,所剩时日不多。纵有万贯家财,那又如何?”
柳露莹道:“世伯何故竟伤感起来了?”
程笑道:“事实如此,世伯从不知伤感,只是想叹口气罢了。好了,我再带你们走走余下之景,好让你们尽快熟悉卧龙岗。”说罢,又带着余飞、柳露莹等人下了这个小山坡,慢慢在这花香小径中漫步。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6)
第二十三回 假作真是真亦假(1)
第二十三回 假作真是真亦假
却说程笑带着余飞与柳露莹以及云燕、秋菊、冬梅下了小山坡。这一路香径弯曲,粉蝶相随。两旁花色迷人眼,柳阴闻莺啼。在小山坡上看的十池、九桥、八亭、七堤、六院、五水、四山、三泉、二石、一洞,下了坡却只能看到树木与花草。香径盘旋,竟不知路的远近了。中途经过一座小桥,柳露莹问道:“程世伯,这便是九桥的其中一桥吗?”
程笑呵呵笑道:“这小桥是普通之桥,能算得上这卧龙山庄之一景么?”
余飞道:“桥两头柳树稀疏,但柳枝轻柔,与桥身之厚重粗直对比鲜明,如何不算一景?”
程笑道:“如果这也算是一景,那卧龙山庄不过如此了。”
柳露莹道:“这里既然有十池,那九桥应是连接十池的了,十池刚好九桥相连。”
程笑道:“不错。九桥连十池,如九龙横江。十池种有红莲,且每池不超过十株,妙不可言。”
柳露莹道:“那我们先看这十池与九桥。”
程笑点点头。众人沿着一条小河,走过几片竹林,忽然从竹林那边传来一阵阵的荷花香味。再绕过竹林,忽然呈现出一幅美景——平静的十方不大的池塘以九座形式不一的桥连接起来,每一座桥倒影水中,远看如新月初出。桥身白色,横卧在碧水之上,与盛开的红莲相映成趣。桥两头是垂柳,柳丝娇柔,叶子繁茂,时有黄莺啼叫,宛转动听。柳堤用块状的石条堆砌,全无人工雕琢,自然而有趣。水面轻烟飘动,与桥相交,正所谓烟柳画桥,煞是动人。池塘清波涟漪,鱼戏莲叶。十方池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辉。余飞与柳露莹二人站在柳树下,眺望水面,不觉心旷神怡。
柳露莹叹道:“程世伯,观这池塘,心里觉得空旷。正如古人诗中的‘潭影空人心’。对着这里的美景,心无他念,江湖一切恩怨是非如同轻风,眨眼即逝。”
程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