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见郡主误终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淡淡的几句话说得天真无邪,不含任何杂念,华年自然也没有多想,只当他是寂寞了,于是善解人意地轻轻点了点头。「皇上,您到底有什么烦恼?也许华年可以替你分忧。」其实华年心中多少可以猜到一点。最近朝廷中争议的焦点,无非就是要不要对昭明开战的问题。不仅皇上焦虑,华年也不得安眠。
果不其然,乌兰宜听了华年的话后长叹一声,毫无防备地和盘托出:「朕刚刚登基,自以为与四周邻国相安无事,但是丞相却把形势描述得凶险无比,仿佛每个国家都想欺负朕年轻无力,起兵攻打北燕。丞相说要想树立国威,威慑邻国,就必须先发制人,用一场漂亮的胜仗来彰显国力,令敌国不敢再贸然进犯,如此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太后却认为新帝登基,不应穷兵黩武,况且北燕已经十年没有战事,正是兴兴向荣发展之时,应该休养生息,不可轻率起兵……」
乌兰宜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都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华年用心听着,一直没有出声。
忽然,乌兰宜猛地拍了一下额头,扭头对华年抱歉地说:「糟了,朕差点忘了你的身份。」
华年轻轻摇头道:「皇上不必在乎华年,其实从皇上的话中华年可以听出,皇上没有心思发动战争,只不过被丞相逼得很心烦罢了。」
「华年,朕向你保证,一定不会出兵昭明。」刚才还睡眼惺忪、一脸疲惫的乌兰宜,突然变得精神抖擞,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华年笑着谢过皇上,但是却并未因此而感激涕零、激动失常。因为乌兰静告诉过他,这件事并非皇上可以做主。略作停顿之后,华年非常大胆地说出一句话:「皇上,如果您真的不想对昭明动武,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堵住丞相的嘴……」
这几天她一直思索着这件事,能遇到皇上似乎是天意安排,她忍不住想要说出自己想出的解决之策。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我不想把华年写得太聪明,只想写成一个战战兢兢的小白兔(咦?!)但貌似不聪明点只靠脸蛋漂亮没什么说服力。
、024 乐极生悲
丞相与太后两名辅政者意见相左,且互不妥协的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朝廷最近之所以乌烟瘴气就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华年却教给乌兰辰一个办法,那就是:如果两名辅政者的意见相左且互不妥协的时候,不如把最后的决策权交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相信他们一定会降福北燕,为后代子孙指出正确的道路。
没错,华年的办法就是让乌兰宜祭天祭祖,求问祖先,把一切都交予天命抉择。这样无论最后出现怎样的结果,落败的一方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在朝议陷入胶着状态、双方越来越大动肝火的现在,这似乎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了。
几日之后,祭典隆重举行。乌兰宜在天坛祭祀了天地神明和列祖列宗之后,一名太监把两个扁平的圆盘端上祭台。太后与丞相分别把他们事先写在帛书上的「告先祖书」呈给乌兰宜,两份帛书上分别写着他们各自的主张。在祭司的主持下,乌兰宜把两份帛书分别放在两个圆盘上,念诵了一段祭文后点燃帛书。
按照祭祀的惯例,如果帛书完全燃尽,则说明帛书上的意见已被先祖接受并赞同。反之,如果帛书没有燃尽,则说明先祖并不同意那份帛书的意见。
恭恭敬敬地整理矗立在祭坛之下的文武百官都怀着虔诚之心注视着祭台前的乌兰宜和两个圆盘上的动静。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太后呈送给先祖的帛书瞬间燃起火苗,眨眼工夫就已经烧成灰烬。寒风拂来,把灰烬卷上天空,伴随着祭坛上袅袅上升的香火一起飞往先祖的在天之灵。然而丞相的那份帛书虽然也燃起熊熊火焰,但是帛书却丝毫无损,仿佛被什么东西保护着一样。最后火焰完全熄灭,帛书上却没有留下一点焦痕。
祭台下的众人一阵唏嘘,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的摇头不敢置信,有的瞪大眼睛回不过神,一时间整个祭坛都是闹哄哄的细小声音。
但是无论他们信与不信,结果反正一目了然。祭司高声宣布北燕的列祖列宗们接受太后的意见,决定暂不发动对昭明的战事。
太后走到祭台正中虔诚地磕头谢恩,表情欣慰而又满足。另一方面,站在祭台石阶之下的丞相范宇却呆若木鸡。他亲眼目睹了帛书着火而不燃烧的画面后惊讶地瞪大眼睛,鼓得圆滚滚的眼珠简直快把眼眶都撑裂了,说什么都不肯相信会有这么邪门的事情。
哪怕范宇心中莫名其妙,但是祭祀之前他也已经点过头了,同意用这个方法来做出抉择。现在结果清清楚楚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抵赖。哪怕他隐约感到事有蹊跷,但却琢磨不透其中的缘由,于是只好不情不愿地向太后示弱,不情不愿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提起兵之事了。
就这样,差点令朝廷两派人撕破脸皮的难题,在一场祭典之后得到解决。
大家都怀着敬畏的心情感慨先祖显灵,为北燕指名道路。但是乌兰宜却知道,这一切不是天意——而是一个小小的「诈术」。
#
祭典结束后,乌兰宜返回皇宫正好刚过午膳时间不久。他一刻也忍不住了,马上冲到御书房去找华年。
他先去了徐泽涵的书房,但是没有看到华年的身影,问过徐泽涵后才知道华年大概在乌兰静那里。他顾不上歇一口气,马上就用最快的速度冲过去。
但是,乌兰宜猛地推开房门大喊一声「华年」之后,却只看到正在书案前提笔撰文的乌兰静诧异地抬头向他望来,依旧不见华年的身影。
乌兰宜又疲惫又失望,浑身力气仿佛都变成水蒸气从体内挥发出去了。他一下子软绵绵地靠在门框上,好像只剩下半条命。
乌兰静见他气喘吁吁地跑来急着要见华年,心中又惊又疑,下意识放下纸笔,走上前询问了几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乌兰宜双手紧紧捂着胸口,只顾着大口大口地拼命吸气,根本挤不出半个字来。但是从他憋得通红的脸颊和喜形于色的表情中,乌兰静依然可以看出,他似乎遇到了天大的好事。
「皇上,今天不是要去祭祖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找华年有什么事?」乌兰静不知道华年曾经与乌兰宜在藏书阁见过一面,记忆中乌兰宜登基之后几乎就没有见过华年,如今突然十万火急地找上门来,不由令他产生了诸多不好的猜测。「华年是不是闯祸了?」
就在这时,华年的声音突然从两人身后传来:「皇上,您怎么在这里?」华年刚才去把午膳的碗碟送回厨房,正要回来向乌兰静告别,没想到却看到这名意外的客人,不由得呆在门口,怔怔地张大眼睛。
「华年!」乌兰宜猛地转过身,情不自禁地一把抓住她,兴奋地嚷嚷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你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成功了?」莫名其妙的乌兰静向华年投去疑惑的目光。
华年没想到乌兰宜会兴奋地直接冲来找自己,显得有些局促。她把食指竖到唇边提醒道:「皇上,嘘,小声一点,不要被别人听见了。」
听到这话,乌兰宜总算冷静下来,鬼鬼祟祟地探头向门外望了几眼,然后敏捷快速地把门窗全都关了起来。
「到底怎么了?」一头雾水的乌兰静完全搞不清状况,一会儿看看神秘兮兮的乌兰辰,一会儿又看看紧张不安的华年,忽然明白一件事:他俩之间绝对隐藏着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秘密。想到这里,乌兰静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眉心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华年急忙说:「静,对不起,我不想瞒着你,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向你开口,我怕你责备我多事……」
不等华年说完,仍然处于兴奋状态之中的乌兰辰急忙打断她的话,说:「他哪敢责备你?你这次立大功了。华年,快点告诉我,为什么丞相的帛书浸过酒后就烧不起来了?」乌兰辰按照华年教给他的办法,在放置丞相帛书的圆盘上加了一层浓酒。当时祭台上只有乌兰宜自己、祭司和端圆盘上来的太监而已,丞相与太后都站在几十级石阶之下,只能看到燃烧的火焰,根本看不清帛书是否被酒浸泡过。祭典结束后,丞相的帛书马上就被乌兰宜处理了,没有留下证据。
听到这里,一头雾水的乌兰静终于猜到一些眉目。他扭头望着华年,严厉地问道:「你对皇上说了什么?」
华年从未见过乌兰静如此严肃的表情,心脏顿时紧缩了一下,不安地低下头说:「我只希望北燕不要对昭明开战……」
「是你让皇上祭祖的?」乌兰静继续逼问,笃定的语气似乎已经把一切都看破了。之所以用提问的形势问出,只为逼迫华年自己承认而已。
华年意识到乌兰静生气了,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下意识顺从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的确是我让皇上用祭祖的办法令丞相放弃攻打昭明的想法,这件事虽然冒险,但我心中确实有七八分的把握。从前在冷宫无聊的时候,心莲曾经给我变过那个把戏。被酒浸泡后的织物燃烧后会产生火焰和水,所以帛书看上去好像着火了,但其实根本就烧不起来。就算万一烧着了,也绝对没有太后的帛书烧得快。两者比较的话,依旧可以得出先祖认可太后意见的结论……」
紧张至极的华年拼命想要解释清楚,不自觉地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但是无论华年说什么,乌兰静的表情由始至终非常冷漠,几乎不亚于屋外呼啸的寒风。待华年的声音渐渐变低,似乎已经无话可说的时候,他才严肃地问道:「为什么事先不找我商量?」
哪怕乌兰静此时的声音听上去还算震惊,但是心底深处早就已经乱套了,正在不断地呐喊:太大胆了,真的太大胆了!
这件事如果被拆穿了就是一个愚弄朝廷的骗局,弱小华年如何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哪怕现在成功地瞒过丞相,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是乌兰静仔细想来,依旧后怕不已。只要出现一点意外,华年肯定就要人头落地。就算不是公然处决,只怕也会被丞相暗中弄死泄恨。
乌兰宜刚才还兴奋得差点飞上天去,但是现在却也已察觉到气氛有些沉重,有些内疚又有些着急地劝道:「静,你不要责怪华年了。那天事发突然,朕和华年谁也没有想到会在藏书阁巧遇……」于是他把那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乌兰静一声不吭地听着,面无表情的脸庞仿佛戴了一张面具。而华年则低着头仓皇无措,自知做了错事,不敢替自己辩解,只能祈祷乌兰静原谅自己。
「总而言之,事情就是这样。」乌兰宜总算讲完了,稍微停顿一下,歇了一口气后马上又为华年求情,「静,朕明白你的担心,但是现在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总算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朕今天急匆匆赶来,就是为了感谢华年——所以你就不要责怪她了。」
刚刚说到这里,还不等乌兰静表态,就听见门口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紧接着就传来一声:「皇上,太后请你移驾长乐宫。」
乌兰宜立即听出那是太后心腹宫女的声音,痛苦地捂着头发出一声哀鸣。「静,华年,朕必须回去了,你们千万不要吵架。」留下这句话后,乌兰宜百般不愿地打开门,跟宫女一起回去了。他一走,寂静的书房中就只有华年和乌兰静两个人无声地站立。
「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会这么大胆。」乌兰静咬得牙齿都在作响的声音突兀地打破沉寂。
华年忍不住微微抖了一下。她从未见过乌兰静生气,今天就是第一次。
作者有话要说:华年用的那个其实是一个化学小实验,本来应该是酒精加水,我也不知道换成酒以后成功率能有多少。总之,请宽大看待吧……囧。原理方面文中没有解释得太细,不然看上去好像课本一样,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百度一下烧不坏的手帕。
、025 姗姗来迟
「我也没想到我会如此大胆……」华年低头轻声叹息,目光软软地落在脚边,用内疚的声音说,「如果那天没有在藏书阁巧遇皇上,我断然不会说出那些话。虽然祭祖的方法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去,但我并不打算告诉任何人……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突然就说出了口……」
再次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华年已经记不真切了,仿佛只是做了一场梦。自己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只是在梦中发生的。
乌兰静严肃地盯着华年。他很想严厉地警告她多管闲事的严重后果,但是看到她那副自知做错事的样子后,心就不自觉地软化下来。
「算了吧,既然事情已经过去,那就不要再提了。只希望一切可以风平浪静,不要再生波澜。」乌兰静沉重地一声长叹。
华年依旧低着头,额前的刘海挡在脸上,掩住了她的眼目,令乌兰静看不清她的表情。
「华年?」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乌兰静抬手轻轻拂开挡住她面庞的刘海,问道,「怎么了?」
华年轻轻用手擦了一下眼睛,抬起脸来,轻轻摇了摇头。她的眼眶红红的,黑亮的眸子上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看得乌兰静一阵心痛。
「我不是有心责怪你,但是你要明白,在这皇宫之中胡乱说话,是会惹来大祸临头的。」乌兰静温柔地帮华年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发丝,知道自己刚才的样子把她吓坏了,有些自责。从认识至今,他从来没有在华年面前发过脾气,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过一下,难怪华年会如此失落难过。
「我明白你是担心我才会如此紧张……」华年抿着浅红色的嘴唇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反过来安慰乌兰静说,「你放心,我不会再多事了。」
华年一向不问世事、安守本分,要不是这次的事情关系到昭明的安危令她心神不宁,她是断然不会多嘴多舌的。
短暂的沉默后,华年忽然抬起头,迎着乌兰静的目光,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声音说:「不过,当年兰妃在滴水认亲的水里动了手脚,今天我反过来让范宇的帛书浴火不染,也算是报过仇了。」说话时目光中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寒意,冻得乌兰静微微抖了一下。记忆蓦然倒退,仿佛突然回到五年前在雪原初遇她的那一天。当时她口口声声说要报仇的时候,仿佛被冰雪冻僵的瞳孔也散发出这种可以凝固人心的森冷之气。
乌兰静怔怔地听着她,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一脸黯然地感慨道:「原来你还记得那件事……」连他自己都快忘了。
不是真忘,而是强迫自己忘记,但是华年却并非如此。
「当然记得。」华年的眼眸中终于解冻,恢复了一丝活气,「如果不是兰妃,你早就展翅高飞了。」
就是兰妃在乌兰静身上留下污点并剥夺了他应有的权位。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乌兰静至今依然陪伴在华年身边。华年在怨恨兰妃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她和乌兰静的这段感情,命中注定似的会一直维系下去。
听了华年的话后,乌兰静若有所思地感慨道:「华年,虽然你看上去无欲无求,但是却把仇恨深深地铭刻在心,永世不忘……有时候我真的很害怕,害怕你依然想向北燕复仇,害怕你心中暗暗憎恨着我……而我最最害怕的,却是你报仇不成,反而惹来杀身之祸……」
为了解除乌兰静的疑虑,华年勉强挤出笑容,真挚地说:「我就算恨尽天下人也不会恨你。」唯独在乌兰静的面前,她可以忽略国家之间的仇恨。
「如今我已长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任性的小女孩。我明白自己力量有限,不要说报仇,就连想出宫都不可能。但是……」说到这里,华年温婉的声音中笼罩着坚毅,「即便如此弱小,但既然我曾是昭明的景华郡主,当昭明遭遇危险的时候,自然要做力所能及之事挽救。」哪怕刚才在乌兰静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