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护花高手-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子说:“地都一样,那我们去吧。”

说完,才子上车。按照才子的指点,车子出了村子。进入一条田间小路,小路虽然很窄,但是这个季节小路上的土很硬。加上才子的车子是吉普车,马力够大,走这样的小路没问题。

车子渐渐地进入一片宽阔的田里,虽然这里的田地也带有丘陵性子的地貌,但总的来看还是很平整。这台大吉普车的出现,让人离老远就能看见。地里稀稀落落地散落着几台正在耕种的四轮拖拉机,这些才子看的很清楚。

才子的吉普车七拐八拐进入了这片田地的中间地带,这时才子指着一片坡地说:“那片就是我家的地了。”

哈顺格日丽说:“那地里也没人啊?看来爹和妈也没再地里啊?”

才子说:“过了这坡下面还是呢?在这看不见那边。我爹我妈兴许在那边干活呢?”

很快车子停在这片坡地的一端,才子下车。蹲在地里扒了着已经起完垄的黄土地,才子看看说:“这地还没种呢!”

哈顺格日丽抱着儿子也下车了,老海把车子停稳;他往四处看着。

才子问哈顺格日丽:“你种过地吗?”

哈顺格日丽说:“我那种过地啊!要说种过地,也就种过我爷爷奶奶家的房前屋后的院子,那也不算真正意思上的种地啊?”

才子说:“我小时候倒是种过,那时都是人工种地,还用马拉犁种地呢!人在犁的后面撒种施肥,‘踩格皱’,那场景也很好玩啊!”

哈顺格日丽问:“啥叫‘踩格皱’啊?”

才子笑了一下说:“‘踩格皱’你当然不会懂了,这是当地的土话。人们跟着马拉犁,把种子用手撒在豁开的垄沟里,然后在撒化肥。用脚踩撒在地里的种子,这样可以让种子更密切地接触垄沟里的湿土,让种子尽量不要悬在浮土上,起到保墒的作用。在后面跟着走的人干的活,就叫‘踩格皱’的。”

哈顺格日丽说:“没成想种地还有这些说到呢?真有意思!”

才子说:“说道倒没啥说道,只要是种过一两回就完全懂了,很好学。”

这时,老海说:“董事长,你看看那边有人人往这边来呢,是不是看我们来了。才子起身望望远处的人说:“那人看上去像我老叔家的小涛呢?”

哈顺格日丽也仔细看看,她说:“看那走路的姿势,应该是小涛。”

才子说:“是他,那边种地的机器应该是他的机器。”

没一会,小涛走近了,小涛就在喊:“大哥、大嫂你们怎么下地了?”

才子说:“你大伯和大娘没在家,我以为他俩下地了,就来地里看看。”

到近前,小涛说:“他俩刚才还在这了呢,是不是到地的那头平整地头了。”

才子说:“那应该是。”

小涛说:“我去地那头找他们。”

才子说:“不用了,我们开车过去。”

小涛看看才子的车子说:“这个家伙到能走,那就上车吧。”

几人上车,车子没一会沿着土路就转到了地的另一头。离得很远,才子就看见了父母正在刨地。

才子问小涛说:“你整的那些农机是不是专门为这些农户种地啊?”

小涛说:“是,不光种地还有靶地,翻地啥的。秋天还得收苞米、拉苞米、打苞米,拉苞米杆呢?”

才子说:“那么说,现在种地都用机器了?”

小涛说:“都是机器了,除非那些不成片的小地块还人工种地,没几家用人工种地了。”

第443章回家正遇种地时,学习种地新方法

说话间,车子到了地头,孙福海和老伴拄着小镐子和二齿钩看着车子开到了面前。

车子还没到跟前,才子妈看一眼吉普车,已经意思到了这是大儿子的车子,乐得把二齿钩撇在一边迎了上来。孙福海也紧跟在后面说:“看你急的,在这等着得了,你还有车子走得快呀?”

才子妈好像没听见孙福海的话,还是迎着车子奔去。

到了车前,车子停下了,才子第一个下车,随后哈顺格日丽抱着儿子也下来了。才子妈看见大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大孙子。她乐得都合不拢嘴了,她喊着:“哎啊!我的大孙子也来种地喽!”

这时,小涛和老海也下车和才子母亲和才子爹打着招呼。

才子看着母亲乐得那个样子,心里一股酸酸的暗流一下子涌到眼底,即刻化作眼泪。此时,才子感觉自己眼睛湿湿的。

他看着母亲接过哈顺格日丽怀里的儿子,才子抹抹眼泪,走到了母亲面前。这时孙福海也赶了上来。

才子说“妈,你不是腰疼吗?怎么也下地干活呀?”

才子妈说:“哎呀!没事了,不疼了。”

才子说:“那天我领你到沈阳医院检查一下吧?”

才子妈说:“已经拍片了,没事。你不用惦记!”

孙福海说:“怎么来了也没打个电话?我们也好在家等着。”

才子说:“忘了,我忘了这个时候正在种地呢?”

孙福海生气的说:“你这个农民都把什么时候种地都忘了?”

才子说:“爹,你说我啥,我是个农民?”才子露出一脸的狐疑。

孙福海说:“这里的地还有你的份呢?你怎么不是个农民啊?”

才子一听笑着说:“爹,你不说我确实忘了,这里还有我的地呢!”

这时,小涛蹲下扒拉着地看着,之后起身对孙福海说:“大伯,你家的地商情不错,这两天种正合适。”

才子对孙福海说:“爹,你们准备那天种地啊?”

孙福海说:“嗯,我和小涛说好了,准备明天种。”

才子问小涛:“正好我回来了,那今天就种呗?”

小涛说:“机器都安排出去了,再让他们回来也耽误时间啊?再说了,种地现在也用不着几个人。有的人家干脆不出人,都是我们合作社出人给种。”

才子说:“不是出人不出人的问题,你嫂子没种过地,她想体验一下种地的感觉。”

小涛逗趣地说:“大嫂要种地,我可不敢不听。”

说到这,小涛看看孙福海说:“大伯你的意思呢?”

孙福海说:“既然这样,小涛啊,不行和别人家串换一下,你大嫂确实没种过地,你就安排一下,别枉费了她的一片心意。”

小涛说:“那我现在就安排,”说完,小涛开始拨打电话。

才子和孙福海走到哈顺格日丽跟前。才子说:“这就让小涛安排机器来这里,也让你体验一下怎样种的。哈顺格日丽啊,不过你也不会啊?”

哈顺格日丽笑着说:“有爹和小涛在这,他们一教我也应该很快就会了。”

才子说:“应该会,你的脑袋不至于笨到那个程度!”

这时,才子妈说:“你们说现在就种啊?这边的地里的大土块子还没打完呢?种了也是夹生土,种子能发芽吗?”

才子看看这地说:“妈,你看看哪还有大土块子,我来打打。”

孙福海说:“才子啊!干这样的活你也没穿件埋汰衣服。你穿这身衣服干这活能行吗?一会就埋了粑汰了。”

才子说:“爹,没事的,回去再洗呗?”

小涛说:“可不嘛,你这身衣服干这活也白瞎了啊!要不言明天再种吧?”

才子说:“没啥事,既然今天来了,今天就种吧?明天说不上还有啥事呢。埋汰点就埋汰点吧?”

孙福海说:“这样吧,那你和哈顺格日丽在地边负责给播种机斗子灌种子和化肥吧。”

这时哈顺格日丽说:“爹,那我干点啥?”

孙福海说:“干啥,这也没有你干的活啊?你就看着就行了。”

小涛说:“种地主要依靠播种机,人就负责把种子和化肥灌倒播种机的斗里就完事了,嫂子你就负责在一边看看就是活了。”

哈顺格日丽对小涛说:“你大娘说的这些大土块子怎么办,不用打碎了?”

小涛说:“打啥打,到时候机器一碾压都碎了,现在谁家还打这些土块子了。”

才子妈说:“哎啊,我和你大伯呆着也不是呆着吗?能打碎几个是几个呗!有的大土块子,机器也压不碎。”

小涛说:“大娘,没事,即使有几个也不影响啥产量。”

说完,小涛和孙福海说:“大伯,那就这样吧?一会机器就来了,正好大哥的车子在这,他的车子大,后备箱能装点东西,让他的车子把种子和化肥拉来吧?”

孙福海点点头,才子听后说:“行,那就走吧,免得耽误时间。”

孙福海说:“你们在这等着吧?我和司机回家拿种子和化肥。”孙福海说完和老海上车走了。

此时,天上的太阳正圆,又没多大的风,天开始渐热。哈顺格日丽抱着儿子开始见汗,才子问:“怎么热了?”

哈顺格日丽说:“可不嘛?今天的太阳这么这样足啊?”

才子说:“这个季节和不算热,等到了产地时那才算热呢!赶上中午产地晒的人肩膀子和后背都剥皮。”

哈顺格日丽说:“你还铲过地啊?你不是初中毕业就从家里跑了出来吗?”

才子说:“你不知道?我上学时遇到星期六星期天啥地,我和二光都得下地干活呢。”

这时,小涛说:“大哥,现在行了,人们种地都用铲地了。”

才子说:“不用铲地了,那不长草吗?”

小涛笑着说:“看来你这个农民,要五谷不识了?现在种地都打除草剂,连趟地都不用了。现在都采用免耕法,把种子和长效化肥用播种机往地里一撒,等过两天把地压实,在用机器喷洒上除草剂,这地就算种完了。”

才子问:“那么说,铲地这一环节就省了?”

小涛说:“省了,不过也得间苗。”

才子问:“怎么间苗?”

小涛说:“机器一次撒四五粒种子,要是都出来,不得留一颗壮实的,拔掉几颗吗?”

才子说:“那我明白了。那你怎么不一次播一粒种子,到时候就不用间苗了。”

小涛说:“我们的机器也能达到一次撒下一粒种子的程度,但是谁也不干这样种。”

才子说:“那,现在一次撒几粒种子啊?”

小涛说:“三四粒吧。”

才子说:“要是,每次撒一粒不就节约很多种子吗?”

小涛说:“可不吗?不过,现在没几家敢这样种地,外一,那一粒种子是不发芽的种子,或者被损坏或者被田鼠啥的吃了就白费了。”

才子说:“对,确实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小涛,那么说没人敢这样种地了。”

才子这样问,是出于他的性格,对任何的问题,他都喜欢刨根问底。这也是善于探索的一种思想,这也说明这个人是个有发展的头脑。

小涛说:“我们合作社种的这些户,目前还没有人这样种的。”

才子说:“那你能把机器调到一次撒下一粒种子吗?”

小涛说:“一粒?也行,就怕外一那粒种子卡在那,后面的就都卡在那了?”

才子说:“那调到一次两粒呢?”

小涛说:“两粒也一样,很容易犯卡。”

才子说:“那三粒呢?”

小涛说:“一次三粒?没试过。不过现在的设计是按照每次平均34粒设计,有时一次掉下三粒的时候最多。”

才子说:“啊,那我明白了。”

小涛说:“大哥,事实上,现在的播种眼一次也就出三四粒种子。这些年了,人们也适应了这样的种地方法了,应该说这样的方法是科学的。人工拔苗时,可以选择发育好苗壮实的留。”

才子琢磨一下说:“对,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的想法过于单纯了。”

小涛说:“你的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想过。听说外国的那些先进的农业就是用这样的播种方法,但我们的农民大都还没干这样尝试。”

才子说:“那,差哪呢?”

小涛说:“人家的种子都是一样大小,种子也是精挑细选,接近百分之百的发芽率,这样的种子才适合每次掉一粒种子的播种方法。至于机器吗?差也差不了多少。”

才子说:“那么说,我们的机器能种到这个程度喽?”

小涛点点头说:“没问题,我们的农业机械已经发展很快了,有的做的也很精细。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机器做的越精细成本越高,卖价也越高!不过我听说有的地方也在采用每次撒下一粒种子的办法了,没出来的苗自然就多。目前主要采用补苗的办法,把没出来的和没播下的用人工补齐。”

才子说:“是这样啊!”

第444章体验种地真新鲜,干活确实很累人

说话间,一台小四轮拖拉机带着播种机来了,到了地边,司机下车。才子和小涛走了过去。小涛介绍司机给才子认识,小涛说:“大哥,这是咱街里的刘哥。”

才子看看司机说:“我们认识,小时候我见过。”

司机却说:“你就是才子啊,不敢认了。小时候你也没这样魁梧啊?变多了,可也是,你都出去二十多年了,头一次见到,确实不敢认了。”

才子说:“可不嘛!我走时才十六七岁,这一晃我都快四十了。”

小涛问司机:“你和谁家串的时间,那家没说啥吧?”

司机说:“和老李家,没啥事,他家本来也没来人,明天给他们种也行。”

小涛说:“他家种地连人都不出一个,他家不是有闲人在家吗?”

司机说:“那有闲人了,老太太都去市里干活去了。可也是,老李家也没把种地当回事啊?三口人谁请一天假还不行啊!人家只是把仓房的钥匙给我了,让我爱咋种咋种,人家不管了。”

小涛说:“这家人家确实没把种地当回事。”

才子说:“那他家不出人,司机一个人能种得了吗?”

小涛说:“他家不出人,我们农机合作社就得出人,人家也知道,我们不哄弄人,信任我们呗!反正费用提高点什么都有了。”

才子说:“是这样,不问不知道哇?这一问,才明白现在的种地也改革了。”

司机说:“啥都得改革,农村再不改革早就穷死了。”

这时,老海的车子也回来了,车子到了地边,老海从车上卸下几袋化肥和一袋种子。孙福海说:“小涛啊?拉来一多半,那一半等下午再拉,估计上午这些也种不完。”

小涛说:“一上午,一半也用不了,这都几点了。”

才子说:“小涛,我家的地,一天能种完吗?”

小涛说:“你家二十四亩呢?种完也得贪黑,估计是种不完。”

才子知道,自己家的地每条垄长大约四百六十五米左右。这地一垄一千米是一亩,加起来二十四亩那就是两万四千米左右。

这些地,还包括着自己一份和三洋一份,那时二光毕业后正赶上村里调整土地,二光那份地被村里抽了回去,但是三洋和自己的那份却保留下来,因此他家才有这些地的。

才子思索一下说:“贪黑就贪点黑吧,今天种完最好了。”

这时,司机和老海,把种子倒入播种机种子斗子里,把化肥倒入装化肥的斗子里。司机调试一下播种机,才子问:“这么小也叫播种机啊?”

司机说:“这是播种机里最小的一种,每次只能种一条垄。这种播种机很适合在丘陵地块播种,地块大点小点都可以。目前的播种机种类繁多,什么样的都有,质量也参差不齐。”

司机调试完,小四轮拖拉机启动,这就开始播种了。小涛对才子说:“大哥,我还得去另几台播种机那看看,你们先种着,有啥事给我打电话。”

才子说:“小涛啊,那你忙去吧,这有我呢?”小涛点头,笑了一下走了。

孙福海对才子说:“你就在地边等着,播种机回来你就负责往斗子里装化肥。”

才子说:“那机器不用人跟着吗?”

孙福海说:“我跟着,看着点,有时候这机器不掉种子和化肥时提醒司机一下,司机可以把车倒回来重新种一遍。”

才子说:“爹,那我跟着机器吧,你在地边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