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护花高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一会,会计来了。

才子对老陈说:“今年不是赢利三万多吗?你留五千,我提走两万,其余的继续留作流动资金。”

老陈说:“我都领工资了,这不好吧?”

才子说:“这五千元就当做奖金,别客气了。”

老陈看看老伴说:“留就留下吧。”

老陈老伴说:“才子,会计把钱放我这了。你等着,我这就去拿钱。”

没一会,老陈老伴把钱拿来交给才子。才子看看哈顺格日丽说:“钱你收着吧?”

哈顺格日丽点头,收起那些钱。

第162章准岳父岳母到来,是为了商量定亲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返回赤山市里,到了哈顺格日丽的家。在这里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商量一下定亲的具体定亲日期。

哈顺格日丽父亲看看才子说:“怎么也得和你爹你妈见个面商议一下,这边我们单独商定恐怕不妥吧?”

才子皱眉,心想也是,自己的父母才最有决定权的,想到这,才子说:“要么,您们二老和我们一起回沈阳,之后我把父母接来,在沈阳见面商定行吗?”

才子这样说是考虑到老丫的母亲,他不想带着哈顺格日丽的家人去铁岭老家。

哈顺格日丽父亲看看老伴说:“你看看这样行吗?”

哈顺格日丽母亲,看看才子的表情说:“行,要么我还得去沈阳看看呢!一则看看女儿现在住的什么样,生活的好不好。二则看看他俩开的商店到底是什么样,这样我们也就一举两得了。”

哈顺格日丽父亲对才子说:“我得到街道先去开介绍信。免得你们登记时抓瞎?”说完他走了。

两天后,才子和哈顺格日丽带着哈顺格日丽爸爸妈妈来到了沈阳。

一下火车,哈顺格日丽的母亲望望这满大街的车流和人流,又看看鳞次栉比的高楼说:“这沈阳可比赤山大多了!这里的车太多了,人都挤的荒,楼盖的也太高了!”

哈顺格日丽说:“往里去,楼更高,过几天我领你逛商店,那里都是好东西。”

到了出站口,四人打车一路说笑着到了装饰材料商店。

商店这几天由刘晓红支撑着,哈顺格日丽把父母介绍给刘晓红,刘晓红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刘晓红对哈顺格日丽的父母很热情,哈顺格日丽的母亲看到这么大的店铺很是满意。哈顺格日丽父亲坐不住,围着商店转悠着。才子只好陪着,接受未来岳父视察和随后的问话。

哈顺格日丽父亲边看边问:“这商店的房子是买的吗?花了多少钱?”

才子说:“这房子是买的,当时也没花多少钱。”

哈顺格日丽父亲又问:“开商店得多少钱啊?”

才子笑着说:“已经投了几十万了。”

哈顺格日丽父亲点点头,转到一楼,哈顺格日丽父亲问:“这些装饰材料看着都好看,确实不错啊!”

才子急忙点点头,随后他又到二楼看看然后下楼。

哈顺格日丽怕父亲累着,安排父母到了后面的样板间休息。

才子腾出空来给卢大林和镰刀打传呼,他要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两人很快回话,才子把自己的事说了…

晚上,才子想,怎么去接自己的父母呢?

他想亲自回去一趟,后来又考虑还是让舅舅把父母带来好。可是又一想,这样也是不行,舅舅很忙,他一出来杀猪的生意就得停下来,就舅舅的性格耽误了赚钱,舅舅会很心疼。

这时,他想到家乡派出所的同学蔡耀东,这件事还得他帮忙啊!于是才子查了派出所的电话号,电话拨通了。

才子说:“请问,是尧南镇派出所吗?”

电话里说:“你好,这里是尧南镇派出所。”

才子说:“请问,蔡耀东在所里吗?”

电话里说:“你是哪里?”

才子说:“我是沈阳,我是他的同学才子。”

电话里说:“你是他的同学啊!他在,我这就喊他接电话。”

几分钟,蔡耀东接起电话说:“才子吗?我是蔡耀东。”

才子说:“对,你忙吗?”

电话里说:“还行。”

才子说:“老同学,有事还得麻烦你。”

电话里说:“诶啊!老同学了,客气啥,说吧。”

才子说:“一来我问问身份证怎么还没下来啊?”

电话里说:“身份证目前还没有下来,主要的原因是办证的人太多,省厅制证的做不出来,你还得等等。”

才子说:“第二呢,我拜托你秘密的到我家通知父母来沈一趟,我对象的父母来了和他们见见面。”

蔡耀东说:“这点事啊!我马上就去。”

才子说:“那多谢了!对了,你到我家告诉我爹,我沈阳的地址和电话。让他们来沈阳时先给我打个电话,我这边好去车站接他们。”

蔡耀东说:“行,你把你的地址和电话告诉我吧。”

才子把自己商店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了蔡耀东。

放下电话才子心想,这身份证办理快半年了,是不是自己没给蔡耀东汇钱去他没给办呐?可仔细一想,这蔡耀东不能因为这十块八块钱不给自己办事吧?另外这小子也不是那样的人那!

才子又想,有蔡耀东的帮忙父母很快就会到。必然父母这辈子还没来过沈阳呢!也好让他们多呆几天。

这样也让他有了一丝的畅快。

第二天,才子没有上班,一是陪哈顺格日丽的父母,二是也在等着父母的电话,有了消息他好到车站去接。

第163章自己父母被请来,商量定亲拿主意

第三天早上,哈顺格日丽下楼对才子说:“才子,你爹来电话了,说他们在铁岭火车站已经买好了车票,下午两点到沈阳。”

才子说:“那好,下午我俩去接吧?”哈顺格日丽点头。

下午,才子和哈顺格日丽赶到火车站去接,火车正点到达。随着出站的人流,才子看到父亲背着个大袋子,吃力的在前边走着。母亲拽着父亲的衣襟跟在后面。才子和哈顺格日丽急忙迎了上去。

才子接过了父亲身上的袋子问:“这是什么啊?”

才子妈说:“这是咱家地里的地瓜和小米。”

才子说:“这大老远的拿这些干什么啊!也不怕沉,这沈阳还缺这东西吗?”

一旁的孙福海面露不悦说:“沈阳有,那是人家种的。这是我和你妈种的,能一样吗!”

哈顺格日丽看明白这位未来的公公已经生气了,哈顺格日丽笑着急忙说:“才子啊!怎么和叔叔婶婶这么说话,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啊!”

才子急忙解释说:“我这不是怕累着老爹吗!”

才子妈说:“别说了,快拿上东西回家吧?”

才子接过老爹肩上的袋子,他和哈顺格日丽打车把父母接到了商店。

哈顺格日丽父母已在门口等候,四人下车,才子做了介绍;两位亲家相互握手。才子把父亲拿来的东西放到商店,由于二楼住人的地方狭小,双方父母被让到了后院的样板间。

四位老人进屋,在这里,才子看到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差别。哈顺格日丽的父母一身干净的西服,这是典型城里人的装束。自己的父父亲却穿着老式的蓝色涤纶中山服,明显是一身农民打扮。

这一比较,才子感到一丝心寒,这些年自己没能很好的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

哈顺格日丽父亲问孙福海说:“老哥,今年五十几了?”

孙福海说:“没有五十,我十四九。”

说完,看看哈顺格日丽父亲一眼,孙福海反问:“老弟,你今年……?”

哈顺格日丽父亲不好意思的说:“我……我比你大啊?我今年五十一了。”

看面相,孙福海满脸已经把上了皱纹,显得比哈顺格日丽父亲老多许多。

两人只好改口老哥叫老弟,老弟叫老哥。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的母亲也在一边唠着嗑。

才子妈说:“我们是农村人,没见过啥市面,也不会说啥。有啥事你们还得担待啊?”

哈顺格日丽母亲说:“哈顺格日丽她爸也是牧民,他要是不当兵现在也在老家放牧呢!我们彼此都一样。”

才子妈说:“看你家哈顺格日丽多懂事啊!我家才子就不行了,从小就不听话,从小就有老猪腰子。说干啥就干啥,说他也不听。”

哈顺格日丽母亲说:“妹子,可也是,你家三个大小子,可够你操心的啊!”

才子妈说:“诶啊!可不说了,就俺家这才子我都操老心了!姐姐,看你多好,闺女儿子都有多好啊!养这些小子我是后悔坏了。生了我家那老二后,我那时就盼着生个姑娘,可是一生是个儿子。孩子他爹就喜欢有个姑娘,可是后来就是计划生育了,要不然我真的得生个姑娘呢!”

哈顺格日丽母亲笑着说:“这回好了,哈顺格日丽你就当你的姑娘吧!这孩子董事。”

才子父母说的都是农村的大土话,而哈顺格日丽的父母就不一样,说话土话不多。

大家在这唠了一会,才子说:“时间不早了,吃饭去吧?”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领着父母到饭店吃饭,在饭店吃饭应该说,父亲有机会出门到饭店吃过,对于才子妈来说这可是头一次。哈顺格日丽的父母就不用说了,城市人到饭店吃饭是常事。

才子妈很不习惯,才子特意坐在母亲的傍边,以缓解母亲的尴尬。才子张了喝点酒被哈顺格日丽拦住了,他怕父亲因为高兴,酒瘾上来喝点再把心脏病整犯了,才子只好作罢。

这时,菜已经上齐,才子的Bp机响了。才子出去回电话,原来是镰刀呼的。

原来镰刀回家听说才子的父母和哈顺格日丽的父母都来了,他也要过来看望。才子让服务员加了椅子,没一会镰刀和刘晓红来了。

才子做了介绍…

他俩的加入调和了一下气氛,镰刀很是热情。见到桌上没酒就说:“这大喜的日子,怎么不喝点酒啊?”

哈顺格日丽的父亲说:“还是这大侄子,我刚才想说了,怕哈顺格日丽她妈不高兴。来吧,准亲家喝点吧?”

哈顺格日丽瞪了一眼父亲,说:“你就别喝了,你的心脏能行吗?”

哈顺格日丽妈妈更是阻拦,哈顺格日丽父亲今天到没急眼,要是平常早就骂人了。

哈顺格日丽父亲轻声地说:“没事,今天高兴,你就让我喝点呗?”这种态度说话,哈顺格日丽妈妈心也就软了下来。

哈顺格日丽妈妈说:“就喝一点,就喝半杯,多了可不行。”

哈顺格日丽爸爸一听,老伴同意了,露出笑脸说:“行……行……。”

镰刀要了一瓶白酒,先给孙福海先到了一杯,之后给哈顺格日丽的父亲倒酒。

哈顺格日丽急忙说:“镰刀哥,可别多倒,就半杯,我爸做过心脏搭桥手术。”

镰刀笑了一下,没敢多倒,之后又让才子和哈顺格日丽母亲,两人都拒绝了。他把才子和自己的酒杯倒满,镰刀提酒。

就这样,大家边唠边喝,酒杯很快见底了。镰刀拿起酒瓶又开始倒酒,哈顺格日丽说啥也不让镰刀再给父亲倒酒了,哈顺格日丽父亲也没办法。

把瓶子余下的酒三人分了,哈顺格日丽父亲在一旁直搓手,才子知道哈顺格日丽父亲的酒量,但是又考虑他的身体就没吱声。

他叫来服务员,拿来汽水给哈顺格日丽的父亲倒上,才子见哈顺格日丽父亲面露不悦,只好张了着收杯。

第164章双方父母经商定,定下了定亲日期

饭后镰刀回去了。哈顺格日丽父母提出,商定一下定亲酒的事宜,六人聚到才子父母住的那间样板间,开始商量。

孙福海说:“这定亲酒得按照老家的风俗办,不管咋的,这是孙家取儿媳妇。”

哈顺格日丽的母亲看一眼丈夫,之后又看看孙福海说:“老弟,这是当然了,谁家取儿媳妇不得按照男方的习俗办呢!这我没意见。”

哈顺格日丽父亲也说:“老弟,行,就按着你的要求办,我也没意见。”

这时才子妈说:“大哥大嫂,既然这样那太好了。不过还有个问题?这个婚事是回老家办好,还是在沈阳办好呢?回老家办吧,老丫家会怎么想啊?老丫母亲能否犯病俺也不知道,如果那疯婆子出来闹咋办呢?”

还没等哈顺格日丽父母说话,才子说:“回老家就不要想了,外一这大喜的日子,被老丫的母亲搅了,恐怕不好吧?还是在沈阳办吧。”

孙福海思量着,确实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回老家办订婚酒自然对于老孙家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孙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好看看才子和他媳妇,嗨……!就怕弄巧成拙引起事端,这会得不偿失。

孙福海是明白这点的,所以他思量再三说:“那就在沈阳吧!你们看呢?”

哈顺格日丽父亲说:“这也好,免得我们在折腾了。既然我们同意把女儿嫁给你们家了,我们也没什么说的,简简单单最好了。按照我们蒙古族的习俗,我们得陪送女儿相应数量的嫁妆。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可是你们是汉族没这些礼节,再说,你们也不会啊!就按你们的办法办吧,我们随着就是了。”

孙福海一听这个准亲家这么明事理,心里很是感动,他说:“既然,老哥你都说到了份上了,你们没啥说的,这事就好办了,定亲酒日子就定在后天吧,明天做一下准备。”

孙福海的提议大家都点头同意了,孙福海说:“俺老家的规矩我们得给未来的儿媳妇买点啥。现在也不知道时兴买啥,我们出钱,让他俩自己选吧!至于彩礼我们就给钱吧?”

哈顺格日丽父母说:“啥彩礼啊?我们家已经花了才子不少的钱了。另外他们俩,可比我们富裕多了,老弟咱们就免了吧。”

这时,才子妈说:“要是那样,我们带来的这点钱就给他俩吧,我们老两口来时都做了准备,儿子结婚我们不拿点钱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啊?”

哈顺格日丽的父亲这时,低下头不在说话,他心里很难受,他知道自己家里没钱给这位未来的姑爷。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一直坐在一旁没吱声。

才子知道父母那里没什么钱,即使有点也是省吃俭用攒下的一点零花钱。上两次自己寄回去的钱,估计也花的差不多了。

这时,孙福海给才子妈使了个眼神,才子妈领会了丈夫的意思。她进了厕所,没一会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塑胶包。

才子明白这是母亲把钱藏在了身上,脱了衣裳或裤子才能拿出来的部位。

才子心里好笑,他知道这是农村妇女出门时惯用的办法,这样比较保险免得丢了。

才子妈小心的打开了这包,钱卷成了一团,她一张一张的数着。一旁的孙福海着急了,孙福海说:“来时不都数好了吗,还数啥?”

才子妈不再数下去,看看哈顺格日丽说:“这是五千元钱,我也不数了。哈顺格日丽啊!你就买个金戒子啥的吧?”

才子妈说完走到哈顺格日丽面前,把这一卷子钱递给哈顺格日丽。哈顺格日丽看着这准婆婆,又看看才子,他并没有马上伸手去接。

才子明白这哈顺格日丽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就说:“这是咱妈咱爹的一点心意就拿着吧,日后我们再找个机会还回去不就得了?”

哈顺格日丽见才子这么说,把那卷钱接了过来说:“谢谢婶婶,谢谢叔叔。”

才子父母见到刚才哈顺格日丽看才子的眼神就明白了,这个儿媳妇一定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们心里有了一种安慰感,觉得儿子选的对象真的不错。

最后大家商定一下结婚日期,孙福海说:“把洋黄历拿来,我算计一下。”

才子明白爹说的洋黄历是家乡的土话,这洋黄历就是日历,才子到前面的商店,他没找到日历就把挂历拎来了。

这上面就有日历,孙福海翻看着,这时今年的新挂历每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