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最强农民-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克承说道:“这点王老师放心,在我没有做出决定之前,我不会提前告诉领导。王老师,你既然提出大加盟的计划,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良美有了专利费,资金实力已经超越我们中粮和华粮,成为国内第一的企业,你还跟我们结盟,没必要吧!”

“很有必要,我几年后有个大计划,需要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增加利润,对你对我,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农业,都有巨大的好处。”王平神秘的说道。

“什么大计划?”袁克承心里痒得难受。他知道王平这样的科学家,是不会说无稽之谈的。良美必然有了自己的一个大计划,只是这个大计划,为什么一定要拉上中粮和华粮。

“老袁,坦白说吧,其实我是想拉你和华粮一把,我们良美有没有你们加盟,都会做这个计划的,不过现在跟你说说好像太早了,你先把我今天的话安在心里,过几年后,我会再来跟你提大结盟的话的,我们要对付的是外国粮企,这是我们一致的方向,是不是?”

“这是肯定无疑的!”袁克承说道。领导们也是这个意思,才会让中粮和良美合作南方福兴公司。袁克承并不愚蠢,他也非常善于揣摩明白领导们的意思。

“好吧,我的大计划暂时不说,先帮你解决基层员工服务农民始终不到位的难题,我出一个主意,一天时间,就能改变你公司长期形成的痼疾,你信不信,一天时间就能彻底改变!”

0328章 人活着,需要一点精神

“一天时间?”袁克承干笑两声,他认为王平在开他的玩笑!

一天时间就能改变公司的服务农民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怎么可能?饭是需要一口一口吃的,路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的!

领导都给了袁克承三个月的时间整顿纪律,而王平却只需要一天就能扭转?

“是的,一天时间!”王平笑道。

“王老师别开我玩笑了!”袁克承尴尬的说道。

“不是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难道王老师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袁克承的脸都变成了猪肝sè。他知道放下脸来找王平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却没有想到王平抓住机会真的奚落他。

“不是灵丹妙药,就是一个评分和公开招聘的办法。”

“评分和公开招聘?”

“是的!”

袁克承听不懂了,他坐下来,膝盖挨着王平的膝盖:“王老师,你看我的笑话我也认了,请王老师教我评分和招聘的办法。”

“很简单,你设计一个工作小组,去到农民的家里,让他们为当地基层工作人员们评分,只要真实评分的农民,就有机会获得进入中粮基层工作的机会,从这些获得资格的农民中挑选最优秀的人来替换掉工作态度恶劣的员工。”

袁克承听得怔住!

打死他都想不出这样的点子!

“王老师,中粮是国企,里面的工作人员可都是学校里面招聘来的高材生,铁饭碗。”

“就是要打破铁饭碗,让铁饭碗随时变成土饭碗,土饭碗能随时变成铁饭碗,你只要一公布这个决定,下面基层工作人员。只要想保住自己的工作的,全部都会立即变成好人。不想保住自己工作的,就把他立即替换掉。不用一个月,整个中粮的基层工作人员个个都会主动为农民做好服务。”

笑容爬上了袁克承的脸:“王老师,谢谢你的建议。”

王平哈哈一笑:“袁总,你想中粮的员工都具备我良美人一样的战斗力么?”

“想啊!”袁克承脸上笑出了花!

“把你的铁饭碗员工全部逐步换成农民,战斗力就能跟良美比肩了。”

“农民少文化!”

“没有文化不可怕,因为可以培养,真正怕的是有文化的懒惰和不作为。用农民去管理农民,是最容易沟通的。并且农民和公司的信息沟通不会有隔阂。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说什么铁饭碗。为什么一年一年铁饭碗的企业不停的倒闭,不倒闭的企业也在不停的让员工下岗,就是因为铁饭碗三个字。”王平口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袁克承严肃的说道:“王老师,我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要做到,难!”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都能改革,就你一个企业还不能改革了么?老袁,你落后于时代了。只要中粮改革铁饭碗制度。不行的就滚,全部采取农民评分制度,监督评分的工作小组必须是你的亲信,拥有特权。下面的人谁敢不听?被服务过的农民只要给了真评分,奖励现金奖励物质奖励就业机会,下面的基层员工谁还敢耍大牌?他耍一次大牌,农民就给他一次差评。假设一次差评就扣掉十元或者五十元工资,三次差评就让他直接滚蛋,你看他还敢不敢乱来。”

袁克承被王平的办法完全折服!

这样的评分和滚蛋制度。谁敢不服?

要想保住工作,就只有一条路,服务好农民,得到好评!今后把这个制度一完善,升级调工资分住房都以分数来定的话,包括中层和高层,都不敢乱来。只要把这个制度完善好每一个细节,制定出完美的一个体系,中粮从上到下,就完全是换上新鲜血液和动力系统了。

“王老师,你真是一个管理天才!”袁克承由衷的说道。

王平给出的提议,令他心服口服!

王平呵呵笑道:“老袁,你和我,如果都很自私的话,只考虑我们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现在都不用忙活了,你说是不是?”

“是的!”

“那我们不愁吃穿住行,存款也够多了,还这么拼命做事为什么?”

袁克承一怔:“王老师,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嗯,你是zhèng fu官员,跟我又不一样,拿我来说吧,我几辈子也花不完我现在赚的钱,我要继续为我个人谋多一些钱,也意义不大了。是不是?”

“是!”袁克承定定的看着王平,不明白王平为什么突然说出这么奇怪的话来。

“老袁,别这么看着我,在这里,只有你和我,我不是在领导面前做报告,我是说点真心话。”

“我在认真听着!”袁克承凝重起来。

“其实我说这么多就一句话,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需要一点jing神。我要考虑个人的钱财,真的足够过ri子了,我想做点事业,也就是人活着,需要一点jing神。”

袁克承突然感觉自己的渺小和卑微,王平在他面前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

的确,既然还没有死,还想活下去,那就真的是需要一点jing神!不管你想干成什么,都是需要一点jing神的!

王平红sè军人的风骨,一直都没有褪sè!

“我能理解!”袁克承说道,心里一下子cháo湿了。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受什么样的影响,自古皆然!

所以说择友非常重要!

友分良友、jiān友、损友!

袁克承知道自己在人生中遇上了自己的良友!王平正是这样的人!

“王老师,我想了解你的大计划。”袁克承说道。跟王平这样的人打交道,他突然就放心了。领导对王平很看重,农业部部长宁娴澜女士对王平很推崇,外交部的易老跟王平私交很好,王平是上京农学院里最德高望重的老师和校长,王平的员工都对他忠心耿耿,这一切都证明:王平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今晚两个人的交流,让袁克承对王平的负面印象一扫而空!

王平的人活着,需要一点jing神的话,给袁克承很深的触动。这说明王平其实早就不是在为个人的吃饭穿衣谋福利,他不缺这个,他不为自己的私利考虑,他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这些东西说出来很玄,却是真实存在的!袁克承也是个体验了红sè教育的人,他能理解王平这样的人。袁克承的身边,这样的人也并不少。只是红一代的老前辈们居多而已。

“你想了解我的大计划?”王平眼神闪烁,“我怕你不敢相信我的计划。”

“我相信!只要王老师说服了我,华粮的老总项寒,我负责说服他加入我们的大联盟。”袁克承说道。

王平大喜,说道:“好,我告诉老袁我的四年后的大计划。”

袁克承全神贯注的盯着王平!

王平飞快的盘算了一下,口气平淡,竟然不让袁克承感觉到在鼓吹神话:“我的第一个计划,就是联合中粮和华粮给领导上书,申请购买一颗卫星,或者是自己出资,请zhèng fu为我们三家公司发shè一颗卫星。”

“农业气象卫星?”袁克承的眼神一亮!

一句话,轮到王平惊讶了。

“老袁,不可能你已经想到了这一步吧!”王平惊讶的说道,声音都变调门了。

“我的确没有想到自己发shè一颗卫星这一步,但是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个事。”

“为什么?”

“在前年我去欧洲学习考察农业,在欧洲的一所农业大学里面,我听到了一个教授的演讲,他就谈到了农业气象卫星的必要xing。不过他们有计算机,据说能够通过计算机运算出半个月乃至半年的气候情况,把农业的收割播种等等都完全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我当时听了就觉得那是一个神话,在我们国家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够实现的神话,想不到王老师已经有了计划。”袁克承激动了。

“计算机我们很快就能有了,明年,我就会有第一台计算机。再往后,计算机就会进入我们良美人的工作部门。农业气象运算的计算机是属于超级计算机,我们能从国外购买回来,只要有钱,就能先一步把基础先做起来。农业气息卫星,是把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共和国人几千年来都是靠天吃饭,我想试着改变这个现实。我们农民,不能再靠天吃饭了,要自己掌控天气预报。”

投资农业气象卫星,不单是钱的问题,还要科研部门和气象学家。这么大的项目,果然是需要中粮华粮和良美一起来努力的现代化项目。而且农业气息卫星项目,跟普通的天气预报可是要jing细化许多!科技上面,要更进步,预报的时间,往往不是一天一周,通常是半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的预测。而米国的农业气象,能推算出半年后的天气,从而jing准的指导农业的耕作。

“我们共和国的农业气象卫星项目,我想走在世界的最前面。”王平说出了自己的抱负。

“王老师,就冲你这句话,我答应中粮华粮和良美结成最秘密的大联盟,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拆借都共享。”袁克承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好像回到了年轻时代,身体里奇迹一般充满了干劲。

王平可没有想到这么轻易的说服了袁克承,跟袁克承这样的人,谈论农业管理上的小事好像很难,可是要讨论有高度的农业前景大事,他却是令人吃惊的思维清晰明白。

0329章 未来:智能农业

“建立我们专用的农业气象卫星只是我们大联盟的一个项目。”王平决定把自己的计划全部说出来,袁克承在农业大方向和现代化的见识上并不低,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点令王平很认同他的高度。

中粮的老大,还是有自己不凡的一面!

良美能跟中粮华粮结成联盟,在共和国自己的地盘上,必然会成长为庞然大物,几年后,不管是资金科技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足够的实力对抗任何一家世界粮企。

这点令王平很激动!

要是良美单独一家公司,这个长大的时间起码需要多出十几年了。米国的跨国粮企,都花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有今ri的成就,而良美找到了一条捷径,就是跟中粮和华粮结成秘密的联盟。

整体的科研水平,中粮是最强大的;良美是最能创新的;而华粮是最稳健的。三大公司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正好形成互补!而一旦技术和管理共享成功,资金能够拆借,三大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家巨无霸公司。

“王老师还有什么大计划?”袁克承也很期待。在其位,没有谁想把自己的工作搞砸,假如他是个正常人的话。袁克承也想把中粮做大做强,共和国的农业科技,管理水平,科研项目,可以说太多了,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能跟强有力的人一起同行,为什么不呢?共和国的现代化农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就还没有起步。有一口饭吃,不是现代化农业,只是小农生产的原始水平。

路还很长,有的是广阔无垠的空间去发展!

“老袁,你在国外。有没有见过无线通讯?”

“见过,摩托罗拉的大哥大。”

“是的,香港澳门已经有人在使用无线通讯大哥大,不过一、两年时间,我们沿海一带的城市也会开发出无线通讯,而且这个无线通讯的发展惊人,我想抢先投资在这方面,为今后的智能农业打好基础。”

“智能农业?”袁克承听不懂了。

“是的,只要天上能有我们的农业卫星,地面有我们的无线通讯服务基地。就能提前越过机械农业阶段,领先全球进入智能农业时代。”王平希望袁克承能跟上自己的思维。

“我了解机械农业,却是第一次听说智能农业。”

“呵呵,老袁,你只要一接触到计算机,你就会明白了。智能农业,就是人在办公室里,却能监控外面农田里的所有情况,通过天上的农业卫星传输信息回来地面。我们在计算机上,就能掌握远在千里的农业情况,好像在一块屏幕上看电影记录片。”王平开始详细的讲解自己计划中的智能农业的前景。

袁克承听得神往!

半个小时后,袁克承了解到了智能农业的可行xing和必须的条件。

“智能农业。怕是我们需要有十年的准备工作。”

“也许要十年,也许要十五年,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赚钱投资找项目。国外的农企。可没有一家只做粮食生意的,相关的物流,地产、jing加工食品、生物能源开发、酒店连锁、汽车电子。他们都在做。每一家,都是集团xing质的,以农业为主,其他的投资渠道为辅,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袁克承心中一下子就亮堂了。

对于农业发展,他自己的确感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农业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点辅助,一是物流,如果一个超级农业公司没有自己的物流能力,那基本就是一个灾难xing的结果;如果没有自己一定的地产能力,那庞大的粮食基地科研部门和员工住宿都会提高巨大的成本。要是连食品jing加工企业都没有的话,这家公司毫无疑问无法成为一家一流的农业公司。农业本身繁衍出来的项目,其实并不会少。所有的世界超级粮企,都没有一家是单独做农业的,一家都没有。有的农企,还控制着报社新闻集团,有的还控股保险业和创立自己的银行。

集团化,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的台阶要上!

袁克承的眼界,因为王平的描述,一下子就打开了。路,也一下子变得宽广无边起来。

“王老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打电话给华粮的项寒,叫他过来我们三个好好的聚一聚,你的想法和眼界,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太重要了。”术有专攻,袁克承这样高度的人,可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这样的讨论共和国农企的未来。领导们都是看业绩,下属们都是听指挥,能有人共商农企未来的能人,王平是第一个!

“好!”王平也很干脆。

不管是企业的三年计划还是五年计划,首先你得有个计划,有个指导思想,有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跟对的人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里讨论对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两天后,华粮的项寒就来到了南方福兴公司,见到了王平和袁克承,三个老大在王平的房间里神神秘秘的呆了一周时间,每个人在笔记本上都写满了未来的计划和创意,除了吃饭上厕所,三个人都基本不出门。

其实这一周时间,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