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2-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主要的还是——嗯,吃点儿六味地黄丸吧,北京同仁堂出的就行,连吃三个月,仔细看一看上面的说明就行。别的么,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

导演一脸惊异地看着范无病,非常崇拜地说道,“果然是神医啊!光用看的就知道我是什么毛病了!不过六味地黄丸是用来做什么的?”

黄教授嘿嘿地笑了笑道,“补肾嘛!”

众人都是嘿嘿地看着导演笑着,导演有些尴尬地想道,其实被一个神医看来看去,也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不过自己的肾好像确实得补一补了,那几个小演员有点儿太纠缠自己了,偏偏自己又很难推拒这种纠缠,这个身子就难免会弱一点儿,难怪最近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啊!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

当灯光打过来的时候,周围的情况就看得不是很分明了。

嘉宾一共有四位,两位老教授是一伙儿,还有军医大的两位专家是一伙儿,女主持人坐在中间,可谓是泾渭分明,阵营对立。

范无病是神秘嘉宾,作为最后的试金石出现的,所以他现在跟普通观众们一块儿坐在台下的观众席上,在导演的要求下,一块儿做出笑容或鼓掌的姿态,算是给镜头剪接做好准备了。

排节目这种事情,是非常无聊的,如果自己不是主角的话,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参与这种活动,真得是很无聊,被编导们指挥来指挥去,自己没有一点儿主动权,感觉跟白痴一般。

所以基本上每个栏目组都有自己的固定观众,只要一声令下,这些观众们就蜂拥而至,拍完之后可能领取什么小纪念品,或些报酬什么的,总之是有偿出镜,倒也不是白在这里坐一回。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的很多栏目当中,因此当你有意识地去关注某个知名栏目的几场节目时,很容易就会从观众中现许多熟面孔,这些人就是那些固定观众了,至于其他的一些人,有些是临时请来坐场的朋友,有些是对拍摄节目感兴趣的热心观众,有些则是栏目组自己的托儿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晚我们的实力对抗栏目,有幸迎来了复旦大学的两位教授黄教授和沈教授,以及军医大的两位专家陈教授和王教授,先我们对四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女主持人面带微笑地对着镜头说道。

在一片掌声中,四位教授逐一亮相,之后女主持人就亮出了今天的话题,“今晚我们的话题是,中医是否真的没落了?”

之后就是两个中医的支持跟两个西医专家在互相掐架了,不过说掐架也是有点儿过分了,四个教授地人品都是不错的。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在言论上面还是比较注意的,最多也就是含沙射影地攻击一下对方的软肋而已。

比如说黄教授和沈教授就拿梁启超被割了腰子的案例说话,而两个西医专家则用同一个洞里的公蟋蟀和母蟋蟀一同入药要反唇相讥,四个人都是见识广博之人,而且都有在大学里面任教地长期经验。因此对掐起来就很精彩了,看得台下面的观众们也感到非常激动,很是提了不少的有见地的问题来质疑双方。

有人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受大家关注的问题,“中医也好,西医也罢,能够根治癌症吗?”

关于这个问题。就很有点儿考校地味道了。

毕竟癌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无法根治地。虽然有一些癌症在经过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能够减轻症状。或有些病患能够在若干年之后彻底康复。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众人所无法忽视地。就是癌症地治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能够治愈地那些例子。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地癌症。有很多。或只是类似于恶性肿瘤地肿瘤而已。

作为一种作快易转移地病症。对于大多数癌症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好地办法来医治。

双方就这个问题。都旁征博引地说了一大段儿理论。但是总而言之一句话。暂时还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地。

最后女主持人就说道。“癌症确实是个世界医学难题。我们退而求其次。今天为了宣传一下中医学说。两位教授特地请来了一位中医针灸学派传人。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传统中医手法地魅力。现在有请范无病先生。我们掌声欢迎!”

在一片欢迎地掌声中。范无病在一个工作人员地引导下。离开了观众席。来到了神秘嘉宾地位置上。跟众人问过好之后。淡然坐定。

主持人先很惊讶地介绍了范无病的简单情况,“我先感到非常吃惊,一般都说是老中医,老中医,老的中医才有经验,可是范无病先生现在只是复旦地一名新生,仅仅只有十六岁而已,我很难相信这么年轻的一位同学。居然是神奇的针灸学派传人?”

主持人这么说不要紧。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议论纷纷,不相信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会是杏林高手。估计是拉出来唬人的吧?

范无病面对众人的质疑,只是笑了笑而已,然后说道,“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我想我们还是尽快请出这一次需要针灸的病人吧,针灸的技术,是用来治病救人地,而不是用来跟人辩论的。”

范无病这句话深入人心,现场的观众们都很想亲眼看一看,针灸的技术是否真的能让中风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恢复健康,这真是很让人牵肠挂肚的一个问题。

病人是电视台的人从军医大的附属医院里面推过来地,四名中风患,程度有所不同,有地部分身体可以行动,有的全身失去知觉,只能够依靠点滴输入营养液来维持生命,有地则是中风后遗症,行动障碍。

主持人先向两位军医大的专家确认了一下,“陈教授,王教授,这四位病人,确实都是在军医大附属医院里进行治疗的中风患吗?”

两位军医大的专家点了点头道,“确实是我们医院收治的患,我们一直有跟踪服务的。”

“那据你们的观察,他们恢复健康的可能性有多大?”主持人接着问道。

“想要彻底康复是很难的,即便是治好之后,也会有行动障碍,那位比较严重的中风患,一旦停止药物和营养物的输入,估计会有生命危险。”两名专家回答道。

“范小弟,这个可以吗?”女主持人总觉得范无病年纪太小了,因此就改了称呼,她想着即便是范无病失手了,大家看在他的年龄上面,也不会太多的刁难吧?顶多也就是说个学艺不精而已,事实上她觉得,范无病能够把那些银针顺利地扎进穴位而不出血的话,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治病,那真得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毕竟人家军医大的两位专家都说了,这几位病人不管是后遗症也好,中风本身也好,想要治愈的可能性已经是很小了。

范无病笑了笑,看了看那几个病人,然后便说道,“可以吗?请你把那个吗字给去掉!”

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西医也开始有了市场,但是西医真正地压过了中医一头,还是在抗生素展出来之后,后来由于国民政府对于中医的打压等原因,再到后来的二次焚书坑儒,很多古籍和经典的医学理论著作都在文革中被破了四旧,这才导致了中医缺乏了理论上的依据,渐渐地没落了。

中医没落的原因,也在于它的见效慢、服用药物的疗程久以及渐渐地缺少了真正的懂得中医治疗原理的好医生。当西医在中国还不能盛行的时候,中医作为传统医疗手段,它的展可谓是沸沸扬扬的。

可是随着时代的展,西医以其疗效迅速,快捷方便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慢慢地便把中医给淡忘了,也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中医那种长时间的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愿意采取一些快速的方法,立竿见影。

可是说实话,西医是治标不治本,中医反而是从本根治。比如有的人有皮肤病,中医用药后,往往起初症状会加剧,过一段时间才彻底好转。很多人不明白,看没有变好反而变坏就害怕了,不相信了。

中医在治疗某些病症的时候效果慢,心急的病人就更喜欢用西医,其实西医比中医的疗法更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伤害脏器。

一个好的中医的培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现在的医学院很少能培养出好中医。真正的好中医在民间,很多是祖传的,但又因为没有学历而影响行医。其实中医没有没落过,只是在宣传上没有跟进,在培养医生的模式上也因为西化而受到阻碍。

以量化的形式来试图规范无法量化的中医,显然是办不到的,这也只会加速中医的没落。

范无病一边儿跟观众们说着自己的见解,一边儿向那个中风后遗症的患走了过去,一根金针从针盒里面抽了出来,轻轻松松地透过了厚厚的衣服,直接进入了患的腿部穴位,他的真气透过金针传了进去,一番探查之后已经查明了无法行动的主要原因,接着真气游走着,将阻碍行动的那一部分给刺激着,也就是几分钟之后,金针提了出来。

“好了,现在试一试,看看腿部是否能够自己动一动?”范无病又给病患将腿部按摩了几下之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便提议道。

那病人有些不信,但是接下来就变了脸色,他的腿自己动了一下,不由得狂喜道,“天啊!我的腿,能动了啊!”

接着就在众人的眼中,那病人从轮椅上面走了下来,虽然还有点儿踉跄,有点儿因为长时间没有自由行动而造成的不适应,但是毫无疑问,他走了下来!

“真的是小神医啊!”台下的观众们都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看着。

第二卷 同学正少年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针惊四座

其实,中风后遗症可能要比医治中风病人跟麻烦一些,中医的治疗也是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网特此申明

对于很多病症而言,第一次治疗的时候能够根除是最好的,否则留到后面,就越来越麻烦了,即便是同样一个医生去诊治,大概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置,人体不仅仅是对西药有抗药性,对于中药也有抗药性。

这就好比一个普通人吃一颗药丸就会感觉到疗效,而一个长期服用此药物的病人却可以连服几颗药丸都不会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一样,中西医中都存在这样的抗药性。

范无病之所以会这么快就治好了这个中风后遗症患,主要还是凭着他的内家真气和金针渡厄之术相结合,基本上除了必死之人外,不能见效的病例很少。

黄教授和沈教授自然是暗自得意,而军医大的王、陈两位,表情就显得有些凝重了,那个病人也是在他们医院救治过来的,当时中风之后,总算是抢救及时,而且情况也不是非常严重,仅仅是落下了一个行动障碍,生命已经无碍,这在当时医院里面就算是成功的病例了。

却没有想到人家范无病上来这么小露一手,轻轻松松地就治愈了痼疾,那病人居然自己能走动了,这未免也太神奇了一点

不过,两个人又想道,这个只是病症最轻微的一个,还有三个重病好躺在那里呢。

范无病看了看剩下的三个病人,皱了皱眉头,然后对主持人和观众们说道,“针灸对于中风的治疗是比较有效果的,但是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见效,这个还要结合中风的原因来看。如果是器质性的病变,光用针灸肯定是不行的。中医固然有独到的好处,但是西医也是有可以借鉴的很多地方。单纯地贬低这个抬高那个,都是恨不恰当地。”

观众当中是有人反对中医的,听了范无病这话,忍不住就站了起来说道,“范先生说这种不偏不倚的话,是想要见好就收吧?我看眼前这三位重症患。针灸怕也是无效的!”

“有效无效,都是得看疗效的,不是空口说出来的。”范无病皱着眉头看了看那人,然后忍不住说了一句道,“不过你地肺病就用错了药,本来是实症,偏偏又吃的是消炎药,根本就是文不对题,这样下去早晚得出问题。”

那人顿时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有肺病?”

范无病都懒得搭理他了。转而看着下一个病人。这一位口眼歪斜了。也吊着点滴。倒是还能勉强用眼神和依依呀呀地声音表达自己地简单意愿。比植物人强多了。

女主持人也坐不住了。拿着话筒跟在范无病身后问道。“这个怎么样?”

“这个其实比刚才那个要简单一些。”范无病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中风后遗症和中风在治疗上地难易程度。“病症本身要比病症留下地后遗症好治多了。像是这位病患。就是普通地针灸医师。只要方法得当。最多针灸三天地时间就可以让病人恢复行动能力。半个月后基本上没有大毛病。仔细将养半年。就跟健康人完全一样了。”

“要三天地治疗时间啊?可惜我们地节目只有一个小时而已。”女主持人有些惋惜地说道。

观众们也都议论纷纷。都说看不到治疗地结果了。不过这也很正常。哪有一针下去就恢复健康地。那可就是真正地神医了。

谁知道范无病笑了笑道。“我说地是普通地针灸医生。对于我而言。让这位病患立刻恢复健康虽然不太现实。但是让他摆脱这种僵直状态却很容易。”

说完之后,范无病的金针就入了病人的风府穴,这个人的病症是邪风入脑,因此全身都瘫了,治疗上也是讲究直捣病灶横扫梨庭的,因此范无病的金针深刺风府穴。

风府穴是一个非常灵验的穴位,对于头痛偏头痛什么地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像是癫痫之类的病症。深刺风府也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但是深刺风府的危险系数很大。刺的浅了效果不明显,刺的深了。就有可能伤到脑部,所以一般人是不太敢尝试这个的,但是范无病就不存在这个顾虑,他的真气可以帮助他敏感地察觉到金针在病患体内的每一点儿变化,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出什么岔子,除非是他地手抖了,可是这种情况实在是不容易出现的。

范无病的金针一入穴,就宛如用透视技术看到了病人脑部的症状一般,只不过在他的真气内视当中,病人的脑部是一片青蒙蒙的图像,而红色的则是血脉真气的流动,至于在青色与红色之间阻塞地黑色,就是风邪无疑。

找到了风邪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范无病通过内气对病人地整体进行了扫描,现除了脑部受阻之外,其他身体部分并没有什么大碍,再加上病人中风的时间不久,现在只要排出了脑部地风邪之后,想要立刻就站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脑部的处理就必须谨慎一些了,当下范无病排出了杂念,一心一意地调整着自己的那根金针,让自己的真气通过金针作用于那些黑色的风邪之上,将他们吸附在金针之上。

但是范无病也担心在起针的时候,风邪粘连于肌理,这样的话,依然会留下诸如偏头痛之类的后遗症,倒显得自己的技术不是那么臻于至善了,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内力作用于金针之上,慢慢地进行烧灼,这个效果,其实跟他使用艾绒来灸是一样的,不过反应更加明显一些。

真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跟生物电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当范无病的真气作用于病人的风府深处对病灶构成直接影响之后,病人的身体就跟过了电一般地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在这种刺激之下,演播厅里面的观众就现,原本一动不动的病人的四肢开始无规律地跳动起来。

“啊——动起来了——”

台下的观众们就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这种节目举办了也有很多期了,但是像这一次的效果,却是史无前例的,一根小小的金针,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把一个完全失去知觉的中风患给扎得动了起来,真是匪夷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