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神图-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高杰把情况说完,监国喝了一口水,开口道:“事已发生,大家都很不愉快。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此为教训,风平浪静。”
高颇为激动:“当年雍州城下,监国对我是怎么承诺的?您说会和我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路不拾遗,再无贪官污吏,再无鹰犬横行的国家,难道您忘了吗?”
“那也非一日之功,昨日小儿已失所爱,一夜白发,总督莫非还要再逼死老夫才开心吗?”见高无语,又说:“我见先生很是劳累,总督一职就权且放下,休息一段时间,这担子先让别人挑着吧。”
高杰恨恨而退。李的脑子却转个不停:高被架空了权力,空出来的曲沃总督又会是谁来当呢?
“张司令何在?”张文武闻声上前,监国语气平缓:“你兵带的好,司令做的好,很好,很好。保持下去,莫要骄躁,莫要自大。”张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属下平日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监国教诲,戒骄戒躁,谦虚好学,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李听了很是作呕,此人仗着总理大臣的支持和领袖的信任,无恶不作,与匪徒毫无区别,居然还能在这装孙子,演技真好!
“总督一职,暂由李必发兼领。我信任发哥,你就不要过问了。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互相勉励,以保晋国。”
刘协与李成讨论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皱起眉头:“我们丢了城中的控制权,所幸接管的是发哥,李必发是一个在双方胜负没有出来之前,绝对不会倒向任何一方的中立派,我们暂时不用担心。”
人传监国召见养心殿侍卫长,两人对视,颇为吃惊。李起身要走,刘协挠了挠头发,说:“大哥切记,无论监国问什么,只管如实作答。”李半信半疑,告辞而去。
李成到了门口,依例被解除了枪支。走进一看,监国仍是卧于塌上,两名美貌少女端茶送药,侍卫环立于侧。李坐于离塌三分的椅子上,监国起初问些刘协的作为,忽问道:“侍卫长看守那女子的尸首时有没有说过‘无论什么人,什么官,哪怕是监国亲自来,也不能被抢走了’这样的话?”
李成一惊,为什么是他问这个问题?如果是晋国其他任何一个人,自己想怎么回答都可以,偏偏现在是最高统治者,而且自己的话里还特别针对了他。其实从说出那句话,心里就有些后悔和担忧,现在担心成了现实,自己要为自己的言语付出代价了。当时自己只对潘刚说过,应该没有第二人听见,难道是他嘴风不严漏了出去?真恨不能飞出去找他核对一下,眼下不知道监国对那句话到底掌握多少。倘若监国知道了这句话,自己矢口否认,那就是欺骗,可是如实回答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公然藐视领袖,罪过不小。瞥了下周围的侍卫,全都是荷枪实弹,自己如何回答,马上就会决定自己的下场。
监国等了许久不见回应,又缓缓问了一遍:“说还是没说?”
李成坐在椅子上,已是汗流满背,被这么一催,更是满脑子空白,忽然想起少主的嘱咐,鼓起勇气,回答了平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难题:“说过。”
“啪!”监国手中的茶杯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李成脑子嗡的一声:他要杀我!他要杀我!
“岁数大了,不中用了,杯子都拿不住了。罢了,侍卫长退下吧。”
李成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永安殿的,时值隆冬自己衣服却大半湿透。回到养心殿,待要与刘协商议,侍卫称少主去了总理大臣的官邸。等了许久不见回来,问侍卫可知少主说过因何事而去,又何时回来,均答不知。
到了徐府,老远听见爽朗的笑声。中堂大门开处,刘协说:“以后总理大人直呼小子姓名即可,少主是外人喊的,须不要自己人见外。”
“哈哈,那老朽就斗胆了。既然少主——不——贤侄能放下那件事,既往不咎,那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咦,什么风把侍卫长吹来的,快进来坐。”
李成依言坐下,看着刘协,几次欲言又止。徐华道:“才说是一家人,侍卫长还是这般模样,老朽很是失望。”
刘说:“以后在我面前说的事,在总理大人这一样可以说。”
李把情况毫无遮掩地说出来,徐华捋了胡子说:“监国早就知道那句话,侍卫长没有撒谎,很好。”
言谈之间,有人来到徐身边耳语几句,递过一纸文书。徐打开文件,高声宣读:
令
迁李成副侍卫长为长乐宫总侍卫长。
“以后李总长统领宫内大小事务,位高权重,老朽也要敬让三分啦。”
刘笑道:“哪里,他能当上总长,还不是总理大人和监国眼光卓越,知人善任。我们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以后还要多多请教才是。”
李陪笑:“那是那是。”
“哈哈哈”
三人毫无隔阂,开心不已,放声大笑,好似家人一般。
真的,看起来,好似家人一般。
第三十二章 故土难忘
更新时间2012…7…17 12:17:32 字数:345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成坐上总侍卫长的位子,才知道长乐宫这个晋国权力枢纽的安全工作到底有多严格。虽然总侍卫长是负责宫内全部的安全事务,但各殿的侍卫长的任命和清退却是由监国亲自负责。侍卫长们的报告需一式两份,同时递交总侍卫长和监国,总长每个月又要向监国报告两次,如果遇到紧急状况,需要一天一报甚至一天数报。宫中需要的食物经过长期的筛选,已经在城外选定了专门供应的村庄,他们生产的农作物收获上来,经过验收直接运回使用。宫中开凿了三口井,用水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三口井由专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看守。每道食物烹饪好,都要由制作厨师和监管人亲自品尝,一来尝试口味是否符合要求,二来试验有无毒药。
李成坐镇宫中,频繁收到情报人员关于高杰的秘报,这种报告永远不会被世人所知晓,只有负责人和最高领袖数人才能翻阅。情报系统对于高杰这种被罢职闲搁的大员极其重视,一言一行,都必须随时上报。连续多日收到此类不痛不痒却很烦人的报告后,李成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高官贵胄在遭免职后会被处决,因为情报主管很可能揣测领袖的心意后,对失势官员的报告中过多称述不好和危险的信息,当领袖经常读到心生怨念的反馈,如果对此人不是十分信任,采取极端手段来处理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呢,显然监国对高杰的信任超过一般人,无数份关于高牢骚和不满的报告送抵长乐宫,但他看完就随手放到一边。面对李的诧异,监国回忆起与高的相遇,说出他为什么会如此相信高。大约十八年前,刘陶带着儿子去找于神仙算命,于看了看刘陶,又看了当时只有三岁的刘协,说了这么一句话:“白发天子黑发臣,上草下木换乾坤。”刘听了魂不附体,回去秘密处决了当天的几名随从。可话还是泄露了出去,皇帝当时就要斩刘陶,多亏刘家世代为官,朝中同僚们以性命担保,这才免去死罪。就此降级监视,一直到“贡院舞弊案”发生,轰动天下,科举饱受病诟,朝廷开始创办新式学校。
帝都洛阳创建了京师大学堂,这座大学堂不仅是大隋最高学府,更是全国最高教育机构,统辖各地新旧学校。在朝廷多年沉浮的刘陶被任命为正总教习,潘彰为副总教习。一天,刘陶和潘彰在校内视察,见到一个饿得几乎晕倒的学生,便买了份饭菜给他吃,潘嗤之以鼻,认为没钱就是废物,那个学生应该自己赚钱才对。
刘陶和潘彰很快因为治学理念不合发生争执,刘提出“文治”,即管理人员与学生关系近乎平等,长官与老师不得随意辱骂殴打学生,不得收受学生与家长财物。治学分离,老师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无权插手生活状况,管理人员负责照料学生的生活,保障其安全,长官根据两方面情况决定学生合格与否,开除与否,毕业与否。并给于学生一定的自治权,监督老师,管理人员和长官的行为和决定,捍卫学生自身的自尊和权利。而潘彰对此颇为不屑,坚持“武治”,即治学合一,管理人员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全权负责学生的一切行为和意志,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采取任何手段来保障学堂的有序活动,允许体罚和责骂,学生对上级必须无条件服从。
大臣们也因此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惊动了皇帝。经过廷议,皇帝偏向于潘彰,称“武治有利于学生尊师重道,有利于学生身心纯洁,有利于维护帝国万年基业。”并建议刘陶“退位以避贤”。关键时刻,高杰带领学生们为刘陶鸣不平,上了一封万言书,里面写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但是皇帝看完,态度发生转变,称其“语虽欠缺,但其心可嘉”擢升刘为管学大臣,总领京师大学堂,刘就此青云直上,直到成为吏部尚书,那是后话不提。潘彰颜面尽失,自请辞去副总教习,左迁至寿春担任水军都督。多年之后,南方叛乱迭起,官军百年未遇战事,一触即溃,数郡告急,朝廷调潘镇压,他平日治军严谨,很快平定各地乱党,积功升为兵部尚书。
至叶伟豫章起事,与官军数次激战,潘彰通过招降何进,先败后胜,迫使叶公子撤兵雍州。刘陶见时机已到,自请提兵平叛,遭到皇帝怀疑。此时绛城被围数月,西北岌岌可危,忠王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刘的儿子斩首,以绝“天子”之说,然后可统兵出征。刘家秘密商议,由一个自小被收养的孤儿化装成刘协的样子替死,为了让人相信死的就是刘协本人,刘协的母亲更在刑场自刎身亡。刘陶瞒天过海,日后开创晋国时,朝廷中凡是赞成过他出征的大臣均被革职查办。
可在他刚刚与叶公子交战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开始屡战屡败,焦头烂额时身为参谋之一的徐华提议他效仿潘彰,策反其部将。刘于是带了几名随从,连夜赶赴高杰大营,晓以情理。高杰就是当年在京师大学堂饿晕的学生,最终高因“一饭之恩”愿意投诚,刘也答应了与他一同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国家以及保证叶公子安全,他对高说:“今将军为我心腹,肝胆相照,天不变,此心不变。”双方内外夹攻,叶伟猝不及防全军覆没,退入凉州,至今不能出。
李成明白了为什么徐华没有显赫身世却在晋国身处高位,因为他在最关键的时候想出了一个成功的点子,获得了上级的信任,也明白了刘陶为什么对刘协关心到近乎迫害的地步,因为那句偈语,也因为丧妻之痛,爱之深责之切,他绝不允许儿子与一个自己看来很低贱的女人在一起,他没有办法对亡妻交代。
李成也会把这些事告诉刘协,但他只是看着天空,静静听着,没有动作,没有言语,甚至连叹息都没有。一天,高杰随从犯法被捕,高带人闯进巡捕房打伤多人,强行带走犯人。报告火速送了上来,监国看完依然是不理不睬,不久徐华匆忙赶到,喘着大气说:“高杰目无王法可不得了,再不惩治后果不堪”
躺在床上的监国说:“孩子关的久了,肯定要发发脾气的。”
徐华膛目结舌,急忙反驳:“他现在就敢冲击巡捕,明天就能进长乐宫,危险的事情刚露出苗头的时候采取措施才是明智的选择。”
监国摆摆手:“罢了,由他去吧。”
徐见无结果,恨恨而退。
李回到养心殿很是担忧:“现在高兄无权无兵,总理大臣一味逼迫,如何是好?”
刘协却面露喜色:“大哥错了,高总督现在落魄监国尚且信任,也就是说只要父亲健在,高兄就不会出事。反而看那徐华,提出的办法不被采纳,说明监国和他有了间隙,”说到这里,眉头一皱,“但是他还没有破绽,时候未到,时候未到。”
隆冬腊月,漫天飘雪。天气愈冷,喜气愈重,全国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快气氛中。长乐宫也不例外,监国身体也似乎好了些,在李成和侍女的搀扶下主持了一系列喜庆工作。
徐华率领官员们纷纷进宫道贺,大监国很是开心,回忆过去,说起自己考中进士,说起自己翰林三年,说起自己举荐为官,这其中有欢呼雀跃,有辛酸委屈,有投机取巧:“未听陛下教诲,算来已有一十二年矣!”
他很不好意思地笑道:“侍卫长肯定会笑话我奴性不改,这么久了还是满脑子做臣子的事。”
“追忆往昔,人之常情,哪有可笑之处?”
监国表情肃穆:“我家四代忠良,吾出走隋国与故主旧友为敌,实势所迫,生于斯,长于斯,却不能终于斯,实在憾事。在洛阳时日夜与潘彰倾轧,现在看来也是一种乐趣。我在晋国这些年,看来万人之上威风八面,其实孤单得连个仇敌都没有了。人活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意思呢。不知道陛下身体可还好,不知道陛下对我又是什么评价呢?”他语气一转,“我想请侍卫长帮一个,不知可否。”
“请说。”
老人眼有泪光:“我死后,把尸骨悄悄运到隋国,在洛阳城外随便找个荒凉之处埋了。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我生不能回国,死了一定要埋葬在家乡的土地中。”
李成心下不忍:“监国可以亲笔一封,属下作为新年贺使,秘密带往隋国,交给皇帝。”
老监国激动不已:“说得好,说得好!快拿笔墨来,快拿笔墨来!”
“万万不可,”徐华闻讯赶来阻止,“您现在贵为一国之主,念叨旧国往事,又要写称臣之书,若传了出去,我等开国元勋要处于何地?您不为我们,也要为少主想一想,这封信要到了隋国,日后少主如何面对,如何领导晋国?”
老人缓缓放下毛笔,示意撤下纸墨:“总理提醒得好,我竟然疏忽了,”旋即长叹一声,背过身去,“你们都出去,我想一个人静静。”
养心殿内,刘协正饮茶御寒,听完今夜之事,吃了一惊,几乎呛住,抱住李成,连声质问:“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并无虚假。再扯我胳膊就要断啦。”李成不明白老爸写封信都写成,儿子为什么这么兴奋。
“哈哈,这就是他的破绽,这就是他的破绽。”刘协欣喜若狂,乐了半天,忽然愣住,“可是没有机会利用啊,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刘协抓起茶杯摔得粉碎:“天不假时,吾其奈何!”
此时传令兵连声通报:“总理大人生辰将近,邀请大监国,刘营带,李侍卫长光临。”
第三十三章 刘参谋
更新时间2012…7…17 16:52:04 字数:3100
监国身体不适,让刘协代为出席。两人并骑而行,刘协说:“侍卫长记住了,徐总理大寿,你我身为下属晚辈,今天没有任何阴谋诡计,只管真心祝贺。”
徐府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高官达贵络绎不绝,门人见了刘李二人,满脸堆笑连忙引入后堂。徐华接着,开心不已,寒暄数句,同入内室,中有几名大员要人,互相见过落座开始闲聊。刘协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要和总理说,其他人也交头接耳,唯李成没什么人来搭话,偶尔有人淡淡问两声:“你好”“来啦”时间久了,李成屁股闲得抽筋,扭来扭去坐不住,实在无聊,借口如厕起身出去。
在仆人指引下找到茅房,方便完正要走回内室,却在走廊尽头看到一个衣着怪异的人不住伸头探脑。
李上前,随口询问:“你是谁,做什么?”
“我叫徐六,想找徐总理。”那人应声作答,态度恭敬,却掩不住眼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