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学散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术与大众文化界限的泯除、艺术崇高性的破灭、生活(日常事物事件)的美学化(Modern Art and Desublimation;TELOS 62〔1984—1985〕),p。41),这对我们解说的散文性质,自然是颇能契合的。不过,他谈的是艺术,而且以波普艺术之类的东西为说,它的商业性、广告性、复制性,或否定现代主义个别作品的自主自足性等,便非我所能借用以为说明的了。
又如散文与小说的不同,在于它们虽都是叙述,但现代小说重视完整结构和自足自主,有一个叙述者的声音贯穿全场,后现代则是抒情的叙述(lyricized narrative),声言多重、片断,且与感情相激发,而此即后现代性质之一。这个差异,固然能如此说,但阿什贝利(John Ashberry)谈抒情化叙事时,本是由史坦贝克的小说和抒情诗的对比中讲下来的,我们若要借用,便不能不有所挪选。
此外,现代主义对物化异化的社会是采取批判、抗议的姿态,希望能唤起被压抑的人性。后现代则被认为是与商品拜物主义妥协了,是对政治、文化的弃权(Arnold Hauser;The Sociology of Art,Chicago;1982;p。651,p。653)。现今的散文不再高谈圣道,流于对文字美感的沉溺,对生活中小小物事、饮食男女、时花品茶的纵情描绘,亦可以从这个面向去理解。但是,后现代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之间的爱恨情仇,与散文毕竟不甚相干,是很难直接援用的。
虽然如此,我仍要借用黄梅一篇讨论戴维·洛奇《小世界》的文章中的讲法。他说,巴赫金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伯雷的作品拿出来,视为狂欢式对话小说的典范,这种做法颇值得商榷。因为狂欢笔调、讽刺、戏拟、拼贴等手法,古已有之,若谓此即为后现代主义作品,则《十日谈》、《坎伯雷特故事集》也都是。18世纪,讽刺、戏拟之作亦甚多。任何一部小说,若为复调或杂语,也都不免是拼贴。(《小世界》中的后现代话题,收入《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确实,“后现代性”若视为现代之后才出现的一些性质,则说古代一些作品具有后现代性,便是笑话。某些所谓后现代性,也非新生事物。但文艺复兴时期某些作品,经后现代诠释之后,确有可能成为后现代作品。散文,这个无以名状之物(非骈非韵非诗非小说非戏剧非……),现在正需要给它一个诠释。
2000年10月25日香港大学中国散文国际研讨会讲稿,10月2日写于厦门长沙成都旅次
关键词索引
关键词索引
第一章欣赏文学“作品”
作品(text)9
读者反应理论(theory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9
现象学(phenomenology)10
知识论(epistemology)10
新批评(new criticism)10
同一之感(empathy)11
布朗肖11
第二章欣赏“文学”作品
富兰克林19
叔本华19
尼采19
谢勒19
范晔20
萧统20
郑玄20
叶燮20
第三章欣赏“文学作品”
赫胥黎27
斯诺28
内容真理、外延真理28
主体(subjectivity)28
意识、潜意识28
具体通性(concrete universal)29
布雷克29
象征29
第四章“欣赏”文学作品
克罗齐36
张潮37
齐白石37
《抱朴子》37
第五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上)——培养美感
《山海经》45
贾岛45
范温45
第六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充实知识
比量、现量52
集中意识、支持意识52
第七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下)——运用方法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62
第八章文学的形式
有意义的形式70
第九章文学的形式与意义
框架效果78
模仿理论78
第十章文学的意义
不关心性(disinterestedness)86
心理距离说86
移情说86
幻觉论87
第十一章文学意义的认知
叙述主体97
自主性97
指涉(reference)97
第十二章文学的功能(上)
群众暴力105
第十九章文学与哲学
存在163
结构163
后 记
后记
《文学散步》原先只是一本写着好玩儿的书。但这本书出版后,由于在序言里批评到当前的文学概论书籍,难免冒犯到一些人,当然也引起了许多争论。许多人都怀疑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为什么能这样说。
基本上,文学研究可分为几个范畴,如文学史、文学理论以及实际文学批评等。这些研究之所以成立,都应该有其知识基础。而“文学概论”的研究所要谈的,应该就是这些文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以作为读者进行文学研究及阅读文学时的依据。在本书第1版蔡英俊的序言中,引用了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的导言,我觉得非常贴切。我原未想到该书,经他指明后,更能解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以及我为什么这样写。
据康德说,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并不是用来系统性地阐述一门现成的科学,而是用它来发掘一门科学。换言之,因我们谈的是有关知识基础的问题,所以我们并不承认已有一门现成的学科。所以,在此之前所有的工作,我们都应该停下来,再重新考虑。康德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正是要那些从事形而上学研究的人暂时停下工作,重新来思考:形而上学是什么?形而上学学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形而上学是否为一门科学?如果它是一门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若否,那么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它既不是一门科学,何以能长期吸引人类的思考?……这样的写作目的,显然和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研究不同。
以文学概论来说,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谈的是文学的各种形式、文学批评的各种倾向、社会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构成的因素等;在涂公遂的《文学概论》中,谈的是文学的定义、起源、类型、风格,还有文学和科学、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如何等;在王梦鸥的《文学概论》中,谈的是文学构成的要素,比如文学的意象、譬喻、情节等。这些都类似于康德以前那些形而上学家所探讨的,都是在系统性地阐述一门学科,而未曾反问:文学是否可能?文学史是否可能?照他们的做法,则很多东西都一直在重复,以前讲过,现在再讲,似乎也没什么大错。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文学概论书籍来说,不仅其架构大致相同,讨论的问题大体也是陈陈相因的。像王梦鸥的书写于1964年,本间久雄的书约写于80年前,现在我们若再拿来当成教科书或做研究,事实上也没什么不可以,仍可以照样来陈述。这现象表示:因为我们习惯地以为它是一门现成的学科,所以它无法给予读者反省性的思考,提供学习者重建其文学认知及进行文学研究的根据。
本书则不是如此的,例如在本书中有两章谈文学与历史、文学的历史。但在一般教文学史的人的观念中,素以为文学史是现成的,从来不问:文学史何以可能?文学可以有历史吗?文学的历史是什么?历史的认知又是什么?可是事实上,我们必须了解了这许多的知识之后,文学史才可能建立起来,才可以真正安心地拥有一些文学史的知识。否则,文学史何以成为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文学研究如何通过文学史而有完整的文学知识呢?又例如我们常说“我在欣赏文学作品”,那么“作品”到底是什么?我要问的就是这类问题。
换句话说,我所做的、所谈论的,与坊间的文学概论书籍完全不同。我说我对前人的著作不满,是由于在书的性质、目标、写作方法以及所欲达到的成效上,前人著作并未提供文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以作为文学研究的凭借。
《文学散步》这本书,是以发掘“文学研究”、“文学”这门学科为其希求。在序言里,我曾追问“到底文学是什么,文学研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又何以可能”等,我正是要讨论这门学科在方法学上的步骤及知识论上的规律问题,要对这些问题做有意义的检讨,以达到自觉,并由自觉中形成这门学科的自律性。我希望做到如此,否则就如我所说的,目前大家都只是鹦鹉学语。
这样的工作,乃是根据我个人的文学观念及对文学理论的了解为基础,向读者简单铺陈有关文学研究的问题。这种方式,其实也接近于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和《纯粹理性批判》。他谈的是形而上学是否可能,从纯粹理性得来知识是否可能等。所以,本书基本上是通过我的文学理论的基本架构,而展开我以知识论基础、方法学等立场对于文学所做的简单的铺陈。我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个从事文学研究的知识和依据,读者可据此而展开他的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发展他自己的思考,形成他自己的文学判断及理论的建设。所以我的做法基本上是开放的,读者若能进一步研讨,当更能了解什么是知识论基础,并进而使他自己的思考更深入。
如此,也显示我并不排斥,也不完全否认其他的文学概论有其地位,但我觉得必须先了解一些问题,他们所谈论的才有意义。而最早在我的写作设计当中,还有“问题与讨论”,因为每章固然都很简略,却蕴涵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经由讨论之后显现出来,将更能启发读者开放性地朝向文学的道路。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且个人能力有限,迄今未能达成,希望将来能办到。
但我总不敢说这就是一本“文学概论”,因为我所设定的目标以及所谈论的问题,我不敢断言一定是正确的。“文学概论”这门学科是否如我所言,一定要这样,其实也可以再讨论。其次,在写作过程中,我只想写成较平浅的东西,未运用严密的论证过程来达到目标。而在语言的使用上,也运用了一些文学语言,以呼唤读者的注意。这当然不是正规的做法。但我以为,这本书或许对一般流行的意见或套语,有澄清的作用,也可能是对文学概论这一门学科做尝试性的革命。我希望提出与现在一般的文学概论在性质、目的及写作方法上不同的意见。这也是其他各门学问进步的方法,通过方法及问题的反省,而造成该学科的大地震、大突破,往前推进。我这本书,只是小地震,所以称为“散步”。这样的“散步”,也显示了一个在封闭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在很少外力支援下辛苦的思索历程。现在把此历程呈现出来,虽不见得有什么大风景,然或许也有一些小花小草、小的好意见,足供大家参考。
写于1987年
补 记
补 记
我于1979年起即在台湾淡江大学执教。授课内容甚杂,而教起来最感困难的,就是文学概论。我自己念书时,修读这一科目,便深觉头疼。待要讲这一门课,更是烦恼不已。讲来讲去,条理棼如,学生也如堕五里雾中,在课堂上放声痛哭的,居然还不止一二人。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乃想写一本能把文学基本问题讲清楚的书,以供教者与学者参考。因为在那时候,文学界确实还缺少一本这样的书,已有的一些文学概论,大抵均不适用。
但写书的事,一时不得机缘,就拖延下来了。直到1984年俞允平先生主编《文艺月刊》,邀请我写专栏,至此才把自己的一些文学观念用较平浅的方式写出来。共写了19篇,后来辑为《文学散步》一书。此书由汉光公司出版后,被我批评的各位文学概论作者大为光火,颇兴围剿之师。但该书旋即获得“教育部”教材改进甲等奖,不少学校又采为教材,据说亦尚裨于实用,令我私心甚感安慰,自以为做成了一桩好事。
如今,十余年岁月飘忽,人事如流。俞先生早归道山,此书则于书海中浮沉,迄今殆已数十刷矣,兼且流通于香港星马各处。1987年修订了一次。2003年,台湾学生书局复命我增订以应各方之需。是以又补入了一些相关专论,厘为上下两卷,扩大深入研讨的空间,以期对读者有点儿用处。
2004年,我到北大、清华、北师大、南大等处做客座,颇有些学友谈起这本小书,认为是台湾较具代表性的文学概论书籍,对大陆爱好文艺的朋友或许也有参考作用,虽然它的体例和思路颇异于大陆通行的文学理论教程,但亦因如此,兴许更能益人神思,也未可知。我感荷盛意,亦甚愿昔日一片苦心确能有益于神州俊彦,故略校讹字,删去部分专论,并请学生补释词条,欲示简要,以便接引。文字般若,或胜于浮屠津梁也。谨记之。
龚鹏程
2006,丙戌年阳和三月记于北京旅次
跋:“狐狸”文论
跋:“狐狸”文论
黎湘萍(社科院文学所台湾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
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论托尔斯泰时,借用古希腊诗人“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的说法,称“刺猬”型倾向于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以其原理来诠释他的世界;“狐狸”型则往往追逐许多目标,捕捉各种不同的经验,而不是依靠原则来理解生活。例如,但丁属于刺猬,莎士比亚属于狐狸;柏拉图属于刺猬,亚里士多德属于狐狸;李白为狐狸,杜甫为刺猬;罗贯中、吴承恩是刺猬,兰陵笑笑生、曹雪芹是狐狸;茅盾是刺猬,鲁迅是狐狸,等等。
我这么说,乃是因为想到了一位不容易定位的当代学人——龚鹏程先生。
我大概是龚鹏程著作的较早的读者之一。1985年在北京图书馆找到那一年刚出版的《文学散步》,一下子唤起了我80年代初在广西小镇阅读宗白华《美学散步》时的愉悦感觉。
1982年6月,我在广西一个边远小城里买到了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在动辄讲究规律、逻辑、科学与完整的功利性计划的年代,宗先生的散步理论,真有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其书虽不像康德、黑格尔的美学著作那样有严密的体系和架构,但却如高山流水,清越自然。
《美学散步》的出版并非个案。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从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出发的思想解放运动或“新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有一个特色,就是借助重读经典来批判甚至颠覆教条主义化的意识形态。
但直到80年代,才有零星的论文开始介绍海外发展出来的文论和美学。最早的是北京大学胡经之先生1982年撰写的《文艺美学及其他》,率先呼吁建立“文艺美学”学科。他运用王梦鸥先生的“文艺美学”概念,在中国大陆的认识论美学传统中,重新建构了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但仅靠1976年版的王梦鸥《文艺美学》,是不能全面了解台湾战后的文学理论与美学的发展趋势的。我们需要追问和探索的是,1949年以后的台湾文学理论和美学,究竟是何形态?为何和如何形塑了这样的形态?它们与台湾文学和社会发展有何互动关系?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曾有一个时期,泡在北京图书馆的台港阅览室,尽可能地搜集相关的资料。我发现,在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三民主义”文学论述之外,还存在另外一条由学院的知识分子开辟出来的文学理论和美学路线,从五六十年代的王梦鸥、夏济安、姚一苇、刘文潭,七八十年代的刘若愚、高友工、颜元叔、叶维廉、柯庆明,最后聚焦于1985年刚刚出版《文学散步》的龚鹏程。他们的具体方法和观念容或不同,但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学的“语言美学”特征,取代“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意义、更能解释文学本性、特征、功能和文学发展史的以生命美学为基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