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国-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寨子很简陋,就近砍伐的树木,真是连树皮都没有剥下,直接削尖了一段插在地下,插木桩的地方外面埋半尺土,然后在外面挖掘壕沟。

这个工事虽然简陋,可在这个严寒时节,只要是在外面的粗木栅上浇水,在土墙上浇水,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坚固的工事。

尽管来之前下面的探马侦骑也都是说过朝鲜这边的种种情况,可李如柏看到了这个土寨还是大笑。

“就这么一个狗窝还拦在路上,小的们,平了他算是首功!”

但真开始打的时候,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修建土寨的地方是在半山,只有两条路可以供进出,其余的都是乱石或者坑洼地形。

四千骑兵对土寨里的三千步卒,野战自然优势巨大,奈何要是攻寨的话,骑兵也要下马,也要砍伐树木制造工具,一步步的仰攻,这个颇为的麻烦。

实际上,李如松给李如柏的交待很简单,不要理会这些寨子工事,他们自己在山上不好上去,实际上土寨里的兵马也不好下来,李如柏率领的这几千骑,任务就是一路的向前推去,验看大军行进的道路上有没有敌人的大军或者是其他的异常,至于攻城拔寨,这不是骑兵的任务。

李家将门轻佻,这是王通的评价,轻佻的表现之一,就是好大喜功,看到这么一个土寨子,李如柏那里想得到其他,只想着拿下此处,先在入朝大军中得个头彩,也让家里的人高兴高兴。

战争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一方的将领想如何就能如何,当李如柏手下的骑兵靠近那寨子跟前,寨子里的铁炮和弓箭一起发射,立刻死伤了几十人,狼狈的退了下去,李总兵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气,当即是大骂着加了更多的人上去。

一千零八十三

“二少爷弟兄们已经是丢了三百条人命了,再打还要死更多!”

跟在李如柏身边的一名军将低声吼道,已经攻了三次,里面的倭寇也不冒头,就是用铁炮轰打,或许还有朝鲜的投降士兵,在里面不断的射箭出来,这支辽西的骑兵死伤不少,对于四千人的部队来说,死亡三百人是肉疼,可还不至于伤元气,但自己这么没结果的上去送死,对方好整以暇守御射伤,这就太让士气低落了。

这军将叫“二少爷”而不是叫“总兵”,显然动了火气,已经不按照军中的称呼,而是按照族里的了。

被这么一叫,李如柏脸色铁青,却不再派人上去攻打,只是冷冷的说道:

“留两千人就地监视,派人回去告诉我兄长,其余的人随我继续向前。”

打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个土寨打不打没什么区别,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一支骑兵来说,这更让人丧气。

三天之后,李如松率领大军赶到,对自己亲弟弟的指挥他也不好说太多,只是说道:

“你安排几千人盯着还是对的,这一处也不能放着不管,要不然粮道会有威胁。”

对这样的寨子,李如松的手段倒是简单,直接下令说道:

“炮轰!”

靠近北直隶的边镇,都在天津卫的匠坊买过火炮,大家都是不愿意多花银子,价格适中,威力也不小的六斤炮就成了最佳选择。

李家将门在这上面却比旁人舍得花钱,却是购置了十门九斤炮,不过天津卫匠坊卖给各个边镇的火炮有个说法,六斤以上的不给炮车炮架,这也是出于制衡的考虑,不能让边镇有太多的野战火炮。

但定下这个规矩后,实际发生的情况却让人很无言,除宣府和蓟镇、辽镇之外,其余各镇根本不感兴趣,宣府和蓟镇也不过是买几门三斤炮和六斤炮给总兵直属的部队中,辽镇则是购买了九斤炮用作城防,也就是仅此而已。

曾有榆林镇的人过来购买六斤炮,因为难得那边有兴趣,三江系统还安排调查了下,结果发现是草原上某商团想要置办,商团武装最多只能拥有三斤炮,这个交易自然被否定了。

没有炮车和炮架,但从前的将军炮同样也是没有炮车炮架,但三江匠坊的九斤炮要比大明其他作坊铸造的要轻,质量要好,射程也要远,所以直接拿过来用了。

摆下大炮,对准那土寨轰了过去,第一炮没有打准,第二炮却直接把那木栅打了个窟窿,接下来几炮直接将木栅打垮了。

这土寨的屏障被打垮,看着几门炮都被推上来,寨子里面的倭寇军队也知道不能死守了,听到里面叫喊连声,旗帜挥动,里面的兵马也在向外涌出。

此时却显出这土寨的坏处,连接内外的道路颇为狭窄,别人攻不容易,可自家出击一样是不容易。

这边辽镇一系的兵马虽然不上前,可火炮却不停的轰打,倭寇兵马顶着火炮才能到平坦地面处列阵,在炮弹不断落下的状况下,兵马不断的死伤,如果不是地形逼仄,队伍很可能维持不住直接散掉。

有好的武器,还要有好的纪律和训练,不仔细的清理炮膛,炮膛中参与的火药残渣太多,炮身发射的很快,为了防止不炸膛,射击也要停下。

而且辽镇的炮兵并不能像虎威军炮队一样的快速射击,看到敌人列阵,他们没有把握用炮火封锁住敌人的冲锋,有的火炮已经是因为炮身过热,不敢继续射击,有的炮兵则是动作走样,大大的慢了下来。

他们这个德性,李如松等人也都是明白,不过倭寇要野战,却是正和他们的意思,当即就是把马队调了上去。

“我们一人出三百!”

“大哥你带走的老底子多,你出四百,我这里出二百!”

李家的家丁亲兵对李家军将来说都是命根子,尽管是战前,可还是要为谁出的多,讨价还价,不过也没什么太多计较,想来这个数目本就在他的范围之内。

旗号挥动,原本在骑兵之中的一些人开始出列,原本是大队混杂,可这时候却能看出不同,出列的这一干人大都是穿着虎威板甲,马匹也要比寻常的高大健壮,人更是如此。

早有李家的亲信军将喊话,能看到这一干辽镇的骑兵在阵前列队,却是排出个前凸的尖锐阵型。

一声尖锐的呼哨,李家的骑兵开始缓缓向前,最前面几个人尽管是双手拿着武器,还有人要扶着大旗,都没有握着缰绳,可他们的坐骑依旧是听从控制,小步向前,六百披甲的骑兵排列整齐的队形行动,在他们的后面则是大队散开的骑兵。

逐渐加速,尖锐阵型的两翼缓缓向前,队形逐渐变成了横队,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蹄声越来越密集,地面也开始震动。

“……佛祖啊!”

“……大明神……”

本就有些散乱的倭寇阵型更是骚乱,不少人都在惊慌失措的喊,向佛祖和他们的神明祈祷。

在朝鲜的这些倭寇兵马,的确都是在战国中熬练了许久的老兵,他们不怕死亡,他们也见过骑兵,可他们见过的骑兵是什么,倭寇的所谓骑兵不过是矮小的骑兵骑在驴子大小的马匹上,根本没有办法和眼前这样的声势相比,披甲的骑兵在高头大马之上,马队冲来,好像是天崩地裂一般的声势。

每个人都觉得不自觉地颤抖,他们不觉得自己手中的长矛能够抵挡住好像是海潮一般的冲锋。

“这些该死的近畿咋种,就知道让我们西国的勇士去送死,铁炮队准备上前,弓箭队准备上前!”

倭寇的将领在那里破口大骂,不过该有的应对还是在,百余名铁炮兵也是颤抖着到了队列之前,弓箭队则是在铁炮兵之后。

这也就是短短的时间,骑兵已经到了跟前,原本和鞑虏的骑兵步卒作战,辽镇骑兵也有靠近了先仰射一轮弓箭的习惯,可看到这样的敌人,李家的骑兵们都是轻视到了极点,直接放马就是冲了上去。

进入铁炮射程,铁炮开火,在这样的声势下,倭寇的铁炮兵也是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前面三十几骑直接是翻倒,但冲势已经起来,大队上前的速度没有减慢分毫,还是继续向前冲来。

对于倭寇的兵马来说,见识到这样的骑兵还是第一次,他们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骑兵的速度,不少铁炮兵还准备装填弹药射击第二轮,如雷的蹄声中他们突然听见从头上飞过的箭支尖啸。

已经是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了,距离已经这么近,一抬头,骑兵已经到了跟前,辽镇骑兵脸上也是有狰狞的神色,挥刀就是劈下。

百余人的铁炮队没有丝毫的阻碍作用,直接被数百甲骑淹没在马蹄下,身后的弓箭队也是如此,甚至都看不见迸溅起来的血花。

如果是虎威军,此时早就已经将长矛竖起,好像是个刺猬一样的面对骑兵,当然,虎威军的火铳射击也不会让敌人的骑兵这么容易靠近。

但这是倭寇,被火炮轰打,又见识到了这样的骑兵冲击,都已经是胆寒心颤,已经没有结阵对抗的勇气了,骑兵冲过了铁炮队和弓箭队,后面的长矛队直接就是溃散了,领队的武士们转身砍杀,也有的人怒吼着上前,只是在这样的局势下,一把刀,一杆枪,没有丝毫的作用,只会被这凶悍的冲锋粉碎。

更多的武士反应并不比那些足轻出色,他们也是转身逃跑,骑兵追击逃亡,把兵器向着敌人的后背砍杀,这是最容易的事情。

除却前面的精锐骑兵,后面还有大队的骑兵跟上,倭寇此时已经逃无可逃,眼看就是个全歼的局面……

可追在最前面的骑兵在敌人溃散之后就已经是放慢了马速,等敌人四散而逃,变得没有威胁的时候,冲锋的骑兵已经是争先恐后的跳下马,开始砍下敌人的首级,后面跟着的大队骑兵也是如此。

停下马匹的骑兵自然阻碍了后面那些人的行进,整个部队的攻势很快就是停滞了下来,杀掉的敌人已经足够多了,最多不到四百名倭寇逃出了战场。

看着前面闹哄哄在那里疯抢首级的手下,还有一帮人知道自己抢不到首级,却是直接朝那寨子中 冲去,想要去搜刮财物。

这么乱的局面下,想要派人继续追击残敌都做不到,不过,这样的局面,李如松李如柏一干人也都是见怪不怪了,丝毫不觉得不妥,李如柏在马上兴奋的挥了挥马鞭,开口说道:

“等下再找个朝鲜人的村子,凑够了三千倭寇首级,这可是入朝的首功,让他们抓紧报到京师去。”

李如松却不在意这个,只是看向了东边,自言自语的说道:

“马上就是平壤了!”

一千零八十四

平安道的南段就是平壤府,也是朝鲜王国的第二大城,这里之所以兴盛起来,就是因为他靠近大明,水陆的交通都是很方便。

朝鲜的军事实力一直就没有怎么强过,也就是在元明之交的时节捡了些便宜,说起来,朝鲜闹倭寇的时候比大明还要早很多,倭寇在朝鲜南部横行无忌,几次威胁朝鲜的王城所在。

因为有这个麻烦,所以朝鲜一直也有将王城前往平壤的打算,就近接受大明的庇护,当然,这其中有没有别的打算就没人知道了,历代朝鲜国王总是落力的经营此处,在朝鲜这样的地方,平壤城也算有过得去的城防和工事,还有几个大的仓库。

不过这样的防务和积储没什么用处,倭寇兵马基本上一战攻下,从大明那边过来的兵马渡过鸭绿江后,就算是稳扎稳打的走,步骑混合的队伍也足够到达平壤城了。

李如柏这边不扎实,并没有以对待生死的态度来对待这次战斗,在那个寨子耽误了这么多天,损失人命,败坏士气,耽误了行军的时间,实在不像是一个大战中的大将,实际上,倭寇那边也强不到那里去。

驻守在平壤城的第一军团军团长小西行长,知道分出兵马在前面设立寨子,也从哨探和溃兵那边知道明军正在压过来,可却没有做出什么应对。

朝鲜北部的冬天对倭寇军队来说实在是太寒冷了,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如果是出城迎击之类有行军内容的活动,军队会有大批的冻伤,甚至溃散都有可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军粮不足,倭寇兵马战斗力是有的,不过军纪实在是谈不上,烧杀抢掠一直是被当做激励士气的手段,可这样的放纵,前期会让士兵们有如虎狼,后期却发现没有民夫可以征用,没有粮食可以征集。

驻扎在平壤城的倭寇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不敢进行大规模的活动,就算是活动也只能以派出军队去周围搜索那些朝鲜村落,将他们的粮食抢回来补充自家的给养。

而且倭寇此处的主将小西行长对明军有一种轻视,特别是他在平壤城设下埋伏歼灭了明军的几千骑兵之后,更是骄傲无比,认为明军不过如此,等到来年开春粮食充足,他就将率军北上,扫平大明。

所以哨探报知大明大军南下的消息,小西行长甚至都不打算向在汉城的总大将宇喜多秀家禀报和求援,他和部下的宗义智和有马晴信等人说道:

“立足于坚城之下,挫明军兵锋,重现神风辉煌!”

这就是要打算和当年北条家与元朝远征军在海边决战一样,要在平壤城下大败这支明军。

“老2,这几年辽西你到底是怎么管的,不是把心思都放在做生意上了吧!”

已经能看到平壤城的轮廓,李如松骑在马上却说的是另外一回事,语气很是不善,颇有训斥的意味,李如柏脸色也是阴着,低声嘟囔着骂道:

“这些杂碎东西,等回去了,老子一个个给他们弄出来喂熊……大哥,你也知道这些步卒们,总是想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贪生怕死的,从前还不是这个德性,也是大哥你带着的全都是骑兵,要是你这里带着步卒多,恐怕也是这样。”

李如松眼睛瞪了瞪,却没继续训斥,从渡江到现在不过是五天,辽宁的兵马中已经有了千余名逃兵,打了胜仗都是如此,若是败仗还会如何,至于斩获三千敌人首级,需要有兵马运送回去,辽西军将的争先恐后也让人吃惊。

“我记得去宣府之前,咱们家的兵马还有几分严谨,怎么今日却是这个样子,咱们做武将的,手底下的兵卒不强,那就是没了根子,长久看怎么办!”

顿了顿,李如松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李如柏对这句话却全然没有感触,只是轻松的说道:

“大哥,如今不用舞刀弄枪也一样有荣华富贵,咱们家在建州那边,在辽北草原上那边,生意上都已经做成了局面,就算没这个劳什子总兵,靠着那产业的进项,也是几辈子吃用不尽。”

听了这番话,李如松长吸了一口气,攥着马鞭的手都是青筋暴起,可到最后却转了话题,他向前带了带马,开口说道:

“按照探马的回报,倭寇驻扎在平壤城的力量并没有大规模的调动,想来是准备依靠城池据守,按照逃回来的人讲城内倭寇兵马和朝鲜的降军,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一千之众,而且没什么民夫充数,这也是大敌。”

率队的一干将领都已经是聚过来,李如松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这等大敌,如果咱们报着歼灭敌人的想法,恐怕咱们自己的死伤也是不少,倒不如以夺城为主,拿下这城池之后,半路上追击敌人的溃兵,几千首级也是凑的出来,这样报回去也是大功一件,而且这平壤城实实在在,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众人都是点头,李如松这般说,完全是站在李家的角度来考虑,又不用付出太多的死伤,的确是个上佳的法子。

“大帅,这城池比不了辽阳沈阳,可也是凤凰城的规制,要打怕是不容易吧!”

“查大受,不要叫我大帅,这称呼被人听去了,被辽国公的人听去了,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小心些!”

被他训斥了一通,那边一个年轻将领脖子一缩,李如松又是继续说道:

“死伤,你们就是怕死伤,这次用步卒,各家马队留着追击,你们别忘了,咱们的炮可是要比从前好太多了,就算是以往的将军炮你们不也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