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秦记Ⅱ雄霸楚汉-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郊祝龉┍狈ゾ褂茫 �
龙天羽盘算一下,北伐军一共有军二十万,先前已经发了五万套战甲,如果在出征前,再补给五万兵甲,更换陈旧的军械,无疑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其余不足的兵刃军甲可从郭家购进补充缺漏,从而打造一支精锐之师。
“打造兵器首先补给北伐军,韩将军若对军械兵甲提出要求,尽量予以满足,此外,兵器加工出来后,由督察院的监械司部门进行质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发送出去,达不到兵甲水准的要进行返工,统计报废率,根据质量情况对工匠师进行奖罚。”龙天羽强调了北伐军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产品质量,让朝廷督察院发挥“监督局”的作用。
督察院总督使陈平、兵工厂总指挥使黄极中上前领命。
龙天羽心中大定,二十万汉军一旦兵甲战马充足,又有了火药和雷管,再重用兵神韩信为帅,这样的组合,简直无懈可击,此刻他越来越期待楚汉之战快点爆发了。
……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巍峨的峨眉山,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此际虽是冬月季节,但蜀地却并没有大规模降雪,而峨眉山倒是由山脚到山顶形成四季之分。
茫茫苍苍的云海,雪白的绒毯一般平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涯,地平线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处在两层云之间,极有飘飘欲仙的感受。
一位素衣如雪的女子,长发逶迤,身纤如月,端坐在峰顶崖端,面朝茫茫的云海抚着瑶琴。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在人海茫茫中静静凝望着你,陌生又熟悉……如果当初勇敢的在一起,会不会不同结局,你会不会也有千言万语,埋在沉默的梦里……”
一阵婉转清美的歌声,飘在茫茫云海之中,犹如天籁一般,回旋天际。
墨兰回想着与龙天羽云梦山枫林相识,棋盘峰上他的技压群雄,天香阁那一夜的知心交流,烟波亭旁为君一舞以及那一瞬间深情的初吻,一幕幕随着歌声,不断浮现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她情难自已。
唱着唱着,那国色天香的双靥上淌下了两行清泪,满脸的不舍与委屈。
她反复唱了几遍,情绪越来越激动,百脏之间,仙音袅袅,透过身体内劲散发出去,歌声回荡着云海之中,滚滚传开,蜿蜒雄伟的山麓、隘谷深幽数里内都能听见,正在山中打柴的樵夫、采药的童子、修行的道士都错以为是云端的仙女降凡,以讹传讹,此后西川百姓,关于峨眉山有仙女的传说就流行开了。
站在身后不远的韩月如,听着歌声一阵心酸,替着兰姐姐黯然伤心:都是因为利益和墨家规矩,否则兰姐姐她也不必如此神伤,明明喜欢着汉王,却不能跟他在一起,甚至将来还要站在敌对的立场上,造化弄人啊!
许久之后,墨兰倏然站起身来,泪痕虽未干,但神色已恢复了平静,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整个人与山崖海面为了一体,云海翻腾,额前轻柔的发丝随风而舞,轻轻叹道:“天羽,对不起,兰儿骗了你,如果……如果你只是一个身份平凡的游侠该有多好……”
这时寒风乍起,云海飘散开去,群峰众岭变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岛;云海复又汇聚过来,千山万壑被掩藏得无影无踪,云海时开时合,恰似“山舞青蛇”,气象雄伟。
墨兰伫立良久,飘然转身,走过韩月如的身边,轻声道:“走吧。”
“去哪里?”
“离开西川,回到中原去,天下大争来临之际,墨家该做全面部署了。”墨兰说完,走下了峨眉金顶。
途经蜀地汉源、甘洛城邑一带,墨兰和随行的墨家弟子看到了蜀民汉民和当地少数民族相融合的景象,由于汉室兴修水利,铺设道路,开垦荒田,轻徭薄赋,百姓分到了田地,而且平民庶子还有机会获得爵位等,一系列实惠,使西川百姓更加拥护新法了。
“想不到啊,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原本偏僻的巴蜀竟然出现这等升平景象,也不知汉中是如何教化这里民智未开的少数族人的?”墨家一位剑士疑问重重,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身旁的同门弟子。
一位士子道:“依我看,汉中律法固然有独到之处,但未必普及到所有少数族寨,真正教化那些土著族,只不过这些城邑先开展罢了,相比中原永不宁日的乱世,自然是不错,但离着中兴还差着远呢,如果咱们墨家能实现‘天下大同’,那才是四海升平的盛世!”
随行的墨家弟子逐渐议论起来,仍然对墨家的理想不放弃。
墨兰初始并不在意,但听着听着,也有些茫然了:墨家的理想真的能实现吗?是实现墨家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还是为人道的昌盛而任重道远?如果抛开墨家的利益来论,其实,汉王才是最适合一统天下的人选!
第九章 百家入局
儒家圣地,天浩府。
如今儒家分有八派,皆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一些饱读诗书和经纶的大儒士聚集一堂,朱泽尧、伏轻念、颜古卿等当世赫赫有名的儒生围绕天下大势正热论着,堂内聚集了数百的儒宗弟子。
“如今卫国、楚国开始效仿汉室相继变法,颁布求才令,正在招揽天下的士子入楚、入卫,其他诸侯也暂时停止交战,储备粮草准备过冬,看来暂时到了暴风雨之前的宁静。”青霄居士朱泽尧讲义道。
“不错,宁静过后就是狂暴的风雨,大争之世即将到来了。”
颜古卿叹道“据说法家的商‘法’派,申‘术’派、慎‘势’派都派出了弟子赶往三地毛遂自荐,试图在各诸侯地继续推行变法,如果让法家做大,将来还会对儒生迫害,因此儒家不能坐视不理,小圣贤庄的精英弟子全部出山了,天浩府也要派出儒生前往各地,加入这场大争时局中,随波逐流,在人道变革中占据一定位置。”
伏轻念则道:“不光是小圣贤庄、天浩府,这次还要发动正儒圣地、百贤林、荀派、仁德苑等儒宗八派,参与到诸侯争霸中来,这一场中原大战,关乎的人道变革,历史的更迭,弄不好中原华夏还会遭到匈奴北狄的灭族之灾,因此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要团结起来。”
堂内的儒生个个眼高于顶,趾高气昂,拱手起身诺唱道:“弟子愿下山参政,发扬儒家。”
……
除了儒家外,兵法世家,如孙家、司马家、吴家、尉家、王家、李家、蒙家、廉家、赵家等家族也纷纷派出一些弟子前往诸侯各地,准备入军谋得一份官职,在乱世中成为枭臣名将。
不光是兵家,名家、医家、农家、阴阳家也都有大夫、学者、士子都纷纷下山,赶往各地,要投入乱世的纷争中,谋得栖身效命之地,一时天下格局酝酿着大风暴。
……
一晃进入了寒冬腊月,中原各地大雪飘飘,白雪皑皑,山路被雪封堵,中原百姓无法进入西川,就在各地窝冬了,由于战乱耽误了春耕秋收,进入寒冬,不少难民冻死饿死在荒郊野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此时中原的真实写照。
不想被饿死的流民开始向楚国和卫国迁徙,这两国正在颁布新法,相对魏韩赵等诸侯而言,实力要雄厚,齐国名存实亡,燕国处在匈奴虎视眈眈之下,因此楚、卫成了相对最佳避难之所。
与此同时,由于今年大雪,致使草原被雪盖压,冻死了不少牲口牛羊,没有干柴,没有绿草,北狄草原部落都出现了冬荒,为了生存,各部落不断纠集人马向中原边界滋扰,抢夺边关百姓的粮食和衣物,而匈奴更是率领东北方各少数游牧部落向高句丽进攻。
高句丽国承箕子朝鲜,在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当时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后来战国诸侯征战,这个边陲小国开始自主内政外交,已经脱离了中原的控制。
匈奴与乌桓、鲜卑、东胡铁骑联军,撕破了鸭绿江岸的高句丽防线,进入了朝鲜半岛,一路烧杀抢夺,不少城邑及部落陷入了战火之中,生灵涂炭,高句丽王被迫无奈之下,只好向邻邦燕国求救。
……
燕都蓟城大殿内。
相国温疥、御史大夫昭涉以及燕国重要的文臣武将聚集殿前,商议国事。
藏荼一身龙袍坐在大殿高榻之上,俯视文武官员,说道:“如今中原正是水火不相容的时候,匈奴忽然出兵高句丽,就快攻打到都城平壤了,高句丽王已经派来了使者,向我燕国借兵抗敌,众卿家有何意见?”
温疥上前奏道:“启禀大王,匈奴共有铁骑三十万,再加上十万东胡降军,以及乌桓、夫余、鲜卑等部落的人马,这支大军布下五十万,而且都是清一色铁骑军,就是倾中原全部军力也无法战胜,何况那些北狄游牧部落都是骑兵,善于野战,燕军靠长城天险以及长白山、辽河等要塞抗拒匈奴还勉强,如果贸然出兵去援救,恐怕没有丝毫胜算,白白葬送我燕国子弟。”
御史大夫昭涉接着道:“不错,何况高句丽与燕国素无来往,要说交往,几十年前,前朝大燕与朝鲜半岛的小国还发生过几次战争,今日高句丽遭遇灭国之灾,与我燕国何干,没必要耗费国力人力,平白得罪了匈奴,致使燕国惹来战祸!”
文武官员纷纷附和,都不敢得罪了关外的匈奴,否则凭着不到十万燕军如何能抵挡住数十万狄人铁骑。
藏荼闻言点头,开口道:“昭涉,散朝会你带着本王的口谕,前去接见高句丽的使者,把他们尽快打发了,燕军只负责保卫燕国百姓,不能白白战死在异国他乡。”
“臣遵旨。”昭涉躬身领命。
藏荼又道:“现在中原局势越来越严峻了,楚国和卫国相继壮大,其他诸侯也在囤积兵马粮草,过了年开春,说不定就是一场争夺大战,我燕国处在偏远的东北方,初期战火还烧不过来,但等中原逐鹿落下帷幕之后,便是燕国遭受攻击的时刻,故而,本王在想,燕国应该尽快结交盟友,否则势单力薄,挡不住楚国和卫国的进攻。”
丞相温疥愕然道:“大王的意思,是要与西川汉国结成盟友?”
藏荼微笑道:“不错,纵观天下诸侯王,论实力和贤明,谁也不如汉王,而且两个月前汉王孤身在云梦山大会上力压诸侯,舌战天下群雄、士子,可知其才略过人之处,何况他还是本王的妹夫……哈哈……”
众臣听到大王要与汉室结成联盟,而且还要联姻,不少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心下欢喜,暗想有了这层关系,将来汉王出师北伐,统一了中原,燕国也不会遭到亡国之难,一齐附和,向燕王恭贺这门联姻。
百官恭贺朝拜,令藏荼开心不已,大笑道:“本王这皇妹早已与汉王龙天羽私定终身,成为汉王贵妃,这次回燕地,一是回来看望这做兄长的,二来有意助本王出谋划策,安抚燕地,如今燕国安定,皇妹也要归返西川了,最好赶在新春前,回到汉中与汉王正式大婚,确立燕国与汉国的同盟关系。”
温疥奏道:“启禀大王,据臣了解,汉王妃虽多,除了李月瑶乃前朝楚相国之女外,其他人出身尊爵都不高,而梦依公主身份尊贵,嫁到汉室内,地位定能超过其它妃子,因此公主出嫁,燕国应该隆重举办,让各方势力都知道,燕国的公主,大王的御妹乃是汉王的贵妃!”
藏荼沉吟一下,拍手道:“好,就这么定了,传令下去,三日后蓟城上下为梦依公主举办出嫁之礼,护送公主归返西川——”
……
龙天羽如往常一样上完早朝,又在御书房批阅过挤压的奏折,然后暂时放下国事,来到后宫内,陪陪诸位妃子,除了月儿之外,现在十一位贵妃都被王后淳于婉儿排了侍寝的顺序,每人平均三晚左右。
由于诸妃子情同姐妹,有时候为了多陪夫君一晚,经常出现二妃、三妃侍奉一主的情况,让龙天羽享尽齐人之福的时候,也格外消耗体力精气。
龙天羽此刻望着等候通明的后宫建筑群,心中感慨:难怪古代都想做皇帝,不但手握生杀大权,一句话决定别人的生死,站在世间权力的最高端,而且后宫佳丽成群,美女如云,任你御泄,哪个男人不心动?
这就好比一所女子高校里所有女生都是你一个人的,想怎样风流就怎样风流,换作哪个男生,做梦都能笑醒吧?而如今,梦想成现实,这后宫内十二妃子,成百上千宫娥宫女都是他一个人的了。
“今晚该宿在哪位王妃宫内了?”
“回汉王,是洛王妃。”贴身小太监低声道。
龙天羽喔了一声,原来是洛非烟啊,这妮子出身苗寨,不但人美如仙,而且一会圣洁无比,一会又野性泼辣,每次在房内尺度都很大胆,与他尝试了不知多少体位姿势,还有那其他王妃不敢尝试的后庭花。
想到这些,龙天羽嘴角闪过一丝笑意,阔步走向洛非烟居住的后宫别苑。
“汉王驾到——”刚到宫苑门口,宦官唱诺了一声,宫苑所有宫女侍卫跪迎,龙天羽不厌其烦,摆了摆手道:“都退下吧。”
宦官、宫女、侍卫退下后,龙天羽进入了洛非烟的香闺。
“夫君!”一阵香风扑了过来,钻入了他的怀内,如八爪鱼般的粉臂把他腰背紧紧箍住了。
龙天羽感觉怀内佳人又丰腴了不少,而且娇躯还在轻颤,看样子也是十分兴奋啊,他取笑道:“非烟啊,想夫君没?”
“想了,夜夜都想,可惜要等十天才轮到一次夫君的恩宠,非烟今晚至少也要三次才肯罢休,嘻嘻……”洛非烟一袭缎黄宫衫,身形曼妙无比,雪肤樱唇,容颜绝丽,气质恬静淡雅,笑起来却有格外妩媚诱人。
龙天羽苦笑不已,幸好其它妃子没有都这样痴恋,否则自己铁打的身体也抗不住啊,难怪一直止步在半个剑圣阶段,两个月都没有再精进,看来跟精气外泄也大有关系吧。
就在他愣神的时候,洛非烟伸手拔下了脑后的玉钗,一头如墨的秀发顿时倾泻下来,发长过臀,使她的秀颜和娇艳更增添了几分妩媚,半睁的秀眸中满是盈盈水波,一股与生俱来、难以言表的娇媚感觉震撼着龙天羽的心灵,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心头欲火。
第十章 芸熙公主
蓟城东街驿馆内,三位来自高句丽的使者听到燕国朝廷传出的圣喻,大失所望,满脸愁容。
“芸熙公主,怎么办,燕国的大王并不同意出兵援救,那我高句丽岂不危险了?”一位丫鬟打扮的少女宋允儿着急惊叫道。
被称作芸熙公主的女子,大约双十年华,发结云髻,成金钩状,面纱轾薄透明,缥缈如蝉翼,能清晰看到这名公主气质雍容,细腻不带丝毫瑕疵的皮肤吹弹可破,细细的柳眉,似是三月的春水,漆黑深邃的眸瞳,宛如浩瀚的星空,鲜红的小口唇如绛点,卓尔不群。
芸熙公主蹙起眉头,锁如烟波,轻轻一叹:“燕国离着高句丽最近,数十年前还是中原战国七雄之一,可惜现在力量薄弱,即使出兵恐怕也不过以卵击石,燕王和燕国大臣都不是傻子,不会不知道匈奴骑兵的厉害,数十万铁骑冲锋,不到一个月就撕破了我国半壁江山防线,眼看都城平壤就要不保了,这可如何是好?”
“公主,不如咱们去求救楚国或者卫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