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未央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爸爸说:〃今天也请他了。他有事没有来。〃
〃下次再请来。〃蔺先生说:〃男孩子有点威风也好。'君子不重由不威,学则不固。'〃
〃他比这儿这些人都高。〃小童说。
大家玩得舒服谁都不觉拘束。伍宝笙对凌希慧说:〃你看燕梅谁也不招呼,可是人人都招呼到了。在学校里长大的难得有这本领。〃
那边范宽湖看见墙角上有一架立式钢琴。老早想去玩一玩。初来有点不好意思。现在自在了。说:〃蔺燕梅,你弹钢琴?〃
〃你来试试好吗?〃她过去揭开了琴盖:〃还不错的声音呢。〃
〃哥哥,你唱。〃范宽怡说:〃蔺伯母才弹得好呢。〃
〃妈不弹。〃女儿说:〃妈妈等一下儿弹。你弹,小范。叫你哥哥唱。〃她把小范按在琴凳上。作手顺便敲了一个音。说:〃听啦!范宽湖唱歌。〃作了个介绍的样子又轻声问了他一句。再提高声音说:〃唱Santa Lucia〃。说完退到一张就近的椅子上坐下悄悄地。
〃偏喜欢唱这个!〃他妹妹轻轻地骂他一句:〃你是个次中音也不管。〃
他们两兄妹是场面上的人物。小范弹得一手好琴。她两手的节奏和微偏的头,都秀美好看。范宽湖声音雄厚的很,唱时两眼神采奕奕很有表情。一节歌将唱完,回头看看妹妹,妹妹点了点头,又弹了一个开头,他把第二节也唱了。全客厅一丝声气也没有。静静听他唱完,大家热烈地鼓掌。
小童高兴地跑过去跟伍宝笙说:〃不假吧?他是唱得有这么好!在宿舍常唱的。今天有了钢琴,简直跟唱盘一样!〃蔺先生听了笑着说:〃是唱得好。欢迎,欢迎。〃蔺燕梅过去问:〃再虽一支好吧?〃范宽湖早就技痒,情不得总叫他唱。小范笑着说:〃等等再唱吧。别人也玩玩才好。〃她说着站了起来,走回自己座上去。
〃京戏也好听的。〃蔺先生说:〃有人能唱吗?〃
〃乔倩垠!〃凌希慧喊:〃上过台的!〃大家听了鼓掌。薛令超尤其带劲。蔡仲勉坐在他旁边,拉了他一把。
大宴坐在蔺燕梅旁看见不活泼的乔倩垠有点窘,知道粉墨登场与这个对面就唱不同,便问蔺燕梅说:〃有胡琴吗?没有托的,恐怕不好唱。〃蔺燕梅正要过去。这时伍宝笙见大家掌声不停,有心要叫乔倩垠和大家多接触,便把她推了起来,又笑着说:〃乔倩垠小姐答应了,唱'贺后骂殿'。〃蔺燕梅便小声对大宴说:〃她现在已经活泼多了。叫她练练胆子吧。等一下多鼓掌。〃大宴笑着点头。
〃改一个'贩马记'吧,没有胡琴。〃乔倩垠轻轻地说。她便开口唱了。唱得真是字正腔圆,丝丝入扣。几个弯儿嗓子便直转上了云彩眼儿里,又细又高,偏又抑扬自如得很。初一唱,听得出胆怯,有点颤抖,过一些时,看大家听得入神,就放开喉咙,唱了〃听刑〃一整段。忽然一声都歇。大家还寂静的等下一句呢。蔺燕梅喜欢得跑过去抱住她。她轻轻咳嗽了两声。蔺太太说:〃真累着了。快来我这儿歇歇。乔小姐身体不大好吧!〃蔺燕梅扶她过去。大家掌声之烈更盛过方才。
〃燕梅。〃蔺先生对女儿说:〃我们肚子都饿了,你有什么好吃的给我们吃?〃
〃咦!〃她叫:〃我倒忘了。听得太高兴啦。〃说着就跑了。
等了一下,有一个仆役,一个老妈,一个拿茶盘,茶具,一个拿了壶,每个人前面都摆了一份杯,碟,小叉子。等了一下,又端出许多香喷喷的糕点来,又好看又还冒着热气。又待了一下。蔺梅领了弟弟出来,她手里一个大盘子,是块大奶油蛋糕,弟弟拿了一把叉,还有一把刀,敲敲打打地。
〃别敲豁了刀刃儿,弟弟!〃她说。两个就都走进来。
大家此刻早都一点不拘束得像在自己家一样了。有的围上桌去夸糕点好看,有的去和弟弟玩。弟弟一个个都见了。蔺燕梅要他去收集碟子,由姐姐切开糕,并且摆上点心。弟弟把第一盘给了妈妈。第二盘给了爸爸。姐姐说:〃傻孩子!客人呢?〃弟弟就笑。把手中一碟糕差点倾在地毯上。
小童一边吃一边直喊好。蔺先生说:〃是真好吧。可以说出来了吧?这点儿东西把燕梅忙了一天!〃
〃爸爸就多吃两块吧!〃她说〃要你宣传!〃大家知道是她作的,都惊叫了起来。她只是轻轻地笑,殷勤地让大家多吃。
〃用不着让,燕梅。〃伍宝笙说:〃准定都会当饭似的吃饱了。你若是不信,有多的小童都能带回家去呢!〃
〃你看你早说了一句!〃蔺燕梅说:〃我当真预备了一盒给他带回去呢!〃
〃真的?〃小童说。蔺燕梅已经跑出去扶了个大纸帽盒来。大家围过来看。蔺先生蔺太太也不知道她捣的什么鬼。帽盒一揭开,啊!
〃一只蛋糕荷兰鼠!〃大家不觉一齐说。这只荷兰鼠胖胖地有兔子,真是非常可笑的神气。白的奶油,和巧格力,作成一只花的荷兰鼠。两只小眼是两粒蔺燕梅自己的钮扣。小童发了愁。〃这怎么舍得吃呀!对不对?〃伍宝笙看了他说。大家都笑。谁也觉得吃了可惜。那样子实在做得太好看了。
〃真是好。〃蔺先生说:〃把爸爸的帽盒也给送了人啦。〃大家听了又笑。小童忽然想了起来就跳起来说:〃送给米线大王!〃
这一声大家欢呼起来。伍宝笙叫大宴把这米线大王宴请学生的事告诉蔺先生蔺太太。范家兄妹也是第一次听到。蔺先生听了叹息。蔺太太直掏手绢擦眼睛。
茶点吃过,大家竟有饱餐一顿饭似的感觉。蔺太太对蔺先生说:〃燕梅确是长了不少见识。她的主张真对。你的客人来三十个也吃不了这许多蛋糕!〃蔺先生大笑着看他们,男学生也笑,女学生才有那么一丁点儿难为情起来。
〃燕梅!〃蔺先生看他女儿收拾了桌子,又给大家添了茶,就说:〃你,琴也听了。唱歌也听了。又烦了乔小姐唱了一段奇双会,你用什么招待人呢?净让大家夸你荷兰鼠做得好?〃蔺燕梅听了忙用手势叫她父亲不要说。她父亲偏不肯停。急得女儿直央求:〃爸爸!爸爸!下回吧!下回吧!〃闹得大家都听见了。伍宝笙过去问她是什么事,她不肯说。蔺先生说:〃我要来催场了。〃他便走到钢琴前在琴盖上取下一个提琴盒子来开了琴盒,拿出琴便试了试音。蔺燕梅羞涩地向大家闪烁着她明亮乌黑的眸子,说:〃不要笑话呀!〃便跑上楼去了。蔺先生试好了音,过去请了蔺太太来从地在琴凳上。先合奏了莫札特的一个小舞曲。蔺燕梅下来了。
她换了衣服,穿了软鞋和长长的白纱舞衣。把头发散下来,一只手提了衣裙走来了。大家看得太着迷了,都不知道怎么好。她的小嘴也微微张开了,因为心跳太厉害了。
〃开始了!〃蔺先生说。燕梅就把腰略一弯行个礼。音乐一响,她轻轻一纵舞步便旋转起来到了琴台前一块没有地毯的光滑地板上。她跳的是一种不急躁也不滞缓的表演舞步,正合她身份年纪。她舞来如闲话那样自然,如顾盼那样明媚,如蜜蝶那样快活,如白云那样悠暇,如麂鹿那样灵巧,如家鸽那样优美。她舞起来就不觉手足无措那样窘了。在舞步没有规定眼睛一定要看什么地方时,她也敢看了大家偷笑一笑。作父亲的也还她个高兴赞许的鬼脸。
音乐快了起来,她的步法也随了加快,同时拍子还是那么清楚。忽然,提琴钢琴都停,她便如栖息昆明四郊古树上的白鹭那样,轻巧地落在树巅,无声息地捡起美丽的白翅。
她再站起来行礼,母亲便把她揽在怀里,坐在沙发上。由她伏在怀里,跪在地上,长长的白纱衣服铺在淡黄有光的地板上。大家只晓得拍手,不知道说什么好。弟弟看了姐姐也爱。他就用小孩那蹒跚的步子,也跑过去扑在母亲膝头。姐姐伸开手臂抱了弟弟的小头,遮了羞脸。半天也推不开。她的脸上此刻倒泛起了一片桃红颜色。
外边日色渐渐暗下来,窗影长长地拖在客厅内椅上,桌子上,地毯上,人身上。夕阳已经卸山了,
像是做了一场美丽的春天的梦那样。大家恋恋不舍地起身告辞。蔺燕梅就穿着舞衣送他们出来。这时看她穿了这长长的衣裙又不显得不同。正似如她这样颜色,再美些的衣服也好家常穿那样。
范家兄妹和小范代周体予借的三辆自行车也由用人推出来。大家说一同唱唱走回去吧。蔺燕梅和父母亲送到栅门口。一对狗直送到公路上。
小童捧了大纸盒,大家快乐地一路唱了许多歌,走进城已经是很晚了。大家仍是在一块儿走去文林街,找到米线大王。商量好了,谁也一言不发往后院直走。见到老婆婆才由伍宝笙说明原委,把纸盒递上。老婆婆感动地流着泪,把儿子媳妇喊了进来,叫他们再三谢了,要他们在门口把这荷兰鼠摆三天。
一传十,十传百,昆明城西北角上这个拉丁区里,借了这段佳话,学生和居民的感情要好无间便真如水乳交融一般。
八
寒假开学后不久,出了一件引得人人惋惜的事。
那天在蔺燕梅家茶会之后大家都为了蛋糕制的荷兰鼠一事高兴得不得了。凌希慧课外在一家通讯社作记者。她特别用这个题目,从大轰炸毁了米线大王的老店起始描写了大宴他们那九个学生 的年夜饭,直说到送糕报恩。因了这故事的线索,顺手介绍了联合大学学生生活。又特别赞扬各地移居云南的同胞与土着联络感情的行动。一篇万多字的文章写来尽情尽理,娓娓动人。更起了个标题叫做〃荷兰鼠卸环记〃说得这些学生的生活真是叫人同情。受了人家好意,肚里虽搁得下这丰盛的一餐饭,心上却忍不住那温热的一片情。于是口头时时传述着,心上时时记挂着,清贫的日子里,罕能得到一点珍贵的东西,可以来相赠。正巧有了这个大尽糕。谁也舍不得吃,可是提议作一番慷慨的赠予时,就马上一致赞成了。末尾是伍宝笙的一篇致词,凡是天下作父母的人听了都不免下泪的。那样长得羊脂净玉的女儿,对了一个陌生的老婆婆倾吐出自己一颗年轻人背乡离井,辞别父母的一腔酸辛话来,谁听了也不忍的。这文章刊出后报纸上传诵一时。马上有专门描述战时学生生活的征文,又不知有多少人来到文林街上看那个荷兰鼠和瞻仰老婆婆的风采的。偏偏在这热闹的场面里谁也找凌希慧不到。
开学一个星期了。寒假开学比暑假不同。大家按了旧功课表习惯地去上课。按了下班时间习惯地找同样无课的人玩。谁也找不到凌希慧。大家开始奇怪了。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因为征文描写学生生活的事使她一阵忙乱中,无暇来上课,但是总不致于忙乱得到学校来注一个册的时间也没有。因为谁也没想到精明的凌希慧可能忘了注册日期。忙碌之中也没有人去找她。不料注册截止了。公布出被认为是休学的学生名单上已经有了她的名字。这是铁定了无可挽回的命运了。
注册刚期第二天,凌希慧单身一个人来了。迎面碰见蔺燕梅夹了笔记本子正要去上课去。她拖住问:〃你姐姐在屋里不在?〃蔺燕梅说:〃在呢!〃她说:〃好,我去看她?〃蔺燕梅见她神色不同平时,也便不去上课跟了进来。到了屋里一看,沈蒹,沈葭,史宣文,伍宝笙都在屋里,大家一齐都站起叫她。她再也强忍不住,两行眼泪扑簌直流下来,索兴放声大哭了。
原来凌希慧处境很与别不同。她自小父母双亡,一个奶妈听了她母亲临终遗言说:〃这孩子自幼死了父亲,我顶替了这些年也没有能看见她长大,亲戚朋友中恐怕 没有一个像你这么疼她的。我把她托给你,你带她上省城去找她叔叔去无论如何求他看顾!〃又说:〃她父亲死后这些年,家里的产业全是由她叔父经管,我没有过问过一句话,给一个花一个,少一个省一个。现在索兴我也去了。只剩一个孩子,要他多费点心吧。〃这个奶妈是个有良心的人。几年来看了凌家产业两房如此不同,心上不平,满想,这位小姐长大,也挣一口气,不料又飞来横祸,太太也死了竟要成个无人理的扳女。她哭着答应了。看着本家们埋了太太。自己带了省城捎来未用完的钱同了小姐从蒙自搭了小火车到了碧色寨,换乘滇越路车直往北来。本来人见到遗嘱,听到凌太太临死的遗言,因之无一人拦阻。反倒有些知道奶妈忠心的,肯另外赠她旅费。奶妈心中感激,都一一记在心上,准备他日报答。
凌家在蒙自原是大族。多少代下来各房也都分得远了。各房景况也都平常,只有凌希慧的父亲叔父兄弟两个人肯要强,不愿守了那点长不多,变不大的祖先遗产和年年添加的人口争粮食吃,自小就跑到省城昆明来作生意。据说是从挑小担子卖针线洋货作起的。到了三十头,靠四十岁上,都成了昆明首富。兄弟俩在金碧路上比肩建了两所大楼,一家万昌源,一家万隆源两个大百货店。万源两字是凌家堂号,昌,隆是老大,老二两兄弟各人的名字。两个大店包办,批发了全省洋货的生意。走到各州县的洋货店去问,没有不知道省城凌家弟兄的铺子的。批发生意作多了,门市上,倒都不在意了。
老兄弟两上,都近四十了还没有娶亲,提媒的人把门限也踏穿了。弟弟说:〃这样事要办,二十多岁时就该办,现在过了年头,不必办了。〃老哥哥却不大赞成,他说:〃咱们若是不从老家出来,咱们祖先还不致绝了后,现在发达了,倒要作出这不孝的事来,你我将来伸腿一去,这一生辛苦所为何来?〃当时作哥哥的大概已经看上了也是一家同行的广东商人的女儿,便决定娶她,弟兄两个就算闹翻了。
据本地传说弟兄两个当初来到昆明时断了盘缠,睡在大东门城门楼上时,曾经有神人托过梦。说他们弟兄命是连在一起的,都是妻子,钱财天生的不能两全。辛苦一辈子也是如此。勉强不得。如果有心求财,就要断了娶妻生子的念头。如果在来日发了财,又想娶妻,必致二人皆遭大灾。所有产业由上天收回去兄弟两个第二天早上醒了。一对证,做的梦皆一样就奇怪起来。两个人商议一下子,觉得这梦很有道理。两个人即使是讨饭回去,也必可有一碗靠得住的饭吃。有间房子住。娶亲生子都是当然的事。若不然,只有狠上心在省城作生意。弟弟说:〃家乡里不短传宗接代的孝子贤孙。我们既然辛辛苦苦出了来,万无这样回去的道理。苦上几十年挣个家业分给同族也是好的。到那时候两个老头子了,还娶什么妻室呢!〃哥哥想想也对。眼看都要讨饭了,先许下这个发财的心愿再说。顾不了那么远。
他们当下叩了头许了愿,果然辛辛苦苦家也不想,本分地做起小生意来,一个钱也不乱花,挣了后来那样大的家业,亲戚本族都沾了光。哥哥自己眼看着钱变成的钱。没有一个小钱是平白来的,算盘精了,知道不是神道的力量,觉得娶亲的事也不妨进行。弟弟看法正相反,就极力反对。这事真假无人能晓,总之,哥哥提出一笔大现款来,娶了那个广东女儿,回老家去,再也不肯辛苦作商人了。把两家字号都交给弟弟。
那小姐过不得苦日子,在女儿长到五岁时也就过去了。所以凌希慧就是五岁上由奶妈带上省城的。这些话都是奶妈讲给她听的。她也同奶妈一样不信什么神道。不过她倒也不在意产业。入了联合大学以来只想努力求学,哪怕家产全和她断了缘也好,只要她能和她叔父那个古怪的老头子也断了缘就成!她叔父供她上学,见她聪明也很喜欢她。只是一切事完全替她作主,没有她的自由,她不痛快。她插班入的联大。自己还在外面作着新闻采访员。也不管叔叔对她的打算。
这年旧历年她回去跟叔父拜年,叔父叫她见了一位卅多岁的商人模样的人。并且留了那人在家吃了午饭才走。从蔺燕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