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笔花六照--梁羽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九八二年四月)

曼谷的兵车之会
这两个月来,象棋界有两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一是在广州举行的“三王赛”;另一则是在泰京曼谷的兵车之会——正式的名称是亚洲城市象棋名手邀请赛。参赛的名手共十六名,包括有中国的两个冠军级棋手胡荣华和柳大华(另一老冠军杨官磷则只任领队,不参加比赛)。香港的代表则是曾益谦和李旭英。
比赛的结果稍为有点“爆冷”,赛前预测,一般都以为冠军呼声最高的当是中国的“二华”,李来群也是热门人选。但结果却是另一中国棋手陈孝堃荣获冠军,李来群得亚军,胡荣华得季军。中国的“新科状元”柳大华则跌落第七。
其实陈孝堃之获得冠军也不算怎么“爆冷”,远在一九七五年,陈孝堃就曾经有过战胜胡荣华的纪录。他的归心马战术化腐朽为神奇,曾博得棋评家赞为“招里藏招”,我曾赞以词道:“禁忌何妨,新招频试。敢将腐朽化神奇!添得梅花一瓣香,橘中胜负浑闲事。”《橘中秘》和《梅花谱》是著名的象棋古谱,“添得梅花一瓣香”者,意即对象棋艺术有一点一滴的新贡献也。
香港的曾益谦也有很不错的表现,他对陈孝堃的第一局,陈弃子取势,他本来有个机会可以化解陈方攻势而夺取胜利,只因走了一步缓着,这就应胜反败了。不过他对中国另一名好手徐天利则是打成平手,两局均和。假如他不输给陈孝堃的话,是有进入前四名希望的。
柳大华之跌落第七,那是因为输给东马古晋棋手黄聪武之故。那局棋弈至残局时,柳以车马兵对黄的车炮兵,本是和局。柳要“硬杀”,弃了士相,结果反给工于残局的黄聪武“杀”了。另一印尼年轻棋手余仲明也曾以凌厉的攻势战胜徐天利一局,获得很高评价。从这也可见到海外棋手的实力,与中国的棋手相差其实不远。

(一九八二年六月)

罗燕清力撼女棋王
曾益谦先生是本港专业教棋的“老师傅”,近来他有一件十分得意的事,今年七月,在澳门举行的省港澳象棋埠际赛中,他的女弟子罗燕清和广州女棋手黄子君以一胜一负打成平手,令得棋坛刮目相看。
黄子君可不是等闲之辈,提起此马来头大,她不但是代表广州队的女棋手,而且是中国的第一个女棋王。
中国是在一九七九年的全运会中开始增添女子棋赛项目的,黄子君就是第一个获得女子象棋冠军的人。她是广州业余体校象棋班的学生,指导她棋艺的老师是广州名棋手陈松顺。夺得冠军那年,她只有十七岁。
在她之前,中国最出名的女象棋手是安徽高华。高华也是第一个参加全国棋赛的女棋手,七五年的全国赛,她就以安徽队代表的资格参加了。不过当时是男女混合比赛的,所以她没有获得名次。但在那次全国赛中,她也曾打败黑龙江的名手孟昭忠,令得棋坛为之震惊(孟是黑队的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就是王嘉良)。
七九年全国棋赛的时候,人们都以为女子棋赛定是高华夺标,哪知她却败给了北京女将谢思明,而黄子君则连胜京沪两女将(上海女将是单丽霞),终于登上冠军宝座。
广州的《象棋月刊》曾介绍她两件趣事,一是“棋廊练棋”,一是“擂台试剑”。广州文化公园有条走廊,在这条走廊下棋的人甚多,称为“棋廊”,其中不乏名手。黄子君是棋廊常客,常常走得最迟,买一两个面包当作晚餐。广州许多游乐场都设有象棋擂台,她几乎打遍所有擂台,称为“试剑”。
罗燕清胜她的那盘棋是抓着她的一个“软着”,就毫不放松而力克强敌的。罗本来输了一盘在先,这盘又是后走,在不利形势下有此表现,更加难能可贵。
她年纪很轻,今年也只是十七岁。

(一九八二年九月)



虎斗龙争一局棋——一九七五年全国象棋赛杨胡决战述评
作者:梁羽生   

“蜀甲秦兵同朽木,齐城燕垒无坚壁。”胡荣华果然是如棋评家预言那样“更从容七战霸诸侯,矜宏绩”,成为了中国象棋史无前例的“七连霸”了(按:“史无前例”陆续有来,现在他已是“十三连霸”了)。
这次他是以压倒性的胜利取得冠军的(踏入决赛阶段,他从未败过一局。老冠军杨官磷则输了两局),但却并非一帆风顺。

两次“有惊无险”
第一次他碰上的“有惊无险”的局面,是再战陈孝堃的一局。陈曾在预赛胜过他,决赛重逢,争夺升级(陈若能胜,可进入最后四强)。胡荣华抱必胜之心,陈孝堃亦有再撼“霸主”之志。开局未久,陈即用新招,计划以先手方而用归心马的战术。胡荣华虽然没有中他圈套,他也还是可以弈成和局的。惜乎走了一步弱着,逐渐给胡扩大先手,终于败了。
这局棋的胜负对胡影响不大,而且“中变”之后,陈孝堃即使全无破绽,似乎也难胜他。不过他当时是尚未知道他的后来战绩会那样好的,在陈孝堃使出新招的时候,可以看得出他是小心翼翼,用极为绵密的着法解拆的,故而可以说是稍为“有惊无险”的局面。
在最后四强决战阶段,他和杨官磷的一局,风险就较为大了。当时杨的积分比他领先一分,这一局的胜负很可能就是决定冠军谁属的。杨用屏风马双炮过河开局,中局反先,纵不能胜,也可上风成和,成和即是对杨官磷有利了。结果杨官磷也是在紧要关头,算错一着,比陈孝堃更糟(陈不过是走了“弱着”,而杨则是“错着”),应和不和,反成败局。

蜀甲秦兵同朽木
“乱云飞渡仍从容。”这是胡荣华的棋风,在这次的棋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并非一帆风顺,才格外显出他的“从容”。
正因为有过惊险的局面,才更加看得出他的镇定功夫。“有惊无险”只是指盘面的形势而言,他本人是绝不惊惶失措的。
“蜀甲”并非不坚,“秦兵”并非不利,但在他从容应付之下,“坚甲利兵”竟如摧枯拉朽,这份镇定的功夫,在目前全国的名棋手中,似乎尚无人能出其右。
现在先让我们看看,他和杨官磷的对局。

 上海 胡荣华(黑先胜) 广东 杨官磷
一炮二平五马八上七
二马二上三兵七上一
三卒七上一马二上三
四车一平二车九平八
五马八上七炮二上四
六卒五上一炮八上四
七车九上一相三上五
八车九平六士四上五
九卒三上一车一平四

弈至第六回合,成屏风马双炮过河应当头炮局。这是杨官磷的拿手名局之一,他曾在他主编的《象棋月刊》中有过专文论述。这个布局往往会演变成双方极为激烈的搏杀。
第九回合,过去一般人多走炮八平三兑车,演变下去,搏杀凶险。近年国内棋手认为后手方走车一平四兑车才是正着。兑车后虽然稍处下风,如无错失,可以成和。比炮八平三较为稳健。

十车六上八马三下四
十一 卒三上一相五上七
十二 卒五上一兵五上一
十三 马七上五相七上五
十四 马三上四车八上五
十五 马四上六车八平四
十六 士四上五炮八下二
十七 马六上八马四上三
十八 炮八平六炮二平九
十九 马五下三炮九平六
二十 车二上四兵五上一

第十四回合,胡若改走炮五上三打中兵亦佳,可以稳握先手。但胡这着上马,则是比较深沉的攻法。
胡匹马走卧槽,杨车守将门,退八路炮河头固守,仗多兵之利与胡纠缠。
第二十回合,胡走车二上四与杨兑车,杨不能兑车,因对方有卧槽马杀势,因此只能过中兵。胡荣华这着棋,演变下去虽然能够抢回中兵,但却渐失先手。所以胡方这着,似乎应该走马三上四咬炮更有攻势。杨不能用车去马,否则胡一个卧槽马叫将,立成杀势,着法为马八上七、帅五平四、炮五上一。

二十一马三上五炮六下五
二十二炮五上二马三上五
二十三马五下七车四上一
二十四马七上八炮六平八
二十五车二平三(如图)……



胡抢回中兵却被杨占了先手。这几个回合,杨运子取势,俱见功力。弈至如图形势,杨重兵集结胡之右翼空门,胡之卧槽马被杨之士线炮射住,进退失据。形势已是可说对杨甚为有利。
但在这紧要关头,杨却走了一步“躁着”,更要命的是在“躁着”之后,又走了一步大漏着,竟把可胜可和的一局棋输了。

功力悉敌 难分轩轾

瑜亮同时豪杰,十载雌雄未决。
老将图功,举棋翻误,惊报军初折!

杨胡二人可以说得是棋坛的“老对头”,自胡荣华崛起之后,几乎每一届的全国象棋大赛都是他们二人争霸的局面。用“功力悉敌,难分轩轾”这两句成语来形容他们,也可说得是最恰切不过的了。
从一九六零年算起到一九七二年止(中间有几年停办棋赛,七三年胡荣华到广州与杨官磷作友谊赛,七四年全国棋赛恢复),他们之间公开赛的记录是:一共下了十七盘,四胜四负九和,恰好打成平手。
但最近这两三年杨官磷则似乎渐处下风,到今年全国比赛之前,他和胡荣华公开赛的记录,多输了两盘。
这次的全国赛,杨官磷的成绩本来一直不错,在和胡荣华决赛之时,他的积分还是领先一分的,只要弈成和局,就对他有利。
如图形势,胡之卧槽马被杨之士线炮射住,攻势无法展开,而右翼又有防务空虚之虞,这样的盘面,杨方已是可胜可和的形势。
此时杨方的最佳着法应是车四平二赶马,在有利形势下与胡互缠,稳握先手。这样才是攻守兼备的上策。

一着棋差 铸成大错
杨官磷并非看不出这步棋,但他误认为发动攻势的时机已到,无须纠缠,这就走出了“躁着”了。
他走的是炮八进五叫将军,这着棋表面看似有攻势,但此炮一进,易发难收,反而造成祸患。

二十五……(接图)前炮上五
二十六象三上五车四平八

进炮叫将之后,杨官磷续走车四平八,准备发动“三子归边”的攻势。
看来胡方右翼已成空门,杨方攻势甚为强劲。其实这一着车四平八却是更大的错着。
假如杨发觉得早,不走这着,仍然把躁进的八路炮退守河头,虽失一先,还可固守。此车一走,可就给了胡荣华可乘之机了。
不过倘若没有第一流高手的棋力,也看不出杨官磷的破绽的。(请有兴趣研究的棋友在未看下文之前,先替胡荣华想一想,在这样形势下,应怎样走才能反败为胜?)

奇峰突起 扭转劣势

二十七后马上七前炮平九
二十八马七上五相七下五
二十九车三上三……

杨官磷失算,胡荣华则已是成竹在胸,不理会他三子归边的攻势,把八路的河头马跳过河吃兵,杨一平炮,他立即进马踩相。
这两步棋真可说是奇峰突起,把杨官磷杀了个措手不及!
胡荣华弃马入局,踩相后有双卧槽马杀势,杨官磷当然不能不吃他的弃马,一吃弃马,胡立即车三进三,“硬杀”杨的七路马。
此时杨方不能退马去车(因胡有马八进六挂角马的杀着。可见车离开要线之害!),抽车也不行,只能借抽子兑炮,兑了对方中头恶炮,暂解燃眉之急。子力虽然仍是相等,但杨方失了一相,进入残局,自是大大吃亏了。
“诸葛一生唯谨慎”,杨官磷的棋风本来是以算度深远、谨我的猜想,可能与他想在公开赛中扳回一局的“贪胜”心理有关,因此形势一有利就急于求胜,却不料欲速则不达。
当然更大的因素是年龄体力方面的吃亏,在激战中他的精神自是比不上正在壮年的胡荣华。据杨官磷说,当时又恰值在拍电视,强光耀眼,对他也多少有点影响。

稳狠结合 终获胜利
但话说回来,假如不是胡荣华,换了别一个人,也未必能够在限时间的比赛中,在那样复杂的盘面之下,立即看出杨官磷的破绽的。
而且杨官磷素来以残棋著名,虽然失了一相,要胜他也还不是易事。胡荣华在扭转劣势之后,着法非常绵密,又稳又狠,结果还是要经过六十九个回合的缠斗,方能取胜。
续着如下:

二十九……车八上三
三十 士五下四车八下四
三十一车三下七车八平五
三十二车三平一马五上七
三十三车一上三车五平六

三十三回合,胡车一上三守卒行线,是攻守兼备的佳着。此后杨失一相,已是难以对攻。

三十四士六上五马七上六
三十五炮六下一车六平四
三十六车一平四车四上三
三十七车四上三兵一上一
三十八车四平二炮八平七
三十九车二平五帅五平四
四十 车五下一车四下五
四十一马八下六相五下七

弈至三十六六回合,杨以马兑炮,稍有和棋希望,但车炮缺相对车马,仍处劣势。三十九回合杨出帅诱胡吃相,胡若车五上一去相,杨车四退五捉死马,可以逼兑,胡当然不会上当。

四十二卒七上一炮七上一
四十三马六下五车四上三
四十四马五上六车四平一
四十五车五平三炮七平八
四十六车三上四炮八上七
四十七象五下三车一上三
四十八马六上七帅四平五
四十九士五下六车一平三
五十 车三下四车三下四
五十一车三平五车三平六
五十二将五上一车六上四
五十三象三上一车六平四
五十四马七下六车四平三
五十五马六上五车三平四
五十六卒七上一车四下七
五十七马五上三帅五平四
五十八马三下四车四上六
五十九将五下一车四上一
六十 将五上一车四下八

这十几个回合,杨破釜沉舟,竭力抢攻,虽然得破对方士相,但胡方车马卒配合已成杀势。

六十 将五上一车四下八
六十一卒七上一炮八下八
六十二马四上三车四上七
六十三将五下一车四上一
六十四将五上一车四下一
六十五将五下一车四下七
六十六车五平八车四平一
六十七车八上四将四上一
六十八马三下五炮八下一
六十九卒七平六(胡胜)

弈至六十九回合,胡方卒七平六成妙杀!后着杨若士五进四去卒,胡马五进六杀;杨若帅四上一去卒,胡成“钓鱼马”(车八退二,帅四退一,马五退七)亦杀!
杨官磷输了这局,战意似乎颇受影响。最后四强决赛第三轮,又以“盲”了一马输给蒋志樑,只能屈居季军了。


古晋观棋
作者:梁羽生   

橘中逐鹿消闲日,鸿鹄高飞拜弈秋。
收拾诗囊挟棋谱,乘风汗漫作南游。

生平最喜欢两件事,一是旅行,一是下棋。旅行要挤时间,下棋要找对手,两者有时都很难“恰到好处”。资质所限,今生是难望成为一流棋手的了,所以更喜欢看一流高手下棋。
两年一度的亚洲象棋赛,上一届(第七届)于去年(一九七九)十一月下旬在马来西亚的古晋举行,我恰巧比较有空,就随香港棋队前往观棋,当作度假。
古晋是东马名城,以风景幽美著称。能够参加亚洲象棋赛的选手当然是各地棋坛的一流高手,大过棋瘾与旅游之乐,此行可说是兼而有之了。因此虽说是“昨日黄花”,似乎也还值得一记。
古晋给我的印象,令我想起一部古代棋谱的名称《适情雅趣》。它靠山面水,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好像香港初夏的气候,不会感觉太热。在市中心区,到处也都可以见到花草树木。人们在街上悠闲的走着,毫无香港那种挤逼的现象。
亚洲棋赛的举行,给古晋平添了热闹气氛,人们对棋赛的欢迎,也是十分热烈。而对我来说,古晋朋友的热情,更是令我永远难忘。
棋赛的地点,是在古晋最宏伟的一座建筑物——敦拉萨馆,每晚都是座无虚席。
报纸以大量的篇幅,报道棋赛消息(古晋有七家报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