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河镇-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愿不如所料却果然不出所料,锄奸标语突然惊现西安的街头,流言蜚语暗传于古城的巷尾。缪澄流军长、刘多荃师长于同一天分别在高陵、渭南两个不同的地方,收到了来自十七路军的,内容也完全相同的电报各一份。电报声言王以哲所以置副司令的生死于不顾,是因他已被南京以三百万元所收买,现已将其处死。
遗憾的是这个投石问路的危险信号,并没有引起缪澄流军长和刘多荃师长的警觉。他们只是一般性地致电杨虎城,要他对王以哲何柱国等加以保护。更遗憾的是只有何柱国应邀住进了绥署,而王以哲却以为杨虎城未免小题大做而曲解并拒绝了杨虎城的好意。王以哲过于自信而低估了某些人,他只知自己手握重兵,却忘了远水难解燃眉的古训。
冲进王以哲家中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学生、警卫二营一连的连长于文俊。老师因感冒而卧病在床,学生前来“探望”的礼物竟是一梭子子弹。可怜一军之长连中九弹,竟屈死在一个小小的连长手中。当于文俊指挥人掘地三尺,却没有起到所谓的三百万元赃款时,这才大呼上了孙铭九的大当。
在西安事变的善后谈判中,何柱国曾电话要求顾祝同给西安方面六百万元作为接济,后经讨价还价只落实了三百万元。电话里的一句空话被捕风捉影几经炮制后,竟成了少壮派们杀害王以哲军长的“莫须有”的罪名。
跟王军长一块被害的,还有总部交通处的中将处长蒋斌、副处长宋学礼与参谋处长徐方。血案正好发生在西安事变的五十天后,即民国二十六年的二月二日,故又被叫做“二二事件”。
在何柱国军长的家中,警卫二连的连长王协一却扑了空。当他赶往绥署要人时,却在杨虎城严厉的斥责下被刘光复缴械后赶了出去。
与此同时,有几个青年军官也冲进了周恩来的办公室。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周恩来便立即明白了,他霍地拍案而起大声地呵斥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以为这是在救副司令吗?不!你们是在帮蒋介石害副司令,在做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你们破坏了团结又分裂了东北军,你们是在犯罪!”
面对周恩来的声威,几个青年军官气焰顿敛并默默地垂下了头。在平静下来后,周恩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认识错误,几个青年军官惭愧得无地自容,并流着眼泪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古城西安再次笼罩在一片恐怖中。周恩来大义凛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立刻带李克农刘鼎等,于第一时间赶到王以哲家安抚家属并帮着料理后事,使东北军将士们无不深受感动。周恩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地粉碎了别有用心者“少壮派是受共产党的指使,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的恶意中伤。
听说王以哲军长被害,刘多荃师长怒不可遏,立即调转枪往西安杀来。不排除包括某些有政治野心却无政治头脑在内的少壮派们立即慌了手脚。思来想去后觉得除共产党外,没有人能够救他们的小命,于是一次哭求到周恩来的面前。
考虑到大多数人是感情用事一时冲动才铸成大错,更重要的是必须尽快结束这无休无止的冤冤相报,在与杨虎城商议后,周恩来冒着涉嫌庇护凶手的风险,将应德田孙铭九和苗剑秋等,通过红军的驻地送出了陕西。
果然不出所料,直接凶手宇文俊虽被剖腹挖心来祭奠王以哲的亡灵,却还是难解刘多荃师长的心头之恨。因为没有抓到主谋应德田等,刘多荃竟迁怒于共产党,并派人诱杀了与此事毫无关系、为促成三位一体而功不可没的,并已被张学良提升为少将旅长的高福源。
“二二兵变”彻底地瓦解了三位一体,东北军高层一怒之下放弃了有利于三位一体的甲案而接受了不利的乙案,十七路军也被缩编为三十八军,后来两军又被蒋介石逐步肢解而不复存在。张学良被长期囚禁,杨虎城被迫出洋后又遭暗杀。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就此落下了帷幕。
西安事变,兄弟阋墙,外御其辱,我有责任,你有义务
卢沟晓月,守土抗战,保家卫国,胜者中华,败者日寇
二零零七年十月——二零零九年年底第一稿
二零一零年元月——二零一零年九月第二稿




 《南河镇分章故事梗概》第一

长篇小说《南河镇》所描写的,绝不是发生在一个小镇里的故事。南河镇不过是中国、是陕西、是关中的一个缩影。追随着南河镇各色人等的足迹,故事在陕西、在关中、在全国铺了开来,甚至走出了国门。
以辛亥革命前后三十年为时代背景,《南河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生活和历史画卷。
打开世界地图,有一个酷似鸡母的板块,那就是中国。在这个板块的腹地,还有一个形似跪俑的板块,不用说那就是陕西了。在陕西的腹地,又坐落着一座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就是阳都古城。
南河镇地处渭水跟三女河的交汇处。跟阳都古城隔河相望,是古城的延伸。南河镇与三女河东岸的河东堡、西岸的河西堡一起,是故事的发祥地,也是主人公们长期繁衍、生息的根据地。
因地处城乡结合部,南河镇里不乏士农工商各色人等。因此,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就更加的丰富多彩了。
三女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的三个峪口——红峪、紫峪和蓝峪。蓝峪里有个采药和兼治各种疑难杂症的老中医,人称“老神仙”。老神仙老伴早亡,膝下只有一掌上明珠叫孙兰玉。
因羡慕若兰若玉的孙兰玉,红峪跟紫峪的人们,竟也各自给自家演绎出了一个美女。并将她们羽化为神,分别叫做“红衣仙子”和“皇姑仙子。这红衣仙子是将门之女,是周亚夫的传人;而皇姑仙子则是个金枝玉叶,是西周王室的后裔。关于她们,还各有一段既惊心动魄,又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
这红衣仙子”和“皇姑仙子”,已经是美丽绝伦。这兰玉姑娘,还用得着多费笔墨吗?
兰玉姑娘年方二八,正值豆蔻年华,却因孤芳自傲而找不到婆家。舆论的压力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在河东堡也有两户人家,一家是财东家,一家是秀才家。秀才家因为穷,世世代代只能中个秀才;财东家因为笨,世世代代只能是个童生。为了自家,也为了照顾秀才家,财东家聘老秀才给儿子郭福寿做老师,让小秀才陈德润给郭福寿做陪读。
郭福寿不愁问不下媳妇,但老财东却另有所图。陈德润眼看着大了,老秀才也暗暗着急。
年年在歇馆期间,老秀才都要给财东家进山采买药材。因此,与老神仙已是故交。他虽然喜欢孙兰玉,却从不敢奢望娶她为儿媳。
一次带着儿子进山,不料孙兰玉跟陈德润竟一见钟情。孙兰玉赋诗向陈德润表明了心迹,陈德润和诗也向孙兰玉直抒了胸臆。孙兰玉的一曲“十八相送”,跟陈德润的一曲“楼台会”,将他们之间的爱慕之情,推向了巅峰。
孙兰玉与陈德润的珠联璧合,彻底地粉碎了老财东的黄粱美梦。毕竟是个厚道人,想通后他一边为他们祝福,一边开始张罗起儿子的婚事。
柳叶一家,原是来自河南的难民。在渭河上以打渔为生。为了生计,在一次洪水中,她的父母不幸双方葬身鱼腹。柳叶也就此沦为孤女。不得已卖身葬父时,他被没落的官宦人家乔老爷买去做小。乔家已有七个女儿,在乔家受尽折磨又受尽蹂躏的柳叶,却又给他们添了个八姐跟九妹。柳叶被大娘乔马氏卖到了妓院,沦为了妓女。万念俱灰,就在柳叶想了此残生时,八姐多儿跟九妹余儿,又被赶出了乔家。
为了一双女儿,柳叶忍辱活了下来。连遭不幸的沉重打击重塑了一个柳叶,使她变得冷酷、狠毒而又工于心计。为了筹资自己开妓院当老鸨,她竟将不满十四的大女儿多儿,嫁给了开烟馆的嫖客麻子佘做了儿媳妇。
麻子佘的独生儿子佘有志,是个五毒俱全的恶棍。柳叶原想给多儿找个有钱的人家,不想却又将她塞进了火坑。
麻子佘的女儿明珠,倒是个好姑娘。她跟柳叶的小女儿余儿同岁,是好朋友,是不拆把的胡萝卜。
在老财东给儿子郭福寿张罗婚事的时候,柳叶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一心想把余儿嫁给既有钱,又为人忠厚的财东家。然而看好财东家的却不止柳叶一个。她的竞争对手,竟是她儿女亲家的佘家。




 《南河镇分章故事梗概》第二

麻子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血淋淋的发家史。
虽念书不多,麻子佘却打得一手好算盘。有这个好手艺,按说谋个体面的账房先生,理应不成问题。可他却心术不正,吃谁的饭砸谁的锅,住谁的店戳谁的窝。久而久之,便再也没人敢朝他这个《山》了。
麻子佘成了南河镇上的一个混混。为了抽大烟,他先买庄子后买房,亲妹子也被卖异乡。接着,他又气死了爹和娘。死无葬身之地,父母被麻子佘礽进了渭河,还被其美其名叫做《水葬》。
能买的都被卖光后,麻子佘又开始了暗偷,甚至明抢。适逢新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在陕西实行禁烟,于是烟土的交易,不得不转入到地下。
麻子佘找不到烟土,云南烟商又找不到买主。在行窃时,麻子佘被逮了个正着。伙计要教训麻子佘,云南烟商却给他烟土抽。多次成功地帮烟商出手了烟土后,麻子佘得到了烟土,得到了赏钱,也得到了信任。
在送云南烟商途中,麻子佘于秦岭山中将其推下了万丈深渊。一夜暴富后,麻子佘成了“佘记烟馆”的大拿。
在争亲中,麻子佘跟他的亲家柳叶势均力敌,都被看好。然而胜出的,却是老木匠刘家。
老木匠原是长寿县人。早年跟他爸给南河镇送木料时,留下来跟船木匠马师傅学了手艺,成为一个小木匠。因勤快、机灵,又为人忠厚,小木匠被马师傅夫妇看中,欲招其为养老女婿。
奈何小木匠也是个独苗,而且即将出师。无计可施。情急之下,马师傅的老婆竟将小木匠骗进并反锁在她女儿的闺房中。虽青梅竹马又两情相悦,两个年轻人却恪守着传统的道德。
生米并没有做成熟饭。这使马师傅夫妇在尴尬的同时,又受到了女儿的埋怨。
老两口正不知所措,女儿却给他们出了一个三全齐美的好主意。于是小木匠的父母被马师傅接到了南河镇。师兄既是儿子又是女婿,师妹既是女儿又是媳妇。
婚后师兄妹生下两男一女。大儿子姓刘,叫刘子明;二儿子姓马,叫马子亮。女儿叫刘小菊,被喊做“菊儿”。
被老财东娶进门的,正是刘小菊。
如花似玉的才女嫁给了穷酸秀才陈德润,已使南河镇人大吃了一惊。陈德润在乡试中一举夺魁,又在南河镇掀起了轩然大波。穷秀才一步登天成了举人老爷,孙兰玉也由秀才娘子成了举人奶奶。巴结者趋之若鹜。
有了钱老秀才想在南河镇办学,老神仙却想扩大中医院。殊途同归。他们的目的,却都想供陈德润求取更大的功名。陈德润却无意仕途而热衷于公益事业,要在三女河上架桥。
在争亲中两败俱伤后,麻子佘又串通亲家、同时也是他竞争对手的柳叶设计报复财东家。
受引诱郭福寿抽上了大烟。烟毒,把忠厚传家的财东家后人变成了一个穷凶极恶的魔鬼。出入在烟馆跟青楼之间,他比麻子佘当年更加疯狂地变卖着家产。丈人老木匠气不过数说了他两句,却反而提醒了他,使他打起了已身怀六甲的媳妇菊儿的主意。菊儿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南河镇分章故事梗概》第三

争亲中双方失利后,在亲家麻子佘的串通下,柳叶成功地报复了财东家跟木匠家。得意了一阵子后,柳叶这才发现自己干了一件害人而又害己的傻事——郭福寿家破人亡了,菊儿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自己更是恶名远扬。
没有人敢向柳叶提亲了——她的小女儿余儿已经老大不小了,却嫁不出去。
余儿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她已经有了心上人。这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菊儿的大弟弟刘志明。两家已仇家冤家的,能喜结秦晋么?余儿,也陷入了危机。
多儿病了。余儿去探望她姐,却不但没见到多儿,却还偏偏撞上了她最不愿意看见的姐夫——大色狼佘有志。
佘有志正要强暴小姨子。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余儿却意外的获救了。救她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佘有志的亲妹子明儿。明儿是陪嫂子多儿到济生堂去找老神仙看病的,不巧老神仙却不在。也多亏老神仙这会不在,否则姐姐多儿的病虽看了,妹妹余儿可就完了。说不巧,又实在是太巧了。
明儿也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她的命运,却比余儿的还要惨。余儿的婚事,还有柳叶这个当妈的在瞎张罗。明儿虽然也有个亲妈,却还不如没有。在无意中得知麻子佘背有人命后,不久她就被吓疯了。麻子佘这个当爸的不沾家,佘有志这个当哥的还想拿亲妹子卖钱、买官。
明儿同样也找不到婆家,其原因不言而喻。
这次遭遇虽有惊无险,余儿却还是不胜惶恐。情知她妈柳叶指望不住,情急之下她求到了孙兰玉。
听了余儿的哭诉,孙兰玉震惊了。明知事情有难度,她还是满口地答应了她。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从余儿的嘴里,孙兰玉这才知道佘有志还有个妹子叫明儿,而且跟余儿遭的是同一个罪。
好事成双。孙兰玉有心同时成全了明儿跟马子亮。这马子亮也不是别人,而是菊儿的另一个弟弟。与前者相比,这件事的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知难而进,济生堂两代四个人全都出动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陈德润能拿下佘有志么?孙兰玉能拿住柳叶么?老秀才跟老神仙,能说服倔强的老木匠么?
余儿跟明儿的命运,又当如何?




 《南河镇分章故事梗概》第四

余儿、明儿跟菊儿,原本就是“胡萝卜不拆把”的好朋友。通过菊儿,孙兰玉跟陈德润先摸了刘志明跟马子亮的底。很难得,他们也正喜欢着余儿跟明儿。
晚上,老神仙手里提着一瓶陈年的老西凤,老秀才右手拿着一包油炸花生米,左手拿着一包腊汁肉。俩人一前一后,走进了老木匠的作坊。
用激将法,他们反打正着套出了老木匠的心里话。请看精彩的对话,看老秀才跟老神仙的所演的双簧,看他们的语言艺术。
柳春院客房里,柳叶接待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这人显然不是来寻花问柳的,因为她也是一个女性。一个衣着朴素、不施粉黛、又若兰若玉的女性。但这个女性无论从那个角度去看上去,都足以使她的柳春院,足以使整个东街,足以使整个南河镇乃至整个阳都古城里的所有女性都黯然失色。不用说这是孙兰玉了。
受人之托,她是来向柳叶提亲的,却又闭口不提正事。见柳叶气色不好,她给她相了一面。受到启发,柳叶竟反过来求她指点迷津。
同一时间,在南头的佘记烟馆里,佘有志也接待了一位不同凡响的客人。慢说是大烟,就是旱烟、香烟,这个人也从来不曾动过。从他那里,佘有志自然是一个子也赚不上。但他对他的殷勤,却使那些前来给佘家送银子的大烟鬼们望尘莫及又自叹不如。这人也不是别人,而是举人陈德润。请看他是咋样将佘有志拿在马下的。
这两件婚事,在南河镇一带,又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三家都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办着婚事。有些人却还是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更出乎意料的是,有两家竟为此还夫妻吵架,父子反目。葛掌柜因没有答应柳叶的求亲而被老婆抢白。曹掌柜也因拒绝娶明儿为儿媳而受到了儿子的埋怨。
没人押礼,老木匠让刘志明跟马子亮分别认老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