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河镇-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叫做‘月盈’吧!”马子亮跟明儿高兴地说:“月盈,盈盈,马月盈!这个名字取得好,既上口又好听。”一时转不过弯,木匠老两口子却仍叫她圆圆,直到长大上学后,才逐渐地改了口叫她“盈儿”。
两个月后,余儿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娃子正好生在县城光复的那天,刘子明给他取名叫“光复”,木匠老两口子则叫他“福娃”。喜上加喜,木匠老两口子就不必说了,就连柳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就是因生了两个女子,柳叶才在乔家受尽了欺辱,后来又被卖到怡春院沦为了妓女。再后来,乔家竟连自家的骨血都不认,多儿跟余儿,也被赶了出来。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在柳叶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永远也难以愈合的伤口。
女人没有地位,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女人,就更无地位可言了。自古母以子贵。多儿跟余儿如果不是女子而是娃子,凭柳叶的年轻,凭柳叶的姿色,被赶被卖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此前,由于接生婆不懂也不会消毒,有半数甚至更多的孩子都难逃“四六”厄运。生七个八个能保住两个三个,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厄运来势凶险,孩子多浑身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脸色青紫并呈苦笑面容。因多发于孩子出生后的四至六日,所以被当地人叫做“四六凤”。孩子出生后的第四天,一家大小的心,便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对付“四六风”的惟一办法,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干艾叶捏成锥状,给孩子的额头与双颊上各放上一炷,然后再用火点燃。至于效果如何,那只能是听天断而由不得人了。
十之八九,大约都是劳而无功。于是只能大睁两眼地看着孩子慢慢变凉、变硬、再变僵,然后央人用席片子一裹,随便挖个坑坑埋掉了事。可怜那些十月怀胎的母亲们,也只能是坐在家里撕心裂肺地嚎啕上一阵,然后作罢。那些刚看见光明又瞬间进入黑暗的孩子,大多都成了野狗们的美味佳肴。眼看着这些短命鬼的肠子、肚子和心肺肝花,被几只眼睛血红的畜生们争着、抢着、撕着、扯着,人们已习以为常,见怪而不怪了。
在老神仙万千叮咛下,接生婆们终于接受并学会了用白酒进行消毒,特别是有了英华医院南河镇分院后,此类悲剧虽不敢说是完全杜绝,但明显的少了许多。戴维夫妇用刀子从菊儿的肚子里取出孩子,从而使母子双方转危为安的事,使南河镇人既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同时也理解了他挂在墙上的,那些虽不堪入目、但却教人看了不由还想看的裸体画。
戴维用事实,使南河镇人理解了他的裸体画,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用事实,使南河镇人接受他关于生儿育女的理论。
“哪儿不舒服?”一天,戴维向前来就医的女人问道。
“这——”女人的嘴张了半天,却只说出了一个“这”字。不知所措中,她急忙用眼睛求助着陪在一旁的男人。
“噢,她‘身不空’。”男人说。女人却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身不空?”戴维大吃了一惊。前来就医的不是头痛就是脑热,不是恶心就是呕吐,不是咳嗽就是气喘,不是腰痛就是腿酸,不是胸闷就是腹胀,不是便秘就是拉稀,却从来还没见过有谁因“身不空”而前来就诊的。
“就是‘有啥’咧。”见戴维茫然的样子,男人忙解释道。
“有啥咧,有了啥咧?”戴维更加糊涂了。
“有啥咧,就是有了喜咧。”男人进一步解释道。
“哦,你是说她有点拉稀,对不对?上次有人将拉稀说成‘跑后’,这次你又将拉稀说成‘身不空’。南河镇的人,可真有意思。”在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后,戴维终于轻松地笑了。
“不对不对!有喜不是拉稀,更不是跑后。”男人连忙大声地纠正说。
“戴维,他是说他媳妇怀孕咧。”另一边的老神仙被惊动了,他笑着告诉戴维说。
“哦,明白了,明白了。有喜不是拉稀?有喜是怀孕;拉稀不是有喜,拉稀是跑后。差点搞错了。”戴维喃喃地重复着,努力地记忆着,似乎怕转个身又给忘掉。
“你是来给她安胎的,对不对?”说着,戴维拿起笔就要开药。他想,这回肯定是不会再错的了。
“不是不是!不是安胎,是‘倒胎’!”男人又连忙纠正道。
“啥,倒胎?”戴维不得不吃惊地将拿起的笔,又放了下来。
“对对对!是倒胎!就是把肚子里的女孩,倒成男孩。前头生咧五个都是女子,这回咋说,也得要个娃子。”男人将两只手翻过来又倒过去,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
这次,戴维终于完全弄明白了。无奈地笑了笑后,他告诉男人说:“男人排出的,是精子;女人排出的,是卵子。生男还是生女,是父母双方的事,既由不得男人,也由不得女人,更由不得医生。”男人却说:“你说的对着哩!母鸡抱窝,也是靠‘暖’哩!这男人的籽再精,女人暖不热,还不是白搭?”
在关中,“暖”跟“卵”同音。看来,他是将戴维所说的“卵”,当成“暖”了。用关中人关于生儿育女的理论,他继续支持自己说,“男人的种子女人的地。同样的种子,撒在盐碱地里它就是不出苗喀!你说,这不怪地还能怪啥?”见戴维一直摇头,并且不以为然的样子,他竟引经据典起来:“记得啥书上似乎也说过,橘子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生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子。为啥?水土不一样喀!水土中的‘土’,不就是土地么?”最后他又一而再、再而三恳求戴维说:“麻烦你开些药,给咱倒过来吧!”
“对不起,我这里没有你要的倒胎药。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哭笑不得的戴维,不得不对他的病人,下起了逐客令。
“书上真的有‘橘子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生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子’的说法吗?”男人跟女人走后,戴维向老秀才求教说。
“有,原文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出处是《晏子春秋》。”老秀才说。因为戴维经常向他求教一些古汉语方面的问题,所以老秀才并不介意。戴维也不再细问,只茫然地点了点头。
那些不留后的人,和那些只有女子没有娃子的人,没有一个人说自家的种子不行,而都抱怨着说自家的地不好。他们并不问青红皂白,而是把这个屎盆子,一古脑儿地扣在了女人们的头上。
人人都出自女人,却又都嫌弃女孩;男人们既离不开女人,却又瞧不起女人。就连女人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当母亲的都想要娃子,而不想要女子;当婆婆的也都想抱孙子,而不愿抱孙女。多亏老天爷主持了公道,不然的话,即便是这一代子孙满堂,到下一代,却难免要断子绝孙了。
尊重女性吧!她们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连着生了两个女子后,柳叶被卖到妓院沦落风尘成了妓女。老鸨自然是不会让妓女再生儿育女了。在那里,柳叶也曾几次怀上了孩子。老鸨却重复着她对所有妓女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花芯早被蜂给采乱了,又是个杂种!生下来,在世上也不好活人喀。”于是不由分说,便命人撬开了柳叶的嘴,又将堕胎药给她灌了下去。
随着腹内一阵坠痛,柳叶挣扎着来到了茅房。她刚解开裤带,还没来得及抹掉裤子蹲下时,一个血肉模糊的东西,已迫不及待的顺着她的大腿,扑通一声掉进了茅坑。挣扎着回来后,老鸨又递给她一包药说:“这回是止血镇痛药,赶快吃了。把下身洗干净,前面还有客人,在等着你呢!”
没有儿子,孙子自然也给耽搁了。柳叶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孙子的身上。大女儿多儿,已经给她生了一个外孙子,叫佘大勇。小时候的佘大勇,还的确挺逗人喜欢,柳叶更是十分爱他并寄希望于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孩子的德行,却越来越像他的老子佘有志,变得猪嫌狗不爱的,不再像小的时候那样讨人喜欢了。
养女解困。柳叶当年就是为解一时之困而没有多想,才将大女儿多儿,嫁给了麻子佘的儿子佘有志,结果等于将多儿亲手推进了火坑。余儿长大后,柳叶也曾想到过给自己招个养老女婿,可好人家的小伙子,又有谁肯进她那两扇如血盆大口似的门呢?
养儿防老。但这世上又有几个老人,在晚年享上了儿子的福?啥是孝子?钱才是孝子!柳叶终于把世事看开了。
有了钱,也就有了孝子;有了钱,也无需养女解困。啥都不重要,给余儿找个好人家,这才是最重要的。
余儿的命不错。她跟刘子明的亲事,别人连想都不敢想,举人跟举人奶奶一出面,成了。女婿刘子明,亲家木匠老两口子,在南河镇一带都是有口皆碑的。见了柳叶,他们也都很己肠,四时八节给她提的礼行,既重而且又很体面。令柳叶遗憾的是,每次都是由余儿一个人提着前来看她。亲家不肯登门,倒也罢了,女婿不肯登门,却使柳叶感到非常难堪。看着那些家境并不咋样人家,女儿怀里抱着娃娃,女婿手里提着礼行,相跟着有说有笑地去看丈母娘时,柳叶竟有些羡慕,并因羡慕而嫉妒起人家来。
连做梦,柳叶都盼着余儿能生个娃子。只有这样,余儿在南河镇才好活人,在婆家的心目中,自然也就有了分量。余儿有了分量,亲家跟女婿说不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使自己也多少分享一些天伦之乐。
已有了一把年纪的柳叶,终于对人这一辈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千万不能没有钱,但人生在世所需要的,却不光是钱。
柳叶不但关心着肚子越来越大的余儿,同时还关心着肚子比余儿还要大的明儿。明儿跟余儿,过去是“不拆把胡萝卜”,眼下又是“先后”俩。明儿还是大女儿多儿的小姑子,而且她们姑嫂之间,一直相处得那样的融洽。明儿是佘家惟一能体贴多儿,并处处向着多儿,又经常挺身而出替多儿抱打不平的人。柳叶甚至经常在心里感叹着,感叹明儿不是个男儿。明儿要是个男儿,是多儿的男人而不是小姑子,哪该有多好啊!
眼下明儿的亲哥,自己的大女婿佘有志,对明儿还不如路人。明儿出嫁时,他只收礼不待客;眼下明儿即将临盆,他这个当大舅哥的,却连个影形都见不着。亲哥不管,亲嫂子总不能也不管。对明儿柳叶一半是出于同情,另一半是要给多儿撑些体面——多儿毕竟是明儿的亲嫂子。
柳叶又是做“虎头鞋”,又是做“兔儿帽”。从葛掌柜的绸布店里,她提前买回了缎面的大红斗篷;在银匠铺子里,她提前打好了铸有“长命富贵”四字的银项圈,并且每样不是一份,而是两份。
听说明儿生了个女子,柳叶的心里不觉“咯噔”了一下。这咯噔中,虽多少有些替明儿担心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担心自家的女儿余儿。为此,柳叶还背着人给家里请了个送子娘娘。稍有闲暇,她就跪在送子娘娘的面前,又是烧香,又是拨火,又是祈祷,又是许愿。她还专程到娘娘庙里,又是抽签,又是算卦,又是测字,又是相面。尽管每次抽到的都是上上签,尽管解签的、算卦的、测字的,相面的,都异口同声地说余儿肚子里怀的,是个牛牛娃,但柳叶的心里,却还是不太踏实。
比柳叶心情还要紧张的,是她的小女儿余儿。无论从友情出发,还是从亲情出发,她都盼着明儿能生个儿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公婆婆提前抱上孙子。公公婆婆既然已经抱上了孙子,自己将来生男还是生女,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然而,明儿却生了个女子。公公婆婆嘴里之所以还没有怨言,还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了?公公婆婆的希望越大,余儿的精神压力自然也越大。这个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余儿几乎支持不住而快要崩溃了。




 第十六章佘有志父子吸毒 陈

眼下能替自己分担这个压力的,恐怕只能是丈夫刘子明了。余儿抹着眼泪,对搂着自己睡觉的刘子明说:“我要是再生个女子,这可咋了呀?还是菊儿姐的命好,齐蓬蓬地连着生了两个娃子。”对她那个已经十分不幸的大姑姐菊儿,余儿这时反而倒有些羡慕起来了。
摸着余儿的大肚子,刘子明安慰她说:“不要担心害怕。那些越担心越害怕生女子的,结果都真的生了女子。为啥?女子娃胆小喀!本来是个娃子,一害怕都吓得变成女子了。你心里放展脱些。兴许本来是个女子,这一展脱,却展脱成娃子了。”
生了个女子后,明儿的心里更不好受。公公婆婆虽然看上去也很高兴,但她总觉得这只是个表面现象,他们心里想着的一定是孙子,而绝对不会是孙女。自家不争气生了个女子,也是“法儿”他妈把“法儿”丢了,没“法儿”了。她期盼着余儿能生个娃子,以弥补公公婆婆心里的失落与缺憾。她非常担心余儿跟自己一样,再生个女子,那后果将肯定是马尾穿豆腐——不能再提了。
正如明儿所料。见明儿生了个女子,老木匠的老婆常常背过人,一个人偷偷地唉着声又叹着气。心里虽然也不受应,老木匠却毕竟是个男人,他劝老婆说:“他妈,你可千万不敢这样。你得高高兴兴的,不然不但明儿心里不好受,就连子亮也会伤心难过的。子亮虽也是咱的亲生,但毕竟姓马而不姓刘,是隔了层层的。小两口还年轻,又是头一胎,以后有的是指望。何况咱们还有余儿呢,你说对不?”
为了这个隔了层层的亲儿子,在给孙女马月盈做满月时,老木匠的铺排,比南河镇上近几年得了孙子的人家,还要排场,还要洋火。
在多儿的陪同下去看望明儿时,柳叶出乎意料地发现,上至明儿的公公和婆婆,当然也是余儿的公公和婆婆,下至明儿的大伯跟大妈,当然也是自家的女婿跟女儿,还没见有谁不高兴的,于是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
柳叶还发现凡是自己想到的,细心的大女儿多儿也都想到了;而自己没有想到的,多儿也都想到了。马月盈所得到的,都是双份。作为妗子,多儿还给她这个小外甥女单的、棉的和夹的,里里外外地缝了几身衣服。
回家途中,心里稍有着落的柳叶,突然发现多儿的气色有些不大对劲。问起时多儿却说没啥,可能是累着了。柳叶在叮咛她要注意休息后,也就再没有往心里去。
余儿果然生了个娃子,于是皆大欢喜。所有的阴霾,都烟消云散了,一河的水,也都开了。
“老虎日水牛,木匠家这回,非大扑腾一回不可!”在刘光复的满月日益临近的时候,南河镇一街两行的人都这样估摸着议论着。这是南河镇人的共识。没一个对此有所置疑,更没一个提出异议。然而,木匠老两口跟刘子明小两口达成的共识却是:铺排的规模,决不超过马月盈。
在看望余儿时,精神上刚得到满足的柳叶,却发现多儿的气色,比以前更差了。余儿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一块说服并陪着多儿,来到了英华医院。详细的望闻问切后,老神仙给多儿开了几副中药;仔细地检查过后,戴维又给她包了几样西药。
“不要紧的。按时吃药。过几天再来看看。”老神仙跟戴维,异口同声地安慰着她们。柳叶的心里,却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预感。
老神仙和戴维不大展脱的脸色,以及他们“过几天再过来看看”的叮咛,瞒过了涉世未深的余儿,却瞒不过饱经风霜的柳叶。乐极生悲,柳叶在她为之烧香拨火的送子娘娘旁边,又请了一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除了在家里替多儿许愿和祈祷外,她还专程到药王庙里走了一趟。抽的签果然是下下签,而且无论解签的、算卦的、测字的,还是相面的,说的都变得闪烁其词模棱两可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