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黑帮花名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1912年,孙中山明皇陵致祭,一直到1949年司徒美堂代表致公党站在胜利的巅峰,这期间洪门的曲折太多太多……
作为革命者,洪门是满清王朝的掘墓者,但作为武器,他们最终还是为政治家所抛弃。当然,抛弃归抛弃,例外也还是有的,比如司徒美堂!
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曾在第一时间请司徒美堂回国任“监印官”。但此时的司徒美堂已然看清了革命党与洪门之间必然发生的龌龊。在这种情况下,他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拒绝了孙中山的建议。
这是聪明人的转身,自此之后一连十数年,司徒美堂不再关注国内的战事。尽管中间他两次回国,但无论是袁世凯复辟,还是后来的军阀混战,司徒美堂都仿佛身处世外,不闻不问,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海外洪门的建设中。
4。奋起抗日
时间就这样滚滚向前,而未来的一切都将出人意料。
1931年,在美国东部的华人帮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堂斗事件。主角之一正是司徒美堂控制的安良堂和洪门的另外一个堂口“协胜堂”。由于斗争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导致美国政府的严重不满。司徒美堂被迫避居国内。
然而,就在回国暂住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了,日本侵略者顺势占领了我东北全境。这件事让司徒美堂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再次认识到了团结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抗日将会是炎黄子孙无法回避的责任与义务。
打定主意之后,司徒美堂立刻回到美国,并主动向协胜堂检讨自己,召开了两堂的“和平大会”。从此,两个洪门堂口团结一致,共同发动华侨募捐支持抗日。
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抵抗日寇。消息传到美国,司徒美堂马上组织募捐,之后又带着捐款回到祖国慰问将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以七十高龄,亲自发动美东地区侨社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为了能集中精力从事救国工作,他辞掉社会事务,每天都到筹饷局上班,并一直坚持到深夜。
就这样,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美洲洪门侨众全力捐助祖国。抗战八年,纽约“筹饷总局”募捐达1400万美元。其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款最多,达330多万美元。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司徒美堂发动美洲洪门旗下的《纽约公报》、《世界日报》、加拿大的《大汉公报》、古巴的《开明公报》等十家报纸,共同发表了宣言,提出“反对分裂,反对内战,反对破坏抗战”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战。
同年冬,75岁高龄的司徒美堂被选为国民参政员,从美国返华出席国民参政会。
5。洪门归宿
1941年的这次回国议政,是司徒美堂晚年的一次重要行动!
和以往归国时的顺风顺水不同,这一次回国,司徒美堂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香港沦陷。就在司徒美堂踏上香港地界的当天,便遭到了日本特工的劫持软禁。据说在当时,日本特务头子矢崎亲自对司徒美堂威逼利诱,强迫他出任维持会长,但他坚辞不就。最后,在香港洪门以及共产党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下,司徒美堂历经艰险,辗转来到了重庆。
在重庆,司徒美堂受到了国共两党的热情欢迎,同时他也见到了中共驻渝代表周恩来。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传说中的共产党人,这一次的接触也决定了他晚年政治生涯的巨大转变。这转变之重要,可谓影响了整个洪门!
1942年,在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广泛接触后,已过古稀之年的司徒美堂再度专程前往南美洲各国,向华侨宣传支援祖国抗战。
1945年春,司徒美堂对北美洪门做出了重要改组,建立了中国洪门致公党,并被推举为全美总部主席,从此洪门走向政党化!这显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同时也为海外华侨归国参政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在此后的数年间,司徒美堂对国内局势的关注与日俱增。作为华人华侨的首要代表,他坚定不移地站到了反对独裁统治的共产党一方。从1946年的国共和谈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内战,司徒美堂与共产党之间的信任与日俱增,与国民党之间的联系却是渐行渐远。
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出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倡议,司徒美堂闻讯激动不已,写了《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翌年1月20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司徒美堂:“至盼先生摒当公务早日回国。”
同年八月,司徒美堂起程回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一代江湖大佬终于见证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天安门广场上欢庆的人群可以作证,在那一刻,革命确实取得了胜利。
民主党派的参政席位也可以作证,海外华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终究未被磨灭。
致公堂、安良堂虽然消失了,但新的致公党将永远存在,而且是合理合法地存在于中国大陆,因为它代表着海外侨胞的荣光……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可以说是洪门最好的归宿!而司徒美堂,似乎也达成了他心中的理想……
四、黑道里程碑·黄金荣
假如要在民初的江湖中寻找一个代表地区,上海必然首当其冲。而要在上海寻找一个人做代表,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黄金荣。
纵观旧上海数十年的风云演义,黄金荣没有杜月笙豪爽,也没有张啸林善战,更不如王亚樵那样铁血无忌,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承认——在中国的黑帮史上,黄金荣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因为正是他,开启了旧帮会转型的大幕;也是他将一个个后辈送上了疯狂的江湖路。他靠的不是个人魅力,也不是简单的凶残狠毒。他胆大心细、运气好,狂妄但是又懂得节制,他为中国的新式帮会立下了一个典范。
在他之后,一直到今天,所有的黑帮人物几乎没有谁能走出他所触及的范围和领域。
我们可以说,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可以奠定一个人群的信仰,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能奠定一个国家的走向,而黄金荣奠定了现代中国帮会的所有、一切。
他是流氓大亨,也是黑帮之神。
1。捕快时代
黄金荣,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江苏苏州。字锦镛,小名和尚。
按照其家乡邻人的说法,黄家并无任何根基,家境普通,既无显赫的历史,祖上也没有称霸的枭雄。
在当时,时间已至清末,民生凋敝,贫民的生存惨淡异常。黄金荣出生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很可能是天花),由于医疗条件落后,最后他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却落了满脸的麻子。以至于若干年后,即便他纵横浦江两岸时,恨他的人也往往会叫一声“麻皮金荣”。
1881年,黄金荣14岁,其父因病去世,留下一家孤儿寡母,生活艰辛。由于年龄小,母亲舍不得他远处谋生,因此黄金荣就被送到附近一家寺庙打短工,乡间孩童取笑他,便称之为和尚。
然而生活虽然不易,但黄金荣也并非一点前途都没有。他父亲去世之前,乃是苏州府衙的捕快。加之为人不错,因此在当地也有些许的人脉。黄金荣长大成人后,父亲的朋友看他终日浑噩,于心不忍,便疏通关系,让他子承父业,到上海县当了一个小捕快。
当捕快,这是黄金荣一生中第一个转折点。其意义不仅仅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有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空间。捕快职业的特殊性让黄金荣有大把的机会接触当地的帮会与三教九流,这既让其早早懂得了帮会的操作模式,也为其最终聚集人手,走上江湖路奠定了基础。
1889年,黄金荣再次遇到了腾达的机会。当时,为了加强辖区内的治安,法国驻沪总领事决定招募120名华人巡捕。时年22岁的黄金荣早就听说在租界当巡捕是个肥差,于是便立刻跑去应试。
这事情说来也是幸运。在当时,法捕房的工作一直都很抢手。照常理,一般人根本没什么机会,可黄金荣却稀里糊涂、一次面试便胜利入围,而且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他体格强壮、面目凶残,一眼看上去就对罪犯充满震慑力。
进入法捕房,就意味着真正进入了上海滩的繁华所在,而与西式警察的接触,也让黄金荣开阔了眼界。以前抓人是一把腰刀一根绳子,而现在手握长枪、制服笔挺,这对于年轻的黄金荣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作为巡捕房的新人,一开始黄金荣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整天跟在法国巡捕的屁股后面,挨家挨户去征收“地皮捐”、“房屋捐”,有时还要到越界筑路区为新建的房屋订租界的门牌号码。
但也许是意识到了好工作来之不易的原因,虽然每天都是干一些户籍之类的小零活,黄金荣却并不厌烦,在这些工作中,他表现得格外卖力。有时在本职工作之余,他还担负起“租界城管”的工作,参与镇压那些不愿意动迁的农户、坟主和抗议加捐的小东主。
良好的身体条件加上努力的工作态度,这让黄金荣在巡捕房里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了警务总监眼中的人才。入巡捕房第二年,黄金荣再一次完成了职业上的飞跃,由华捕提升为便衣(也就是包打听)。
提拔后的黄金荣被派差到十六铺一带活动。一身便装,成天地泡在茶馆店里,喝喝茶、吹吹牛,从中收集情报,联络眼线。
和现在的人民警察不同,在当时,黑与白只是一线之隔。黄金容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但脑子活络。他用“黑吃黑”、“一码克一码”的手法,网罗了一批“三光模子”。在他的组织下,这些混迹于各个角落的流氓瘪三为他提供了各类情报。由此,黄金荣的破案率也是节节升高,很快便在法捕房一枝独秀。
有了扎实的事业根基,黄金荣的从警之路一片坦荡,很快便升为探目、督察员。在升任督察员之后不久,黄金荣的幸运之神再次降临,一件大案摆在了他的眼前——法国总领事的书记官凡尔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览,没想到竟遭到了那里的土匪绑架。法租界巡捕房闻讯后,立刻派黄金荣前往营救。到了当地之后,黄金荣找来手下的小喽啰联系上太湖土匪的头领“太保阿四”、“猪猡阿美”,轻而易举地将这一对“法国肉票”保了出来。
救出法国书记官之后,黄金荣再接再厉,先是破获了福建省督理周荫人的古玩字画失窃案,紧接着又侦破了法国天主教神父被绑架案。
三件大案的接连破获让黄金荣名声大噪,法国政府授予黄金荣一枚头等金质宝星奖章,而后又破格提升他为整个上海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并令其兼任刑事处外勤股和强盗班两个部门的领班。
至此,黄金荣终于完成了人生之中最关键的大飞跃,成为了上海滩的超级名人、“罪恶克星”。
2。清帮龙头
作为一名租界巡捕,黄金荣用短短数年便从基层做到了极限,这中间除了运气和自身的努力之外,与江湖人物关系密切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当时,上海的帮会格局非常清晰,完全就是清帮一统天下,其他帮派很难形成大的集团。即便像洪门这样历史悠久的老帮会,在上海也没有办法成立大规模的组织,仅有类似于“小刀会”这样的暗杀机构。而作为一个脚踏黑白两道的人物,黄金荣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与清帮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也就成了他的日常功课之一。平日里摆酒宴客这是必不可少的,见了面称兄道弟也是混门路的手段。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很多人甚至都把黄金荣当成了清帮的一分子,而他呢,自然也不去反驳什么,反而来了个顺竿爬,干脆就自称是清帮弟子。
然而和一般传承松散的帮会不同,清帮是一个极讲封建仪礼的组织。按照清帮帮规,入帮要拜香堂,帮会成员之间也有严格的辈分等级之分。在当时,上海滩清帮最高辈分为“大”字辈,其余都是些“通”字辈和“悟”字辈的弟子。
作为法捕房的华总探长,黄金荣对于自己的江湖身份比较纠葛。一方面,他渴望自己能在清帮有个正统的身份;另一方面,出于自尊心作祟,他又不大愿意降低自己的探长身份去拜师入门。在当时,经过刻意经营,拜在他门下的弟子已经为数不少,甚至超越了很多清帮老头子。于是黄金荣便一不做二不休,仗着自己的势力而自称是“天”字辈。意思是比当时上海滩清帮最高辈分“大”字辈更高一尺,并先后建立了忠信社、荣社等帮派组织。
1920年之后,黄金荣完成了原始积累,从法捕房渐渐淡出,开始专心经营帮会事业。此时没有了租界官员的身份,他的清帮身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面对自己无名无分的现实,黄金荣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向“大”字辈的张镜湖递交了门生帖,并送了两万现大洋,从此正式加入清帮,成为清帮“通”字辈人物。
正式加入清帮后,黄金荣算是彻底解决了自己的身份问题。自此之后开山堂收徒,不亦乐乎。按照当时江湖人物的估算,鼎盛时期,黄门子弟竟然足足有两万余众!
手里有了强大的人脉,生财之道也渐渐宽泛开来。如果说最初的清帮是以漕运起家,那此时的黄金荣可谓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历史。在他统领上海黑道期间,除了小部分正行生意外,他还涉足烟、赌、娼、盗,大发不义横财,只要能挣钱,他从不问行当,下三滥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从1889年踏入上海滩一直到1949年大陆解放,黄金荣的黑道帝国长盛不衰。其所作所为几乎彻底背叛了中国式帮会的旧传统。清帮的宗旨“替天行道”在他这里荡然无存。如果不是抗战期间,他笃定信念,不为日本人所用,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从生到死,麻皮先生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3。政治解码
当一个人的社会能量不断攀升,往往会增加一些政治上的诉求,黄金荣也不例外。北伐战争前后,面对国内政治的巨大变化,他也开始有目的在帮会中吸收一些政坛人物,而在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蒋介石。
1916年,国民党二号人物陈其美被刺死于上海,许多依附在其周围的人顿时失去了靠山,而在当时尚未成气候的蒋介石恰好就是其中一员。
按照历史记载:在当时,尚可称为青春年少的蒋委员长可谓落魄到了极点。政治上断了前路,经济上也是穷困潦倒。为了改变自己的窘境,蒋介石只好另辟门路,寻找新的起点,而遍地黄金的上海滩自然成了他“扭转乾坤”的宝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准备后,蒋介石与戴季陶、陈果夫等人在上海开办了一个证券交易所“恒泰号”,以“蒋伟记”的名义炒股。在起初的一段时间,“恒泰号”的收益还比较可观,但随着国际时局迅速恶化,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上海受到了首当其冲的打击。仅仅两年不到,原本生意兴隆的“恒泰号”便到了破产的境地。蒋介石也弄了一个血本无归,欠下一屁股债。
面对着各路债主的威逼,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只好求助于同乡、商界巨头虞洽卿。当时虞洽卿也是上海闻人之一,与黑白两道都有交往。在他的引荐之下,蒋介石最终选择了以帮会作为靠山,而他拜的老头子不是别人,正是如日中天的黄金荣。
收下蒋介石这个徒弟之后,黄金荣并没有将其引入帮会内部,而是立刻送上盘缠,支持他去了广州。因为通过虞洽卿的介绍,以及自己的接触,黄金荣意识到,蒋介石虽然年轻、落魄,但言谈之间却颇有英气。对于这样的人,黄金荣明白,留在身边也是无用,莫不如让他去走那条所谓的“革命之路”。
就这样,在拜入黄门之后不久,蒋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