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球黑帮花名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之一财富的国家,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多警察的国家,一个在世界上侦讯手段无与伦比的国家,它的总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打得脑袋开花,最后却不了了之。虽然公布了一个长达几十万字、共26本的调查报告,里面却没有一个结论能够说服美国人。
然而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头,1988年美国社会“爆”出了一层层惊人内幕:肯尼迪总统生前与黑手党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而射中他的那两颗子弹也是来自黑手党。
约翰·肯尼迪44岁当上总统,创造了美国总统中的年轻之最,并且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天主教徒。他于1960年11月8日当选,1961年1月20日就职,执政千日,于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年轻的民主党参议员为什么能够在竞选总统的激烈政治角逐中取胜?为什么出任不到三年就遭暗杀?直到总统身亡25年后的1988年,他的情妇朱迪丝·坎贝尔·埃克斯娜才第一次向美国公众揭露了肯尼迪与黑手党的关系,提供了解答这些问题的最新线索。
2。四十四岁的总统
1960年1月,肯尼迪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在当时,他有两大不利因素,即资历不够深和信奉天主教,后者尤其致命。在美国,基督教徒与天主教徒人数之比是二比一。在南部某些州,基督教徒则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的政治棋盘上,天主教徒历来只是听人摆布的小卒子。民主党人最多只希望有个天主教徒做副总统候选人,从而既可得到天主教选民的支持,又不失去反天主教选民的选票。而天主教徒做总统候选人肯定被认为是不妥当的。在肯尼迪之前,已有天主教徒竞选总统惨败的例子:1928年,总统候选人阿尔·史密斯就因其天主教徒的身份而引起大多数选民的反感,最终败北。
1960年3月总统预选开始,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肯尼迪和信奉基督教的休伯特·汉弗莱击败了其他几位民主党总统候选的提名人,居于领先地位。肯尼迪此时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基督教徒占95%的西弗吉尼亚州,在那里,他要想战胜汉弗莱显然不易。
然而,在埃克斯娜披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正是由于美国黑手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及人力,肯尼迪才得以在这场预选中拔得头筹。
据埃克斯娜讲述,她先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芝加哥黑手党首领萨姆·詹卡纳,继而又在一场公开活动中邂逅了肯尼迪,并最终成为他的情妇。而正是由于这种兼通黑白两道的身份,埃克斯娜最终才成为了一个影响美国历史的关键人物。
1960年4月6日,肯尼迪第一次提出要埃克斯娜做他与黑手党联络的信使,并直接告诉她说:“我想我在竞选中需要他的帮助,这次会见越早越好。”对于能帮助肯尼迪,埃克斯娜十分兴奋,第二天一早她就打电话给詹卡纳,告诉他她本人要去芝加哥与他谈话。
“我在4月8日早晨八点半来到芝加哥俱乐部与萨姆进行谈话。我告诉他,杰克(肯尼迪总统的全名为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想见他,因为杰克在竞选中需要他的帮助。我们商定四天后在迈阿密海滩枫丹白露见面。我打电话通知杰克,然后根据他的要求飞往迈阿密。”经过埃克斯娜的斡旋,肯尼迪与詹卡纳如期见面,他们的会谈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詹卡纳派大西洋城经营俱乐部事务的黑手党成员保罗·丹马向西弗吉尼亚控制竞选机器的行政、司法官员游说,并许诺,如果能为肯尼迪拉选票,事后可得酬金5万美元。
5月1O日,一个奇迹使所有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不由得对肯尼迪刮目相看:肯尼迪以3:2的优势,在反天主教的西弗吉尼亚州击败了汉弗莱。这一胜利迫使汉弗莱灰溜溜地退出了竞选。这是肯尼迪在总统竞选中第一次关键性的胜利,使他有可能与共和党候选人一决雌雄。
同年7月,肯尼迪由民主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开始为11月的总统大选作准备。他的对手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
与尼克松相比,肯尼迪不仅年龄上给人以稚嫩之感,而且在政治上也可以说是涉世不深。为了变不利为有利,肯尼迪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在7月到11月这四个月里,埃克斯娜又为肯尼迪和芝加哥黑手党头子詹卡纳安排了几次会面。大选时,肯尼迪在尼克松影响较大的伊利诺伊州获得多数票,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尼克松,成为第三十六任美国总统。
3。戒条
得偿所愿地当上总统后,肯尼迪开始回头审视自己的登顶之路,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渐渐疏远黑手党以及作为联络人的埃克斯娜。
而在这期间,肯尼迪还遇到了另一个难题:由于邻国古巴出现了共产党政权,因此美国大为尴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情报局策划了“猪湾行动”,但肯尼迪却有些犹豫不决,他非常担心这次行动可能会失败。
事实上,肯尼迪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当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大部分是黑手党分子)组成的古巴旅在猪湾登陆惨败后,上台仅仅四个半月的他十分难堪。然而,更危险的事情其实还在后头,此时的肯尼迪并不知道,因为这件事,他已经得罪了黑手党。在猪湾行动的关键时候,美国政府没有出兵支持,因此被黑手党看作背信弃义。
4月28日,即猪湾惨败后的第十一天,肯尼迪电召埃克斯娜,让她飞往拉斯维加斯,从罗塞利那里取一封信然后飞往芝加哥交给詹卡纳。而事实上,这封信的内容就是肯尼迪希望利用黑手党刺杀卡斯特罗的计划。
在当时,白宫的电话记录表明,詹卡纳不止一次地从芝加哥住地给肯尼迪打过电话,同年8月8日,詹卡纳亲口对埃克斯娜说,他刚刚见过肯尼迪。据后者推测,这次面谈是在白宫进行的。尽管从肯尼迪图书馆收藏的白宫登记簿上查不到詹卡纳的名字,但进入白宫会见总统,还有另外两个途径:二是应召来访者无须登记就可从另一个便门进入白宫;一是来访者用化名进入白宫。
以后的时间里,肯尼迪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受到了批评。心烦意乱的肯尼迪对埃克斯娜也越来越专横。尽管如此,埃克斯娜仍在为肯尼迪传递那些令人疑惑难解的信件,在白宫和詹卡纳之间奔波。但有一天,她忽然发现自己成了联邦调查局的重大调查对象,她立即变得惊慌失措,向“杰克”求助。肯尼迪说:“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萨姆是在为我们做事。”这种无关痛痒的安慰消除不了埃克斯娜心中的恐惧。总统终于大发雷霆:“你应当学会应付这件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1962年夏天,埃克斯娜与肯尼迪的关系彻底宣告完结。他们并没有发生争吵,只是彼此间再也难以相容。
就在这一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注意黑手党的活动。总统的兄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把黑手党大头目萨姆·詹卡纳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目前还无法证明罗伯特是否知道詹卡纳与约翰·肯尼迪的关系)。经常与詹卡纳来往的埃克斯娜因此也被跟踪。3月22日,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午餐会上告诉总统,埃克斯娜和詹卡纳有来往,而且还给总统秘书打过电话。胡佛说,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黑手党,他向肯尼迪暗示,如果此事泄露,可能会损害总统的形象。这番话使肯尼迪无比震惊,他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令肯尼迪惶惶不安的是:此事败露,他将身败名裂,从此结束政治生涯。然而,他却并不知道黑手党的法则是:施予人恩惠却得不到报答,那就必须以这个人的生命和鲜血作补偿。黑手党的另一条法则是:谁知道的关于他们的内幕太多,尤其是司法和政界要人,那就必须被除掉。这两条戒律,伟大的肯尼迪总统竟都触犯了。
4。总统之死
1963年11月22日,在肯尼迪就任总统24个月的时候,他到了得克萨斯的达拉斯,准备为民主党在该州的国会议席竞选奔走。就在当天早晨,《达拉斯早晨新闻报》刊登的一则欢迎他的新闻加了黑框,这使肯尼迪预感到是一种不祥之兆。他恨恨地对妻子杰奎琳说:“今天,我们去的是疯人区!”
数个小时之后,在一座仓库的高楼上,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平静地将他的意大利卡宾枪装上子弹,然后瞄准正向夹道欢呼的群众频频招手的总统扣动了扳机……消息传来,埃克斯娜登时浑身无力,瘫倒在地。
1975年,埃克斯娜与丹·埃克斯结婚,婚后第四个月,参议院委员会传讯了她。在听证会上,她一口否认肯尼迪总统知道她与黑手党的关系,她也从未在总统与黑手党之间充当过牵线人。然而十五年之后,她终于承认,她在参议院作证时撒了谎。“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我吐露真情,只有死路一条。”
的确,与肯尼迪有来往的几个黑手党头子都先后下了地狱:1975年6月,詹卡纳前往参议院作证时,在家门口被杀,凶手逃之夭夭。参与谋杀卡斯特罗的另一个黑手党老板罗塞利,在参议院作证时,提到中央情报局企图暗杀卡斯特罗和詹卡纳在这一阴谋中充当的角色。几天以后,人们在迈阿密附近的海滩上找到了他的尸体。由于这一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都被暗杀了,埃克斯娜二十多年来一直守口如瓶。
肯尼迪死后,依据美国宪法,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他立即命令大法官沃伦领导一个特别委员会,对这桩“冒犯美国尊严的罪行”进行调查。沃伦委员会经过十个月的紧张工作,先后讯问过二万五千名证人,同有关人员作了二万七千多次谈话,最后提交了一份六十万字的调查报告,达二十六卷之多。但事实上,这六十万字不过只是一大摞废话!
在该报告中,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宣布为凶手。过了两天,他自己又被一个达拉斯居民杰克·鲁比杀死。委员会的结论是:精神失常的奥斯瓦尔德一个人单独行动,杀死了肯尼迪总统,而精神失常的鲁比同样是单独地杀死了奥斯瓦尔德。
此案落幕之后,由于疑点层出不穷,85%的美国人就表示不相信沃伦委员会的结论。因为奥斯瓦尔德暗杀总统的事实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证实,相反,种种情况说明,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羔羊。总统被暗杀后,有关这个案件的数十名证人被杀死了,似乎有某种强大的力量接连把他们一一除掉。而肯尼迪总统谋杀案的档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竟在层层现代技术的监控下不翼而飞。
事实最终证明,黑手党导演的谋杀案,你是永远无法找到真凶的……
三、五大家族的传说
在美国黑手党的历史上,“五大家族”是一个传奇存在。
作为意大利黑手党的分支,五大家族的势力遍布美国。从他们崛起那一天开始,血腥就伴随着他们。美国是他们的乐土,这里没有墨索里尼,没有魔鬼将军。在他们眼中,这个自由世界就是他们的犯罪天堂……
1。他们也有委员会
由于发展极为迅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黑手党大器初成,派系林立,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他们操纵工会,勾结警察,打家劫舍,杀人如麻,仅靠贩卖军火、走私毒品、职业杀人积累起来的钱财,堆积起来比一百多层的帝国大厦还高。
黑手党的活动猖獗,然而却没有人能确切掌握和了解他们的组织和活动规律,无论是联邦调查局还是CIA,对黑手党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一次次打击过,黑手党总是死灰复燃。一个老的家族倒下,一群新的帮派诞生。
而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黑手党也在与时俱进。在现如今的美国,黑手党的首领们也不像以前的土匪那样流浪江湖、占山为王。他们有显赫的身份,白天是社会的促进者,为公众谋福造利,而晚上却阴谋定计,贩毒、暗杀,直至杀人越货、洗劫商店、炸毁飞机、击沉轮船、奸污妇女,给社会留下阴森恐怖的黑色印记。
和其他国家的黑帮一样,美国黑手党也是一个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黑帮组织。自从其创始人唐·维托离开美国之后,美国黑手党的最高裁决机构便是“委员会”。委员会由全国各帮派的12个头目组成,它是美国黑手党组织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而委员会的主席则是最高领导人。在50年代,该委员会的主席是由纽约黑手党“五大家族”之一的甘比诺家族的头目卡洛·甘比诺担任。虽然当时最大的黑帮应算新英格兰帮,因为无论从人数、地盘和财富来说,它都是老大,但是,由于“五大家族”都集中在纽约这一个城市之中,所以它们显得特别强大。
在纽约这五大家族中排名第一的是甘比诺家族。甘比诺家族开始是由大老板保罗·卡斯泰拉诺掌管,后来才将大权移交给了卡洛·甘比诺本人。甘比诺家族在纽约“五大家族”中,是唯一一个让政府执法部门束手无策的黑帮团伙。它在“五大家族”中作奸犯科也是名列榜首,这个家族权势过于显赫而作案又诡诈不定,叫执法部门无从下手。
排名第二的是卢凯塞家族,该家族的头目为安东尼·科拉诺,他有“宝贝”的雅称,在70年代,他因伪证罪被判处5年徒刑。
排名第三的是科洛博家族,该家族头目为安东尼·萨莱诺,绰号“胖托尼”。此人因犯抢劫罪恶被判处14年监禁。在他入狱后,该家族的权力移交给科洛博本人。自从1971年在一个同盟集会中受伤后,他一直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同时,他还因为控制一个庞大的赌博集团而被起诉。
排名第四的是吉诺维斯家族,该家族的头目为弗兰克·芬齐·帝尔里,他因经营诈骗行业被起诉,其手段包括谋杀和勒索,他是纽约第一名被起诉的“族长”,从此臭名昭著。
排名第五的是波纳诺家族,该家族是“五大家族”中最为糟糕的一个家族。从1931年开始,由乔·波纳诺掌管家族事务。60年代中期,因为无能,乔·波纳诺被迫退位,到70年代他已病魔缠身,一直住在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
2。世纪大审判
大家族的存在是美国黑帮史上最尴尬的一页。从它们扎根此地开始,便无恶不作,犯下了累累罪行。这种猖狂的局面足足过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它们才真正地被警方收拾了一回。
1985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飞到纽约,为纽约警察局一举逮捕“五大家族”的“老板”和四名高级助手而欣喜若狂。他在连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无比自豪地宣布:“我们现在除掉了这批最高级的有组织犯罪分子。美国势力最大的黑手党犯罪集团也被置于铁窗之后。”
但是,美国舆论界对联邦调查局宣布的这一“空前胜利”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因为对黑手党头目的“捉”与“放”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对于这次审判,人们只不过是比往常稍稍多瞟了几眼。
从20世纪初移民到美国开始,“五大家族”势力不断发展,在教父集体被捕之前,五大家族在全美黑手党共有三百多个分支。近百年以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血染纽约,为了避免警方从中渔翁得利,“五大家族”的教父在1931年坐在一起,组成了黑手党委员会,成为纽约黑手党的最高权力组织。
几十年以来,纽约黑手党在这个委员会的操纵下如虎添翼,敲诈、勒索、杀人、放火、放高利贷、走私贩毒、开赌场、设妓院,无所不为,直至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黑手党帝国”。美国人提到纽约,都知道那是一个两分天下的地方,白天是联邦政府任命的人当市长,而晚上则是黑手党“五大家族”轮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