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把车开到西藏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煤爷们的收入举世瞩目。他们坐头等舱携小女人,下了飞机直奔拉萨最好的酒店。
自打从机场接到煤爷们起,我心里就开始美美地想着他们此行会给我带来怎样不菲的收入,他们会在购物店如搬家般将那里洗劫一空。多么令人振奋的场面,这会让我的同行们羡慕死嫉妒死甚至气死。
我对煤爷们呵护百般,还无偿送给他们两盒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虽说那玩意儿很便宜,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呀。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拿我的真情换你的银子。
煤爷们似乎并不为我的热情所动,总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的神情不苟言笑,这让我有些郁闷。他们每到一处景点总是匆匆拍几张照片然后赶往下一个景点。在扎什伦布寺,他们甚至都没进去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说:这儿来过了。走吧,去江孜古堡。
这倒也好,省了我不少的事。要搁以往我既要讲解还要和客人套套近乎将关系搞融洽,累着呢。说实话和客人搞好关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没一个三寸不烂之舌人家才不会理你。遇到随和的客人还好些,要是遇上牛B哄哄的人,那他就是爷。
和煤爷的交流很艰难,他们似乎对一切都不屑一顾,就更不会顾一下我了。在他们看来,我只是个屁颠屁颠的小司机,再怎么能侃也吐不出象牙来。
唯一的一次交流是听他们谈资源问题时我插了两句嘴。
“人们都说真正的财富是人力资源,那是一个狭隘的认识!”煤爷的见解让我震惊。
“为什么这么说?”我问。
“为什么?这还用问,现在人才成把抓,北大毕业了还去卖猪肉呢。再说了,北大的不行我用清华的,清华的不行我就用普林斯顿的。所以说人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那只是财但不是富。”
“那富是什么?”这次是我被他们侃得一愣一愣的了。
“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拥有。就像你们西藏的矿产和木材。你知道西藏有多少木材吗?”
“不知道。”
“西藏木材的储备量全国最大,比什么这兴安岭那兴安岭要多得多,有20多亿立方呀,是全国的四分之一,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么多呀。”
“我要是拥有它们,那才叫拥有了财富。你知道你为什么只能做一个司机吗?因为你不是财也不是富。”
“那我是什么呢?”总不至于是你大爷吧。我在想。
煤爷说话的口气虽然不太好听,但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说得多么专业且精辟呀。我怎么就不知道这些呢?整天就知道这座山有多高,那座山里有个庙。我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呀,最起码先去摸清楚全球石油的储备量才对,省得到时候油被抽完了我还要推着车跑。尤其是眼下,油价不停地上涨,我应该早做准备,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先装满再说。至于西藏的树木应该在谁的口袋里我倒没去想过,管它归谁,那是林业部门的事,与我无关。我只有一个既朴素又单一的想法,那就是你们赶紧去购物店吧,多买些东西哄哄身边的女人再多带点回去哄哄家中的妻儿。尤其是虫草,听说对男人挺管用,五万块钱一斤,你就买上个十吨八吨的回去补补身子吧,那也是个财富呀。
去购物店那天,为了能激起他们的购物欲,我在去的路上就西藏的特产进行了详尽地描述,什么天珠的形成,虫草的功效,牦牛肉干的鲜美。我差点连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上行走着的茶叶布匹和盐巴也给他们作一一介绍了。
“扎西师傅你不用说了,我们会去买的,虽然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我们知道你们的行规。”煤爷亲切地对我说,这让我感到欣喜。
然而,煤爷们的购物出我意料,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没能出现,购物所形成的提成以至于让我不能专门为之跑上一趟,因为还不够油钱。
积水成渊,积沙成丘,积钢蹦儿成款爷。扎西心领了。
和煤爷们分别的那天,我将他们送到机场,煤爷握着我的手说:你是个好司机,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去山西为我开车。说完塞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给我。
怀揣百元大钞,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拉萨河水,映着蓝天白云,很美。
第三部分 24·裸奔
裸奔,说白了就是光着屁股在奔跑。这样的场面在电视里会偶尔见到,只是看不真切而已。但丁哥他们一行的裸奔我倒是看得真真切切。
在很长时间里,我被裸奔这一举动所吸引——为什么有人会一丝不挂地跑上球场?为什么运动员取胜时会激动得脱去衣服?为什么英国的罗伯茨会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职业裸奔者?为什么丁哥他们在雪地里要光着屁股跑?这为什么虽说没有十万个,但也确实不少,因为我脑子里总惦记着这些事。
前不久听说有个电脑软件叫裸奔,说是奇快,启动只需1秒。
看来裸奔一定和速度有关,要不短跑运动员滑冰运动员的衣服怎么会如皮肤般贴在身上。游泳就更不用说了,菲尔普斯要是裸泳的话,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的金牌总数也许就不止八枚了。试想,如果让刘先生一丝不挂地在栏上飞跃,12秒77肯定也不在话下,而且电视的收视率会奇高,广告收入自然就会不菲,省得他整天去为这个呀那个的忙乎,搞得脚伤久不能愈(当然这只是个试想,刘先生不必当真)。
丁哥他们一行来西藏是为了登一个叫启孜的山峰,那山在念青唐古拉峰的西南面,海拔6200多米,终年积雪,从南面看山体浑圆,可到了北面却是陡峭如刀劈一般。那里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海内外的很多登山爱好者,而且那里还有一个登山训练基地。
丁哥他们来的那几天拉萨下了场很大的雪。五月的天气,在内地许多城市人们可能都要穿短衣短裤了。车行至羌塘草原时;那里已被白雪覆盖,一望无际,景象极为壮观。
“太美了。”有人赞叹。
“我们下去看看吧。”
他们冲进雪地,欢快地跑着叫着跳着。
丁哥是跑得最快的一位。可跑着跑着他扔掉帽子,脱去了厚厚的羽绒服。接着是其他人也脱了个精光……
曾在电视上见过一所大学,当然是在国外。每年都要搞一场裸奔狂欢,男生们戴着面具排着队地在校园里裸奔,兴奋不已;女生们在路边惊叫着,激动不已,场面煞是热闹。只可惜我们车上没有女生,不然我也一定能听到快乐的叫声,说不定她也会加入其中呢,那到时候就该是我快乐了。
太过瘾了,就是观众少了点。
回去后我们在城市广场再奔一次怎样?
可以呀。
就你这样的身材,说不定能奔出一段浪漫的故事来。
上车后,丁哥他们依旧处在兴奋和快乐中。
裸,看来总是和激动兴奋快乐连在一起,至于怎么个奔法则是因人而异。难怪电影或电视上总会有人在演激情戏时就会将衣服脱光。
听说哈佛的裸奔者有这样一句名言:假如当众裸奔都不怕了,期末考试还用怕吗?假如身体都不受束缚了,思想还会被束缚吗?
丁哥他们的裸奔是激情所致还是想摆脱什么束缚,我不知道。
但我现在知道——衣物,身体能穿,思想也能穿。
注:如果你是个刚刚来到高原的人,记住,千万不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奔跑,那是很危险的。哪怕你是在裸奔也不行,会出人命的。
第三部分 25·在书本上游西藏的人
很多人在来西藏前会在家里做些功课,在地图上在书本上寻找西藏,看一些相关的介绍,有心细者还会做一些笔记,然后到了西藏按图索骥,以为凭借他们的书本知识就能在西藏玩转。
这样的客人大多出现在VIP团中,因为他们的行程往往有别于一些常规团。也就是客人们租一辆4500,按他们在家设计好的线路自由自在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用像常规团队那样急急忙忙地赶路。
自由归自由,行程不能变,哪天去哪儿玩是他们在来之前就和旅行社签了约的,所以路不能少走。走少了客人要投诉,但走多了我要赔钱。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只要按行程单走就行了。
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的事发生。
记得有一个团,一行四人拿着行程表要我带他们去一个寺庙,那是一个坐落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寺庙,因为没有路,别说我这辆4500,就是8500也开不上去。
我告诉他们,那个寺庙只有当地的藏民和一些玩户外徒步的人才会去,像你们这样进藏没两天的人是根本无法登上去的,到了那里我就是愚公也只能背三个上去。
可我怎么说他们都不相信,好像我收了钱不肯干活似的,这让我有些不悦。
于是我只好将车开到那山下。
望着上山的路,客人们傻眼了,并开始对他们刚刚的言行感到愧疚。有人向我道歉有人在作自我检讨,这下搞得我反倒过意不去。我心一软,腰一硬,慷慨地说:走,我带你们去格日寺。
格日寺离拉萨不远,是一座尼姑庵,有上千年的历史。因为修建在海拔近4700多米的一个山坳里,常常被云层笼罩,所以也被人称之为“悬在云端的尼姑庵”。
去格日寺的路其实也很难走,陡峭的山壁和身边的悬崖,如果手上没有一点越野的功夫别想把车开上去。再加上前些天下了场雪,路面有些湿滑,这让车上的几位真正领略到了比蜀道更难的藏道。
我一直很喜欢格日寺,也常来这里,因为我有一个喇嘛朋友的姐姐就在这里出家。每次来时我都要捐一点善款。
那里很多尼姑与我熟悉,她们常常会拿出自己亲手做的酸奶款待我们。
我去过很多城市,吃过各种酸奶,但我始终认为格日寺的酸奶是最好的。
我尤其喜欢春天去,满山的荆棘开着小白花,清香沁人。
在拉萨城的周边,是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的。郁郁葱葱的荆棘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这座寺庙与外界隔绝,尼姑们生活在这里,静静地,心中装满了佛。
在格日寺我找到了朋友的姐姐,她拿来酸奶和风干的生牦牛肉热情地接待着我的客人。
那天客人们玩得倒是很尽兴,可我不仅贴了时间,还费了油钱。
不过也有宽慰的事,客人们在回来的路上一个劲地夸我,说我为人热情办事周到,还说我不仅车技高而且胆大心细,搞得我飘飘然起来,连将他们送回内地的想法都有了,依然是免费。
更让我飘的是,下车时还得到一位美女的热烈拥抱。
哇塞,要是这样的话,别说送回内地,直接送进屋都行。
第四部分 26·珊瑚手链有多漂亮?(1)
在西藏,旅游车司机一年中其实只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有活干,也就是从每年的四月份开始到十月底。
这和气候有关。
你想呀,每到冬季空气中只有50%左右的氧气,你就是身体再好可你的肺也不答应。再说了,到了冬季说不定哪儿就下了雪封了路,你还能去哪儿玩呢。即使你去了纳木错也看不到那湛蓝的湖水而是冰雪一片。
到了冬季我也就只能在家里数着那一张张少下去的钞票,并算计着如何让它们坚持到来年。
所以在季节好的时候我总会马不停蹄地奔跑。因此就练就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势哪怕是站着都能睡着的好功夫。不这样行,疲劳驾车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旅游车司机其实很艰辛,别看我整天乐呵呵地耍嘴皮子,那叫穷侃。侃完了还得去跑车挣钱养家糊口,谁也不会因为我在这里将大家给侃乐了而扔两个赏钱过来。能捧个人场再告诉你们的朋友说拉萨有个叫扎西顿珠的司机很棒,我也就知足了。
不过在车上跟客人侃,有时还真的能侃出点效益来。
大家都知道,旅游车司机要赚的不仅仅是辛苦地跑路钱,有时也要去赚些众所周知的那小小的秘密钱——带客人去购物店,然后拿一点点提成。
关于提成一事众说纷纭,有褒有贬,有受骗上当的也有其乐融融的,在此我不想妄加评判。其实出门旅游谁都有带些纪念品回去的念头,司机导游带你去一个纪念品集中的地方总不能白跑吧。钱在你的口袋里,谁也不敢抢。抢了那叫打劫,如果抢的是位女游客那还有劫色之嫌,吃起官司是要罪上加罪的。
我常会带一些客人去购物店,客人买了那我就多赚点油钱,客人不买那我就白跑一趟。当然白跑完了心里是不会舒服的,事实就是这样。我又不是东北人所以成不了活雷锋。
客人在车上如果你不侃谁会知道西藏有些什么呢?
所以侃什么?怎样侃?便成了关键所在。
我如今之所以如此能侃,那是在革命生产的大熔炉里锤炼出来的。更何况我还读过《资本论》,深知马克思所阐述的关于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之间的关系。而且我还活学活用了——什么是生产力,嘴皮子就是生产力;什么叫动力?家里的老婆孩子就叫动力。所以你不侃晕客人用什么样的力都是白费力,剩余价值是侃出来的。
记得带过几位江苏昆山来的女士,个个都是阔太太,不是先生开厂子就是先生做贸易。虽没看她们穿金戴银,但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那一天为了我剩余的价值,就神侃了整整一天。
客人只是拉萨市内的一日游,我是和旅行社的导游小段同行的。
小段也非同一般,她的嘴皮子不在我之下,所以在车上我和她一唱一和如双簧一般,解说词更生动活泼,比赵忠祥那“在可可西里生活着一群藏羚羊……”要精彩多了。我语调深沉且不乏幽默,小段是热情洋溢且略带腼腆。尤其是在讲解西藏的物质资源和人文习俗时总会不经意地说些藏饰呀藏药呀之类的特产。一切张弛有度,显山而且露水,其目的就是希望客人在了解西藏的同时也提供一下她们的需求。
不知道她们是听不懂我们的话呢,还是听清了我们的弦。你弹你的弦,我看我的景,游完了布达拉宫再游哲蚌寺,出了哲蚌寺再去罗布林卡,愣是进不到我们的节目中。我开始在心里抱怨小段了:你为什么不能像倪萍那样办什么样的节目都能将观众煽呼出几滴眼泪来呢?客人只有动了情才不会将钱包捂得那么紧。
第四部分 26·珊瑚手链有多漂亮?(2)
扎西师傅你们先带我们去景点吧,其他的地方等等再说。
购物店也是景点呀,还有什么好等的。我心里这么想。
再说了,不了解藏药怎么能算真正了解西藏;不看看藏饰怎么会知道藏族人民是多么的勤劳和智慧。
我知道我和小段所办的节目在收视率上出了问题。那时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是董浩而小段就是金龟子,带着一群昆山来的小朋友,肯定是叫她们去哪儿就去哪儿,叫她们买什么就买什么,哪还会有什么等等再说。然而此时来的既不是小朋友,我也不是董浩。我只是个小司机,方向盘虽在我手里,可腿在人家身上。
不去就不去吧,那就去大昭寺。
看完了大昭寺,客人自然要逛八角街。
八角街是个商品林立的地方,可那不是购物店,客人买了东西谁会给我提成呀。
我倒是有个朋友在八角街上开店,但客人在这条街上一转就知道市场的行情了,虽然我也曾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带客人去过他那里,可提成确是微乎其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只带朋友去,因为在他那里不仅货真而且价实。
今天看来只好将她们带到我朋友的店里去了。于是我尽量不让她们去别的摊位上问价,不然到朋友的店里也没戏。
我说:在这里你们千万不要乱问价,问了就要买,这是藏族人的规矩。
她们果然很听话,只看不问。来到朋友店里时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