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禁城,位于中都的中心,与中都城同期而建,方圆9里,有城门楼4座。当时,中都城内有94个坊,24条街巷,3个市场,2个闹市口,有居民及守城军22万多人。
但到了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又突然改变主意,停建中都,改都南京,并将营建中都宫室的余材,就地用于修建陵墓、寺观和其他工程。中都城虽只建成了大半,从历史的角度看,中都皇城是明代南京、北京的原型,其对后世的影响至大至深,甚至于连承天门、午门、玄武门等名称都被一一沿用。
这座古城在明末农民起义和近代太平天国起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曾拆墙营建军事设施。“文革”期间,大批城墙砖被转卖到上海、蚌埠等地,使残留的古迹遭到彻底的破坏。昔日偌大的皇城,现在只残留城墙的西段和南段的一部分和城门两座。
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群:故宫(1)
明故宫是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仿照南京故宫的格局兴建的,从1407年到1420年,历时14年,征用民工及军工达一百二三十万人。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群是东方最大的宫殿群。
从景山看故宫
故宫,明代被称为“紫禁城”。1925年以后才被称为“故宫”。故宫为什么被称做“紫禁城”?学术界对此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传说中的天帝居住在天上的“紫宫”,地上的皇帝既然为“天子”——天帝之子,皇权神授,因而他居住的地方就称为“紫禁城”。第二种解释是,“紫”字与“紫气东来”同义,即以祥瑞云气象征皇帝。第三种解释是,“紫禁城”借喻紫微星垣,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紫微星垣在三垣的中央,是代表天帝的星座。皇帝作为天子,“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皇帝的居住之所自然被称为紫禁城了。
故宫占地70多万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均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午门是世所罕见。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昭示着500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的四周有四个门。
正南为午门。午门是整座宫城的大门,位于紫禁城的最南面,俗称五凤楼。高高的城台上,中央有一座九开间的大殿,在它的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在这殿屋两端各有一座方形的殿堂,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午门作为紫禁城的大门,同时又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和战士战后凯旋向皇帝献俘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
后门为玄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玄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
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乾清门以北为内廷。
外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即今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轴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侧翼,是皇帝行使权力、登极大典和召见群臣的主要场所。
太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故宫里最吸引人的三座大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体现中国帝制权力的象征,不仅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以示真切。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面,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四角攒尖顶方亭建筑。其保和殿(明初称谨身殿)深广各三间,周围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钻尖式,中央最高处安装着镀金的圆形宝顶,仿佛巨大的宝珠。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在故宫中和殿后,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神寿安康,天下太平,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谨身殿,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隆时重修。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平面呈长方形,黄琉璃筒瓦四角钻尖顶。
内廷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居中轴线,有御花园、东西六宫环绕,既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皇后、嫔妃以及太后、太妃等居住的地方。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面宽9间,进深5间,高20米。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交泰殿是皇后寿庆之所,位于乾清和坤宁两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坤宁宫被称为中宫,是皇后寝宫,面阔9间,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群:故宫(2)
御道上的云龙石雕明朝时,是谁主持、规划、设计了故宫?永乐时期,其规划领导人有泰宁侯陈珪、工部尚书宋礼及王通、柳升等人,建筑师是陆祥、蒯祥、蔡信、杨青及阮安等人,著名匠师有王顺、胡良等人。永乐之后,宣德年间有些营造,如南城里太孙旧宫的拓展;英宗时复建三大殿、后二宫(当时尚无交泰殿),并增拓南城。这时候的工程力量基本都是永乐时旧人,而朝中负责营造的官员,则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吴中。明代北京故宫的第二个营造高潮在嘉靖年间。重建三大殿,增建西苑,分建天地坛,改造太庙,建日坛、月坛和大高玄殿。主持营缮的是侍郎雷礼,主持工程的是匠役出身的徐杲。明代最后一次营造高潮在万历年间。主要有修复火灾后的乾清宫和坤宁官,增建交泰殿等后三宫工程,另外对御花园等处都有修建。这时工程技术主持人是冯巧,担负工程核算的是贺盛瑞。
关于故宫有多少间房屋,流行的说法是9999间半,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而是一种理想的估计数字。因为在故宫的历史上,房屋数量是不断变化的,每次修建,都会有所增减,所以这个数字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永乐初建成时,为8350间,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永乐朝建设紫禁城宫殿,是在拆除元大内后进行的。永乐新建的紫禁城在元大内的基础上向东南方向移动,但东六宫仍然在元大内范围之内,元大内东城墙(原址约在今东筒子)之外新拓出来的地方,还是空着的。明代中期起,宫殿增建,形成“三内”并列的局面:紫禁城为主体,被称为“大内”;北、中、南三海(包括今府右街以西至西皇城根区域)为西苑,被称为“西内”;东华门外直至东皇城根为“南内”,或称南城、小南城。到明末时,全部宫殿为786座,房屋数字显然大于1万。
另一个有趣的事是,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而没有向上的勾脚。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呢?“门”字的这种写法,宋代就有了。据说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勾脚,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勾脚。有一个为写“门”字而丧生的故事,说的是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所写“门”字,末笔微微勾起,明太祖看后便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却要闭门,塞我贤路!遂下令斩之。
“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
太庙在紫禁城前面两侧有两组重要的建筑群,分别是太庙和社稷坛。东侧的是太庙,用以奉祀皇帝历代祖先,这是皇权世袭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西侧是社稷坛,坛上铺有五色土:东青土、南红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黄土。土由各地州府送来,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组象征意义极强的建筑是根据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的。
太庙,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皇家的祖庙。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朱厚熜将太庙合祀制度改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南北475米,东西249米。太庙的建筑群共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在第一重和第二重围墙之间是浓郁古老的柏树,清幽宁静的环境使人沉静严肃。第一道围墙的西边原有三座门,最南边的称为太庙街门,共5间,通向天安门里;中间的为太庙右门,共三间,通向端门里;最北边的为太庙西北门,通向午门外的阙左门。三座门都是坐东朝西。庙内主体建筑为前、中、后三大殿,每逢登基、亲政、监国、摄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献俘等,皇帝、嫔妃均到此祭祀。
大殿、二殿、三殿为庙中主要建筑。大殿对面为大戟门,门外有玉带河,河上有桥5座。桥北东西各有六角井亭一座。桥南为神厨与神库。再南为五色琉璃门,门外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井亭等。
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是三殿之主,为皇帝举行大祀之处。前殿是供奉皇族祖先牌位的地方。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祖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袷祭”。其两庑各有配殿,东供有功的皇族神位,西供功臣神位。中殿也叫“寝宫”,是平日供奉死去皇帝神位的地方。两侧有配殿储存祭器。后殿自成院落,殿前有红墙同中殿隔开,称为“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的地方。此外,还有戟门、神库、神橱、宰牲亭、井亭、汉白玉石桥等建筑。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路线,从午门至天安门御道东侧的阙左门出入太庙街正门。皇帝斋戒于斋宫。祭日时刻,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
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中的八庙被焚,仅存睿庙。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新庙,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的后殿及两庑是弘治四年(1491年)建成的,以后不断有扩建。
清帝逊位后,祭典始废,但太庙仍由清室保管。1924年,太庙由清室移交北洋政府,曾作为和平公园对外开放,1931年,由故宫博物院接管,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社稷坛位于今天中山公园的中央,坐南朝北,社稷坛区占地23万平方米,较太庙为大。坛本身范围之外,也遍植松柏。祭坛是园内的中心建筑,位于园中心偏北。坛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以汉白玉砌就,各高4尺。上层5丈见方,下层5。3丈见方,四面均有陛阶,各分4级。拾级而上,登至坛顶,脚下积土为坛面,坛面中心为一圆,周围分4区,共5区,以不同颜色的泥土为区别,这就是社稷坛上有名的“五色土”。坛上五色土,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坛的地基全部用的是汉白玉,坛四周设围墙,上覆琉璃瓦,瓦色与坛上土色相对。在坛中央曾有一方形石柱,名为江山石,意为江山永固。坛的四方各有一座汉白玉的棂星门,显得庄严肃穆。在坛北有一座既庄重又精巧的木构大殿,称拜殿。此殿始建于永乐年间,顶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5间,进深3间,朱红门窗,白石台基,是为皇帝在祭祀途中避风雨而设。在社稷坛“五色土”东北侧还有“音乐堂”。观“五色土”而后赏乐便当携来旷古的意境。赏乐后而瞻“五色土”自会激励未来的向往。
皇帝来社稷坛祭祀时,从阙右门进社稷坛东北门至坛的门外,下辇坐轿入右门,顺戟门往东行至拜殿东阶下轿,在乐舞声中到坛上行祀。坛上设有神牌,太社位于右,太稷位于左,均朝北。每年皇帝之所以要亲祀,是以表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王者以土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
社稷坛原址是辽、金时代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代始改建为社稷坛,清代沿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美军司令部就设在社稷坛。辛亥革命后,废除了祭祀社稷的制度。1914年将社稷坛改建为公园。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皇家祭坛:天坛
天坛是明代皇帝祭天和祈求丰年的地方,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
中国历史上的各朝皇帝都把祭祀天地作为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举足轻重,必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和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明朝营建的天坛,是中国历史上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两倍多。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是我国象征“天”的一座坛庙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颗明珠。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圜丘坛在南部,是后来于嘉靖九年(1530年)营造的,是祭祀天神的地方。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亭门,也称南天门。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
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