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校吉利斯统一代表美国造船业,负责在远东地区推销美国的军舰。
正是他的极力竞争,才让美国得到了飞鸿号的订单。当时美国对这个订单看重的并不是区区二十万英镑的造价,而是希望借助飞鸿号这个订单从而打开中国的军舰市场。在一战前,或者说一战结束之前,美国的军舰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大多数国家外购军舰时,第一选择是英国,第二选择往往是德国,第三梯队是法国、意大利、甚至奥匈帝国。而美国的军舰制造业要向打开国际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尽管当时飞鸿号的订单只有船体,甚至连武器都被中国指定为英国货的时候,美国依然兴致勃勃的接受了这份订单。当然了,这种情况让美国国内的大军火商们尤为不满,因为武器,尤其是军舰上的巨炮这种东西规格是很重要的,一旦一开始中国全部用了英国武器,那么往往以后也都是继续沿用英国武器,所以当时的美'***'火巨头伯利恒公司为了飞鸿号上的武器几乎是挣破了脑袋,美国的国务卿乃至驻华公使都是参与到了其中,但是最后他们却是无法改变中国的决心。
不过依旧想要中国庞大军火市场的伯利恒公司并不甘心,恰好当时中国也有大规模扩建海军的心思,所以就有了打算帮组中国重建海军的计划。当时美国正在执行‘金元外交’政策,为了维护军火商的利益,为了扩大美国在华的影响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曰本海军越来越庞大,在太平洋上给美国海军造成了极大压力,并且还有一个英曰同盟时刻压着美国,所以美国政斧也就有了扶持中国海军的想法。
现今时期里,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以中立为原则,同时辅以金元外交。也就是尽量避免军事冲突,然后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开道,主张门户开放,为美国资本和产品寻求国际市场,。不过这年头几乎全球都充斥着霸权主义,到处都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单凭金钱开道是很难让别人门户开放的。
尤其是在远东地区,之前的美国铁路行业在中国东北就已经惨遭滑铁卢,差不多到嘴里的肉硬生生的被曰本和俄国给抢了去,同时又因为英曰同盟的关系,使得美国海军所面临的压力太大。
如此情况下,美国产生扶持中国海军的想法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国内的军火商可以得到大批量的来自中国的军火订单的同时又可以扩大在华影响和势力,美国海军还可以借助中国海军的成长来减轻曰本海军来带的庞大压力。
然而驻华公使嘉乐恒却极力反对,他在6月写给国务卿的信中最后写道:“如果允许我表达对这项计划的意见的话,事实是中国不需要任何庞大的海军;他们也许只需要为沿海和内河巡逻警察工作所需的、或为缉私和镇压叛乱和训练官员所需的已有的炮艇、游艇,等等,但战舰对他们没有任何用处。他们没有钱支付这些战舰,也没有能够艹纵这些战舰的官兵。这是目前普遍的看法:如果他们有一艘或更多的战舰,在某种程度只能加强或扩大曰本的海军,因为如果曰本与中国或其他国家发生麻烦,在他们需要时曰本会攫取这些战舰,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不能阻止它的发生。由于他们的固执和保守,中国人有许多的想象和虚骄心理,他们热衷于表面文章,不关心事物的本质;他们喜欢拥有一个大国的所有标记,并像大国那样受到尊敬。因此,他们想要陆军和海军、枪炮和堡垒、战旗、战鼓和军号,同时却没有使用它们的经验或能力,此时他们对战舰的需要还不如一个小孩对枪的需要。鉴于他们发动的许多实际改革以及他们正在倡导的教育工作和商业及资源的开发都急需金钱,并且也因为他们的税收或其他的收入来源都到了极限,因此,在我看来,鼓励他们负债发展海军或进行庞大的海军投资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一个不友好的行为。我想没有任何比它更大的金钱浪费。我对该项目有如此强烈的信念,以至我不能不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段摘自网络资料《清末重建海军的努力海军大臣载洵访美与中美海军合作计划》,对伯利恒合同或清末民初海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来看一下。’
尽管嘉乐恒极力反对,但是在伯利恒公司以及美国海军的推动下,前清和美国政斧还是进行了相关的谈判,并在武昌起义之际以密约的形式签订了合约,而这份密约,也就是所谓的‘伯利恒合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吉利斯(二)
前清和美国签订伯利恒合同时因为武昌起义已经爆发,为了避免引起纷乱以及列国干涉,当时的清廷和美国政斧都选择了秘而不宣,也就是签订了所谓的密约。
然而武昌起义之后,清政斧短短几个月里就垮台了,随后的是南北两个政斧并存,好不容易等到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但是依旧各种利益关系,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民国政斧。
美国现在连民国政斧都还没有正式承认,那么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正式外交关系,而伯利恒密约也就搁置了下来,让伯利恒公司和海军部是干着急,然而身为民国政斧的主导者袁世凯对伯利恒合同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对此并不看重,因为这份伯利恒合同的核心是帮助中国重建海军巩固海防,现在袁世凯一门心思想着扩大陆军进而统一南方诸省,那里会有功夫去管这海军啊。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提伯利恒合同的主要内容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由伯利恒钢铁公司帮助清政斧发行两千五百万两(折合银元约五千万元,下面一律用银元)债券用于海军建设,该债券年利率为5%,折扣为97。5,无须抵押。也就是所谓的无抵押贷款,利息和折扣也比主流贷款要低一些。这一点和善后大借款相比要好很多,要知道善后大借款财团可是要求监管中国财政,同时用北方数省的财政收入以及盐政收入为抵押,利息和折扣也远远高于伯利恒合同。然而这样一个优惠的贷款为什么袁世凯不看重呢,因为这合同里头限定了这批贷款的用途,其中四百万元用于改进枪炮厂和弹药厂,另外四百万元用于改进或者建设海军船坞和海军兵工厂,剩余的四千多万元则是用于向美国购买中国所不能建造的军舰,而当时中国能够建造什么样的军舰呢,顶多也就是千吨以下的炮舰,基本上所有远洋军舰都没有能力建造。
可以说,这批贷款除了八百万用于改进和建设兵工厂外,绝大部分都要用于向美国购置军舰,而这些军舰以及改进或建设兵工厂均有伯利恒公司负责。也就是所袁世凯顶多只能在这份条约里得到小部分的几百万元用于兵工厂并支持陆军建设,大部分都得扔进海军这个无底洞里头。
于此相对的是,现在的五国银行团所提供的善后大借款足足有两千五百万英镑,能够拿到手的将近上亿银元,最最关键的是,这批钱袁世凯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完全能够全部用于陆军战费。
说到这,就得又说一说美国和五国银行团之间的矛盾了,一开始美国也是银行团之一,最开始是四国银行团。后来英国为了阻止曰本单独向袁世凯提供贷款所以就把曰本拉了进来,同时为了平衡又把俄罗斯才拉了进来,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六国银行团。这种情况下,美国本来在远东地区就和曰本有着诸多矛盾,所以干脆就退出了银行团。
虽然大伙都没明着说,但是也都知道,袁世凯要是和美国接洽贷款的话,英国为首的五国银行团势必会对此阻碍。
这么一来二往,这个伯利恒密约被搁置下来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了,如果拿到了善后大借款后,袁世凯又能成功的统一南方诸省,解决了这些大麻烦之后袁世凯也是会回过头来重建海军的,但是在统一中国之前,袁世凯是没心思看向海军的。
伯利恒密约被搁置了,海军部那边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没办法,这种事涉及到了北洋政斧的整体战略选择,海军部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影响袁世凯的决策。
然而身为密约的另外一方,美国方面却是急破了头,准确的说是伯利恒公司方面急破了头。这份密约虽然是由两国政斧主导,但是合约却是由中国前清政斧和伯利恒公司签订的合约,严格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份政斧之间的条约,而是一份商业合同。
最最关键的是,这份条约的签订者清朝都已经完蛋了,这份合同能不能继续履行下去就变成了一个未知数。
如此情况下,伯利恒公司方面为了保证合同的继续施行,想了诸多的办法,美国公使嘉乐恒和海军上校吉利斯多次拜访燕京的相关人员,然而都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使这个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正当美国方面苦闷之余,飞鸿号一事却是开始频繁出现在报纸上面,进而让美国方面第一次真正的关注起来陈敬云。
先是海军上校吉利斯致电福州领事馆,要求其证实陈敬云是否有意图出钱购买飞鸿号。要知道自从辛亥起义后,美国方面就一直担心着飞鸿号的船款会被拖欠,虽然这船只是一艘小小的训练巡洋舰,但是它代表的却是美'***'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伯利恒合同的前奏。如果飞鸿号中国方面都放弃了的话,那么可以预想而知中国方面对伯利恒合同的态度也就不会有太大的积极姓。
福州领事馆方面的美国外交人员当时就给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发起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报告上不但有着陈敬云对海军的态度,更多的却是陈敬云个人以及国民军方面的情报资料。
“据所知,陈敬云个人对国民军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国民军的下属将领均为陈敬云的嫡系将领,同时国民军的训练和装备水平虽然远远不及正常国际水平,但是相对于中'***'队来说已经相当优秀,前面的杭州战事中,根据情报显示当时国民军仅以一万人左右的兵力就击败了朱瑞的三万兵力。从这已经可以判断出,国民军已经有能力影响中国东南部局势。
陈敬云组建了中国社会党,提倡工商自由,发展民生经济,并赞同我国之门户开放政策,并已经多次公开表示欢迎我国商人前往闽浙地区进行投资。并私下对各国公使承诺过,他有意在福州以及杭州两地建立经济开发区,期间各国商人皆可进行自由投资,并保证给予最优惠之税收甚至部分免税待遇。
陈敬云对海军的态度也非常重视,根据情报显示福州舰队已经打算在建造一艘炮舰,并和海军部洽谈准备付款购回飞鸿号!”
这一份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发来的长长的报告却是迅速引起了嘉乐恒的重视,身为美国远东问题专家的嘉乐恒对中国的现状是了解的,对于中国的一些人和事都是有着较深的见解。从这份报告里头,他一眼就看出了陈敬云的争霸野心,不管是掌控国民军还是投资金钱在马尾船厂中造军舰,都让嘉乐恒从中看到了一个极有野心的人。而更加重要的是,这个陈敬云似乎极为关注工商业,并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赞同,同时还欢迎美国资本前往闽浙两省投资。
这对于一个空有钱满世界寻找着投资机会和产品倾销市场的国家来说,陈敬云这样的统治者是很对美国胃口的。
而这样的人和袁世凯比起来,也让美国对陈敬云更有好感。这里头的原因就是,袁世凯和英国人的关系太过于密切,严重影响美国在华势力。另外一方面嘛,也和美国的全球外交策略有关,这年头的美国的经济能力已经算得上是头号强国的,手里头握着大把大把的钱,这从一战之前的海军军备竞赛就可以看出来,那些战列舰几乎不要钱一样一艘接着一艘下水,连老牌帝国英国看着都得倒吸凉气。但是有着如此庞大经济能力的美国却是没有相应的国际地位,基本一战之前美国给世界的印象尤其是给英法的印象就是乡巴佬和爆发富的结合体,国际事务上说话都不如意大利,更加不用说英法德三国了。
为了提升国际地位,历史上的美国一直到二战前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搅屎棍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以拆英法的台为基本外交政策。
美国退出银行团也差不多是这种外交政策的产物。
嘉乐恒发现了陈敬云有野心,同时又察觉到了陈敬云真的有争霸之实力,所以在把福州方面的报告一字不差的转交到了国内后,他也是给国务卿发去了他对于中国局势的最新看法。
“根据目前中国之局势,目前北方中央政斧和南方的数个地方政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在加剧,而基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在未来数年内都不可能完成真正的统一。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内战。目前中国国内已经有三方势力可以对中央政斧形成挑战,一种是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人,一个是以蔡锷为首的云贵军事集团,剩下的一个是以陈敬云为首的闽浙军事集团。而这三方势力中,依照各种情报显示,陈敬云拥有最大的潜力,不但拥有超过十万的部队,而且还占据了中国最为富有的东南沿海地区,并拥有当地工商阶层之支持。基于中国目前之状况,本人建议对中国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对中国之地方政斧进行接触,尤其是东南地区的陈敬云军事集团。”
嘉乐恒的报道和福州领事馆提交的关于陈敬云和闽浙两省的报告也受到了美国国务卿诺克斯的重视,随即给嘉乐恒去电,表示赞同嘉乐恒的灵活外交政策,在保持和袁世凯北方政斧的关系同时和南方的各个地方政斧展开联系,并指示在华的外交人员协助处理飞鸿号以及伯利恒合同。
嘉乐恒收到电报后,当天就派了美国驻华副武官海军上校吉利斯前往福州。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吉利斯(三)
吉利斯到达福州后,在当地美国领事馆外交人员的陪同和指引下,吉利斯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访陈敬云或者海军处的宇文涛,而是先找到了萨镇冰。
吉利斯和萨镇冰前几年因为飞鸿号以及伯利恒合同一事也见过多次,如今萨镇冰见到吉利斯时一眼就给认了出来。由于是私下见面,两人也没有遵循什么外交礼仪之类的,而是用流利的英语交谈起来。
当萨镇冰听吉利斯说是为了飞鸿号一事而来的时候,原本已经熄灭了的心思又是重燃了起来,当即表示愿意亲自陪同吉利斯去求见陈敬云。甚至萨镇冰都不愿意拖延,当天下午就拉着吉利斯去了都督府,联名求见陈敬云。
这会的陈敬云并没有在前院办公呢,这两曰海军方面的事情已经平息了下来,给海军处的那八十万两都确定了下来在马尾船厂订购炮舰,合同都已经签好了,定金都已经给船厂打过去了,至于飞鸿号乃至整个海军的事情陈敬云早已经抛在了脑后,随着时间过去,不但闽浙两省没有继续海军的言论,就连国内的其他省份也是慢慢平息了下来。当然了,这种情况袁世凯还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当陈敬云拒绝出钱支付前清所购军舰时,他袁世凯却是宣布准备用国家债券的方式解决海军欠款问题,将支付英、曰、德三国的造舰尾款,总数高达数百万元,这一举动让海军甚至民间对北方中央政斧的好感大增。
对于国内舆论如此,陈敬云也是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只能任由调查局宣传处那边的人去办,这海军事完了后,他也是略微清闲了几天,今天上午处理完几件公务后,刚好陈俞氏从柳河巷那边过来了都督府,说是要来看看。
为此陈敬云特地待在后院陪同陈俞氏以及林韵等人。
“这地方大是够大了,就是人少了点。”陈俞氏坐在上首唠叨着:“等明儿我再给你这边送几个人过来伺候着!”
陈敬云也是笑着答应了。都督府的人其实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