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战争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⒓形纳俳酱锶蚀ǎ稳战牒撼恰S谑牵敖蛭嵩谒纺牟慷用纺Ф樱闪⒓形穆柿臁K纺Ф影ǎ翰奖谑拥谝淮蠖樱ㄈ钡谝恍《樱蠖映の惶锎罕谏僮簦坏诙涣拥诙蠖樱ㄈ钡诎酥卸樱蠖映の娇诠绮厣僮簦黄锉谖宕蠖拥谌卸拥囊桓鲂《蛹耙桓龇侄樱慌诒谖辶拥谝恢卸印:霞贫陌儆嗳恕
适在此时,野津道贯接大本营发来之训令:第三师团之一个混成旅团将于八月二十六日前由元山登岸,暂归第五师团指挥。野津为其命名曰元山支队。元山支队包括:步兵第十八联队,联队长佐藤正大佐;骑兵第三大队第一中队;炮兵第三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村婊三郎少佐;工兵第三大队(缺一个中队),大队长为佐川耕作少佐。合计四千七百余人。
第五师团本部由野津道贯亲自率领,下属两个分进团队:第一行进团队和第二行进团队。第一行进团队以柴田正孝炮兵中佐为司令官,包括: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缺第二大队),联队长为富冈三造中佐;炮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为山内定矩少佐;骑兵第五大队第二中队的一个分队。第二行进团队以友安治延步兵中佐为司令官,包括:步兵第十二联队(缺第一大队),联队长为友安治延中佐;骑兵第五大队本部及第二中队,大队长为木村重少佐;炮兵第五联队本部及第一大队,第一大队长为四宫信应少佐;工兵第五大队(缺第一中队),大队长为马场正雄少佐;卫生队。合计五千四百余人。
除此以外,当时已入朝的日军还有:京城守备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二大队和骑兵第三大队的一个中队,驻扎汉城;大迫混成旅团,包括步兵第六联队和骑兵第三大队的一个中队,驻扎元山;兵站守备队,包括驻仁川之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五中队,以及驻龙山之第十二联队第一中队和骑兵第十二中队的一个分队;电线维修队,为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八中队,驻扎洛东。以上合计三千五百多人。
由上述可知,当时日军进入朝鲜的总兵力为一万九千六百余人,其中担任进攻平壤的兵力为一万六千余人。组成进攻部队和布置守备部队之后,野津道贯便向进攻部队下达命令:
“第一团队宜以五日由新庄进,十日分其半:半队由看乐坡、祥原、串场,半队由绿沙浦、月江、保山镇、新兴共进冲平壤。第二团队宜由南川经黄州,分为两队:一队由麻华里、当洞、潮川,期十四日进至平壤;一队由看东坡、祥原、串场、麦田店,以十五日迫近平壤。大岛混成旅团宜以七日聚集黄州;前队忽与之合,更先发至中和,十一日再聚集。以十三日由水湾桥出赤屯田,十四日进至大地境洞,十五日突击平壤。朔宁支队宜由新溪县九日出三登;十二日午前出发,经江东县、麦田店,十四日至大地境洞,邀击敌遮大岛旅团队者,从便突平壤。
元山支队宜以五日由阳德向顺安,截击敌逃路。”注2部署既定,各部队便相继向平壤进发。
大岛义昌少将在师团长野津道贯到汉城后立即出发,二十三日宿于临津。西岛助义中佐先率所部抵达开城。二十四日,旅团本部亦进驻开城。二十五日,一户兵卫少佐所部仍作为先遣队,先期出发。旅团本队于二十八日离开城北进,当天宿于金川。二十九日,到达平山。在此停留三天后,又沿大道北进。九月三日,抵瑞兴府。五日,大岛从瑞兴出发,当夜宿剑水驿。六日,旅团本部到凤山。此日,一户兵卫所率先遣队与奉军一哨在黄州附近遭遇,清军败退。在此以前,曾有清军七十余名进至凤山郡。四日,闻日军先遣队进入凤山境,遂越过洞仙岭而退至黄州。及见日军逼近黄州,又弃黄州而去。七日,旅团本部进入黄州府。洞仙岭在凤山与黄州之间,岭上有关口曰舍人关,颇为险要。过舍人关,尽是陡坡,赤壁江横于其前,过江即是黄州府。府城背依峻岭,面临湍流,是开城以北的第一城镇。对于如此险要之处,清军竟不分兵把守,不能不是一大失策。十日,旅团本部从黄州向中和进发,以进入战备状态行进,但未遇任何抵抗,便于当夜宿于中和。
九月十二日凌晨四时,大岛义昌率第九混成旅团从中和出发,向平壤前进。上午九时二十五分,日军前卫已接近大同江东岸,一面向栽松院清军堡垒进攻,一面试图从下滩附近江岸乘船渡江。清军发炮轰击,日军前卫被迫后撤。于是,大岛下令,将部队划分为左右两翼:武田秀山中佐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为左翼,配备大炮十余门;西岛助义中佐的第十一联队为右翼,配备大炮八门。大岛命令日军右翼炮击清军炮兵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原先,清军防守江东岸的部队,只有毅军一营和盛军一营。为了抵御日军的进攻,卫汝贵又派队从船桥过江支援,皆“布置在预先修筑于河岸的三个堡垒里,奋力进行防御准备”。注3十时,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清军堡垒发起冲锋。毅、盛两军士兵英勇抵御,江西岸的清军也发炮支援,终将日军击退。十三日上午,大岛义昌召集幕僚举行军事会议,双方战斗暂时停息。但是,武田秀山却派所属第三大队的一等军曹生实、胁田等数人凫水到江心洲羊角岛,又泅至西岸,夺得大小船只五艘而归,这便为日军渡江作战提供了便利。下午,双方又炮战许久。十四日,大岛继续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明日总攻击的部署。是日黄昏时,大岛命令各部队:左右翼兵力如前,惟左翼队之一部由奥山义章少佐率领,“操船渡江,冲击敌军之侧翼”注4;炮兵队全部移至右翼。以全力炮击大同门外的敌垒;旅团长前进至接近敌军处,而卫生队则移至旅团本部位置。
当朔宁支队在山口圭藏、富田春壁两少佐率领下出发时,支队司令官立见尚文少将尚在开城,未到部队。九月三日,支队到新溪暂住,以待司令官到来。六日,从新溪出发。七日,宿遂安。八日,离遂安,攀天子山之险,至陵洞露营。九日,立见尚文派第二十一联队第八中队为先遣队,沿祥原大道而行;支队主力则沿三登大道向正北前进。这一带山路崎岖,河流纵横,行进十分困难。行至三登附近,一条大河横在前方,河宽约一百公尺,水亦甚深,从两峰之间穿过而经三登县南注入大同江,此即柳绿河。在这种险要之处,清军却未派兵扼守。当天,支队主力宿于三登。十一日,立见命山口率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为渡江掩护队,与工兵队一起从三登出发。十二日,立见从三登出发,经江东直抵江岸。此处为大同江之主流,乃平壤东北约二十公里元山大道之渡口,从东路进攻平壤的必经之路。如果清军在此固守,敌人势难渡江。然而,守卫渡口清军稍事抵抗,便向平壤退去。日军抢来五只渡船,彻夜过江。至十三日拂晓,终于全部到达北岸。当天,朔宁支队进至国主岘高地附近,决定在此露营,沿大圣山南麓设前哨线,隔合并江与清军对峙,两阵相距仅三、四千公尺。
元山支队于八月三十日开始分批进发,于九月一日进驻阳德府。五日,从阳德出发,以道路险阻,至八日始至成川。十一日,又从成川出发,当天至柳洞坊露宿。十三日,支队进至平壤以北约二十公里的顺安,切断了清军的后路。十四日,又移驻坎北山、爱美山两山之南的坎北院,并布置炮兵阵地。此处距平壤城北的井岘清军阵地仅约三千公尺,使清军阵地完全置于日军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了。
野津道贯中将亲自率领的第五师团本部,按计划于九月一日从汉城出发。师团本部沿第九混成旅团的行军路线前进。九月十日,师团主力第一行进团队至黄州;第二行进团队在凤山。当天,马场正雄工兵少佐派工兵抢到二十五艘船,拟渡过大同江向江西进发。十一日,部队开始从十二浦渡江。直到十三日,师团本部的大部分才渡过大同江。十四日,师团主力到达距平壤十六公里的沙川,先头部队进至距平壤十二公里的新兴洞,而后续部队则仍留在大同江渡口附近。十五日上午,野津始率师团主力抵达距乎壤六公里的山川洞,晚于日军发动总攻击的时间三、四个小时。
到十四日白天,大岛义昌少将与其他各路部队还未取得联系,情况不明,甚是不安。夜间,野津从保山镇派来的使者始来到大岛的驻地,送来野津的书信,内称:“我军当涉大同江,潮流妨之,大费时日,恐愆期。今夜欲勉达沙川,不敢后期也。”大岛当即复书报之。随后,立见尚文亦从国主岘派人送一信,谓:“我支队以十二日至麦田店,与清兵凡三百人、骑兵七八骑战。昨十三日遂进至距平壤城壁凡六百米突、即达国主岘国主店间。清兵据平壤城壁,如为专守防御者。又新筑圆廓二三炮台于牡丹台,盖其意欲包围元山支队,以击我也。我今止于此地待十五日。宜报之野津师团长。”
大岛见信大喜,即命参谋长冈外史少佐作书答曰;“贵报达以前,野津师团长有报云:‘费日子于十二浦渡河,因违十五日期亦不可知也。’我甚忧之。今得贵报,不胜欣喜。因直报于师团长,促其急行。本旅团将以明日十五午前八钟时前后陷平壤,共握手于城中,以祝万岁也。”又作书报告野津云:“当遗别书之时,适朔宁支队报告书至,云元山支队既达坎北山,此两支队期包围攻击,各驻其营以待。十五日,我混成旅团分半大队自羊角岛傍近使向右翼,以专力自船桥里欲进攻平壤。万一师团本队后期,恐元山、朔宁两支队孤立,是以本旅团冒犯危险欲陷平坏。愿以师团本队先着部队,援明日之战。”注5夜半,此书送到沙川,日军各路之联络始通。
于是,按野津道贯的原定计划,各路日军于十五日凌晨向平壤发起了总攻击。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58—159页。
注2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59160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7编,第34页。
注4 《日清战争实记》第7编,第37页。
注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63164页。
四 船桥里挫敌
九月十四日午夜,大岛义昌为准备明晨的总攻,决定重新布置兵力,将部队分为以下四队:
一、中央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本部、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的两个中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一大队本部和第二中队,以及旅团卫生队之一半,以武田秀山中佐为司令官,沿土器店、水湾桥之大道前进;
二、右翼队: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本部和第二大队,炮兵第五联队本部、第三大队和缴获炮小队,以及旅团卫生队之一半,以西岛助义中佐为司令官,从右侧西浦洞、中山洞两高地之间进发,向船桥里前进;
三、左翼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本队和两个中队,由奥山义章少佐率领,乘预先夺得之船只,由羊角岛强渡大同江,到北岸登陆,再沿江边向东北方向的“长城”前进;
四、预备队: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第—大队(缺一个小队),由一户兵卫少佐率领,在中央队的右方前进。
此外,还以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之一个小队和骑兵中队,作为独立骑兵小队和独立骑兵中队,在右翼沿其东北之柯亭店道路前,以便与朔宁支队及时联系。
十五日凌晨三时,日军右翼队炮兵第三大队至前哨线位置,修筑胸墙,伐除树木。四时,布置炮列完毕,集合右翼队步兵于其侧,以步兵第五中队为前队,第六、七中队为后继,向船桥里的桥头堡进逼;以第八中队为炮兵护卫。当日军右翼队之前队进至船桥里的清军堡垒附近时,担任警戒的清兵开枪鸣警。于是,双方枪炮齐鸣,平壤之战开始打响了。
与右翼队行进的同时,日军中央队之前卫,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及第四中队,也在森祗敬少佐的串领下,向水湾桥方向前进。中央队之本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一、第三、第九、第十等四个中队,炮兵第一大队及卫生队,继前卫之后。四时许,前卫尖兵行至碑石洞,为清兵所阻。口军第二队长町田实义大尉列队攻击,第四中队长小笠原松熊大尉欲同时进击,为森祗敬所制止,只令其分一个小队以助町田。清军原在土器店和水湾桥附近各筑有一座堡垒,伹其结构系利用旧草屋加固而成,挡不住敌人的枪弹。守卫在此处的清军小队便撤回船桥里。这样,清军在大同江南岸的据点只剩下了三个桥头堡。
于是,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桥头堡。其右翼队从正面攻击,中央队则从水湾桥沿江岸大道前进.攻击船桥里的右侧。这样,清军堡垒便处于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中。日军右翼队向清军堡垒猛烈轰击,大小火炮不间断地发射。中央队的柴田正孝
炮兵中佐和永田龟炮兵少佐,也都亲自指挥炮兵发炮配合。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马玉昆督同中国将士顽强搏战,毫无畏惧之色。
马玉昆(一八三七——一九O八年),字景山,原籍安徽蒙城,后徙居涡阳。幼家贫,性沉毅,有远志。咸丰间,随同父马贯一在籍办团练。一八六四年投宋庆毅军。宋奇之,使领亲军一哨,继檄充亲军营管带,倚为左右手。又统毅军四营,兼管全军营务处。积功至副将,以总兵记名。—八七四年,曾随乌里雅苏台将军金顺出嘉峪关,与左宗棠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的侵略。左、金皆以其“勇略冠诸将,倚为靖边之助”。注1马玉昆居新疆先后十余年,“收复名城以十数,暇辄使郎下屯垦辟地利”。注2一八八九年,经李鸿章奏调北洋,派至旅顺,统毅军后军。一八九四年,补授太原镇总兵。旋奉调赴平壤,在入朝四大军中表现最为突出。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马玉昆指挥毅军一营和盛军三营决不退让,“拚死防战,弹丸乱飞,不可向迩”。注3大同江北岸的清军也连连发炮支援,军势益张。据日方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来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将领早即闻马玉昆“彪悍”之名,今日始知果不虚传。注4
未几,天渐明,东方稍露白色。从大同江北岸了望南岸,知敌营所在未占地利,可以乘机攻之。于是,卫汝贵亲率盛军传字正营两哨过江作战。尽管这批生力军仅二百人,却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清军“于堡垒频连发铳弹丸,掠树枝如疾风扫落叶。江右清垒亦飞巨弹拒之,弹片屡降,多伤日兵”。注5激战继续进行。直到太阳出现于东面山顶之上,双方阵地形势益明显可见,日军因缺乏可供隐蔽之良好地物,若强行逼近桥头堡,则不得不将身体暴露在清军枪口的正前方,伤亡甚众。
日军预备队一户兵卫少佐本在后阵,见两军战方酣,而进攻未能得力,便率队向前支援。第十一联队第二中队长町田实义大尉与第二十一联队第二中队长林久实人尉,各麾其队,欲实行突击,以夺取清军堡垒。垒壁高一丈二尺,周围绕以壕沟,难以靠近。在突击中,林久实大尉、队副细井有顺中尉及第一中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