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苯悠鸨胛颐墙徽剑空庑际遣坏貌豢悸堑摹!
前怕狼、后怕虎,正是官家赵祯最大的特点。
“官家对微臣说这些的意思是?”陈恪心说,看来我要是不问这句,你就能跟我侃到天黑。
“寡人想遣忠诚强干之人出使一趟大理,探明究竟,若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其交出侬匪,与朝廷永修邦国之好,则善莫大焉。”赵祯缓缓道:“至不济,也能为朝廷动武提供情报。”
‘靠、靠,我真靠了……’陈恪不禁心中大骂,奶奶个熊,亏自己差点感激涕零!却忘了千古仁君也是皇帝,帝王心术自然炉火纯青。方才对自己又打巴掌又赐宴,分明就是想让自己像傻鸟一样,奔赴前途未卜的出使之路!
陈恪对出使倒没什么抵触,但这个年代的宋朝官员,可把出使当成最可怕的差事。那是一种从文明社会到野蛮社会的落差,还随时可能会被蛮族杀掉,在路上遇到土匪、瘴气挂掉。而且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多影响享受生活啊!
所以往往是加官进爵也不干。实在躲不过,必然全家人哭送,就像他再也回不来似的。等到出使归来,则全家人弹冠相庆,庆祝他捡了条命。
因此官家才会绕这么大圈子,跟陈恪商量,想派他去大理的事情……在仁厚的赵祯看来,这是忒不地道的事情,但是他觉着,没有比陈恪陈大本事,更好的人选了。
“如果官家信得过,微臣愿意担此重任,”官家的铺陈,充分的不能再充分,陈恪无论如何都得答应了。他不禁苦笑道:“不过我的级别太低,还请另派正使吧。”
“这是细节问题,容后再议。”见陈恪果然责无旁贷,赵祯开心笑起来道:“再说了,相公们同意与否还在两说,你先回去好好享受进士及第的荣耀吧,等到有了结果,寡人再叫你来。”
“喏。”被官家耍得一愣一愣的陈恪,乖乖告退了。
望着他离开的身影,官家畅快的笑了,对胡言兑道:“此科得一陈恪,便足矣!”
听官家对那小子这么高的评价,胡总管咋舌道:“原来官家是真喜欢他,老奴还以为……”是在忽悠傻小子呢。
“没理由不喜欢他。”赵祯沉声道:“别的不说,就说方才那番奏对,满朝能答上来的有几个?一个都没有!”说着一攥拳,开心道:“这是天降英才于我朝!”
不久,官家摆驾集英殿,在殿中召见宋祁和刘敞,确定最终前十名进士的名次。
官家把玩着手里的十根绿头签,沉吟良久道:“次序得变一变。”说完提笔重新排定几人的名次,递给他们俩。
两人接过来一看,登时为难道:“官家,这不合规矩啊!”
“规矩都是人定的,有官人能考进士,排名次才几年?再进一步又怎样?”赵祯摆摆手道:“寡人经过面试,认为这样排序是妥当的,就这样办吧。”
两人见圣意已决,只好闭嘴,捧着最终的名单,去崇政殿填写金榜。
分割
四更完毕,求月票支持!!
算一下账,还差fning两次加更,还有‘有空就看小说’的一次,多谢你们的支持,我会尽快加更的。不过明天不行,媳妇要去产检……
第二七七章 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上)
第二天便是三月初一,大传胪的日子。
天色未明,嘉佑二年丁酉科的所有贡士,除了个别因病不能起床,事先具呈礼部请假的以外,悉数齐聚在东华门外,谁也不敢,更加不愿错过这个,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十年乃至二十年寒窗苦读,多少度失落折磨,终于等到如今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日子,一切的遭际都值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即将出炉的新科进士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忘记了礼部官员的训导,兴奋的,夸张的互相打招呼致意,大声的说笑着。
不远处的官员们都装作没看见的,没有人不识趣的呵斥他们,因为今天,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这些年青人的。
尽管金殿唱名还没有开始,但本科的前十名已经大白天下,而且据小道消息,福建举子章衡,很可能就是今科龙虎榜的状元!
谁都知道,前十名的前景远胜于后面的同年,尤其是三鼎甲,若无意外,短短十余年,便可宣麻拜相,成为官场的顶级存在。因此新科的进士们,此时都围着他们谈笑,尤其是章衡身边,更是被围成了铜墙铁壁,旁人都挤不进去。
章衡三十岁,沉着谦虚,苏轼等几个年轻人,却俨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架势,当然不免被各种羡慕嫉妒恨……
人群的中央,却没有陈恪的身影。他也来了,却远远站在角落处,昨天官家一顿又打又亲的编排,让他实在吃不准,自己到底是留在前十名呢?还是被发落到后面去了?哪种可能都有。
所以他不往前凑,万一要是落出十名,那些赞美的话,可就成了天大的讽刺,实在太丢人了。
他这人就这样。表面上满不在乎,实际上也要强的很。此刻难免患得患失,难以洒脱。
目光在躁动的同年中扫过,陈恪突然发现,竟然还有人和他一样冷眼旁观,而且还是熟人——本科数一数二的美男子章惇。章惇正好也看见他,陈恪便招了招手。
犹豫一下,章惇走了过来。那张英气勃勃的脸略显憔悴。眼圈乌黑,显然没睡好。
“老侄子中状元,你激动个啥?”陈恪笑道。
章惇嘴角抽动一下。没有答话。
陈恪知道他必有隐情,便换个话题道:“知道哪个是程大教主么?”
“什么教主?”章惇先是一愣,然后道:“你说程大?”
“嗯。”陈恪点点头道:“听闻他今次也中了。程二却落了榜。几次去听他们讲道学,但离他太远,竟记不得长什么样。”
“喏,就是那个。”章惇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迅速一圈,指着一个被一群人围在中央,高高瘦瘦的年轻人道:“我曾在街上碰见过他们兄弟。”
“我想他现在,肯定很痛苦。”陈恪笑道。
“从何而知?”
“我听他在相国寺讲过,自从当了周敦颐先生的弟子。每日钻研大道,科场名利之心再也没有了。”陈恪笑道:“不过他说科场还是要下的,不然怎样去教化大臣和皇帝呢?每个人都有当圣人的权力,我要帮助他们!”
“怎么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感觉?”章惇的性格有些极端,或者说是纯粹,最讨厌的就是伪君子。
“说对了。”陈恪笑道:“人家建立的学说。就是专门教导人当圣人的。”
“哪有什么圣人,圣人都是伪君子。”章惇压低声音,不屑道:“将来若有机会,定要羞辱他一番。”
“嗯,到时候叫上我。”陈恪开心的笑道:“咱们这一科。可真是藏龙卧虎,什么人都有。将来肯定热闹。”
“……”章惇沉默一会儿,终究还是开口道:“是你们这一科,不是我。”
“怎么不是你?”陈恪奇怪道:“殿试不黜落啊老兄。”
“但我可以自己黜落自己。”章惇面无表情道:“待会儿东华门开,我就不进去了。”
“为什么?”陈恪不解道:“那你来考什么进士?”
“你不明白的。”章惇望望越来越亮的天空,幽幽一叹道:“不明白的。”
“咱们兄弟,有什么不好说。”嘉佑学社一干友人中,陈恪顶喜欢这个章子厚,拍拍他的背道:“当然你要是不愿意说,我也不问。不过你要是想倾诉,我可以请你喝酒。”
“哈哈哈……”章惇放声笑起来道:“大丈夫作甚儿女态!”说话间,东华门缓缓开了,新科进士们赶紧列班,他拍拍陈恪道:“去吧,我一时还不走,总要祝贺你们一番。”
“你真不去?”陈恪知道他是心如铁石之人,一旦下了决定,是绝对不会更改的。
“不去。”章惇一脸淡然道。
“太可惜了。”
“横竖只有两年,我下一科来再考,定也考个甲科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工,肯定比现在不上不下要强。”章惇笑道:“休要婆婆妈妈,令人不快!”所谓‘甲科进士’,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便是指殿试前十名。
“也是。”陈恪被他激起豪情道:“好容易世上走一遭,当然想怎样就怎样,我不劝你了。”说着抱拳道:“我先走一步。”
“嗯,回头见。”章惇负手笑笑,望着陈恪和嘉佑学社一帮好友,在东华门前列班,参加他们一生中最盛大最荣耀的仪式。。
陈恪在队伍里站好后,便不见了他的身影。
~~~~~~~~~~~~~~~~~~~~~~~~~~~~~~~~
大传胪是国朝盛典,自然在天子正衙的大庆殿举行。
未时刚到,天色微明,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已经陆续到达,在待漏院中待命。
此时从金殿上一直到东华门,已陈设了全副卤簿仪仗和彩亭、乐队,殿内东面设一张黄案,礼部官员细心检点妥当,通知鸿胪寺的官员,可以排班就位了。
于是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首相富弼立于殿外东檐,礼部尚书立于他旁边,宣制官二人站在殿檐下的乐器之南,都面向西。
二百多名传胪官站在对面的丹陛西阶上,每一段石阶站立一位,一直排到东华门外。诸位殿试考官和执事官,则站在东侧的丹墀上。
其余百官则按照大朝时的规制,在大庆殿外列班,但殿前平台是空着的……这里,原本是升朝官们列班的地方,但今天,一切荣耀属于新科进士们!
待宫里宫外排班立定后,礼部官员便前往垂拱殿,奏请官家出席并主持仪式。
官家已经身穿绛纱龙袍、蔽膝、方心曲领,头带通天冠,这是他在重大典礼上才会穿的礼服。闻听奏请后,便乘上舆轿,前往大庆殿升座。
官家一出垂拱殿,大庆殿中中和韶乐便演奏‘隆平之章’。乐曲结束后,阶下鸣鞭三响,太和门内的丹陛大乐再奏‘庆平之章’。
乐声中,一应殿试考官、执事官,向官家行参拜大礼。官家亲手将金榜赐予首相,富弼将金榜捧出大殿,交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将金榜安放在丹陛上面的案桌上。
乐声戛然停止,只听鸿胪寺官员高声慢唱:“传胪!”这一嗓子悠长清亮,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练不出来的。
余音袅袅中,宣制官出班宣读谕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嘉佑二年二月二十七,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钦此!”
宣读之后,另一名宣制官拿起皇榜,高声唱读起来:“第一甲第一名陈恪!”末字未终,乐声大作。站在阶下面的传胪官们便依次高唱,就这样声声相传,传胪声响彻皇宫,往整整二里之外的东华门外传去!
东华门外,已是万头攒动,谁不想看看状元唱名的的风光排场?谁又不巴望着能亲睹一下新科状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人们不仅把道上挤满了,道两边的房子上,也黑压压的全是人。
但仪式开始后,整个场中却鸦雀无声,那种宗教般的虔诚,深深震撼着陈恪,他羡慕死那好运的章衡了。
这时,那一声声的传胪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亮,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那个名字:
‘一甲……’
‘一甲第一名……’
‘一甲第一名陈恪……’
按例,状元之名是要被唱三次的,而且声音拖得非常长,这是给予状元最高的荣耀。
‘一甲第一名陈恪……’
当他的名字被反复唱三遍后,仍如坠梦里的陈恪,被身边的同年一把推出来。他是满腹的疑惑,但仪式一旦开始,就不可能的停止。只好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礼部官员入了东华门。
分割
今天大夫说,俺还有半个月就当爹了,有些兴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才更新,不过还有一章哈……
第二七七章 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中)
状元之后,是榜眼,‘一甲第二名章衡!’也唱三遍。
之后是探花,‘一甲第三名窦卞!’同样是唱三遍,而且声音也拖得很长,这是三鼎甲的殊荣。
传胪官接着唱读二甲的名单,只唱一遍。之后再唱三甲的名单,也只唱一遍……二甲进士必须竖着耳朵听,一不小心没听到,就得跟着三甲的进去。没办法,谁让殿试不黜落,一个都不能少呢?
全部唱名结束,三百七十二名新科进士,在礼赞官的引领下,从东华门进入皇宫,穿过层层宫禁,来到大成殿陛下列队。
队列最前面是状元陈恪,他站在殿阶下的正中央,前面是两阶中间的石刻,图案是升龙和巨鳌。所以状元又有‘独占鳌头’之誉!
他身后,分左右立着今科的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进士依成绩排列在三鼎甲之后。不过二甲第一和三甲第一也很风光的,站在各自班组的首位,分别称为‘金殿传胪’和‘玉殿传胪’。
悠扬的乐声中,新科进士们一起向皇帝行参拜大礼。青天丽日、巍峨宫阙,满目衣冠胜雪……
礼毕,乐声止。有内宦出来,高声唱曰:“有旨,赐进士袍、笏。”
众进士行礼拜谢。
所谓‘除却白遥坛瘛褪侵刚飧鍪笨獭<卓平克孀丛热胱筲校谀诨碌姆滔隆M训粼鹊陌滓隆;灰涣斓凭钌溃僮怕搪薰档拼樱庸准虺恕
其下的进士就没这么好命了,他们得自己动手。起先还算矜持,但内宦一声催促,登时让场面大乱,不免争取袍笏,亦不暇脱白遥В苯诱致膛塾谄渖稀3∶娴鞘甭页梢煌拧
等他们打扮停当,互相看看,场中已经没有白衣秀士,从此都是官人了。于是互相笑着拱手道贺。才在宦官的催促下,至殿上谢恩。
官家赵祯坐在龙椅上,含笑望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将会是大宋未来的顶梁柱,十几二十年后,他们终将会承担起这份重任!
而阶下的一众新科进士,除了甲科十名外,都是首次见到这位深受子民爱戴的大宋天子。许多人热泪盈眶,甚至有人泣不成声,也不知是见到领袖激动的,还是在为自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流泪。
官家温言勉励他们一番,便命颁下锦囊,赐予众进士。
锦囊中,装的是官告院授给的告身,也就是委任状。不过来日还要凭此去吏部铨注,才能给诰授官,正式成为一名大宋官员。
而且因为大宋官制特殊,吏部诠注,只是授予阶官,开始发俸。至于具体的差遣。还要到审官院去领受敕黄。有了告身和敕黄,才是一名有处上班的大宋官员。
若仅有前者,便只能算散官,譬如陈恪,五年前就领过告身。却被朝廷一直散养着……
授予官阶后,官家又赐下御笔、文房四宝等雅物。官袍鞋帽等穿着,还赐每人钱三千贯,为期集费。
所谓‘期集’,是集会的意思。金殿唱名,不过是进士及第后,一系列的典礼和庆祝活动的开端,后面还有诸如琼林宴、金明池赐宴、状元局、拜黄甲、叙同年、朝谢、谒先圣先师、编登科录、刻题名碑等,这些都是由朝廷主持的庆典。除此之外,新科进士自己也要举办各种庆贺和宴集活动。
整个阳春三月里,都是进士们法定的庆祝时间,就算招妓也没人管,而且是皇帝出钱。只有这样,才能突显进士及第的优越性。
谁都知道,这种市恩手段,其实是为了宠络士子,培养他们对大宋皇朝的忠心。但身沐皇恩之下,很难不生出感激之心,继而生出报效之念。
接下来该轮到今科状元郎,代表全体进士谢恩了。按规制这种谢表,应该由上任状元提前指导他写下,然而陈恪这状元来的太突然,根本毫无准备。
好在每逢大比之年,状元郎的应试文章,和他的谢表都会传遍天下,陈恪虽然没写过,也有大概印象……无非就是些华丽谢恩的骈文而已。方才在进宫的路上,引导他的礼部官员,就提醒他赶紧构思一篇谢恩文了。
冗长的唱名、赐服、赐告身的流程,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足够他平复下心情,构思出一篇花团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