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古玩商-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破败不堪的家,还有颓废不堪的父亲,伍子心里那个疑问无限膨胀,造成自己家族破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十八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次话到嘴边,伍子都硬生生咽下去,他知道问也白问,爷爷和父亲不会告诉他半个字。以前他已经碰过无数次钉子,这次想必也一样。伍子强忍住内心的疑问,他不想破坏过年大好的团员气氛。他在心底开始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伍家决不能如此沉沦下去,他要让伍家重返当年的辉煌……
正月初五这天,伍子从老家赶到桃城。和往年一样,这个春节在家里过得非常不爽,他受不了家里那种压抑的气氛。爷爷的老态龙钟,父亲的颓废苍老,母亲的忍气吞声,这样的家庭一点生机都没有,十几年来一点都没有变化。可以想象,当年家族的突变,对他们的打击是何等沉重。
伍子实在受不了这种气氛,离上班还有好几天,便借口工作太忙来到桃城。他没敢说自己在北京工作过,以他父亲那脾气,知道后很可能把他给废了。还好现在调到了天津,母亲问起时他直接说在天津上班。
伍子事先和楚珊已经约好,刚出汽车站,便看见楚珊修长的身影站在车站大门口,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伍子。伍子走过去给了她一个轻轻的拥抱,大庭广众之下,倒也没有再进一步亲昵的举动。
两个人没有过多停留,拿起各人的行李朝火车站走去。桃城的火车站在长途汽车站的斜对面,二百来米的距离。正月初五过年的气氛还很浓,火车站旅客不是很多,伍子很快搞到两张去北京的车票。两个人坐上北上的列车,看着渐行渐远的小城,一种淡淡地乡愁油然而生。
楚珊当初去北京是在家人极力反对下做出的决定,这次回家不知道家人对她的态度怎么样,是不是还在生她的气。伍子问起楚珊这事,楚珊的回答含含糊糊,只说回家后父母对自己很好,这个年过得挺舒心。见楚珊闪烁其词,伍子也不便多问,人家舍去工作和亲人去北京,完全是因为自己,他一定要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若干年以后,她每当回忆起自己的选择,能够不会后悔、不埋怨,让她感觉把青春交给他没有错。
回到北京的住处,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他和她共同的爱巢,在这里两个人可以卸去伪装、可以肆无忌惮、可以全身心零距离接触。久别胜新婚,在客厅休息片刻,旅途的劳顿还没有恢复过来,伍子已经迫不及待靠近楚珊的身体。身体里好像有一堆狂躁的野火,要把自己焚烧,同时还要把身边的楚珊一起焚烧。
楚珊双手勾住伍子的脖颈,伍子顺势抱起这个修长的身躯,走进卧室,重重的扔在床上。白亮亮的阳光射进卧室,太阳也好像被这里的激情所羞赧,偷偷躲进云层。窗外偶尔响起零星的鞭炮,像是对这对恋人的祝福,又好像是对这段恋情的见证。
楚珊重新从床上起来的时候,窗外已经是万家灯火,伍子仰卧着身体躺在床上,疲惫而惬意。看着楚珊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袭上心头。有这样一个女人为自己付出,夫复何求!
伍子和楚珊在爱巢里度过了人生最浪漫的几天,正月初九,伍子赶去天津。明天是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无论对于艾利丝拍卖公司,还是对于伍子,北方重镇天津都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城市……
时间过得飞快,在一天天的忙碌当中,转眼三个月已经过去。伍子再看窗外树木的时候,枝条上的芽孢已经鼓起老高,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分公司的春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拍品的市值估计会超过一亿,对于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来说,业绩已经不小。外地还有十几件拍品等待鉴定和签约,搞定这些以后春拍就可以开始了。伍子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
伍子心里一直惦记着沈阳道古物交易市场,过年以后还一次也没去过呢。对于搞古玩的人来讲,守着身边的古玩市场不能去,无疑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现在好了,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沈阳道淘宝。
……
天津市沈阳道古物交易市场。
伍子漫无目的的混迹在古物市场滚滚人流中,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九次光顾这里了,目的就是练练眼力,顺便从地摊上淘换一些宝贝。街道两边尽是大小不一的地摊,摊位上铺着看不清颜色的布块,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破铜烂铁”。你可别小看这些“破烂”,指不定里面就有价值连城的古董。
某人花了十几块钱买了一块不起眼的古玉,找专家鉴定竟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东西,价值瞬间翻了千倍。某人花了五块钱买了一枚文玩核桃,由于只是一枚,所以就跟白捡似的,无意中又在另一个摊位收购了一枚,这两枚核桃刚好配成一对,纹理、成色、个头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孪生的,价值一下子翻了几百倍。还有更玄的,有人曾经在地摊上用收废品的价钱买了一捆旧报纸,里面有几封七十年代的书信,书信上竟有一枚“全国河山一片红”的邮票,尽管邮票是用过的,其价值起码也翻了几万十几万倍……
推荐整整5天,点击不过3万,比较凄惨。满怀希望的写了20万字,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533位收藏本书的朋友,进来说句话,这本书到底失败在哪里,您不说,作者怎么会知道,还埋着头早晚闭门造车呢。
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您提出意见,对作者来说是最宝贵的……
第60章 古琴
更新时间2011730 9:00:10 字数:3214
像这样靠捡漏一夜暴富的例子在沈阳道绝不罕见,也正是由于这些“英雄事迹”的流传,才使很多人抱着捡漏子、钻空子的心态想在古玩界淘一把金。当然那些一夜暴富的例子多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今全民都在搞收藏,捡漏尤其是捡大漏的情况越来越少。现在来沈阳道的人大多数都是出于一种收藏爱好,玩玩而已,靠捡漏买房买车,这就跟天上掉馅饼差不多了。
伍子就是为数不多的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人,总梦想着有一天能捡个大漏,自己一夜暴富,到时候房子、车子、女人就都有了。当然他现在有楚珊陪伴,女人就不奢望了,最起码房子和车子是他目前最迫切想得到的。伍子有这种幻想也是被逼出来的,自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送过水、当过保安、做过服务生,不过那都不是长远之计,作为一个中文系的高材生总不能一辈子干那个吧。后来才在桃城开了一家古玩店,走进了古玩这个大千世界。
伍子的爷爷、外公、父亲以前都是搞古玩生意的,据他爷爷讲,他的祖爷、太祖爷也都是搞古玩的,可以说是古玩世家。出生在古玩世家,即使不诚心去学,日常所见所闻也足以让他成为半个专家了,再加上这几年开店积累的经验,基本上可以算专家了。不然艾利丝公司也不会高薪聘用他,并且把鉴定部主人的重担交给他。
伍子来天津没多久,今年来沈阳道古物市场还没有十次,不过他已经在大堆大堆的“破烂”中淘换出不少小宝贝,一转手就能比成本翻上几番,也算捡了几个小漏。凭借的就是自己超常的眼力。伍子有时候自己都挺佩服自己,他就是天生干古玩的料,骨子里流的就是干古玩的血。还有他感觉今年手风特别顺,几乎百发百中,完全不像去年淘一次东西打一次眼。他以前不相信古玩行里有运气这一说,现在他信了。
今天是周四,沈阳道的大日子,伍子老早就赶到这里。尽管十点以后摊位才会摆齐,买卖者才会多起来,不过他觉得还是早一点来有好处,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就多了一分淘换到宝贝的先机,机会不等人,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这些“破烂”,早一点出手就会多一点机会。
今天伍子的运气出奇的臭,从早晨到中午一件看上眼的开门货都没捞到,要么是摊主要价太高,根本没有利润;要么就是有人跟自己争价,硬生生将到嘴的肥肉教人家给抠出去。至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破铜烂铁,伍子当然不会去收,那都是忽悠不懂眼的棒槌的。
伍子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他甚至怀疑自己运气这么臭是不是跟早上吃了几块臭豆腐有关,由于急着赶时间,他连牙也没刷,怪不得运气会这么臭。他越想越有理,早知这样,买几块绿箭口香糖含在嘴里多好。您还别不信,搞古玩这东西跟机缘有很大关系,也许是早上那几块臭豆腐把他今天的机缘给破坏了吧。
伍子一脸沮丧在人群里瞎挤,这时候到了吃午饭的点,人流开始变稀,再一次交易高潮估计得到下午两点以后。伍子想找个小饭馆填饱肚子再说,吃完饭顺便漱漱口,把上午的晦气全吐出来。沿着拥挤的摊位往山东路方向走,突然一道亮丽的风景实实在在吸引住他的眼球,吃午饭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个女孩在一个叫“聚宝斋”的古玩店旁边摆了个小摊,一块鲜红的绫子铺在地上,绫子上放着一把淡紫色古琴,鲜红的绫子和紫色的古琴搭配在一起浑然天成,在这个满是陈旧气息的古物市场里十分扎眼。
伍子眼前一亮,人不由自主朝那把古琴走去,让他眼前发亮的不仅是那把古色古香的琴,还有守在古琴旁边的人。这个女孩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一身粉白色的运动装,皮肤白净,在白色运动衫的衬托下整个人更显得清清爽爽,乌黑笔直的长发梳成一个马尾辫垂在身后,整个人少了几分俗气多了几分干练。
伍子的眼珠子好悬没掉出来,他经常混迹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美女自然也见过不少,他身边的楚珊,同事韩笑雨、董春,李凯生的两个孙女李彩奇、李彩奕等等……每一个都无愧于美女的称号。伍子自认为对美女多少有些免疫力,可他见到这个卖古琴的女孩时,多年形成的免疫力瞬间崩溃。伍子一直以为女人有没有气质、漂亮不漂亮,跟她的发型关系重大。发型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女人的招牌,再好看的脸蛋儿剃成光头、留成板寸也不好看。每个女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型,发型合适了,添色三分;发型不合适,减色七分。伍子现在看到的这个女孩,最适合留的发型恐怕就是马尾辫,原本就气质不俗的她又多了几分历练和简约。这样的女人如果放在古代,绝对是祸国殃民级的。
伍子不动声色地走到古琴旁边,准确地说是走到那个令他魂不守舍的“马尾辫”旁边。他不动声色地蹲下,开始煞有介事地观察这副古琴。
古琴长有三尺五六寸,宽有六寸,厚约两寸半,从外形和尺寸上看符合古琴的特征。通体呈紫红色,琴身的背面还刻有模糊的字体,可能由于年代久远,漆色部分剥落,字迹也分辨不清。仔细看的话,可以看见古琴上有许多细小的断纹。断纹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行里有句老话“琴无百年无断纹”。也就是说断纹是古琴的一个特征。当然以现在的作假手段,断纹也是可以人工做出来的。他又小心翼翼把琴身翻过来看看底板,脸上流露出一丝冷笑,不过很快就消失不见。
伍子上上下下看了那么几眼,已做到心里有数,不过脸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这把古琴多少钱?”伍子撇着标准的普通话问道。
“马尾辫”见伍子对这把古琴有意思,明眸一闪,没有说出具体价格,而是把芊芊右手伸出来,看意思要跟伍子握手。伍子当然知道行内的规矩,对方不想在大庭广众下讲价钱,于是用古玩界通用的手势代替。他很内行的握住这支玉手,小巧冰凉的手指在伍子的大手掌里微微动了几下。他心领神会,对方报价是三十万。
“这把古琴可是晋代的,离现在将近两千年,如今存世的不超过三件,要不是我急着用钱,也不会这么低的价出售。我从小到大可都是守着这副古琴睡觉的。”马尾辫在跟伍子握手时补充道,说话时明眸闪烁,一副忍痛割爱的表情。
“呵呵……”马尾辫的话把伍子给逗乐了,“如果真要是晋代的话,不要说三十万,三千万也值。不过我看你这把琴可不是晋代的,倒像是汉代的。”
汉代比晋代又早了好几百年,看着马尾辫兴奋的表情,伍子很不忍心地泼了一盆冷水,“先别高兴的太早,我话还没说完。先弱弱地问一句,你从小到大守着这么一副棺材板睡觉,就没有孤魂野鬼缠着你?”
“你什么意思?什么守着棺材板睡觉?”马尾辫兴奋的表情一扫而光,小脸煞白煞白,仿佛听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伍子对对方惊疑的表情视而不见,真理面前也不管什么怜香惜玉了,“我的意思是说,你这把古琴是棺材板做的。这把古琴用的木料是汉代的,可制琴手艺是现代的。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把琴是现代人用汉代的棺材板制成的,盗墓也好、考古也好,棺材板流到了民间,有人就把它做成古琴的样子,在市场上出售。由于料子很老,这路东西一开始还真迷惑了不少人。”
伍子这话说完,马尾辫白净的脸蛋儿泛起一缕粉红,好像被人揭开了一层盖头,羞羞答答低下头。伍子对自己的“残忍”一阵自责,人家不就卖一件假古董吗,至于毫不留情给人家揭穿吗。要说一个女孩子贩卖假古董也不容易,尤其是这么漂亮的,伍子很及时的挽回了自己的失礼——“瞧瞧,中午都过了,还没吃午饭吧,今天我请客,顺便把古琴的造假知识给你补习补习,你这把古琴造的,也太蹩脚了,就是在假货里也只是一般般。”伍子说完话拿眼睛大胆盯着马尾辫粉红的脸庞。
马尾辫目光闪烁,轻轻咬了咬红唇,似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她弯腰把古琴用铺在地上的红绫包好,抱在怀里,跟着伍子一前一后走出沈阳道市场的中心地带。
在山东路的一个小餐厅里,伍子和马尾辫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对面坐好。马尾辫小心翼翼把古琴放在一张凳子上,那轻柔的动作,好像真是一件价值数千万的古琴。伍子一声苦笑:“我说同志,把那副琴放远一点好不好,守着一副棺材板吃饭,膈应人。”
注:本书在设计情节的同时,还要参阅大量的古董书籍,确保对于古玩介绍的准确性。古董鉴别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虽然是小说,可以虚构,但是这方面决不能马虎。所以本书创作缓慢,其它小说或许只考虑情节就可以了,但是古董类的不行,最起码要为说出的话负责。本书更新暂做如下安排:周一三五七更新三千字;二四六更新六千字。
第61章 暧昧的陷阱
更新时间2011730 14:00:39 字数:3107
马尾辫没有说话,用眼睛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次她没有脸红,好像已经适应了他的大胆揭露。这一眼把伍子给瞪的险些晕倒,美女就是美女,生气的表情都这么让人陶醉。
两个人简单的要了几样饭菜,守着这么一位美女,伍子食欲大开,大口吃饭的同时话匣子也大开——
“要说起用棺材板制作古琴,历史已经不短,汉代的棺材板的确是制作古琴的好料子,业内叫它汉木,汉木制出的琴也称得上是乐器中的上品,但跟古董不沾边。用棺材板赚钱可能还是小日本的发明创造,当年一批又一批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收购了大量汉代棺材板,价钱高的离谱,于是很多盗墓贼掏空坟墓的同时连棺材也带出去出售,买主多数都是日本人。当时我们中国人还以为日本人是傻帽,这外汇挣的也太容易了。后来才知道人家把棺材板带回日本,加工成古琴,然后返销回中国,价格何止翻了百倍千倍。我们中国老乡亲们原以为忽悠了小日本,其实是被人家给耍了……”
伍子越说越玄,把日本人臭骂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