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撒娇一样。全家一起吃饭,也只顾着不停地给儿子碗里添菜,甭说她这个儿媳,连她的公公也置若罔闻。有时候跟老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婆婆好像空降兵一样突然出现,硬要坐在两人中间,然后亲切的拉着儿子的手说个没完,她跟老公的小屋不到晚上10点是不许关门的。我很好奇,就问她婆婆和公公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表妹说,很冷漠。细问原因,一是公公很早就下岗了,加上性格比较懦弱,婆婆一向看不起他,觉得他“太窝囊”“没本事”,所以家里一切大事基本上都由婆婆一人说了算。二是当年她婆婆刚嫁入这个家,她婆婆的婆婆因为是寡母,心理非常扭曲,经常对这个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她饱受欺凌。如今“多年媳妇熬成婆”,也开始颐指气使了。经常嫌我表妹这不会干那不会干,我表妹本来脾气挺好,但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婆婆两句嘴,婆婆勃然大怒,指着她就骂起来,我表妹的那位老公呢,却也跟他妈站在一条战线上指责她。我问她为什么不想方设法跟老公搬出去住,她说提过好几回,老公不同意,说要自己出去住就对父母不孝。就这样,结婚三年,夫妻之间经常吵架,不为别的,就为她那位难伺候的婆婆,为此,她甚至想到了离婚。
在西方,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东方国家却不是这样,母子关系常常压过夫妻关系。婆媳不和实质上就是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种下的恶果。心理学普遍认为,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睦。那些不正常或问题重重的家庭关系往往首先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或者夫妻关系被看轻,母子关系主导了整个家庭,这些都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不光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发生在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很多母亲在儿子娶妻之后总爱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要不就是“只认老婆不认老妈”,这都是对儿子的一种非爱性掠夺。很多母亲不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活中分离出去,分离的越早,孩子就越成功,越能获得幸福。反倒越拒绝分离,越会给孩子和他的家庭带来困扰,后者甚至在你的严重监管之下,就像一个不得自由的犯人,终身不得快乐。
前面提到,在西方,这种断裂式的代际关系,并不是下一代单方面要求的。上一代对儿童教育的方式,也是为未来的这个断裂铺路。与中国父母让未成年的子女与自己睡一起的习惯不同,西方人从小就训练子女独睡,是他们不要出现常常与别人“在一起”的需要,以便培养独来独往的精神。此外,西方人往往用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对待儿童,以便造成“人格平等”。这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准备与下一代断裂的。在一部美国家庭伦理片中,一位母亲这样评述她的十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我们并不将子女当作是私产,他们只是上帝暂时托管给我们的。”
在这里,我想对中国的大多数母亲们说几句贴心话:我深深理解你们为下一代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精力,把一个孩子养大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无论你多么爱你的儿子,将来他也要长大,也要独立,终究要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否则你对儿子生活的过分介入,不仅会严重影响你儿子跟儿媳的感情,也会把儿媳的情感无形中推向她的孩子,如果碰巧第三代是孙子的话,会使夫妻冷漠、母子亲密、婆媳失和的悲剧循环上演。
对于做儿子的来说,不论你多么孝顺你的父母,你终究也要离开他们,去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你就不会对妻子和和孩子负起责任。表面上看你对母亲是孝顺,其实是在伤害你的妻子,记住:男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母亲身边彻底独立开始的。当然,我并不是否定孝道,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并不等于无条件的顺从,甚至为了过分迁就母亲而牺牲妻子,很多家庭婆媳不和都是这些“三明治丈夫”引起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不孝顺。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1)
(一)“奶嘴男”、“僵尸男”为何频频出现在一些电视相亲节目中?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沉寂多年的电视相亲节目一夜之间又火了起来。打开电视,各大卫视黄金时间都无一例外重复着同样一个声音,同样一幅画面:主持人在大声宣布“请灭灯”,然后就是一群打扮入时,风骚入骨的美女像主考官一样站成一排,决定着前来面试的那位男嘉宾的“生死”。碰巧,我原先在电视台工作时的一批老部下,不论男女,也无一例外都成了“媒婆”,整天出入各种婚介中心,在做各种相亲节目。最后搞得我也不能免俗,被拉去南方某电视台做了回专家,反倒大开眼界。
以前坐在电视机旁看相亲,我关注的多是“灭绝师太”(因某些女嘉宾专爱“灭灯”,说话很“绝”获得此项殊荣),此次亲临现场,反倒是那些前来相亲的男嘉宾引起了我的诸多感触。
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过于凑巧,闪亮登场的那些男士们普遍给我一种印象:就是缺乏魅力,不是说他们都长得不帅,而是觉得他们都呆头呆脑的:不是像老气横秋的半老头子,就是像奶瓶没扔的毛头小孩。一个30岁自称是IT精英的男人,头发都掉光了,身材膨胀的像吹起的气球,给人感觉30岁的人生早已提速到了50岁。这位仁兄坦承,平时除了泡在电脑旁边,基本上没啥其他爱好,也不想在业余时间浪费太多时间,来这里相亲,就是为了找个老婆过日子,很实在,结果被现场几位牙尖嘴利的美女讥讽为“不懂生活乐趣”;还有一位28岁的海归,说话基本要靠旁边的妈妈来提示,感觉人际交往存有一定的障碍,甚至轮到他向美女们提问时,也鸦雀无声,全由妈妈来代劳,以至于现场我不得不提出如下疑问:是他来相亲还是她妈妈来相亲,怎么感觉是喧宾夺主?
节目录像空隙,跟女嘉宾聊天,她们当中有不少都“久经沙场”至今仍“坚贞不屈”,问她们感觉如何?全都摇头,一位相貌不俗的女硕士生跟我直言:现在来征婚的男嘉宾,要么就跟僵尸片里走出来的一样死气沉沉,没点活力,要么就像个超龄男童,还没断奶。
女硕士生的这番奇谈怪论差点没让我笑趴下,后来节目组的负责人也告诉我,相亲节目来报名的不少,但优秀者很少,尤其是前来寻找另一半的众多男士,不是太“呆”,就是太“木”,要不就是太“奶”,太“面”,相亲的成功率非常不理想,节目组本来是想给这些“剩男剩女”们缔结良缘,结果一些优质的“剩女”表示,宁肯坐以待“币”(找个有钱人),也绝不让他们乱中“娶剩”。
末了,这位负责人慨叹:现在的中国男人怎么了?不是“奶嘴男”,就是“僵尸男”,要想找几位素质好、品位好、会表达、懂情趣的怎么就比中国足球进世界杯决赛还难?
后来,我逐渐发现,何止是相亲节目,在日常的恋爱交往当中,“奶嘴男”和“僵尸男”也层出不穷的,最近某大型婚恋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70%处在恋爱阶段的未婚女性对男友“不太满意”,其中最不满的几条分别是:“性格软弱”、“没有担待”、“不会表达”,“不懂浪漫”
也许有人会说,这跟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难免一身“奶气”,不够“爷们”,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段男人的性格错位。在他们身上,实际上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换句话说,那些未婚女性对男友的诸多不满不是个别现象,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他们不仅存在80后、90后身上,在我们的父辈祖辈那儿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2)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戏曲舞台和话本小说里面的那些经典的男性形象吧,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白蛇传》里面的许仙、《西厢记》里面的张生、《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为代表,这类男人的特点是外表唇红齿白,说话奶声奶气,性格多愁善感,做事优柔寡断,除了春情萌动这点,怎么看都像个乳臭未干啥事不懂的毛孩子,他们无疑就是时下某些80、90后“奶嘴男”的鼻祖;还有一类就是以《三国演义》中刘备,《水浒》中的宋江、《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代表,他们倒不是孩子,但又过于老气横秋,暮气沉沉,那种古板和严肃,感觉就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前面提到的“僵尸男”似乎在这里找到了源头。他们身上,不是小孩子气就是小家子气,缺少西方古典神话和小说电影中英雄豪杰的那种英气、锐气和大气。
也许有的读者会不以为然:你说得不对,谁说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两种男性形象?我们还有关羽、张飞、赵云,还有武松、李逵、林冲,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的,我们的传统人物画廊中是有这些英雄好汉,但非常可惜,他们永远只是配角,是绿叶,是马前卒,他们要么给刘备打工,要么给宋江抬轿子,唯一一个有自主意识的孙悟空,又被唐僧的紧箍咒给套住了,他们全都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甚至做不了自己的主,因为他们都被“收编”和“整治”了。
作为一名情感作家,我的看法,这些“奶嘴男”也好,“僵尸男”也罢,看似两个极端,本质上却殊途同归,无一例外都是缺少“青春期”所致,我这里所指的“青春期”不是生理上的“青春期”,更多指的是心理上的“青春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青春期”的恐惧和排斥导致了上述“奶嘴男”和“僵尸男”的大行其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很强的“身体化”倾向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在危言耸听,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真如你所言?
那我们就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义说起吧。
在我写的情感系列第二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一书中的第三章,有篇文章叫《中国男人是一种“面子动物”》,里面谈到:中国历来对“人”的定义,从来就不是孤零零地把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而是把他纳入到一个特定的人伦关系中。这个定义就是《中庸》中所说的“仁者,人也”,所谓“仁”乃“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也就是说只有在“二人关系”中,才可以给一个人下定义。在儒家看来,这“二人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再往后,“二人关系”又逐步上升到集体、党派、国家、民族。所以,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集体意识,而不是个人意识。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是社会的一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小时候,看各种各样的国产老片,里面的主人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终于找到组织了!”,而“组织”对迷途知返的“中间人士”也常常作出如下结论:“你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相反,在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中,个体的独立性是被首先强调出来的。深受存在主义思想影响的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从他全部的社会角色里抽离出来,以“自我”作为根本,他的“存在”才有意义。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3)
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对集体意识的弘扬,必然导致对个人意识的忽略。读中国历朝历代的文献著作,你几乎找不到关于“人格”“灵魂”“个体”等方面的论述,反倒倾向于将个体设计为一个“身”,“由吾之身,及人之身”个人的精神状态,须由他人来界定,这也是符合儒家关于“仁者,人也”的定义。
美籍华裔著名学者孙隆基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是这样阐述中国人的“身”的。他说:“中国人是用‘身’这个名词来指称自己的,例如说‘本身’或‘自身’,如果译成英文,就变成了this body of mine,亦即是指不包括灵魂或精神的人之肉体部分。至于有关本人的指称在英文里是self,有自己的人格(one’s own person)的意思。亲自去经历或去做一件事,在英文里也是用oneself这种人格指称,在中文里却是用‘亲身’等词。英文中on hie person 在中文里也被译成‘在他身上’。至于人格侮辱在中文里则被称为‘人身攻击’,如果倒译成英文就反而变成了physical assault,而不会使人联想到是对一个完整形态的“人”的攻击。”因此,孙隆基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对自己对别人都只有‘人身’观念,而没有‘人格’观念。”
其实,在汉语中,“身”的定义除了指称自己,还包括人生、生命。比如人的一生就用“终身”来形容,儒家对士大夫的理想要求则是“安身立命”。推而广之,中国人对“身”的这种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比如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叫“出身”,家庭财富叫“身家”,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叫“身价”,生存状态明显改善叫“翻身”,为了某种理想奉献自己叫“献身”,如果献出的是自己的生命则是“舍身取义”或叫“杀身成仁”。
即便在为人处世当中,对“身”的强调也是屡见不鲜。假如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叫“身不由己”,为了保护自己,只好“明哲保身”,倘若连自己都保不住,那就是“自身难保”,搞不好还要赔上“身家性命”,到时,那就永世不得“翻身”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带有很强的“身体化”倾向。这种身体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吃饭”和“安身”成了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追求。过于现实,缺乏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或者说,只要这两样满足了,就无可无不可了,至于什么精神、情感、信仰似乎都无所谓了。(有些自由派知识分子认为,在中国,为什么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始终无法做到深入人心,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此。)而“吃饭”和“安身”似乎又相辅相成、彼此照应的。孔子很早就说过,“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见面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找工作有时候也被说成是“混口饭吃”,在一个单位混得好,叫“吃得开”,混不好,叫“吃不开”,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叫“揭不开锅”,朋友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请客吃饭”,甚至拉交情走后门也得首先用“吃饭”这一招作为见面礼。而我们“混口饭吃”除了养活自己之外,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比如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养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养父母是为了恪尽孝道、养老送终。中国文化的现世取向,使人把生存的意向集中在世俗中,不像世界上其他的高级宗教那般,具有“超越”与“拯救”的因素。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彻底的“现实主义”是导致中国文化重“身”不重“心”的深层原因。中国人没有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缺乏“终极关怀”,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归,造成“有一口饭吃就行”的极端世俗化的人生态度。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4)
2、体现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养中,就是只注重对身体的“照顾”,不注重对个性的“培养”。
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意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