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本岁月-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晓,他仰望着天花板,不知在想什么。
朱二康又问起销售公司撤销搬回澜江的事情。杜子腾说已经与武四联系过,武四说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再快也得两三个月。朱二康说那不行,必须在一个月内搬回,你负责督察落实。杜子腾面带难色,说武四远在成都,在沟通中对方曾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朱二康火了,大声说,他不授,我就撤他的职,再在公司内部公开招聘,我就不信,离了他销售就玩不转了。
朱二康又问了上次布置的内部市场建设等工作,回答说正在起草之中。接着,常胜和林晓汇报了煤炭和供应商追欠款的事情,说正式报告已经交给了办公室。朱二康并不表态,半响才说,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盛达的决策,有什么困难,你们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主要领导只是负责战略的部署,你们这些分管领导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去“解码”落实,不要有点困难就推给上面。如果这个样子,我是不是也应该去向解总裁诉苦,说我完不成盛达交下来的任务?
“还有件事情。”朱二康说,“是不是请寇总监向盛达总部申请一辆小车,我现在使用的仍是经委的配车。铁本那辆路虎,已被解总裁送给安捷了。”大家一愣。
“这件事情属实,我亲自询问过总裁,总裁说安总在铁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便将那辆路虎车赠给了安捷。朱总的配车问题,只有总部同意后才能购买,这个要董办给总部打报告。”寇真接着说,“我这儿也有一件事情,本月资金非常紧张,如果再不申请总部解冻农行的贷款,职工工资不能保证及时发放。”
朱二康又“嗯”了一声,只是低头盯着自己面前的本子,慢条斯理的不知在写着什么。
快散会的时候,朱二康吩咐曹宇,有重要的文件,下班后可以拿到宾馆的总台,他自己去取来批阅后再交给总台,办公室每天上午拿去按批示办理,以免误事。
回到公司的路上,几个人坐在车上愁眉不展,林晓和常胜更是唉声叹气。
“这个朱总,和安总比起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寇真望着窗外埋怨了一句。
回到办公室,曹宇安排尚弦起草向盛达要车的请示,并叫她顺便咨询一下,工作组何时到澜江。尚弦询问后告知,总部回答,估计三天后到澜江。只有等工作组到了之后,项目欠款等一系列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不仅是朱二康,很多人都希望他们早点来,这么要死不活地拖着,日子难熬。
下班之后,曹宇独自带着文件往凯伦而去。他本想让尚弦拿去宾馆,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走一趟,顺便将工作组到澜江的消息转告朱二康。
在总台问到了朱二康的房间,上了楼,踩在柔软的地毯上,从昏暗的走廊中穿行而过,前面当头的那一间就是朱二康的房间。在门口站定,曹宇抬手要敲门,忽然一愣,这个房间,不就是盛达考察铁本那天自己和薛莎偷欢的地方吗?难怪这么眼熟。他的手刚要落下去,猛的一声响,门开了。一个人低头冲出来,和他撞了个满怀,曹宇大吃一惊,一个趔趄。他定睛一看,面前这人长发纷乱,一脸羞愤之色。见是曹宇,对方先是一怔,随即满面通红,一低头,从他身边一闪而过。曹宇一下傻了眼,因为出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薛莎。
未等曹宇完全反应过来,薛莎已在数米开外。打开的房门半掩着,里面传出一声轻微的咳嗽,是朱二康无疑。曹宇赶紧下意识地躲到一旁,犹疑片刻,然后朝着薛莎的背影紧随而去。前面的薛莎已经进了电梯,眼看电梯门快要合上,曹宇疾步上去伸手一挡,门复又打开,曹宇跨步而入。
里面只有两个人,彼此熟悉而信任的两个人。薛莎的目光盯着别处,紧闭着嘴唇。
“没事吧。”曹宇望着她,关切地问。
薛莎摇了摇头。
“他找你干什么呢?”曹宇又问,话刚出口,他觉得这么问很不妥,明摆着的事情,薛莎怎么说得出口呢?但是,他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问。
“他说要给我安排接待盛达工作组的事情,硬要我到房间里,说是保密。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还动手动脚的。。。。。。烂杂皮!二流子!想打老娘的主意,爬开!”沉默片刻,薛莎恨恨地说。
薛莎竟如此刚烈。曹宇没有料到,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去安慰她。
电梯里静悄悄的,曹宇这才发觉忘了按下楼的按键,他伸手去按,薛莎忽然拉住他的手,然后顺势过来靠在他的胸前。
曹宇心头一颤,一手搂着她的腰,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背。
“我准备今天就告诉你,我要辞职了。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今天才狠下决心。”薛莎的声音有点哽咽。
一丝凄然涌上曹宇的心头。是的,没有了安捷的护佑,薛莎便没有了立足之地,而且,她又不肯屈服于朱二康,最好的选择只有离开。
“以后打算怎么办呢?”曹宇问。
“和老公到重庆主城去定居,做家庭妇女,生孩子,相夫教子。”薛莎回答。
曹宇怔怔地望着电梯的箱壁发呆。
“反正要走了,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和安总的。”薛莎贴在他的耳畔悄声说。
曹宇心头砰砰直跳。
“其实,我和安总从来没有上过床。”薛莎说,她的语气异常的平静。
曹宇一怔,不知该说什么。
“这电梯里真有摄像头吗?”薛莎抬头望着他,笑说问。
“有又怎样?我不怕。”曹宇回答。
薛莎踮起脚尖,曹宇捕捉到了她的唇。两人紧紧地搂抱在一起。这可能是最后的吻别了,两人很投入,很纯粹的接吻,吻别之后,前尘往事便成了过往的云烟。
电梯忽然一沉,两人如胶似漆,不为所动。
电梯清脆的一声响,两人才依依不舍的飞快地分开。在一个准备乘电梯的女人惊诧的目光中,薛莎低头大步向门外走去。
在曹宇的注视之下,薛莎很快穿过了斑马线,消失在他的视线里,再也没有回头。曹宇还记得,在厦门与阿依古丽道别的时候,阿依古丽和他说了一声“再见”,虽然未必真能再见,而自己却充满着再见的期待。这次薛莎没有跟他说“再见”,或许以后两人还能再见,而此时的心情却有一种永诀的悲怆。薛莎坦言相告她和安捷之间的秘密,显然是出于对自己的信任,或许还有一份难舍的感情。是的,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未必会跟他上床,但一个女人愿意跟一个男人上床,而且毫无功利,那这个女人一定是喜欢这个男人。既然薛莎和安捷之间原本就子虚乌有,那又叫什么秘密呢?反之,自己和薛莎之间才有秘密,而这个秘密,也许就在今天宣告终结,从此深藏在两人彼此的心底,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飘散在岁月的光影里。
站在大厅门口,一阵热浪夹杂着车流排出的刺鼻的尾气扑面而来,曹宇怅然地摸了摸口袋,里面的香烟盒已经空瘪无物,他挪动步伐朝街边一个小烟摊走去。四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此时正是澜江城车流和人流的高峰,伫立在澜江热闹的城市中心,曹宇却感到了一种越发难耐的孤独和寂寞。
将文件夹丢给总台之后,曹宇拖着沉重的步履往家走。以前上班时劲鼓鼓的,下班后就想回家,现在既不想上班,也不想回家。昨天曹宇才将安捷下马的事情告诉夏枫,夏枫听后焦虑的说,怪不得这几天你萎梭梭的,才过几天好日子嘛,怎么就发生这种事情呢?看来我们是莫得那个命。曹宇抱怨道,政府不晓得哪根筋出了拐,选了这么一个宝器来接任安总。夏枫没作声,半响才说,不管怎样,别人也是总经理,你这种态度是要吃亏的。俗话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虽然安总能力强,以前对你也不错,但你还是应该正视现实。没等夏枫说完,曹宇便拉下脸来一头钻进了书房。见老公如此态度,夏枫也来了气。两人互不搭理,背对背,一夜无话。
曹宇一边走一边掏出手机,他给宋离打了个电话,问他有没有时间,说想约他出来喝啤酒,宋离说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接待,今天不行。曹宇又在手机上搜寻着其他的名字。每当心情沮丧的时候,找朋友喝酒是排解的重要方式之一。翻到林晓这里,曹宇心想约他出来也不错,正要下手,手机却抢先响起来,一看是林晓打来的。咦?难道他和自己想到一块了,这样当然更好。
“林总,有何指示?”曹宇问。
“你在哪儿呢?”林晓说。
“刚从凯伦出来。”曹宇回答。
“又去接受最高指示了啊?”林晓笑问。
“没,我把文件拿到宾馆转他批阅,免得误他的事噻。”曹宇说,“你在哪儿呢?我正想约你出来喝酒呢。”
“我正准备出差,看看能不能到别处赊点煤炭回来。”林晓回答。
“哦,任务艰巨,你忙吧,等你回来改天再喝。”曹宇说。
“有个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个事情。”林晓又说,“有人在澜江论坛发了一个帖子,观者如云,跟贴无数。是你的大作不?”
“没有啊?我不知道。”曹宇愣住了。
林晓又笑了笑,说自己刚才找到了地址,帖子真的非常不错,像你的手笔哦,你马上回去看看吧。
忐忑地挂了电话,曹宇恨不得长出翅膀马上飞回家。
正文 40
对于论坛,曹宇并不陌生。首次接触论坛是在“1210”的次日,有人将动乱的照片贴在论坛,自己上去看热闹。第二次上论坛是在改制时期,几个外聘的员工因为没有享受到工龄补偿待遇,在澜江论坛大放厥词。安捷得知后,叫曹宇进行还击,以正视听。曹宇随意注册了一个ID,上去插科打诨,亦庄亦谐,三下五除二便将那拨人搞得灰头土脸,不见了踪影。论坛鱼龙混杂,乱哄哄如同菜市场。其中,对政府指桑骂槐的帖子不在少数。政府允许搞论坛甚至自己花钱建设论坛,去为那些骂自己的人提供消遣和方便,其原因曹宇百思不解。或许,论坛也是疏导民间怨气的一种途径,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是第二个“1210”吧,何况还有网管和网监呢。
匆匆赶回家,夏枫还没回来。曹宇急奔书房,打开电脑,搜到论坛地址,在“澜江要闻”板块,一下就找到了那个已被版主置顶的热帖。帖子标题为“闲话铁本”,作者叫做“仅此一帖”。曹宇的目光迫不及待地落在文字上,立马就像被强力胶粘住了一般:
本来我对铁本已经不抱希望了,我都懒得说,懒得提意见了。这个帖子,也算是我对铁本的一份责任使然,也许其中有些谬误,只是个人意见。不管是政府和盛达以及新的老总看到与否,或者看到后会有什么想法。就当我对铁本尽一份力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认为我说错了,就当我没说。
第一,盛达投资铁本的战略意图
窃以为,当初盛达投资铁本,并不是真正对铁本的制盐项目感兴趣,而是将投资铁本作为一个诱饵,给澜江政府尝点甜头,以此作为其利用三峡库区优惠政策,在澜江发展套钱的大动作中的第一步棋。盛达以为铁本这个资源型企业可以稳赚不亏,至少可以通过转让股权全身而退,没想到项目投资超过其预期,加之后续资金不济,于是便有了铁本今日之变。目前,作为一个善于资本运作的高手,盛达对铁本的投资不会指望铁本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来回报,其策略一是通过对铁本现有的菩萨凼土地、新区土地、新项目等资产进行运作套出其投资。二是包装铁本股份,再次通过评估,将铁本股份的资产债务结构调整得比较合理(因铁本股份有大量资金系银行贷款,盛达注入的资本金不足),然后转让股权,将低价买入的铁本股份高价卖出,从而完成套现退出的战略目的。三是始终不再拿钱补足资本金,导致铁本股份无力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使澜江市政府迫于不敢让铁本倒下的政治压力而接手铁本股份,盛达转让其股份,顺利实现金蝉脱壳。所以,指望盛达再出钱来维持铁本的生产经营无疑是白日做梦。
另,盛达发展甲醇项目的意图实际上是想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而且越大越好的心理,借助澜江市和省政府的力量,打着发展盐气化工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旗帜,向国家争取到天然气的计划指标和打通环评这个关节。只要这两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天然气指标落实到甲醇项目后,盛达即可将整个甲醇项目包装后高价转让,将政府为其争取到的有利条件变成其商业利益。
总之,盛达确实是一个玩资本的高手,每步棋均可进可退。但其民营企业的本性也是毫不含糊的,就是惟利是图。铁本和澜江市政府都不应该指望他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盐气化工搞不搞得起来不是盛达所关心的,盛达唯一关心的就是他的投入能取得什么样的回报。
所以,盛达、澜江政府、铁本经营层各自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第二,铁本股份的当务之急
铁本股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不是什么营销体制改革的问题,不是什么细节管理的问题,不是什么内部市场化的建设问题。那些充其量只是需要逐步完善。当务之急是筹集必须的生产流动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才是根,这才是本。前面的那些体制铁本多年都运行过来了,一时半会儿不调整不会出大事,而生产一旦停摆了,就没有了产品销售,就失去了市场,也没有了资金回笼,铁本股份的造血功能就真正丧失了,债主会来要钱,银行会来逼债,员工就会乱,铁本也就步入了走向崩溃的恶性循环。但是,我们的领导班子在干什么?精力集中在哪里了?全都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吗?全都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吗?不是,连我这样的铁本小虾米都还知道轻重缓急,都还知道要牵牛鼻子。铁本的领导干部都不知道吗?不是,大家知道,装漭,不说。这才是可怕之处!!!
第三,新领导的失误之处
朱总来铁本提出要强化推行细节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是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是应该的,但这只是生产经营管理的战术问题,而在其到铁本开展工作战略问题上是模糊不清的。愚以为,作为一个空降兵,在一个非常时期到铁本来,朱总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先依靠铁本的原有领导班子的力量稳住铁本的生产经营,稳住铁本的职工队伍,其次是深入调研铁本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才是有针对性地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由于缺乏明晰的指导思想,所以感觉朱总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抓住缰:
一是不应该轻易打乱铁本的运行机制,在本身对铁本了解还不透彻的情况下,就对财务、销售、供应、人事等重要环节进行大手术,自己又没有成熟的机制来取代,而是废而不立。
二是不应该全面出击,满盘皆动。朱总一来铁本,一眼看去,到处都是问题,都需要解决。其实这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是应该的。但是在自己的精力不够的情况下,更应该集中精力做最关键的事情。所谓心急吃不得热汤元,一口吃不出个大胖子。与其到处都在改又到处都没有改好,不如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应尽量避免目前这种到处七拱八翘的局面。
三是不应该忽视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朱总一来铁本就放话出来要搞一些大动作,大面积触动了各方面的利益,引起强烈抵触,特别是终止新的薪酬分配制度的实施,引起全体职工的强烈不满,引发了职工队伍的不稳定。
四是不应该盲目将原有的一些管理方式方法拿到铁本来强行实施,这是井底之蛙,固步自封的行为。要知道管理一个村,一个乡的办法,不见得适合管一个市,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