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评苏共公开信」的 1960 年代前期,中国对西方都一直大门紧闭。然而,由于布列兹尼夫(Leonid Brezhnev)在 1968 
年 9 月提出威胁性的理论,主张在共产党国家的根本制度受到威胁时干涉其内政是正当的,加之第二年中国又跟苏联在 
乌苏里江打了一仗,所以中国为对抗苏联的威胁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毛泽东在 1969 年曾让四位老帅枣陈毅、聂荣 
臻、徐向前和叶剑英枣就如何对付苏联的危险出主意,他们对毛泽东想让他们说什么心知肚明,便回答说,中国应当 
主动与西方修好。 
邓小平在江西可以看报纸,邓朴方到来后他还可以收听到外国电台的广播。当他在 1970 年获悉中国和加拿大实 
现了关系正常化时,立刻便意识到基辛格后来承认的当时美国官员尚未搞清楚的事情:毛泽东邀请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出席 1970 年的国庆典礼,是中国准备跟美国发展关系的信号。1971 年,仍在江西的邓小平又获悉:北京取 
代台湾成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又有 11 个国家正式承认中国,基辛格访问北京是为 1972 年尼克逊总统(Richard 
Nixon)的访华作准备。第二年他又获悉日本正式承认了中国。 
邓小平知道苏联在 1950 年代的援助对提升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有多大帮助,他自然会思考如何扩大对西方的开放, 
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但是他也要深入思考在对外开放时如何应付国内保守力量的反对,如何维持一种强大而具灵活性 
的政治结构。 
日本是一个因与西方建立密切关系而受益的亚洲国家。邓小平去江西时已经知道,日本人就要走完人均收入以两 
位数增长的十年,闭关锁国的中国将被进一步抛在后面。西方愿意转让新技术和设备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应 
如何跟美国发展关系,从而也能获得类似的好处? 
亚洲其他一些地区的经济在 1969 年时也已开始起飞,当中不仅有南韩,还有同样以华人为主的地区枣台湾、 
香港和新加坡。有些中国人看到中国大大落后于欧洲,怀疑中国的传统不利于现代化。但是,既然文化和族群相同的华 
人地区能够实现现代化,为何中国就不能有同样快速的发展? 
邓小平在江西时更加坚信,中国已经大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他的经验使他深知大跃进的失败是多么严重,由 
于其他领导人总是阅读有关地方成就的浮夸报告,很难对此作出评价。例如,据邓榕说,当邓朴方 1971 年 6 月来到江 
西时,父亲想给他找点儿事做,就问自己的工人同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收音机。一个工人回答说,工人的钱根本买不起 
收音机。邓榕说,这让父亲很伤心,社会主义已经搞了 20 年,工人家庭仍然连个收音机也买不起。'213' 
邓小平的另外一些想法来自于孩子们的经历。除了瘫痪的邓朴方,邓小平的四个孩子都被下放农村参加劳动,接 
受再教育。邓榕从陕西北部的农村完成劳动回到江西后告诉家人,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厕所和猪圈。几个孩子也都向父母 
谈到农民不得温饱的处境。他们描述了经济的衰败和由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党组织所受到的破坏。邓小平显然被这些 
事情所触动,在听孩子们讲话时一言不发。'214' 
得到允许前来江西看望邓家的第一批朋友是李井泉的三个孩子,他们在 1972 年春节获准来江西住了五天。邓小 
平任西南军区政委时,李井泉在他手下当副政委,1952 年又接替邓小平担任了西南局书记一职。当时李井泉的三个孩 
子在江西老家工作。他们告诉邓小平,父亲受到批斗,被罢了官,母亲被逼自尽。总是希望了解真相的邓小平很关心西 
南地区红卫兵斗争的细节,对李家三个孩子之一下放的农村地区的有关描述也很感兴趣。当时他本人几乎什么也没有讲, 
只说了一句话,农村需要更多的教育。'215'邓小平离开江西时,他对中国问题的严重性和进行深刻改革的必要性已经不 
存在任何幻想。 
 
 
家人相濡以沫 
邓小平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后的几年,五个孩子也不断受到红卫兵的攻击。邓林和邓楠在工作单位挨整,另外几个 
孩子则在学校里受迫害。他们只要敢走出家门,红卫兵就有可能认出他们,把他们拦住进行辱骂。一家人在文革以前就 
和睦融洽,受迫害后孩子们更是同舟共济有甚于以往,他们坚信父亲的清白,从未有过动摇,坚信一家人要相濡以沫, 
共度时艰。邓小平深知孩子们因为受到自己的牵连而受苦。对于家庭以外的干部,邓小平是同志,党的政策高于私人关 
系,但是他与妻子卓琳以及他们儿女的关系却不以政策为转移。他们之间忠心耿耿,相互关爱,总是以家庭为重。邓小 
平从未置任何子女于不顾,他们也没有一个人与邓小平断绝关系。对给他家做事的人枣司机、厨师、勤务兵和他的秘 
书王瑞林,他也保持着亲密的友情。王瑞林除了 1966 年至 1972 年与邓小平分开的那段日子外,一直担任邓小平的秘 
书,从 1952 年他 20 岁起到 1997 年邓小平去世。邓小平视其为邓家的一员而更甚于一名同志。 
文革期间,孩子们的麻烦是从 1966 年 10 月 1 日一篇批判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社论开始 
的。这篇社论虽然没有点名,但显然是针对邓小平的。他的三个女儿立刻断定那些指责全是不实之辞,她们也从未向红 
卫兵或其他人提供过可以用作批判父亲的证据的新材料。'216'卓琳后来表扬自己的孩子说,即使受到压力,所有的孩子 
都没有谴责过自己的父亲。 
邓小平在江西写的大多数信件都是为了请求允许孩子回家探亲、安排他们在南昌附近工作、让邓朴方得到必要的 
治疗。邓榕说,他一生中除了为孩子以外,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信。'217'邓小平估计这些信会转给毛泽东,因此也是在 
向毛提醒自己还在江西、准备接受对他任何方式的安排,但信的内容都是跟孩子有关的事。北京的答覆有时拖延很久, 
但孩子们最终都被获准前来江西探望父亲,每次至少两周,不过邓榕得到允许住更长的时间。1969 年 12 月,先是邓 
榕,然后是邓质方,都获准在冬季农闲时间住在家里,但春耕开始之前两人还要回到农村的生产队。接着回家的是当时 
在国家科委工作的邓楠及其丈夫,两人于 1971 年春节获准回家探亲。邓楠在江西生了一个女儿,这是邓小平的第一个 
孙辈。长女邓林也获准在春节时回家探亲。这些探亲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毛泽东仍然觉得,与刘少奇和其他干部相比, 
他同邓小平的关系要更亲密一些。 
五个子女中邓朴方最了解上层的政局变化。  '218'他在江西的出现使父亲有机会听到更多关于学生政治斗争的细节、 
感受到北京的政局。后来,一些了解邓小平的人说,他在权衡如何惩罚人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让个人感情影响决 
定,然而他特别严厉地坚持要判聂元梓十年徒刑,因为正是聂在北京大学发动的政治批斗导致了邓朴方的瘫痪和大约 60 
名教职工的死亡。 
文革之后,甚至在 1997 年邓小平去世后,他的五个子女及其配偶和孩子仍然同住一院。邓朴方投身于残疾人的 
工作,自己也经商。邓楠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后被提拔为国家科委副主任。在江西时,根据邓小平的请求,女儿邓榕在 
离邓小平住处不远的南昌学医,邓质方在那里学物理。邓榕后在 1980 年到中国驻华盛顿使馆任职了两年,担任促进文 
化交流的工作。由于这项工作,她成了撰写家史的作者,还领导着一个促进中外领导人交流、帮助赞助西方音乐演出的 
基金会。邓质方在美国留学八年,拿到了罗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一家从事技术进出口的公司,后 
来又搞了一个从事房地产和通信装备的分公司。1994 年以后邓小平的头脑已不太清楚,据说卓琳因邓质方受到贪污指 
控大受刺激,试图服药自杀,但被及时抢救过来。邓质方最后没有受到惩罚。 
1973 年邓小平离开江西时,他的听力已开始下降。他平时不参与儿孙凑在一起的聊天,不过有孙儿绕膝,看看 
电视节目,也让他十分开心。如果他参与孩子的聊天,他们会直接冲着他耳边说话,告诉他自己的见闻,说出自己的看 
法。但是据邓榕说,父亲对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十分自信,很少受到他们意见的影响。'219' 
林彪坠机,邓小平致信毛泽东 
在 1950 年代末和 1960 年代初,毛泽东把林彪元帅和邓小平视为他的两个最有前途的接班人。'220'确实,周恩 
来在 1965 年秋天曾对他的至交王稼祥说,毛泽东正在考虑两个可能的接班人:林彪和邓小平。'221'故也不难理解,他 
们两人会因争取毛泽东的青眼相加而相互视为对手。 
 
 
据邓榕说,父亲跟十大元帅中的九人都有来往,唯独林彪除外。毛泽东本人也注意到了两人的对立,邓小平曾说, 
毛泽东在 1966 年把他叫去,让他跟林彪见一面,与林合作共事。邓小平同意去见林彪,但交谈并没有解决两人之间的 
问题,反而使他们各行其道。'222'  毛泽东在 1966 年选定了林彪作为自己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以确保解放军对他 
的拥护,因为林彪自 1959 年取代彭德怀之后一直领导部队。但是尽管如此,毛泽东在 1967 年仍然私下说,如果林彪 
的身体不行了,他还是要让邓小平回来。'223' 
林彪在抗战时脊椎神经受伤,从此变得性格内向而多疑,他很清楚跟毛泽东走得太近有危险,在毛泽东实际任命 
他之前曾三次拒绝接受。自从成了毛的「亲密战友」后,林彪对自己与老谋深算的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忧心忡忡枣他的 
担心也确实有道理。到 1970 年,历来疑心很重的毛泽东已经怀疑林彪有可能在他还活着时就计划篡权,在 1971 年夏 
末开始准备把他除掉。他首先接见了林彪手下的主要军队领导人,以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忠诚。1971 年 9 月初毛泽东乘 
火车从杭州回北京时,列车在上海停下。由于他对林彪深怀戒心,担心个人的安全,因此没有离开火车,而是让上海的 
前造反派头头、时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的王洪文和与林彪关系密切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登上他的火车。毛泽东在 
确信得到他们的支持后告诉他们,他一回到北京就会解决林彪的问题。当林彪之子林立果在 9 月 12 日得知毛泽东已经 
回京后,林家人立刻变得惶惶不安。林立果调来飞行机组和一架飞机,载着林彪夫妻、他自己和几个追随者连夜逃往苏 
联。但是飞机并没有抵达目的地,它坠毁于蒙古,机上无一人生还。'224' 
邓小平最先是从用短波收音机听新闻的儿子邓朴方那儿得知了坠机事件。但是他等了将近两个月,直到这条消息 
正式公布之后,才采取了行动。11 月 6 日,当林彪坠机的文件传达到县一级时,邓小平、卓琳和他们上班的工厂里大 
约 80 名工人得到通知,要花两个小时去听有关林彪罪行的中央文件。邓小平听力不好,所以被允许坐在前排,而且可 
以带一份文件回家阅读。林彪死后有不少人认为,毛泽东很快就会让邓小平回来担任要职。邓小平本人肯定也这么想。 
听过关于林彪的正式文件两天后,虽然此前被告知不要再给汪东兴写信,他还是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发出了一封信。'225' 
邓小平很清楚什么样的信最能打动毛泽东,他在请求把自己的两个儿女安排在江西他的身边工作后,又写道: 

林彪〔的暴露〕是非常突然的,我对那些罪该万死的罪恶行动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愤慨。??如果不是由于主席和中央的英明的领导和及早地察觉,并且及时地加以解决,如果他们的 

阴谋得逞,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我遵照主席指示,努力通过劳动和学习自我改造。??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当然是做一点技术性质的工作,??使我有 

'226' 
机会能在努力工作中补过于万一。 

话虽然说得谦卑,但是邓小平心中有数,毛泽东对于像他一样敢作敢为、善于应变的干部,不可能不委以重任。 
邓小平数月没有得到回音,而且即使得到答覆后,毛泽东显然仍未决定是否以及何时让他回来,更谈不上让他担 
任什么职务了。此时的毛泽东身心交瘁,况且他的精力也没有用在林彪之后的领导班子上,而是忙于为 1972 年 2 月尼 
克逊访华作准备。 
毛泽东任用周恩来和党的老干部:1971 年 9 月1973 年 5 月 
假如毛泽东能按部就班地实施除掉林彪的设想,他或许能安排好接班问题。突如其来的坠机事件打乱了他使党内 
高层接受他除掉林彪的计划。被毛泽东当作接班人和「最亲密的战友」的人神秘死亡,转眼间成了阴谋夺权的叛徒,即 
使普通人也会因此怀疑毛的判断力。毛泽东为此身心交瘁,有两个月的时间很少起床。 ' 227'后来他又逐渐下床,但在 1972 
年 2 月 12 日轻微昏迷过一次,肺里的毛病也影响到心脏,不时的咳嗽使他难以入睡,只好躺在沙发上睡觉。虽然他已 
行动不便,但至少在某些时候,在大事上,他的头脑依然清楚。'228' 
在毛泽东手下受过罪的人,以及对他带来的灾难感到痛心的人,都知道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多么强大,假如直 
接批毛,将会使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1958 年 12 月,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蛮干所造成的错误已是昭然若揭,当时他 
在政策上作出让步,允许其他领导人享有更大的决策空间,但他仍然想方设法继续掌舵。林彪死后毛泽东故技重施,他 
在政策上作出让步,给予别人更多的决策权,但自己仍是当家人。 
毛泽东需要抓紧建立一个林彪之后的新领导班子。按规定党要在  1974  年枣即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五年之后 
枣召开十大,但他想在两年以内让新领导班子到位,以便能在 1973 年 8 月召开十大,比原定日期提前一年。为此, 
他必须到自己的圈子以外物色人选,他虽然能依靠妻子江青及其同伙去批判别人,可是他们都缺少必要的经验、良好的 
判断力以及同其他人合作治理国家的能力。他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启用富有经验的老干部,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文革的受害 
 
 
者。他们在文革之前能够身居高位,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们的领导能力。毛泽东需要他们老练的治国才能。'229'周恩来向 
他汇报了很多老干部的遭遇,毛泽东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受到如此严重的迫害。 
此时此刻,其实只有一个人能管好党和政府,而且由于多年磨炼,他也不会威胁到毛的权力,此人就是周恩来。 
在 1970 年 8 月组成政治局常委的五个人中,林彪已死,其同党陈伯达也锒铛入狱,康生因患癌症失去了工作能力,剩 
下的只有毛泽东和周恩来了。毛泽东几乎别无选择,只能给周恩来更大的空间去恢复党和政府的秩序,他不但让周恩来 
主持政治局工作,而且让他管着政府和党的机关。 
有观察家认为,周恩来对林彪之死会幸灾乐祸,其实他深感不安。他一向以个人感情上的强大自制力闻名,可是 
在林彪坠机后不久,当他向副总理纪登奎说明国家面临的困难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