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能行:微软精英的职场心里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任务一般来说都是要“加塞”的。我问出截止时间之后,便于我安排工作。如果上司要得不是很急,那我就先处理一下其他要紧的事。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3)
后来我发现,这个习惯竟成为我给上司印象最深的一点。有一次,上司召开内部会议,让我们每个人写出团队中其他成员的优点,然后再归纳总结出每个人的优点。同事们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写了好多有意思的词。女孩子就写美丽啊、善解人意啊、温柔贤淑啊,男孩子就写帅啊、有内涵啊等,当然还写了一连串与工作相关的正经评价。写完之后,上司开始逐一点评,一顿取笑之后,说到了正题。我清楚地记得她是这么评价我的——“你们有没有发现Michael(我在公司的英文名)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他答应给你做的事情一定会完成,而且每次都是提前完成。”我心说,原来上司是这么看我的啊……
回想起来,我确实都会提前一段时间发给上司,我是想让她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还可以退给我再返工。后来我渐渐发现,上司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已经留出了余地。比如,她说“这个PPT明天下班前给我”,其实很可能她大后天才要上交给她的上司……
如果你是一个上司,遇到这样的员工你会怎么想,一定很舒服吧?这下属真体贴、真靠谱!但是偏偏又有很多员工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我带过一个实习生,有一天我让他准备一个文件,说好下班前给我。按照我的习惯,6点钟下班,4点怎么也差不多了吧?可等到4点没动静,等到5点还没动静,我耐着性子等到5点半,还没动静!实在忍不住了,我在MSN上敲下一句话:“要的东西好了吗?”实习生回了一句:“我弄到一半,电脑死机了,还没好……”
我倒,死机了你倒是提前告诉我一声啊!看来这哥们儿离靠谱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呀!
·重要节点及时汇报
你遇到过这个情况吗——你请示上司一个问题时,上司却很忙,没时间理你;当你自作主张时,上司却勃然大怒,指着鼻子骂你为何不事前请示。
左右为难是吗?别着急,谁做下属与上司相处都会经历这个过程。特别是当你初入上司麾下,两人彼此都不熟悉,肯定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当然也有些技巧。
首先,你要分清什么事需要请示,什么事你能自己决定。其实这就是你工作空间的问题。你的自由裁量权越大,你就越开心。相反,芝麻粒大的事都要请示上司,没准你越请示事越多,本来想把“事儿”解决了,没想到“事儿”他妈又出来了,很是麻烦!
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你要明白上司关心什么,什么事在老板的日程表中优先级比较高,这种事情要小心;上司没时间过问的事,你大都能自己决定。另一方面,上司授多大的权给你,也要靠你自己争取。如果你一开始非常漂亮地做了几件事,那上司对你的信任会越来越大,你自由裁量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信任,是一个逐渐建立的过程。
分清了这个边界之后,还有一个如何请示的问题。
在请示上司的时候,千万不要问“这个事我应该怎么做”,上司都很忙,没时间和你长篇大论,遇到脾气暴躁的上司,还会大骂:“我知道怎么做还要你干吗?”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给上司出一道选择题——这个事我有三套方案,A、B、C,然后说明一下你倾向于哪个方案以及原因,最后让上司选择一个。一般来说,上司会直接选一个,或者问些问题后再选一个,抑或让你再补充些方案,然后再从中作出选择。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4)
总之,上司选了一个方案,你拿着圣旨就去办事吧。这么办一般可以把“事儿”解决,很少能见到“事儿”他妈。还有一个好处是:方案是你提的,上司定的,做成了你有功,做错了,责任也不全在你。
很多人把请示汇报连起来读,我这里特意拆开来区分一下。“请示”是说明你遇到问题需要上司的批示,上司点头之后你就拿到尚方宝剑了;“汇报”是说你需要说明一些事件的进展,让上司知道事做到哪一步了。
很多事情你不需请示,但别忘了汇报。邮件中的抄送功能很方便,抄送一下你的上司,让他知道事件的进展。多数情况下上司不会干预事件的进程,但你也免除了擅自做主的风险。
在汇报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那就是重要项目的重要节点一定要汇报。一定要让上司知道这个项目进展到哪里了,是否在按计划如期进行,能否按期完成。如果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是否需要帮助,等等。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把大象关进冰箱”的项目,这是你负责的、非常重要的项目,你要在重要节点及时向上司汇报。通常来说,你可以及时更新下图中的表格。如果进行到第三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冰箱门坏了,那你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如果遇到的问题超出了你的解决范围,那也要让你的上司知道,看看是否要把危机升级。问题解决之后,要及时通报,项目完成要有汇报与总结,等等。
把大象关进冰箱项目流程图
其实,这是一个简化的项目流程。一般来说,这种做事方*让你的上司觉得省心。他在日理万机的时候,只要稍微瞄一眼邮件,就知道事办到了哪一步。这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一定很爽。如果你有这样的下属,你也会觉得他很靠谱,你也愿意将更多的任务交给他。
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呢?是事无巨细、一竿子插到底,还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充分放权呢?其实,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关键是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老板的信任。你越是靠谱,就越能让老板放心,你的空间就越大。
·多想一步
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句话一点没错。要想做个靠谱的人,你一定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凡事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准备。做事情“一帆风顺”只是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一路坎坷,处处是岔”倒是常态。
如果团队一起完成一项任务,突然出现的变化超出了大家的预期,这个时候你还有所准备的话,那你无疑就是最靠谱的人了。比如说,在一个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的早晨,你们公司一起去郊游,谁也没有想到,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骤降。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你大喊一声“我带雨伞啦”——相比之下,你就靠谱多了。
如果后来你们又在山里迷路了,所有人惊慌失措的时候,你大喊一声“我带指南针啦”,大家一定以为你就是传说中的机器猫了;如果雨势太大,你们一直摸索到天黑,还是没有找到下山的路,所有人都近乎绝望,你弱弱地说一句“我有某某驴友搜救队的急救电话”——我的神啊,你靠谱到无语了!
虽然我们说的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工作中也是一样。当你负责某个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环节考虑清楚,在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否则,项目管理中的进度表画得再好也没用,因为现实执行中的变量太多了,甚至经常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有经验的老员工在做方案的时候,通常都会多准备一套或几套备选方案,这样,万一首选方案行不通的时候,也不至于手足无措。刘谦曾经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说有一次,他在准备一场大型的魔术表演,表演的内容是变出鸽子。通常来说,鸽子都是在临上台不久时偷偷藏好的,以免它们被憋死,他为此在舞台上排练了一个整整下午,最后觉得灯光、音响以及道具等等都能配合得天衣无缝时才休息。
晚上演出的时间到了,这时候刘谦才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忘记带鸽子了!怎么样,不可思议吧?不是明明排练了一个下午吗,怎么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它就这样愚蠢地发生了,生活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你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出错,即便这个环节你已经考虑很久了。
怎么办呢?刘谦急得晕头转向,可是这时候报幕员已经报出了他的名字,没办法,他只能登台。幸好他还随身携带了一幅扑克牌,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变了一个扑克牌的魔术。不幸中的万幸,他还有一个备选方案,这时候,那副扑克牌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多想一步,这几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工作中它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风险控制”。有了这个意识,你在别人眼中会变得更成熟,你做起事来就会让人觉得很靠谱,很踏实。
跳出盒子想问题(Think out of …
想出彩,光靠谱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有点创造力。比如说,上司给你一张纸,上面是一个方格,让你写一个“中”字。你会怎么写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规规矩矩地在格子中写下这个汉字,这个时候,上司可能会比较一下谁写得好看一点。但是,如果突然有一小子,大笔一挥仅在格子上添了一竖,这一竖纵贯方格、气势如虹,上司可能大吃一惊,心中不由赞道:“我靠,好长的竖啊!”
这就是老外说的“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盒子想问题)。如果你做事总是畏首畏尾,丝毫不敢跳出框框,那你在老板的眼中也只能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守业,但不适合开疆扩土,在公司中通常难以做到最高的级别,同时也很难体会到“做”事的快乐。
初入职场的朋友可能会遇到很多盒子,这些盒子会在无形中限制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说你的工作习惯、你的职位、你的部门,甚至是整个公司的文化都可能成为制约你思维的盒子。平时你可能察觉不到它的存在,甚至这些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经验”帮助你快速适应岗位,取得成绩,但是一旦工作进入了瓶颈期,你就会发现,再用现有的方法、习惯、视角、资源等一切固有的东西,就无法取得突破了。这个时候,也许你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了——是不是你把自己关在了盒子里面,需要一次突破?
这种情况下,你就好比是一只被困在迷宫中的小老鼠,心急如焚地钻来钻去,但就是找不到出口。其实,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眼睛能够“跳”出来,就像是架在高空中的摄像机,让你能看到迷宫的全貌,你很快就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才能跳出盒子想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
· 找到盒子
有一个孩子生性柔弱,常常因为作选择而犹豫犯难。他的父亲把他带到饭店吃饭,席间,父亲把一张百元钞票卷起来放进空酒瓶里,然后对儿子说:“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把钱取出来,钱就是你的。”儿子想把筷子伸进去夹出来,但是瓶内有残留的酒水,瓶壁是潮湿的,钱在里面张开之后就粘在了瓶壁上,筷子无法取出。儿子又试着把瓶子倒过来,可是钱还是粘住瓶壁上,即使用力甩下来,到瓶颈处又被卡住了;接着儿子又往瓶子里灌水,希望把钱冲出来,结果还是没用,他有些不知所措……
远处有一个乞丐,父亲叫他过来说,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把钱拿出来,钱就是你的。乞丐看了看瓶子里的百元钞票,问了句:“无论什么方法?”父亲“嗯”了一声,乞丐拿过酒瓶往地上一摔,取出钱,给父亲鞠了个躬转身跑开了。儿子一脸愕然,父亲说:“有时候遇到了瓶颈,把瓶子打破,也是一种方法。”
这是一个“跳出盒子想问题”的小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什么东西限制了你,把它打破就是了!很可能你没看完这个故事就想到了办法,不过不要得意太早啊,故事中的“瓶子”是可见的,你能意识到这个框框的存在,而工作中的这种“瓶颈”往往是不可见的,有的时候甚至是你意识不到的。所以,要做到“跳出盒子想问题”,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你的“盒子”在哪里!
·绕开阻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驻守意大利小镇的年轻军官结识了镇上的牧师。两个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但是他们的信仰却不相同,军官信仰新教,而牧师信仰天主教,这给他们带来了麻烦。
跳出盒子想问题(Think out of …
军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身负重伤,弥留之际,他嘱托牧师把自己葬在小镇教堂后的墓园中,这样也好和牧师朝夕相伴。军官去世后,牧师按照军官的遗愿为其料理后事,但是天主教教会却反对把军官葬在天主教墓园里,因为他们把新教视为异教徒。无奈之下,牧师只好把军官安葬在墓园外紧挨围墙的地方。
很多年过去了,一个当年与军官一起出生入死并且最终安葬过军官的老兵回到小镇,老兵请求牧师带他去军官的墓碑前悼念。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军官的墓碑已经被搬到墓园里面了。
“太好了,教会终于同意把军官的棺木挪到墓园里了。”老兵高兴地说。
“没有,他们从没同意过我挪动棺木的请求。”牧师说。
“那军官的棺木怎么会在墓园中呢?”,老兵不解地问。
“但是没人说我不可以挪动墓园的围墙。”牧师平静地回答。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牧师要把军官的棺木安放到墓园中,他可以反复哀求教会,甚至可以到百姓当中奔走疾呼,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这种方法或许也可以奏效,但是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
在这里,牧师采取了一个更聪明的办法,工作中也是一样,不一定要直来直去。换个角度去思考,有时候也可以“曲线救国”。这种“绕开阻力,直奔目的”的方法,也是“跳出盒子想问题”的方式之一。除了“绕开”阻力这种思维路径,还有一个思维方向也很有想像力,让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故事。
·逆向思维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弄得林园一片狼藉。
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 “私人林园,禁止入内” 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拔掉了四周的小木牌,然后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着:
“请注意!如果在林园中被毒蛇咬伤,距此最近的医院有50多公里,驾车也要半个多小时。 ”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这里的思维逻辑是什么呢?既然严加看管是管不住的,那不如让游人自己管住自己。游人怎样才能不愿意进入呢?要让他们意识到危险——很显然,歌唱家的思维方式与管家是相反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逆向思维”。
实际上,这种逆向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过来想”。用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往往可以跳出“盒子”的限制,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胡乱联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情况,还有一种思维模式也至关重要。有个故事在电视剧《蜗居》中宋思明讲过,请容许我转引过来:
从前,有一个美国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跟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他跟这个小儿子相依为命,在乡下生活。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对他说:“我能不能把您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说:“不行,绝对不行,你给我滚出去。”这个人又说了:“如果我在城里为您的儿子找了个对象,那么能带他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