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辩胜术-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滥用抽象式诡辩所以是荒谬的,这是因为,客观事物都是具体的,是不同的规定性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离开多样性的统一,就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师:“桌上有四只苍蝇,打死一只,还有几只?”

小威利:“还有三只。”

小彼得:“一只也不剩,都飞走了。”

老师:“小克立,你说呢?”

小克立:“还剩一只,因为这一只飞不走了,它给打死了。”

关于桌上还有几只苍蝇,也许会因具体情况不同还会有其它答案。他们的答案所以各不相同,并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不懂算术,而是因题目要求不具体造成的。

又如,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师:“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495

论 辩 胜 术。

584。

“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

“哪六次?”老师又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老师要求的是要学生回答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发生的六次战争,可是这个学生滥用抽象,用空洞的第一至第六次来加以回避,这当然只能算是诡辩。

另外,科学真理用来指导实践时,必须从具体的情况出发。如果把真理当成无条件的、抽象的东西,不分时间、地点、对象、条件生搬硬套,这也往往导致谬误。比如下例:老师说:“算术是不容怀疑的,例如,一个人建造一间房屋需要12天,12个人一齐动手,这间房子1天就可建成。”

学生推理道:“288个人一齐动手,1小时就可以建好;17280个人只需1分钟;如果1036800个人一齐动手,就只需1秒钟。

照这样推算,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6天,如果6艘船一齐开航,1天就可以横渡大西洋了。老师说了,‘算术是不容怀疑’的嘛!“

适当的人数建造一间房屋,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如果脱离具体情况,几千几万人去建造同一间房屋,人们又该怎样去施工呢?这个学生就是脱离具体情况,玩弄滥用抽象式诡辩术。

 496



684。论 辩 胜 术

滥用数据

在论辩中,人们往往引用数据作为论据,因为数据是经过统计的检验和精确计算的,因而它具有极强的雄辩说服力。

同样诡辩者也往往会借助于数据以达到其混淆是非、论辩取胜的目的,这就是滥用数据式诡辩。

滥用数据式诡辩有这么几种情形。

(1)

对于一些毫无意义的数据人们一般都不加以留意,而诡辩者总喜欢要对方说出这类数据来发难。比如:30年代初,朱家骅出任浙江省民政厅长时,曾举办过一次县长考试,有笔试和口试两项。有位考生朱懋祺,笔试名列前茅。口试时,朱家骅西装革履,亲自主考。朱懋祺一身灰布学生装,足穿布鞋,昂然前来。二朱一洋一土,对照鲜明。开考后,几个考官轮番提问,朱懋祺对答如流。

最后,朱家骅问道:“你知道《总理遗嘱》共有几个字?”

朱懋祺被问得愣住了。他认为,这大概是朱家骅故意刁难,存心不录取自己,于是,心一横,开口便对朱家骅说:“请问朱厅长,您的朱家骅大名共有几笔?”

 497

论 辩 胜 术。

784。

此问一出,举座皆惊,朱家骅也愣住了。考生反难主考官,真是绝无仅有。静峙片刻,旁边的考官向朱懋祺挥了挥手说:“好了,你出去吧!”这才解了围。好在朱家骅乃雅量高怀之人,事后并未刁难朱懋祺,而是录取了他。

朱家骅想以人们不会留意的《总理遗言》共有几个字这一数据来镇住考生,岂料考生要对方说出自己的姓名共有几笔这一数据,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这一点,这样反而将对方难住了。

(2)

诡辩者所使用的数据与他的推断之间缺乏必然联系。

数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的真实性。

布里格斯先生自商学院毕业后,在保险公司找到了一个工作。他每天往市区跑,上门推销人寿保险。

在他为该公司工作一年后的某一天,公司经理把他找去,对他说:“布里格斯先生,自你担任推销员后,我一直在关心你的推销记录。有一件事令我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你只向那些年过95岁的老人兜售保险?

为什么要给他们发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呢?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公司就会毁在你的手里。“

“噢,不,先生。”布里格斯马上解释道,“在我从事这项工作以前,我看了这个国家过去10年中死亡数字的统计资料,我可以告诉你,每年很少有人是在95岁或超过这个年龄死去的。”

 498



84。论 辩 胜 术

布里格斯先生的论证是荒谬的。

“很少有人在95岁或超过这个岁数死去”

,这是因为人们在这个岁数之前就大多死亡了,并不是说超过这个岁数的人很少会死去。他所引用的数据与其推断缺乏必然联系。

 499

论 辩 胜 术。

984。

数据谎言

数据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客观的清楚的事实,人们往往对此深信不疑,在论辩中是不太容易被对方驳倒的,所以诡辩者往往根据人们对数据的信赖心理,编造一些貌似客观而实为主观的似是而非的数据谎言,以此来达到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诡辩目的,这就是数据谎言式诡辩。

诡辩者为了达到数据谎言式诡辩效果,往往将数据编造得极为精确。比如,在一种新商品的发布会上,商店的代表发言道:“根据我们的调查,本市有70。

8%的家庭使用了本商品……“

面对如此精确的“客观”

的数据,就足以令人们震撼,而产生一种我也要去买的冲动。

这类高精确的数据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的广告中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有则推销××药品的广告词说:“经临床81357个患者观察,××药的有效率为99。

12%,治愈率为97。

51%。“

对于这类过于精确的数据宣传,尽管不能断言全是谎话,

 500



094。论 辩 胜 术

但也不能轻易相信。

数据谎言式诡辩术在辩论比赛中更有其特殊的论辩效果。由于论辩比赛本身的特点,决定听众和评委不可能当场去认真核对这些数据是否真实,所以当有利于己方的客观论据无可奈何地并不存在,而对方几乎是不战而胜时,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就往往会煞有介事地编造一些数据谎言。

比如在某校举行的“出国潮是不是好现象”的论辩比赛中,反方的学生炮制了“出国人员的回流率只有令人痛心的3。

4%“

的数据,以说明损失之巨大。故当正方同学说到“主流是好的”之后,反方立即反问道:“请问,3。

4%与96。

6%哪个是主流?“

手无寸铁却制敌于死命,不能不说是得力于数据谎言。

当然,数据谎言毕竟是谎言,只要将关于某方面情况的准确数据列出来,数据谎言就会破产。比如,190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关于“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的论辩中,反方台湾大学队二辩说道:“根据统计数字显示,自从1945年以来,每天有12场战争在进行,这包括大大小小的国际战争以及内战。

请问大家,这是一个和平的状态吗?“

对此,正方南京大学队三辩反驳道:“……对方同学所说的1945年到现在,每天爆发12场战争,这个数据引用也是不正确的。

事实是,60年代总共爆发了约30次战争,而到80年代总共爆发不到10次,这不正说明了一种缓和的趋势吗?“

 501

论 辩 胜 术。

194。

正方四辩也反驳道:“对方认为今天世界每天有12场战争,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从何而来,对方同学是不是把战争的外延无限扩大了?是不是连夫妻打架、儿童打架也影响了人类和平共处了呢?”

这就使反方数据的虚假性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502



294。论 辩 胜 术

荒谬计算

所谓荒谬计算式诡辩,是指诡辩者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计算来为其谬误辩护的方法。

荒谬计算式诡辩的形式之一是将某些数据重复使用。比如,有个淘气的小孩对他爸爸说,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

他爸爸感到奇怪,对此,他论证道:“在一年的时间里,每天睡觉8小时,共2920小时,合122天左右;星期日休息,共52天;星期六下午休息,共合26天;吃饭每天花3小时,共1095小时,合49天左右;每天两小时课外活动,共730小时,约30天左右;暑假50天,寒假20天,这样加在一起共是345天;一年365天,我还能读多少书呢?”

这个学生的计算是荒谬的,就是因为所列的各项时间是重复的,交叉的,这样计算的结果就大大超出了实际的时间,以此为据,就只能算是诡辩。

荒谬计算式诡辩还可表现为计算方法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比如,一位汽车司机正以100公里的时速飞驰,因超速行驶而被交通警拦车罚款。司机责问警察道:

 503

论 辩 胜 术。

394。

“请问按多大速度行车应该罚款?”

“凡超过1小时80公里的车速都应该罚款!”

警察理直气壮地说。

司机强辩道:“可我刚刚开车半小时,行程也不超过50公里啊!”

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用行程除以时间,所得的结果即为速度。开车0。

5小时,行程50公里,其速度为500。

5=A100公里(公里小时)。

这个司机的开车速度远远超过了限制B的时速,可这个司机使用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计算方式来为其超速行为辩护,这当然是荒谬的。又如:春秋时期,艾子有个老朋友叫虞任。

虞任有个小女儿,长得玲珑可爱,艾子十分喜欢。在她刚满两周岁时,艾子上门要为自己的儿子求亲。虞任问:“你儿子多大了?”

“四岁”。艾子答。

虞任听罢沉下脸说:“你想把我的小女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这从何说起呢?”艾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虞任说:“你的儿子四岁,我的女儿两岁,你儿子足足比我女儿大一倍的年纪。倘若我女儿二十岁出嫁,你儿子就是四十岁。要是有什么事耽搁到二十五岁出嫁,那你儿子就是五十岁的人了。这不是叫我家小女去陪伴一个老头子吗?”

虞任也许是真的算不清这笔帐,也许是不愿订这门亲事,又不便直说,于是耍了这么个诡辩。

 504



494。论 辩 胜 术

节外生枝

当诡辩者觉察到自己无理或处于不利地位时,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想方设法从对方的话语中引申出一个新的问题,把话题岔开,把争论的矛头引向对他有利的方向,使对方变为被动,这就是节外生枝式诡辩术。

请看这么一段论辩:甲:“我认为你这样不遵守交通规则是错误的,应当改正。”

乙:“不遵守也没什么了不起。”

甲:“人人都不遵守,马路上就要乱套了。”

乙自知理屈词穷,便说:“我争不过你,你也不见得高明,那你说说什么是交通?”

乙后来不是主动承认自己错了,而是从对方的话语中引申出“什么是交通”这一新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的人一下子还真是难以说清楚,这样诡辩者反而占据了主动地位。

节外生枝式诡辩的特点是横生枝节,故意制造一些与论题无关的问题。这种诡辩的要害就是违犯了同一律,思维没有保持同一,论题没有保持同一,要制服这样的诡辩者,就

 505

论 辩 胜 术。

594。

必须紧紧扣住双方所要争辩的问题,不让对方随意变换。

让我们再来看看当年庄子与惠子曾在濠水之上展开过的一场论辩,也就是传之千古的“濠梁之辩”。

有一天,庄子与惠子信步来到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俯视着水中的游鱼,颇有感触地说:“这些鱼自由自在、从从容容地游来游去,这就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很不以为然地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立即反驳惠子:“你又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但是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道理全在这里面了。”

庄子一时难以驳倒惠子,便狡辩道:“还是回到当初的问题上来吧。你说‘安知鱼之乐’,就是说在什么地方知道鱼的快乐,你明明知道我是在濠水桥梁上知道的却又故意来问我,那么我明白告诉你吧:我是在濠水桥梁上知道的!”

庄子无法驳倒对方,便在“安”字上作文章,“安”可以表示为“怎么”的意思,也可表示为“什么地方”的意思,他们当初是在前一种意义下展开论辩的,庄子一时难以取胜,便节外生枝,把它改变成后一种意义,并以此指责对方明知故问。如果惠子能紧紧地抓住辩题不允许对方随意偷换,庄子的诡辩也就不可能得逞了。

 506



694。论 辩 胜 术

文过饰非

诡辩者故意用虚伪漂亮的言辞对错误进行掩饰,这就是文过饰非式诡辩。

某连打靶,一个战士打了五发子弹,一发也没打中。连长非常生气,对那战士训斥道:“真是个饭桶,吃馒头数你多,打靶一发也上不去,这不又给连里抹黑了吗?”于是,连长拿起枪,很内行地看了看扳机、准星、缺口,没发现枪有什么问题。便走到射击位置上,装上子弹,干脆利索地将五发子弹射了出去,不一会儿,前面报靶的示意:一发也没射中。

连长站起来,拍拍土,瞪着那个战士说:“看到了吗?这样是打不中的!”

本来连长是教战士如何打靶,应怎样才能打中,可是当他自己打不中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反而理直气壮地说是在做打不中的示范,这种示范谁不会做呢?

文过饰非式诡辩的根本特点是掩饰错误,既然是掩饰错误,其论辩就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我们可以通过揭示其论辩中的谬误来进行反驳。比如:海伦是希腊传说中梅纳雷阿斯(斯巴达之王)

的妻子,为

 507

论 辩 胜 术。

794。

绝世美女,后受特洛亚城的王子柏里斯诱惑,出走到特洛亚,因而引起特洛亚战争。

海伦在希腊自古被看作是不贞的女人。

但是古希腊诡辩家高尔吉亚则为她辩护,以鸣不平。根据高尔吉亚的说法,海伦的行为由下列可能的情况引起:(1)命运或诸神的意旨。

(2)为暴力所劫。

(3)为语言所说服。

(4)成为爱情的俘虏。

如果是命运或诸神的意旨,人无可奈何,只好任其摆布;若为暴力所劫,应该憎恨的是使用暴力者,海伦仅值得同情;关于语言的说服,虽然不是采取强制的方式,但我们的主观思考力极为有限,易受影响,所以这种说服实际上与暴力具有相同的强制效果,说服者有罪,被说服者无罪;最后是爱情的俘虏,爱情使人盲目,感情脆弱的人无法抵抗爱情的魔力,所以与其责备为爱情所折磨的人,不如同情他们为不幸者。以上不管哪种情况,都不是海伦的过错,非难海伦是不妥当的。

事实上,高尔吉亚的论辩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如果海伦是贞洁的女人,在神的面前就不会无可奈何,在暴力面前会拼死抵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