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冠天下之军师-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赵云已经察觉了蓝余的想法,他并不与殿后的乌孙士兵交战,只是用两阵箭雨射乱了对方的阵型就强行突破而去。
赵云也学聪明了,他也不跟蓝余所领的乌孙大军交战,而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绕到蓝余的前面,不让他前进一步。
本来以乌孙的良马和乌孙士兵的高超骑术,还不至于被赵云短时间内追上,可是乌孙族人经过连连恶战,无论是人还是战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根本就快不过养精蓄锐的“飞羽弓骑”。
反正就是一句话,赵云是彻底的粘住了蓝余所领的乌孙大军,不让他们有任何突围的机会。
蓝余见突围不了,就立刻发施号令,领军马排列成阵,东一队,西一队,整齐的排列起来。
又过一阵,忽听左首的一队士兵角声响起,几排兵马冲了过来,当先的将官是个瘦长青年,身上披了黑色披风,高举长刀,领头冲锋。
赵云也令所有的士兵组成一道防线,下令:“若是敌方有打算强行突破的,立刻以连射拒之。”
副将王射领命。他将所有骑兵排成三排.以作连射之用。
连射:顾名思义是连绵不断的箭雨,先是第一排射击,在是第二,最后是第三。当第三排射完后,第一排也作好了射击的准备。就这样循环下去,直到箭枝用光为止。
赵云知道蓝余摆下阵来,就是为了拖住他的大军,让他可以顺利的撤出,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和乌孙进行兵刀战,不过对方已经划出了道来,他岂有不接之理。
常山赵子龙技高人胆大,他放下弓箭,拔枪取剑,独自一人对着那冲来的部队冲了过去。赵云荷荷狂叫,冲入敌阵,左剑右枪,强行杀开一条血路,直冲到那个瘦长青年之前,敌军主将见他来势凶猛,勒马退开,赵子龙手起剑落,将三名持旗大汉一一砍死,敌将想逃.赵云不让,一手将重达数十斤的大旗举起,对着瘦长青年射去,大旗去势极快,那人来不及闪躲,旗杆破胸而入,大旗去势不减,将那个带飞了出去.直至一丈方才落了下来。
乌孙王蓝余和卫特司见赵云如此悍勇,尽皆骇然,“飞羽弓骑”欢呼狂叫,纷纷为赵云神勇而发出震天的呼喊。
又有一队人马在一位黑袍将军的带领下越众而出。
赵云一笑,收剑回枪,取出弓箭,对冲了过去。赵云箭无虚发,接连将乌孙兵射倒了十余人,两名乌孙将官持矛冲上前去,被他嗖嗖两箭,都射下马来,黑袍将军也被赵云一箭射于马下。
赵云突然一笑,突然掉转马头,以讯雷之势,策马飞向蓝余冲去。
赵云冲近射程,弓弦响处,一箭正射在蓝余胸口.接着又是一箭,直向蓝余喉咙上射来,蓝余左胸中箭,只听当的一声,箭头有一半没入蓝余胸口,不过蓝余的胸甲里有一护心镜,此箭并未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蓝余见又有箭到.急提马僵,斜身躲避,这一箭劲力好生厉害,从左肩插入,直穿没羽,蓝余顿时摔于马下。
乌孙王蓝余中箭落马,族中人人大惊失色。
蓝余为安定军心,忍痛上马,大喝:“整队杀敌!”
几位将领立刻回身领兵去杀赵云。
赵云见没有射杀蓝余.心中暗叫可惜,重新取出枪剑对着乌孙大军又一阵冲杀,又有三名勇士齐声呼喝,手挺兵刃冲了上来。
赵云见这三人身高马大,喊声如雷,纵马奔近身来,当即拍马迎上,长枪一起.“啪”的一声,将一名勇士手中的大刀刀杆震断,跟着一矛透胸而入。两名勇士双枪齐至,一人压住赵云枪头,令一人的长矛刺向赵云小腹,赵云左手一砍断了快近小腹的长矛,双腕翻转,长枪挑起压在他枪上的长矛,银光一闪,穿胸而入,另一人也被赵云快马砍死。
赵云杀的兴起,乱砍乌孙士兵,手起,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染满袍甲;所到之处,犹如砍瓜截瓢,威风八面。
不至片刻,赵云所到之地,竟然无人敢与其交战。
远处被重重士兵保护住的蓝余,见了赵云的雄风,也不由赞道:“真英雄也。”
突然,卫特司大叫一声:“不好,我们又中了狡猾汉人的计策了。”
蓝余心头一跳急道:“王儿,这话怎么说的?”
卫特司苦脸道:“此人不知是谁,其智可比天上雄鹰,其勇也可当地上狂狮,他独自一人上前迎战.让我们觉得有机可乘,认为杀他可乱敌兵。而他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时间,等待后方的援兵支援,他在不动声色下,就拖延了我族近一个时辰,实在是太狡猾,太厉害了,不知道他凭什么认为他一个人可以与我族勇士对扰!”
蓝余这时也明白了赵云的真正用心,急忙下令全军由左路迂回突围。
赵云见乌孙兵的动向,也明白了自己的计策己经失效,被别人识破了.也就急忙组织士兵跟了上去,于乌孙大军并排而行。
转眼半日已过。
赵云心中奇怪极了,他与乌孙一路交战已经有了半日,别说有援军,他就连一个援军的影子也没有看见,派出去的数十名传令的士兵一个也没有回来复命。
不过,他还是尽力的跟着蓝余的大部队.他既不进攻,也不让路,反正就是不让乌孙的大军通过,如果不是因为箭枝有限,赵云早用飞射就将他们全数消灭了。
不过在赵云的细算之下,“飞羽弓骑”的箭依旧是乌孙部队的噩梦,前提是乌孙要大举攻击才行。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赵云已经和乌孙这支部队磨蹭了整整一天,援军依旧不见踪影,在这一天里,赵云不断的对着乌孙进行骚扰.乌孙也不断的对着赵云发动突破。
现在蓝余的身旁最少也有两千人作为守护,他怕人一少,就被赵云冲到了面前,赵云也不敢合眼,生怕自己一合眼就让蓝余溜了出去。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赵云的厉害,带着四千人居然把蓝余的两万人死死的卡在战线上。
蓝余想群起突击,赵云会以骑射法,慢慢的消耗对方的士兵,蓝余想分散兵力四窜,赵云就带着四千人马直接对着蓝余的所在的地方冲过去,让他不得不立刻将士兵聚集起来保护自己。蓝余想以速度甩开赵云的部队,可赵云的“飞羽弓骑”速度并不比乌孙骑兵差,乌孙又是经过连连大战,体力比不上“飞羽弓骑”,自然也不可能甩开赵云。蓝余打算以小队人马,轮流消耗赵云的体力,可是赵云就是一尊战神,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最后还导致了乌孙族中的大将几乎被赵云挑了,小将也不敢出战。不但对战况没有任何转变,还落得士气大跌的下场。
反正赵云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无论乌孙用的是什么计策,赵云都一一破解。
现在两军相隔的距离不过五百米,两军谁也没有吃过东西,谁也没有合过眼睛,两军都疲惫到了极点。
这时,王平带着一百名小分队赶了上来。
赵云看到了王平大喜过望,神情也顿时变得疲惫起来。赵云并不是铁打得,一天一夜,时刻都要提高着警惕,还经常在乱军中撕杀,体力急剧沾消耗,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意志坚定,可能早就累垮了。
赵云问道:“子均,援军什么时候来?”
王平摇头道:“奉军师之命,请将军速速领兵回营!”
“什么”赵云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倍:“现在只要有不到两万人的士兵,就可以将他们彻底打败,为什么要撤?”
“不知道,将军去追击乌孙大军不久后,三将军和高将军就到了,本来他们打算追击的,可是军师得到了消息后,却不让他们追击,直到今天军师才命在下来寻赵将军回去。”王平平静的回答道。
赵云心中想道:“也许军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吧!”想着。他不甘心的看了一眼在军旗下的蓝余,无奈的下令全军撤退。
赵云一来到军营,先安排好所有士兵,就迈着疲惫的步子向议事营帐走去。
“在下有事想向军师请教,劳烦两位通报一声。”赵云有礼的对着议事营帐外的两名守卫说道。
“军师说了,若是赵将军求见,不必通报,可自行入内相见。”其中一名守卫微笑的回礼道。
议事营帐中。
诸葛亮正幽闲的看着兵书,突然赵云走了进来。
诸葛亮放下兵书笑道:“赵将军这几日辛苦了。”
赵云摇头道:“这点累不算什么,只不过云不明白,本来只需一战就可平定的乌孙,军师为何要放弃?”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答道:“乌孙世代与我大汉交好。此次他们入侵我军疆土,完全是受了汉贼曹操的鼓惑。现在乌孙一族大约有七万大军战死于此地,乌孙国本就人口稀少.此次又少了七万大军和无数牲口。他们要想恢复过来,并非短时间就可以恢复过来的,就依照乌孙当前的发展趋势,想要恢复到未出征前一样,他们还得经过十年的时光。如果我军现在将乌孙王杀了,那乌孙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匈奴或者是其他部落一口吞并掉,到时候曹操还可以用重金收买其他的部落,进攻我军,在我军后方捣乱。若是我们放过乌孙族一马,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领地,一面发展自己的实力,一面抵挡别族的侵略.也就没有时间顾及到我们了。”
赵云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说道:“军师的意思云懂,不过就算我们放了他们,他们也不会感激我们,反而会视我们为仇敌,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养虎为患。”
“不会”诸葛亮非常自信的说道:“只要我们将剩余的两万士兵和乌孙王一起活捉,然后在乌孙国最关键的时候放他们回去,亮虽然不能保证他们会感激我们,但至少他们不会视我军为仇敌。”
赵云笑了笑,说道:“军师,这不太可能吧!已经过了几个时辰了.现在就算怎么追也追不上了。”
“本来想活捉乌孙王是不可能的,但是赵将军凭着自己的能力,将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此次战斗已经胜利在望,此次战斗赵将军应当居于首功。”诸葛亮很认真的说道。
赵云不好意思的说道:“只要军师不怪罪云没有服从命令.云就很感激了,哪里还敢居什么功啊!”
诸葛亮正色道:“军师只在于出谋划策,拟订作战计划。而大将才是真正执行计划的人,一个将才不但要有攻城拔寨,以一挡百能力,最主要的还是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完成总体的作战计划。还有是在军师的计策中万一出现了漏洞,那出色的将领就会果断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弥补这个漏洞,毕竟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军师也是人,也会犯错,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武的《孙子兵法》地‘九变篇’上才有了‘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衡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一段话。”
意思是:帅将领兵在外,要根据战场具体情况独立行事,不必惟君王之命是从。
诸葛亮接着道:“将军正是果断的出兵围堵乌孙王,使得亮的过错得到了弥补,正是因为将军的果断,也令亮从中找到了战机。令亮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将乌孙王和他的两万士兵,全部生擒。”
赵云喜声道:“如此正好,云还担心真的让那些异族跑了,现在军师已有了定计,云也安心了。军师若有吩咐,云随传随到。”
诸葛亮笑着说道:“将军现在的任务就是回营休息,不出三日,乌孙王必定成为亮的瓮中之鳖,随手可擒。”
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双眼露出了阵阵精光,脸上亦充满了斗志。
3…238正文 中卷 第238章 诸葛亮挥手成兵 智孔明瓮中捉鳖
上回说到,赵云以弱小的兵力,将乌孙国国王蓝余卡在凉州境内。不过,就在快要胜利的时候,诸葛亮却叫退了赵云,放弃了一次良好的胜利时机。
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诸葛亮召集了众将军议事。
不至片刻,众将齐聚一堂。
赵云事先已经得知了一些消息,知道诸葛亮此次召集是为了生擒乌孙王,见众人已经齐聚,便上前说道:“军师,人已经到齐了,请下令吧!如果晚了,可能真的追不上了。”
诸葛亮微笑的给了赵云一个放心的眼神,问道:“如果你们是乌孙王,在赵将军走后,你们会干些什么?”
张飞习惯性的脱口道:“逃啊!这还用问。”说着还诧异的望了一眼诸葛亮嘀咕道:“军师是不是疯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
诸葛亮并不答话,目光继续扫视着帐中众将。
这时,高顺站出来回答道:“乌孙经过连方大战,体力的消耗很大,再加上子龙将军的近身围堵,其消耗的体力可想而知。若顺是乌孙王,见子龙将军在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撤退,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的后方出了问题。毕竟若是真的有援军,那援军早就应该到达了,顺有了这个想法后,就不会急于赶路,应当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下营,杀马充饥,恢复体力,以不变应万变。只有体力恢复了,才能逃的更快,若是彻夜枉奔,不需要几个时辰,这支队伍就会饥寒交迫,再无体力继续战斗,万一这时有一支部队出现,那就算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也能打败这支部队。”
诸葛亮抚掌笑道:“高将军说的不错,若是对方强行奔逃,现在肯定已经累趴下了。惟有找一安全之地休息,恢复体力和战斗力才是上策。对方军中也有能人,必然知道这一点,亮料定了对方这个时候正在休息,只要我们领大军将他们包围起来,那我军就可将这支部队全部生擒。”
“军师,我军只有五万多人马,要想围住对方两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赵云问道。
这问题一出,帐中所以人都纷纷附和,五万人马要想围住二万,这根本就不可能。
谁知诸葛亮却笑道:“谁说我军只有五万的,亮随便都可以召集二十万大军。”
张飞双眼一番,嘀咕道:“完了,完了,军师真的是疯了,我们只带了五万人马.哪有二十万可召集的。”
诸葛亮不理会张飞,笑道:“凉州人口有近百万之多,其中男者就有六十万,这些皆为大汉子民,亮召集个十几,二十万用来虚张声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我们从乌孙那里缴来的牲口,刚好是这些百姓的口粮,马腾将军的粮食也随后就到,短时间内,我们不需要为粮食而发愁。”
赵云和高顺都已经想明白了诸葛亮的计划.各自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草原上,蓝余、卫特司正在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休息。
原来他们两人见赵云大军撤退,心中的大石顿时落了下来,两人精神一放松下来,顿时一股疲惫的神态涌了上来,在卫特司的提议下两人快速找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杀马充饥,就地休息。
由于他们害怕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到了晚上,他们都熄灭了火堆,人人都躺在黑忽忽的草地上体息,就连放哨的士兵,也累得睡了过去。
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追踪高手拓跋寻的监视下。
夜黑风高,正是杀人时。在赵云、高顺、张飞的引领下,五万士兵,十五万临时民兵队伍全部马嘴上嚼,马蹄裹布静悄悄的靠近了乌孙大军的休息地。
在距离乌孙大军休息地五里的时候,二十万人马缓缓的分为左右两队,将乌孙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