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魂之舞-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东胡人与汉人之争由来已久。

  据说,东胡祖源与武庚建立“北殷”有关;又有人说东胡族人是商末周初箕子东赴朝鲜时留下的遗民,至于究竟是与不是,却是不得而知了。

  东胡人与匈奴人一样,“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但自战国时起,就与中原燕赵诸国互相攻战,并倚势对邻近各族进行侵掠。

  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曾攻取东胡代地。《史记?赵世家》注曰:“东胡叛赵,驱各代地人众以叛,故取之也”。东胡曾被赵国战败,并服属于赵国,但其变为强大以后又背叛赵国,并掠夺赵国代地的人众和财物。赵孝成王元年,赵国大将李牧在代、雁门破杀匈奴十万余骑的同时,东降林胡,再次战败东胡。

  东胡也曾多次侵掠燕国北部边境,燕昭王时,东胡打败燕国,迫使燕国把一位名叫秦开的大将(随荆轲刺秦王的秦舞阳即秦开之孙)送到东胡作人质。燕国的东北部从上谷至辽东与东胡邻近的地区,经常遭受东胡寇掠。

  秦开从东胡回来以后,燕国利用秦开熟悉东胡内情的有利条件,以秦开为大将率军攻打东胡。这次东胡不敌,迫使东胡向后退却一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东胡。

  秦时,东胡已是一个极为强大的部族。《史记?匈奴列传》说:“东胡强而月氏盛”,“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就是说:自战国时期至秦时,匈奴的经济、军事实力北不及月氏,东不敌东胡。

  西汉时,东胡为西汉所降,但到了东汉之初,东胡人利用改朝换代之机再起叛意,于是造成今天的局面。

  王公公说罢,问尼娜道:“尼娜公主,我可没说谎吧。”

  尼娜微笑了一下,答道:“算是吧。只是汉胡纷争,谁侵略了谁?你说是我们胡人侵略了你们,但你们的土地却也不是天生在那里,其实胡汉相争,力强者胜,是谁的土地,看的不是理,而是看力。若说起理来,只怕谁也说不清。你们汉人本在黄河边上,今日里却地展千里,难不成占的都是无主之地?”

  王公公一时无话可答,因为尼娜所说还真是实话。

  李千月听得尼娜的话语里大有为东胡人开脱之意,但尼娜是胡人,当然会帮胡人开脱,何况她也感觉着尼娜的话也有道理,她不想因为这个与尼娜不快,是地展千里也好,是弹丸之地也好,她是女人,只关心一家一庭,与男人的想法可不一样,所以急忙打岔,与尼娜谈起衣服胭脂之事来。

  卫长风在前面的木筏里听着三个人的对话,心中也是无限感慨。他实在不知道,究竟谁才是对的,谁是错的?

  其实尼娜所说的是胡汉之争,但汉人内部不也是如此?西汉是推翻了秦而立,秦是统一了列国灭周而立,周又是灭商而立,哪一个才是正统?这块土地究竟是谁的天下才对?既以自己而言,是该一心一意光复西汉才对,还是该效忠东汉才对?

  四下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河水的哗哗声和桨拨水面的声音,虽然不是人人都在思考这问题,但的确有一些人的心中也在暗自思量。

  傍晚时分,大军靠岸。这一天里顺水而漂,居然直走了七十多里,比之急行军还要快的多,已经接近骑兵急行军的速度了,然而士卒们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躺在木筏上,实在是舒服的很。

  方镇海眼见水行甚速,但此时是辽河发水的末期,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水情还能持续多久,于是决定全军先休息,明日早些启程,只要天色微明就出发,尽量赶在辽河水低落下之前抵达东丰和西丰。

  卫长风自然也没有空闲去找李千月,他甚至没时间去看看画师郑六,只能派人去嘱咐画师,有空闲时就研究一下连弩图,只是不要在河面上研究,一则要保密,二则也是防止图落入水里不可挽回。

  次日,大军仍然是顺水而行,由于起早而行,近晚方止,这一天走了上百里,快过了骑兵。如是一连六天,累计前行了五百里,真是顺风顺水,一路平安,东胡军初时还有一些骑兵跟着侦察,后来干脆也放弃了侦察,想是也实在跟不上了。

  次日一早,大军继续前行,按大家的想法,当天晚上也就可直抵东丰西丰,然而这一夜之间,辽河的水已经落下不少,水流也一下子慢了下来,水位低的地方甚至河底时时擦着木筏的底部,有时甚至需要士兵下水去推。一上午的时间,虽然士兵们轮流划桨,却也只行进了三十里。

  将近中午,前面突然停了下来,士兵们纷纷叫嚷着。不一会儿前方传来消息,说道河道上居然沉了许多的船只,而且还有许多大石,一看就是人为放置的。可以猜到,这一定是东胡人为拦阻汉军所设。

  卫长风坐在木筏上,听得马勇的大嗓门叫了起来:“方将军,末将请令,去扫清这些障碍!”

  方镇海却轻笑一声,答道:“何必?传令,全军弃筏登岸,稍事休息,列阵前行。”

  四下里听到这句的都笑了起来。

  是啊,何必去清除障碍?现在水流迟缓,而且眼看着就快没水了,离东丰西丰也不过七十里,有必要废那力气吗?东胡人在此设障,一则是太远的地方也实在调动不了大军,二则是他们生于马背长于马背,不了解水性,但汉军却不必和东胡人一样吧?

  马勇也嗨嗨的笑了起来,可以想见,他一定是又拍着脑袋在笑。

  全军上岸,方镇海已经派出快马前去打探敌情,中午方过,探马来报:东丰西丰各有三万敌军防守,东丰的主帅是莫吾尔,西丰的主帅是大贤王格路。倒是重镇辽源只有万人。看来东胡军的想法与汉军一样,守得住东西二丰,也就守住了辽源,如果守不住东丰西丰,辽源就是孤城,再防守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将重兵放在了辽源左右。

  方镇海一边传令全军启程,一边招集众将,就在行进中研究,应当如何对付敌人的防守。

  
 第121章  夜攻(上) '本章字数:316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4 10:41:15。0'
  (一)

  当方镇海问到“对这一战各位有何看法”时,所有的目光再次齐刷刷望向卫长风。

  卫长风感觉着周身的不自在。

  这是干嘛?我一个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看法好不好,各位将军,你们的看法你们自己说啊,别就指着我。。。。。。

  “卫牙将,你倒是说话啊!”马勇催促着。

  卫长风只能苦笑。

  得,看来他是专职出计策的。没办法,谁让他此前就有那么多的计谋呢?而且这一回,他还真是准备充分。这几天在木筏上闲着无事,他已经将东胡军的种种作战计划考虑了个遍,而且也认真思考了对策,不但想明白了,而且还画了一张图。

  也是因为这一战要同时应付东丰、西丰和辽源三座城池,也是因为他这一回有充分的时间,所以这一回他的计策实在是够复杂。有多复杂?复杂的马勇都得索要纸笔,将卫长风的计策一条条的写下来,然后才能按顺序去做。

  没有人有异议,也没有人有疑问。其实卫长风明明的看到有几个将领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张嘴。不但没有人有疑问,方将军反而做了个战前动员:“东胡军此前连连战损,此番动员七万人在此防守,已是他们能够动员的极限,此战的意义极为重大,成,则收复三分被东胡所占国土,东胡将再也无力动员起大军,败,则东胡必将有东山再起的时机。所以,各位要尽心尽力,按卫牙将的计策行事!”

  卫长风感觉着肩上的担子重过泰山。

  按方将军,也是众将的想法,只要按他的计策行事就一定能胜,所以要胜就必须按他的计策行事。可是,万一要败了呢?万一他的计策不成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这种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何况卫长风是人不是神,他怎么能保证他的计策一定可行?又怎么保证按计行事一定能胜?

  他决定找机会和方将军好好谈一谈。至少,别象现在这样子,他可承受不起整个国家的希望这个重担。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各位将领已经匆匆领命而去,按卫长风的计策去布置了。

  三日后,定更时分,西丰,东胡大帐内。格路正在发愁。

  他很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此前他为了堵别人的嘴,不让人背后嘲笑他“运筹帷幄,决‘败’千里”,将莫吾尔提升为了万夫长,前些日子又特别将莫吾尔任命为东丰统帅,以示他格路并不认为战败了就是耻辱,而且也不认为阿格的手下都不忠于国王,但现在他却后悔了。

  因为莫吾尔真的不好管理。

  他要求莫吾尔退入城中,拒城而守,莫吾尔却一再反对,说什么东胡的长处是骑兵而不是守城,问题是此前一再发扬这个长处,不也一样一败再败?这一回格路决心守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好了城,不再让汉军能往前进一步就是胜利。但莫吾尔却直到他发了火,下令要是再不按他的要求做就以叛乱论处才不情不愿的退入了城内。

  他本以为总算是解决了问题,但就在方才,莫吾尔派人专门送来公文,请求集合东丰、西丰、辽源三地的全部军力,空城而出,与汉军决一死战,声称以七万骑兵对十万步兵,完全可以有胜算。

  好吧,格路此前也的确这么相信过。

  但是,此前的数战,哪一回不是如此的“有胜算”?却又有哪一回不是大败而回?他的手里现在只有这七万人了,这已经是连王城的守卫部队都调集来的结果,一旦有个闪失,整个东胡都将万劫不复。他怎么敢再随便冒险?所以这一回,他是决心来个乌龟不出头,死守到底。反正是你汉人要攻击我们,我们现在守得住这里也就是胜了。

  然而,该如何说服莫吾尔?或者干脆撤了莫吾尔?只是此前他已经以提升莫吾尔来安抚部下,现在再撤了莫吾尔,却让部下怎么看?

  他叹了口气,拿起笔,想了好久,才在莫吾尔的公文上批了一句话:“守则胜,攻则危,宁守胜而不临危。”

  “来人!”他叫道,打算叫人将公文送给莫吾尔。

  一个传令兵应声直闯进来,扑到格路面前。

  “你干什么?!”格路有些生气,“懂不懂礼貌?”

  传令兵却没有回答关于礼貌的问题,而是大叫起来:“禀大贤王,汉军已到城下!”

  格路一惊,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传令兵不是应召来送公文的,是来报急的!

  “吹角!”他立刻发令,“全军上城防守!”

  (二)

  夜色下,汉军已经抵近西丰城下。无数火把晃动着,照的城池直如白昼一般。十个万人队的大旗在城下排列的整整齐齐。

  方镇海岔开双腿,稳稳的站在离城二里处,他看着西丰城微笑。

  一生长于马背的东胡人守城,而让汉军攻城?开什么玩笑,他又不是朱令,格路,这一回你错了,大错特错,就让你看看汉军的拿手好戏好了!

  “擂鼓!”他下令。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大起。汉军开始攻城了。

  一排排的攻城车首先接近。

  这些攻城车与那些经年累月制造的攻城车不同,是简易的,只是伐木为柱,截板为护,一百人一天就能造出两架来。虽然外表看十分简易,但功能上一点也不差。大盾代替牛皮护住车上的敌楼,数支竹筒汲满水竖在四角,以防火箭,人员就躲在敌楼大盾后面,以强弓攻击城上的敌人,当接近城墙时,以挠勾、长梯抓住城墙,以长枪护持,人员就可以从长梯上直冲城墙。

  “用火箭!”格路见攻城车出现,立刻下令。

  然而,他并不知道,整个攻城车都已经被水浸过一遍,加上有汲水竹筒,想用火箭点燃,实在难上加难。

  攻城车冒着火箭继续接近,已经近到了数丈的距离,攻城车上的汉军士兵与城上的东胡士兵对射着,但攻城车四面都是防护,而城墙上的东胡军士兵只有墙垛为护,相比之下反而是东胡军士兵吃亏,好在城墙上的东胡军士兵数量远超攻城车上的汉军士兵,所以也算势均力敌,只是城上的攻击却止不住攻城车接近。

  “短刀手准备!”格路见无法阻止攻城车接近,立刻下令短刀手聚集在攻城车接近的位置。既然无法让它停下,那就让它来好了,汉军要是胆敢强行登城,就用短刀手攻击。

  攻城车却没有近抵城墙,而是仍在数丈之外,继续与东胡军对射。

  嗵嗵嗵!突然一阵大鼓急响。

  嗖,嗖嗖嗖!数百块石头抛上城来。

  这些石头并不大,大者不过方砖大小,小者只有拳头大小,不必用什么大的发石机,只要三五个人,弄一个大的弹弓就可以射的又高又远。

  本来这些石块应当没有大的危害,因为一则这些石块太小,二则守城士兵们都穿着铠甲。然而此时这些石块都是集中向与攻城车正对的城墙部分抛来的,这方寸之地一下子被扔了这么多石块,那些身着轻甲的短刀手们可就倒霉了。

  这些短刀手们身上是轻甲,手里没有盾牌,完全是准备与登城的士兵肉搏的,没成想汉军士兵明明随时可以登城却偏偏就不登城,倒是从天而降了石雨,一时间短刀手们被砸的鬼哭狼嚎,许多人或头破血流,或骨断筋折。

  “盾牌,上盾牌!”格路躲在临时支起的由卫士举着盾牌搭成的防护下面大叫。

  一批重盾手急急的跑了上去。这些重盾平时极少用到,盾牌整个都是由薄铁打造,内衬牛皮,寻常刀剑根本攻不破,重盾边缘有一些规整的凹凸,几个重盾可以相互锁紧。一旦碰到需要立营防护的时候,就由这些身着重甲,手持重盾的士兵以批量的重盾防护。

  由于现在短刀手不敢后退,怕攻城车上的汉军攻城,却又挡不了石块,此时正是重盾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以格路果断下令上重盾。

  重盾手们冲到前面,迅速举盾,立刻按照平日的训练将重盾相互锁紧。如此一来,石头也就砸不到短刀手的头上了。

  但汉军好象并没有停止抛石的意思,仍是不停的抛着,而且抛的落点更加密集,石块砸着重盾,当当作响。

  格路冷笑一声:“无用之功!”

  不错,在汉军和东胡军中,肯定有一方在做无用之功。很快格路就知道这一方是谁了。

  石块在重盾上迅速的堆积着。本来,重盾由于盾牌重量极沉,都是每二人共持一盾,现在又要举起相护,实在吃力,再加上石块的重量,重盾手们不一会儿就有些吃不消了。整个盾墙开始一点点的下沉。由于重盾相互锁着,一块重盾下面的士兵支撑不住,就会带动整个重盾墙往下移,结果,这个曾经无数次发挥了重大作用的重盾战术,这一回却成了最糟糕的选择。

  重盾下突然发出一声惨叫。一个东胡士兵被重盾压的当场骨折,直接跌倒在地。

  这成了整个盾墙灾难的开始。

  转眼间,这块盾牌急速下沉,拉动周边几个盾牌一起下沉,连续几声惨叫,数名重盾手倒地,整个盾墙一下子塌了下去,盾墙下一片嚎叫,许多人被压死,一些人甚至被压的肠子都流了出来。

  
 第122章  夜攻(下) '本章字数:2094 最新更新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