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贝侬-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建寅、黄冬梅、黄文德等三人劝了半天见无效,只能步行往前走……
三人行了半天,太阳渐渐偏西,到了一个三岔路口, 忽然不知道往左还是右。
最后,凭借黄文德的经验,大多决定往左边的路走。
三人行了五里地左右,只见天越来越暗,周围的景色越来越陌生,一下子不知所措。
“么、么”,正当三人进退两难时,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两声牛叫声。
三人赶紧寻着牛叫声奔去,只见不远处的山脚下,一个老人家正背着犁具,赶着牛往前走。
三人追上去一看,只见老人家全身上下黑色的燃料布衣,便知道走错了路,估摸着自己都准备到那坡黑衣壮(注解2)附近了。
经过简单的交谈,果然是走错了路,已经到了那坡县境内。
好在老人家还算热情,硬拉着三人去自己家做客,周建寅等三人这才不至于夜落荒野。
三人跟着老人走了两里多地,天已经基本黑下来,只见一道用碎石垒起来巨型的石拱门出现在眼前,一阵阵冷风从门里吹出,仿佛要把人吃掉似的。
周建寅跟着老人行了半天,也没请教老人家姓名,便赶上两步问了起来。
不问倒好,一问,周建寅和黄文德顿时头皮发麻。
原来老人家姓韦,家里有六个子女。
反正也无处可去,周建寅和黄文德只能硬着头皮默默的跟在老人家后面。
转过石拱门,忽然豁然开朗,密密麻麻的房子映入眼帘,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清一色的杆栏式建筑。
三人跟着老人进了房子,只见六个孩子,四男两女,或全裸或半裸的围在一个火炉旁烤火,看着个头最大的估摸着也有二十出头了吧。
只是奇怪的是六个孩子赤裸着身体,对三人的到来竟然一点也不害羞,老人则进了厨房忙碌起来。
酒足饭饱,黄冬梅和两个女孩睡一个房间,周建寅和黄文德要和老人家三人挤一个房间。
因为老人家还有很多家务活要干,周建寅和黄文德便先进房睡觉。
“沙、沙……”,正当周建寅睡得正香,忽然听到前屋传来阵阵磨刀的声音。
周建寅联想到刚才晚饭后,老人家编簸箕时,不小心手指被割出一道口,血滴在簸箕上,一个孩子忽然跳进厨房,拿起一块冷饭,蘸了血滴就往嘴里送。
想到这里周建寅,不禁头皮发麻,赶紧叫醒姐夫黄文德。
两人商量了一伙,决定由姐夫黄文德假装睡觉,周建寅则拿着镰刀躲在蚊帐后面,伺机而动。
周建寅刚躲进蚊帐后面,门“吱”的一声被打开,老人家提着明晃晃的柴刀走了进来……
注解:1。照阳关,位于广西靖西县与那坡县交界处的安德镇境内,地处南疆边陲,是出入靖西县城的必经之地。
2。 那坡黑衣壮,壮族的分支,因为族人一律穿着用蓝靛染制的黑色衣服,世代沿袭。“黑衣壮”因此而得名。###第四十八章 “军装”干部
话说,周建寅刚躲到蚊帐后面,就看见房门打开,老人家提着明晃晃的柴刀走了进来,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只见老人家进来后,将柴刀靠在床头,衣服也不脱,便躺下了,只是简单扯了被子的一角简单盖了一下自己身体一部分,便呼呼大睡起来。
“吱、吱”,随着阵阵夜风吹过,屋外的竹林不断的怪响,周建寅握着镰刀手心直冒冷汗。
夜半,静如水。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淌,老人家倒没有太大的动静,就是不时翻身,用手弄一弄被子,将被子往黄文德身上挤一挤,弄得黄文德大气不敢出。
“喔、喔”,随着天色见亮,外面传来阵阵打鸣声。
听到鸡叫声,老人家便下床,拿了个水烟筒,坐在屋里抽了起来。
一下子烟气弥漫了整个屋子,气氛足于让人窒息,周建寅也早已累得有点坚持不住,手里的镰刀在不断的发抖。
老人家听见响声,放下水烟筒,走了过来,拿起柴刀,往被窝探了一探,被窝里的黄文德早就湿透了,周建寅赶紧握紧镰刀,随时冲出来……
老人家探了一探,见被窝没有反应,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咕咕咕~咕咕哒”,忽然屋外传来阵阵鸡惨叫声。
周建寅和黄文德听见声音,赶紧蹑手蹑脚走到门背后,乘这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老人家在前厅杀鸡呢。
黄文德和周建寅顿时松了一口气,两人赶紧钻进被窝,呼呼大睡起来。
不出半个时辰,老人家便回到屋里,叫黄文德和周建寅起来吃饭。
黄文德和周建寅来到前厅,黄冬梅和韦家人都在桌前等自己呢,只是一大帮孩子都像昨晚一样,全都半裸或全裸。
三人吃了早饭,见时间差不多,便决定向老人家告别,却见老人家欲言又止。
周建寅见老人家有话要说,便问起了缘故。
经过一问,终于弄明白的缘由。
原来,黑衣壮这几年虽然粮食充足,但却缺衣少穿,想求三人留下点衣物给孩子们,又不好开口。
缺衣少穿,却粮食充足。周建寅听到这里摸了摸口袋里布票,和黄文德相视而笑。
当下,黄文德和周建寅便在老人家门口,摆了一个桌子,拿布票换起粮食来。
不出半天,随着一张张布票到黑衣壮乡亲手里,老人家门口堆了一千多斤粮食。
见布票换得差不多了,时间也接近中午,三人赶紧向老人家借了一个马拉车,装上粮食,告别老人家,往南坡镇赶。
周建寅、黄冬梅、黄文德三人坐着马车紧赶慢赶,天将黑时终于回到了小镇口的山坳。
为了以防万一,周建寅并没有急着进镇,而是叫姐夫先进镇里去跟母亲和姐姐通报消息,顺便摸一摸镇里的情况,自己等天黑了再进去。
周建寅和黄冬梅下了车,站在山坳上,望着小镇上空的袅袅炊烟,想当年父亲也是从这里出发,在南坡镇创造了一段传奇,顿感命运的巧合,心中无限感慨。
噗噗!噗噗!
黑暗渐渐将小镇吞噬,忽然山坳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周建寅赶紧拉着黄冬梅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听着忽远忽近、忽重忽轻的脚步声,豆大的汗水早已把衣角淋湿。
脚步声越来越大,周建寅战战兢兢的探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姐夫黄文德,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和黄冬梅从石头后转出。
从黄文德口中得知,小镇的情况要比周建寅想象的好得很多。
生产队解散了,上面派了人下来开始搞平反,韦山牛这帮狗杂种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等选出街委会后,就开始分田地了。
周建寅听到这里,直了直腰,整理了一下裤脚,拿个包裹塞到黄冬梅上衣后,便和姐夫拉着一车的粮食往大步向小镇迈进。
周建寅等三人来到黄文德一家,母亲和姐姐还有一帮亲戚,以及一帮次类分子早已等在那里。
一家人见面,顿时抱住一团痛哭起来。
啪啪!
周建寅向众人介绍了黄冬梅,便领着大伙看起到院子里,掀开盖在车上的稻草,一车的粮食呼之欲出。
众人哪见过那么多粮食,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周建寅望着不解的众人,指着车上的粮食说道:“这车上的粮食足有上千斤,我们都是次类分子,吃不饱,穿不暖,晚上睡觉都不敢闭眼,现在马上就要选街委,你们投我票,车上的粮食拿去分了,我手里还有一些粮票也可以分一些给大家,马上分田地了,我也会为你们做主”。
众人已经好久没有吃过饱饭了,一听到有粮食分又有粮票拿,哪还有不答应的理由……
第二天,鸡刚叫过三遍,周建寅便早早打开门,望着天边泛起的肚白,第一次感觉家乡如此的美,转身回家,叫上老表吴春光,拿了个簸箕,往粮所赶。
老表二人刚到粮所,一看粮所早已围了十几个人,定眼一看,原来是昨晚的次类分子,大伙打了照面,顿时哈哈大笑,小镇一下子醒了过来……
周建寅和吴春光抬着一大簸箕的大米招摇着从小镇穿过,逢人也学当年的父亲,抓一把大米往人怀里揣,引来阵阵赞叹。
吴春光到家后,就迫不及待的把米都倒锅里,便生起火来,害得庞丽萍赶紧从锅里舀米,吴春光哪肯啊,俩人是折腾得不可开交,看得周建寅是笑翻了肚子。
周建寅也无暇顾及老表和母亲,一个人前往平反委员会办公室办正事。
周建寅赶到平反委员会办公室,一看屋里坐着一个人,一身军装,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脸正气,一看便知道是大官。
周建寅赶紧上去说明来意,军装很热情的给周建寅倒了杯水,拿出一本册子翻了起来。
军装翻了半天后便对周建寅说,周庆将确实参加过抗日活动,但有很多东西没有查清楚,等查清楚再答复,让周建寅回家等通知。
这可把周建寅急坏了,赶紧上来求爷爷告奶奶。军装一看周建寅着急的样子,一脸和蔼的对周建寅说现在平反委员会办公室刚刚成立,工作量很大,经费开支也很紧张,一切要慢慢来。
周建寅一听,便知话里三分意,赶紧掏出两张粮票往军装怀里揣。
啪!你这是要迫害共X党干部吗!
这可把军装气炸了,拍着桌子就是一顿斥责。
周建寅一看这架势,心里也慌了神,但好歹也在县城呆了几个月,赶紧陪着笑脸说,这是自己支持革命事业,没有任何私心。
军装这才恢复了原有的和蔼,接过粮票对周建寅说这是借老百姓的,等经费下来了马上还,平反的事情要向上级汇报,马上就有消息了,要耐心等待。
周建寅听到这里,心里也有了一点底,与军装道别回了家,为下一轮的战斗做好准备。###第四十九章 猪头肉
话说,周建寅告别了军装,回家等了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
三天后,南坡镇镇中心搭了一个台,台上坐着三人,正中央位置坐的是军装,一旁是脸色铁青的前生产队大队长韦山牛,另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干部模样没见过。
台下是人头颤动,人山人海。
见大伙来得差不多,只见军装站了起来,先给大伙敬了个礼,然后宣布了三件大事。
一是成立平反委员会,开展冤假错案平反活动,给次类分子们恢复名誉。
二是撤销生产队,成立南坡镇政府和街道委员会。
镇政府工作人员由县政府直接委派,街道委员会成员要通过选举产生,要参加选举的,三日内到平反委员会办公室报名,一个月后举行民主选举。
三是街委会成立后,接替原来生产队的工作,并配合镇政府组织分田到户工作。
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漫长的十年,结束和推翻却只用了短暂的一瞬。
经过平反委员会工作人员一个月的调查取证,纠正冤假错案平反活动很快接近了尾声。
因为有了军装的帮忙,周庆将这位抗日英雄也顺利的得到了政府的认定。
还是南坡镇镇中心搭了一个台,台上还是坐着三人,正中央位置坐的还是军装,左边是南坡镇第一任乡长赖德青,右边一个还是没见过。
至于前生产队大队长韦山牛,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呆坐在台下的人群中。
何玉、周小艳,陆秀瑶、周小莉、周小花、吴国仁、吴国收、周庆将……,随着台上军装大声的念着平反人员名单,周建寅一听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望着远处的天边,阳光照射在一抹火红的云彩上格外的艳丽,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军装念完平反人员名单,接着宣布:“经过平反委员会办公室办研究决定,杀一头牛、一头猪慰劳获得平反的人及家属……”。
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台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天亮了、天亮了,哈哈哈!哈哈哈!”,忽然一个人直挺挺的倒下,嘴里还在不停的喃喃自语。
众人赶紧围过去一看,原来是黄守忠,上前一摸,都没有喘气了。终年87岁。
随着一声声猪叫,一阵阵猪油飘香迷茫着整个南坡镇上空,获得平反的人及家属终于等来了自由的日子,大伙都拿着碗迫不及待的等在锅边大饱一餐。
“周建寅、周建寅……”,忽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叫自己名字,周建寅转身一看,原来是军装正在招呼自己,赶忙跑了过去。
军装见周建寅跑过来,一把将周建寅拉到肉案前,叫人捞了一个猪头,切下来装了满满一碗猪头肉递到周建寅手里,说因为周庆将是抗日英雄,所以第一个分肉,这算是给老英雄平反了……。
夕阳斜射在小镇街道的青石板上,照得人直眩晕。
周建寅捧着一碗猪头肉,走在父亲曾经铺设的青石板街道上,短短的一段路却是那么漫长。
一进家门,母亲和老表吴春光正在家里等着,吴春光迫不及待的从周建寅手里抢过碗,直接用手抓肉往嘴里送。
望着老表狼狈的样子,周建寅不禁抱住母亲,两人痛哭起来,父亲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就在一碗猪头肉泛光的油汁中闪过……
天一亮,周建寅便早早出门,来到杀猪佬家叫上吴春光,再一起来到姐夫家叫上黄文德,三人前往平反委员会办公室报名。
三人刚走到平反委员会办公室大门便听见里面有说有笑。
周建寅走近,探头一看,韦山牛、陆凌南、张大贵、杨美丽、韦根红、韦根亮、梁英红、陆红旗、张文革等一帮仇人全部都在办公室里抢着报名。
周建寅三人也不做声,挺了挺胸脯,大步迈进办公室,直接走到军装跟前说要报名。
韦山牛一听,顿时气炸了,直接指着周建寅鼻子破口大骂,说次类分子等牛鬼蛇神没资格报名。
周建寅这回也不慌,给军装使了个眼色,便退到一旁不做声。
“啪!”,军装一拍桌子,顿时全场安静了下来。
军装板起脸,对韦山牛等大声斥责说,现在文革那一套已经过去了,讲究人人平等,次类分子平反做了新人也一样可以报名。
韦山牛听得是脸红一阵、青一阵,军装的唾沫足于给他洗个脸,等军装训斥完毕,只得灰溜溜带着所谓的骨干分子离开。
周建寅见韦山牛离开,报完名,便叫姐夫和老表在门口等。
见办公室只剩下自己和军装两人,周建寅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人书,放在桌子上,说自己识字不多,想来请教一下文化人。
军装一看小人书鼓鼓的样子,心里便明白了三分,将书收到抽屉里,说现在比较忙,日后再来请教吧。
周建寅离开平反委员会办公室,搂住姐夫和老表的肩膀,哼着歌往家里走,留给两个人是面面相觑。
三天无话,一下子就到选街委的日子。
一大早,广播过后,镇里几百号人来到平反委员会办公室门口,只见门口摆着十二个簸箕,簸箕旁边是一小碗的黄豆,簸箕上插着几张硬纸,纸片上分别写了候选人的名字。
叮当、叮当……
每一颗黄豆落筐的声音都牵动着小镇人的心。
周建寅367棵豆子、黄文德144棵豆子、吴春光108棵豆子、杨美丽31棵豆子、陆凌云22棵豆子……,韦山牛3棵豆子……
随着军装的大声唱票,人群中不断的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韦山牛一听到自己才3棵豆子,眼前一黑,一下子气晕了过去。
等韦山牛醒来时,已经是傍晚,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床上,额头上敷着毛巾,床前坐着儿媳妇农红艳和孙子韦根贫,心中一股怨气堵得慌,便起了身,也不顾老婆的劝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