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屁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代以来,中国拍马历史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发现,拍马的现代性充分表现在利益的公开化。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厚颜无耻过,它们公然拍马而并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做法似乎是对传统拍马观念的一个有力挑战。比如公开要官做,可以把拍马的举动送到办公室等。
袁世凯拍慈槽太后的马屁已是路人皆知。他进贡法国的洋玩意儿八音盒,千方百计地为老佛爷购买她喜爱的金银首饰。袁世凯的上台不就是他拍的结果吗?现代人的拍马除了送物品外,又多了一样,那就是送美女。这种借助美女的拍马技巧不能说古代没有,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又是不一样的。过去还有一点遮掩或说“牌坊”起作用,而今天的“送”就纯粹是惜助一样东西去拍。在生意场上,为了成交不去卡拉ok一番、不去桑拿一回是没有影的事。形成了互拍更有好处。为什么呢?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吗。这就是中国拍马历史的演变过程,简单写来,以飨读者。
4.拍马标本: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家知道防身立命的道理,不去学拍马害人却可以在拍马横行的世道找个金蝉脱壳的护身符。说到这里,我们就该讲授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到底有那些类型的拍马品种,下面我们就来个“雅俗共赏”,第一个进入我们话题的拍马标本是从一而终的“贞节”型拍马人物。用社会上一些有偏见者的观点,这类拍马屁精的性情就是地地道道的走狗。
这种人属于才学浅疏之辈,正因为浅薄才要拍马。否则,不但得不到重用,而且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落得个没饭吃的下场。中国古代战场上的武官多属于这类“乌龟”。他们在惧怕上司上的表现是“精神”拍马,在实际表现上却是出生人死。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赐和青睐。当然,这些人也多有为主子的“隆恩”所感动的“前科”。为此,一生不忘,激情飞跃,发誓忠诚不渝。在中国历史上,他们的故事感动过很多人,有的侠义游肠、肝胆相照的情节曾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忠节的佳话。
其实,从本质上说,这类人很不自信,精神世界贫乏至极,是一个头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人家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毫无个性。他们未到达目的之前多为女人看不起,但是一旦“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就会飞黄腾达,娶美妻、纳靓妾自然不在话下。当然,其中也不乏对娶妻纳妾无能为力的,那就是太监。太监为了拍皇帝老儿的马,连自己做人的最基本原则都不要了。可见其自己是多么尤耻卑鄙。清朝的李莲英是最为出名的一个,他整天守候着老佛爷,梳头更衣,甚是得体,也深得宠爱。
李莲英为什么能得如此赏识呢?一个字“拍”。他的拍功可是中国拍马历史少有的。我们可不敢小看这种拍功。他能拍到点子上去,很少有什么大的闪失。拍马成功之后,自然有“鸡犬升天”之惠。
上面我们说过明朝拍马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手头上的例子又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观点:“明太祖曾有令,凡是太监娶妻,受剥皮囊草之刑。但是在明英宗天顺初年,皇帝却破天皇地赐予太监吴诚在南京置庄田娶妻子。1449年,吴诚随英宗北征阵亡,次年八月,吴诚的小妾姚氏向景帝上奏,因找不到尸体要求造衣冠墓,景帝允许了。太监娶妻并蒙准上奏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野获编》)这还不是因为吴诚生前的拍功炉火纯青,感动了主子。要想感动皇上,没有“贞节”的拍马性情是无济于事的。一般人做不到的。太监做到了。安陵君的“垫棺材底拍马术”不就是这种类型的吗?
对这类贞节或说走狗型的拍马大员,我们在与其相处时,千万要小心。这类人靠近上司,能力通天,是得罪不起的。因为他已经得到上司的认可和信任,而且整天在头头那里厮磨,一旦与他结下了冤仇,说不定哪大你就会落人不明不白的圈套中,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你要想方设法讨好他,拍他,让他“上天言好事”。另一方面,不该说的活尽量不说。这时候,沉默是金。俗话说得好,“言多必失”。咱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造哪知道他想的啥,一旦那句他不乐意听,不就有了难题?
一言以蔽之,与这样的大员搞好关系,拍拍吹吹,没啥坏处。也许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些事情,好多领导的司机在单位往往比一些处长、主任吃香得多、能混得多,不少当官的往往要看他的眼色行事。何以故?原来啊,这些人惧怕小车司机的“通天”能力(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位置),担心他“上天不言好事”,于是就颇为费神地与之周旋。这就是中国的真正国情。
我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的小官僚,就曾经在一次宴会上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小车司机端着酒杯到处“风光”,而周围的中层官员个个满脸堆笑唯恐不周。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我身旁的一位“酒精考验”的老喝家提醒了我,碰过酒杯之后,他悄悄地对我说:“这是靠近领导的人。”原来如此,对“走狗”你不能不防被咬。或许,那位“酒精考验”的领导的经验就是“一遭被蛇咬”结出来的果。司机本身没有什么本事,但是在“说你行你就行”的特殊环境里,他的位置就成了一种游离于他身外的“能力”。呜呼哀哉!这就是中国的道理啊!
第二个进入我们话题的拍马类型是“阴险族”。这类拍者不如第一类那样容易判别,他们的笑里藏刀让你摸不清的他的脾气,“分不清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在这纷扰的大千世界里,处处隐藏着这号人。阴险型的人有点类似毒蛇,别看他有一副美丽的外表和令人为之激动的言词,但是在其背后尽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的阴谋尽在不言中,绝对不像有人描写的那样:
别人向他打招呼:“早安。”他会看一眼壁钟说:“不早啦。”“今天天气好象不错。”他会望着窗外答:“是吗?”毒蛇型的人物要是在开车途中抛锚,路人好心走来问:“怎么了?”他会说“你没有眼睛吗?”
这哪里是毒蛇,这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二百五”。其实,这类人倒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他的一言一行都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了你的眼前。对付这类人也不难。比如说,他的“你没有眼睛吗”这句话我们很容易就避开了。请看:“啊,抛锚了,要不要帮忙?”让他在两者之间选择,他就无法与你抬杠,只能在两者之间择一而从。而对付阴险型的拍马者就不行了。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黑箱,根本摸不着头脑,所以有时你吃了亏还不知道为什么。
为此,我们学习点拍马常识来防患于未然还是非常必要的。当年岳飞不就是因为没有拍好秦桧的马屁才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面对小人,你怎能不防?
历史学家在分析岳飞与秦桧的历史案件时,总是习惯于将秦桧陷害岳飞的原因说成是秦桧担心岳飞功成名就后位在自己之上。可人们却忘记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拍马不成、“马失前蹄”的生成原因。正是由于岳飞有才,而且深得皇帝赏识,他自己才产生了一点傲气。骄做没关系,问题是要看对象,在一般人面前耀武扬威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在秦桧面前就不同了。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小人。我就很不同意西湖南星先生在他的近著《缺德学》中的论述。他说什么“秦桧欲杀岳飞,因为他唯恐有一天岳飞的势力要超过自己”。不过,我倒同意西湖先生的如下分析:“他在陷害岳飞时并不是明目张胆,在手腕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黔驴技穷之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对手打入死牢。”请看岳飞临死之前的情形:
和约签订后,秦桧照女真贵族意图,变本加厉地迫害岳飞等人。岳飞被捕已两月有余,“罪状”还没有编造好。一天,秦桧独居书室,吃了柑子,用手指划柑皮,若有所思。秦桧妻王氏素来阴险,看见秦桧的动作就讪笑道:“老汉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捉虎容易,放虎难哪!”秦桧听懂了王氏的意思,写一张小纸片送狱吏。岳飞当天就死在狱中。
秦桧深恨岳飞多次声言议和政策,又上书赵构要求制定国家大政方针。这都与秦桧的投降政策相违背,所以秦桧总想设法除掉他。岳飞被捕,老将韩世忠十分气愤。质问秦桧道:“岳飞父子究竟犯的什么罪?”秦桧说:“莫须有”。当时的意思是“大概有”、“可能有”、“也许有”。韩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不答。
欲加之于罪,何患无词?中国人向来的习惯就是要你“死得其所”。做了婊子,又大张旗鼓地去立牌坊,这是租传的秘方。正像鲁迅讽刺的那种喝血蚊子,喝血之前还要发一大堆议论。猫哭耗子、兔死狐悲、黄鼠狼给鸡拜年等成语都是为这些人安排的。
有谁不知,当时秦桧还真的蒙骗了一些人。看到岳飞的惨重教训,如果当初他能在与秦桧的关系故意多涂一些润滑油、少一点摩擦系数,待日后再做计意,岂不是两全齐美?然而,历史的阴差阳错却让民族进步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拍马固然是一个英雄的本色,但是在中国人治历史这么悠久的一个国度里,要想挣脱这么一口巨大的染缸真是太艰难了。所以好多英雄的处世原则也不能不随之改变策略:“识时务者为俊杰。”一语道破了天机。虽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我想泄露出来比大家总被蒙在鼓里好。
在阴险的拍马者身边处处是陷阱,不能不严加提防,早在先秦时期的“阳具能刹车”的典故就是一则颇具代表性的“阴险”拍马案例。故事说的是:秦国太后与吕不韦私通,可是秦始皇年幼就懂事了,吕不韦见太后性生活要求太强烈,发展下去恐怕危及自己,于是就私下找来一个叫老毒的人作为自己的门客。那时咸阳盛行游乐,吕不韦就让自己那位有特色的门客在游乐场中用自己勃起的阳具插入正在旋转的桐木转轮,使转轮停止转动,并让大后知道这件事。事后,吕氏向太后推荐自己的门客,太后果然愿意得到这个有特色的男人。
于是,吕不韦就派人告发门客犯了应处腐刑的罪,接着又偷偷地告诉太后:“要想假施腐刑,就得买通行刑的人。”太后按照吕氏的意思送厚礼贿赂主持行刑的人,结果就有了先把“门客”的胡须拔掉以冒充宦官的假太监出现,“门客”名正言顺之后,便堂而皇之地出入于太后的住宿,整日里“侍候”太后。大后得了这样一个“太监”后,十分满意。有了身孕后,为遮人耳目,就佯装占卜应避时疫、迁移到雍宫避居。秦始皇九年,快活了多年之后的“宦官”被皇上所杀,并株连三族,连太后与之生下的两个儿子也没有放过。(《史记·;吕不韦列传》)看来,吕氏既会拍马,又会施计,不愧为“阴险型拍马家”的称号,像这种拍马者,你能不防?
吕不韦为了金蝉脱壳,居然想出了这么一个拍马的招数,真算是机关算尽了。这就告诉我们,在我们得到一样东西之前,还是不要冲动,还是先冷静地想想为妙。做拍马者的牺牲品,往往是因小失大,万万不可取啊!
第三类拍马型的人物是白痴型。如果说第二类的阴险带有一点的机智、诡橘,那么这一类就与之相对。这类人物在表现上是百依百顺,没有丝毫的创造力。但是,他们拍马的功夫却有一套,有时你很难分清到底是他故意的,还是他本来就这么傻。比如说,上司去叫他打瓶酱油带一瓶醋,他都要事先问问在哪个瓶里装醋,哪个瓶里装酱油。假如是他令一个人一道去,那问题就更大了。到了副食品商店后,他会把左右手里的瓶子掂量再掂量,心问口、口问心,到底哪个瓶子是领导教我装的呢?倘若一旁的同事提醒他哪个瓶子装什么倒无所谓,问题的关键是打到质量好的酱油和醋,那他一定会和你据理力争,毫不让步。如此这般耽误了很多时间全是他个人原因造成的,搞不好他还要到上司那里去告你的黑状。你说气人不气人?试想,有谁愿意跟这样的倒霉蛋搭班干活?
然而,在上司眼里,这种人可贵的,因为他听话,对领导的意图坚决执行,决不拖延。而且,在无形中,这号人还起了监管的作用,谁要敢说上司的坏话,那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报驴”。更为令人气愤的是,这种人除了监管之外,并元大的能力,但是他还要指东道西,发号施令。打酱油的事他固然能办(尽管费劲),但是除此之外他和别人一起出去办事可都是人家的事。而回来以后,他却功劳大大的有,尽是他的本事;相反如果是事情因为他办砸了,他还是振振有词,尽是别人捣的鬼。你在中国关于革命历史的影片中一定能看到不少关于汉好为日本鬼子做事的情节。好了,问题解决了。汉奸中有的阴险毒辣,狡诈万状,这就是阴险型拍马者。另一类也为鬼子做事,但是却每每失利,于是在一声“巴格牙路”中就结束了狗命。这即是白痴型拍马汉奸。
不过,这类汉奸拍马也有拍到驴蹄子上的时候,应该说还不少呢?因为他白痴,所以不少。中国有句古语:“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这句活是有一定哲学道理的。拍得好升级,拍不好人仰“马”翻。“最好在上司快乐的时候打报告”又是一个经典,因此不长眼的人多发生在白痴型拍马者身上。
一般来说,“受气包”、“窝囊废”都是这类典型。而且,这类人很容易成为人家的“替罪羊”,不知道诸位听说过明朝官员周应秋的拍马故事没有?
周应秋原为明朝天启年问吏部尚书。时人却常用一句话来讽刺他:“儿子如何过?”说得是周庆秋在巴结上魏忠贤以后,就自我膨胀的厉害。他不但对魏忠贤毕恭毕敬,而且把其他人都不看在眼里。有一日,魏忠贤在闲聊中无意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江南人怎么那样喜爱粥啊?”周应秋误以为魏忠贤在问他“为什么江南人喜爱竹子”、自己讨厌竹子,于是马上写信给儿子,迅速将自己家里的竹林砍尽斩绝。可是不久魏忠贤就过了小人得志的光景。处心积虑供奉的主子没有了,周庆秋万分悲痛,很是后悔自己当初没留“后手”,以至落得个如此难堪的下场。他抱着魏忠贤的脚大哭:“儿子如何过?”天下人无不笑之。不难理解,周庆秋当年是一个靠。‘偎蹄”拍上了魏忠贤侄儿魏良卿马的鼠辈(后来“偎蹄总宪”的外号就是由此而来),试想这类人又能怎样拍出高水平的马来?
我的朋友憨子曾在一篇文摘中这样评说道:“顺应权势者的好恶是拍马的一大特点。魏良卿喜吃偎猪蹄,周庆秋看准了这一点,便把猪蹄偎好,伺机奉上,终于捞了个‘偎蹄总宪”当当。但是,权势者的好恶,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周应秋误听‘粥’为‘竹’,就是失了手,虽说没因此带来严重后果,但马屁没拍准,徒劳了一场。看来拍马也累得很,并要有些‘才能’才行。”周应秋的无能正暴露出他的白痴型马屁精的本质。
5.驾御拍马:不妨用美学上的“距离说”
“距离说”是意大利美学家朗吉弩斯率先提出的。其根本要义在于,观众在看戏时,要和舞台上的演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如果太近,就会降低这种美学效果。当然,距离太远也大不到这个效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