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灵能量-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木运,正是立阳木的好时机。阳木能立,慈悲。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惯着他,百依百顺,百事代劳,让小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对孩子最大的戕害。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慈悲心,小孩子的心地都是很慈悲、很善良的,一定要保持住。如果以上两点没能及时做到,那么坏了,阴木来了:小孩会变得很倔,父母说什么都不听,做错了事打死都不认错,一意孤行,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九头牛拉都不会回头。这种小孩,要么不能自立,依赖大人;要么没懂慈悲,心肠很硬。我见过一个小孩,以趴在地上捻死小蚂蚁为乐,听说有的小孩喜欢把麻雀抓来,砍掉双脚,然后让它飞,麻雀飞起来又落下去,鲜血洒得满院都是,他却拍手大笑这种小孩太可怕了。这两种孩子都容易生病,情节越严重,可能生的病就会越重、越怪。

有阴木,易得肝系统的病,轻则头晕、牙痛、视力下降,重则抽风、肝炎。这些病,如果很严重,当然得先去找医生治疗,〃急则治标〃嘛,何况小孩不像大人,当他抽风的时候,或者肝炎肚子剧痛的时候,哪里会有心思听你规劝?经过医药治疗,孩子的病情稳定了,病痛减轻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对他进行劝导了:

〃肚子疼难不难受?知道为什么疼吗?都是因为不乖,不听话!〃

〃以后不许虐待小动物啦,它们也会疼的。你把它们害死了,它们就死后会传染病菌来害你。〃

〃好孩子不能偷懒,懒就会生病。〃。。。。。。

如此等等,在孩子高兴的时候,找机会念叨念叨,别念叨得太多,不然小孩又要开始烦了、怨了。

至于那些头晕、牙痛之类的小毛病,那就更好办了,可以尝试先不用医药。我小时候就经常犯这两种病。有时候,我喊头晕,大人们会说:〃不听话,头晕了吧。〃我虽不能完全接受这句话,但也能隐约感觉到头晕和不听话之间的联系,于是有点后悔了,暗地里开始认自己的错了,慢慢的头也就不晕了,这是经常的事。头晕是阴木导致的;认错生阳水,阳水生阳木啊。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牙痛,疼得不得了,父亲说:〃听说杨树菇煮鸡蛋专治牙痛,我们一起去摘杨树菇吧。〃我便跟他一起去了。杨树都在河岸边,我们便沿着小河,在一棵杨树的树干上找。夏天雨后的小河欢快地流淌,草地青,杨柳绿,令人心情舒畅。可是,又有点同情近视的父亲,找不到杨树菇,好在我能找到,我们篮子里的杨树菇都是我找到的,有些还是我爬上树去摘的呢!我一路非常高兴,不知什么时候,牙已经不疼了。那是我童年时期的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父亲不懂得如何劝病,也许他真的是想采杨树菇来给我吃,也许只是想带我出去走走,让我分心忘掉牙痛,但他的做法,是完全符合劝病法原理的。这不仅仅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问题,如果用别的办法转移注意力,效果肯定不会这么好。生病的小孩依赖性更大、更慵懒,如果一味让他躺着,很容易造成木逆水的情况,这样只会能加剧病情;而木能立,父亲带我出去,让我自己找到蘑菇,而且让我亲手把它们从树上采下来,这让我体会到了自立的感觉我自己采蘑菇给自己治病!阳木一升起来,我那点牙痛还没等吃杨树菇就好了。

还有其他情况,孩子性格中有阴木,不服人,当有人管教他的时候,他不敢发怒,他知道自己的势力不如大人,反抗或发怒只能换来更多的打骂,于是他心里怨、生闷气,结果脾胃坏了,消化不良、肚子疼,这就是木克土。拉肚子、肚子疼的小孩太多太多啦,难道仅仅只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或是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吗?

所以,当小孩脾胃不好的时候,大人要反思自己:打他了?骂他了?什么事情让他产生怨恨啦?如果有,自己立即改过。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呢,还是得慢慢改掉孩子的阴木性格,培养他的自立和慈悲之心。

2.引导,顺着孩子

教育孩子,首先要顺着孩子,因为小孩往往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你不顺着他,他就和你拗。〃顺着孩子〃,并不是说要惯着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千依百顺,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结果把孩子惯成了〃小皇帝〃、〃小祖宗〃。这其实是顺着孩子的禀性,纵之任之,而不是顺着孩子的五行性性合理引导。

根据五行性,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属于哪一行的人,容易犯哪方面的毛病,哪方面的品格易于培养,哪方面的品格不易培养。而后,我们再去培养他易于培养的品格,不刻意要求孩子达到他难以塑造的品格,就达到教导的目的了。

以我自己为例。我小时候受的家庭教育,算是比较成功的。我是木性人,木能生火,火主明理。所以,小时候父母教我明理,我就很容易接受。我从小很懂事,理解父母的辛苦,不惹他们生气,不让他们为我操心。大人们都夸我很乖,不像某某人家的小孩,淘气。我当时觉得,〃很乖〃是我应该做到的,我没有理由不懂事,没有理由淘气。这就是阳火,阳木生阳火,很成功。

但让我父母不快的是,我小时候对人不是很热情。遇到熟人了,或是家里来客人了,我不是很喜欢跟他们打招呼。父母反复教我:〃见到人一定要热情,要主动打招呼!〃我就是做不到。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见人打招呼属于阳金的品格,阳木生不出阳金,所以,父母虽然这样要求,我还是做不到,他们也就徒劳了。

我当时有个非常铁的小伙伴,在这方面正与我相反,他很热情,老远望见人就喊这个伯伯那个姑姑的,有说有笑。我的父母羡慕得不得了,总是问他父母是怎么教出来的。现在想想,原来这小伙伴是个矮墩墩的土性人,土生金,所以生出阳金的品格很容易,大人一点拨,他就能做到。

那些〃教子有方〃的父母,只是偶然顺应了孩子的五行性而已,而更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是个失败者。他们总是说:〃我教他学好,他就是不听!打他、骂他,他也还是不听。〃好像错全在孩子,殊不知是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孩子的性格不合啊。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之法,而且是孩子的保健之法。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会发现,小孩不仅会很快乐,而且病也不多。小孩的病一般都很简单,性子一下子逆了,也就病了;好在小孩心地单纯,有了烦恼很快就能忘掉,所以小孩尽管抵抗能力比较弱,但生了病还是很容易康复的。有的父母,总是教训孩子,结果因为不得法、不合道,结果,不但教训得没有效果,反而把小孩教训病了。

我以前有位邻居夫妇俩都上班,小孩上小学,挺调皮的,经常惹父母生气。母亲对小孩没办法,不忍心打骂,就用不给饭吃的办法治他。小孩不听话了,或在学校闯了什么祸了,回家就不让吃饭,让他在饭桌边干坐。小孩的父亲不忍心啊,就在旁边劝,劝孩子要听话,也劝妻子。毕竟是做母亲的,也狠不下心,找个台阶就下,把饭碗往小孩面前一推,说:〃你吃吧!不过要改正错误!〃接着就不能如何如何,不能干什么干什么,一通教训,一通数落。孩子眼里含着委屈的泪,不敢说什么,忍气吞声地吃着饭,也吃不了多少。后来,我听说,这小孩很挑食,肠胃也不好。为什么?完全是父母造成的。教育不得法,小孩难以接受,心里有怨;再加上不给饭吃,怨上加怨,怨伤脾,脾胃的功能在这个时候都弱到了极点。偏偏在这时候,又再让他吃点儿,脾胃哪里受得住?挑食,不得消化系统疾病才怪呢!可怜父母无知,望子成龙却偏偏害了孩子啊!

我们不提倡训斥小孩,也不提倡骄纵小孩。我们主张顺应小孩的五行性格,合理引导,这样,小孩的性子不会犯逆,病自然也就少了。

温馨链接:儿时的天性最可贵

〃人之初,性本善。〃〃性〃就是指人的天性,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我们看初生儿的眼睛,是那样明澈,如同千顷秋水、万里晴空。那双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似乎带些慈悲和怜悯。

中医里说儿童是〃纯阳之体〃。儿童的病没有大人那么复杂,而且容易治愈,恢复得快。为什么?因为他阳气充足。不仅仅是身体的阳气,心里的阳气,也充足。小孩子有着纯阳的性格,所以总是无忧无虑,也很容易快乐起来。那是天性主宰着他。

一个人的天性要是能够一直保存,作用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可惜,随着长大,环境会影响他,心里的烦恼、身体的欲求会困扰他,于是天性也就慢慢地被蒙蔽了。人的性格中于是出现不良的习性和禀性。

天性是纯阳的,纯阳为神、为仙,是有灵气的、善良的;身体是纯阴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感觉,没有灵气,它是用来接触事物、产生感觉的,所以身体有贪欲贪食、贪睡、贪图感官享受,人类的一切恶习,无不从身体的贪欲而来,人们也或多或少知道用心的力量去制约身体的种种贪欲。心灵处在天性和身体之间,上可以与天性沟通,产生〃道心〃,即为人之心,下可以与身体交流,产生〃人心〃,即为己之心。所以它是一个阴阳兼有,善恶交争的场所。人是善,还是恶;是快乐,还是愁苦;是通达,还是堕落;是疾病,还是健康;病了是走向康复,还是走向死亡,全在这一念之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身体,这个纯阴属性,企图通过控制心去影响人的天性,如果人所做的一切完全以〃身体〃为中心,那就坏了,他必然会有很多嗜好,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身体的嗜好牵动心灵,心里的阳气被身体的阴气所吞噬,只剩下阴沉沉的私欲。心是用来明理的,然而私欲蒙蔽了良心后,人会变得不知天高地厚,恣情纵欲,哪管什么天理人伦?这就叫迷了心窍。孔子说的 〃小人无忌惮〃,也是这个意思。

心里的私欲把人美好的天性污染了,在人的性子里增加了人的禀性。遇事就发脾气,这就叫动了禀性,怒、恨、怨、恼、烦都是禀性,五脏的病都是从这里来。为什么?这些禀性都是身体带来的,它们必将以疾病的形式还给身体。五脏是身体的五脏,如果一切都以身体为中心,那么疾病也会以身体为中心,包围上来。

这是性格、心灵和身体的一个恶性循环,疾病和厄运会在这个循环中源源不断地捞取生存的资本。

第八章 五行性格与健康之成人篇

养生是为了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而不单是为了身体健康地活着。真正的养生,要做到性子好、命运好、身体好,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成人健康与什么相关

1.性子不好,养生事倍功半

现在人们喜欢谈〃养生〃,但他们谈的养生其实是〃养身〃,仅仅是想把身体养好,并且总以为做点什么运动,就能达到目的健康长寿。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什么是养生?养生是为了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而不单是为了身体健康地活着。真正的养生,要做到性子好、命运好、身体好,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接触到的〃养生之道〃,无非是让人们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以及补充点什么〃人体必需的物质〃;或是让人做点什么运动,强健一下筋骨;再不就是练个什么功法。。。。。。其实这些都只是针对身体而言的,在心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养生之道〃都是有效的,可一旦心态有问题,性子不好,就不灵了。管你什么食疗、药补,身体不能吸收;管你怎么练功、练气,身体不能接受。其实,现代人并不缺乏营养,也不缺乏运动,他们最欠缺的是心理的健康。所以,养生从养心开始,对于现代人而言极为重要。

如何养心?我们之前说过,心的本原状态是祥和、安宁和喜悦,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把心弄得躁动、苦闷、烦恼,把这种躁动、苦闷和烦恼的心境扭转过来,就是养心。《千字文》说:〃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四大,是佛家所言的地、水、火、风,人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归入这四类,所以,古人常用〃四大〃来指代人体。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四大〃和〃五常〃是一体的。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在追求健康,也是在尽自己的孝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父母给的,不爱惜身体就是不孝。人之所以要修五常,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五种美德归根到底是有利于我们的身体的。修德,修心,就是修身;而要修身,就得修心、修德。

心的本原状态是善,所以,养心就是修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养,其实是通过对心灵的修和养,达到身与心的双重健康。身心都没有病的时候,要注意〃养〃,养身、养心、养性;身心有病的时候要修,通过修心,达到修身的目的。修身,就有修理身体的意思。平时自己经常修一修,就免得日后被按在手术台上,让医生用手术刀来修啦。

身心靠什么来修养?靠仁、义、礼、智、信,古人教我们这些美德,是为了我们好啊,偏偏有人认为这是说教,对我们不利,还不如直接来点〃养身〃的东西实惠。其实,仅仅为保养身体而养生,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它局限在身体上了。只有把养生的重点放在养心、养性上,让自己美德的阳光照亮我们的整个身体,烦恼也没了,杂念也少了,性子也好了,身体的根本健康才有保障,那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2.泻心与养心

心有虚实之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在精力过剩的情况下,通过宣泄可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现代很多电视节目、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都是以泻心为目的的。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每天上班都很累,晚上回家想通过看电视放松一下子,但是疲劳还是不能缓解,睡觉前甚至感觉更累了。

我问:〃你看什么电视节目?〃

他说:〃都是一些很轻松的娱乐体育类节目,看着不用动脑子的;电视剧都没敢看,怕情节太复杂造成心理疲劳。〃他还说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其实,这毫不奇怪。人各有别,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方式休闲娱乐。那么,人的差别如何分辨呢?这样根据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大体可以分为虚和实两种。邪气过盛谓之〃实〃,正气不足谓之〃虚〃。所以,产生疲劳,首先要分清是〃实〃导致的,还是〃虚〃导致的。《内经》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意思是消除疲劳有两种途径:〃泻〃和〃补〃。在身体非常健康的情况下,工作了一天,如果心里郁积了很多令人不愉快或者烦心的事情,感觉堵得慌,或者欲罢不能,那就是实证,需要泻掉;如果体质较弱,工作了一天,觉得被工作搅和得筋疲力尽,那就是虚症,就需要补一补了。

现在电视中流行的娱乐体育节目,其实都是主〃泻〃的。它们各有功效,让人很快进入它的情景,进入它们或轻松、或兴奋、或激动、或紧张的氛围,忘掉现实中的烦恼,消解心中的郁结。而且,在节目设定的情境中,我们还可以发泄掉过剩精力,归于平静。这种平静是另一种形式的疲劳,它可以带来很好的睡眠。

然而,一个体质虚弱的人那里,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娱乐和体育节目的喧闹、紧张、兴奋给他的身体带来的是进一步的消耗。七情皆可致病,喜则伤心,恐则伤肾,忧思伤脾,在身体虚弱疲劳中,进入娱乐和体育节目设定的情境,虽然当时不觉得累,但也只是阴虚带来的阳亢,久而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