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济史的趣味-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交往的地区,划出一个大略的四边形,就可以看出,只有在此四边形上的地区,是和外在的世界生活在同一个时间步调上。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多少会有一些时间上的落差,但和那些与世界主流脉动毫不相干的地区相对比,仍可分辨出与世界时间完全独立的地区。
以中国晚清沿海的通商口岸为例,它和「华洋隔绝」的西北、西南地区,很明显地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时间。以世界时间来划分的话,在地球仪上就可划分出与世界同步的区域,以及自我封闭的「社会经济时区」。作者认为,能用世界时间归类出来的地区,可以视为「世界史的一种上层结构」,它代表着一种成就上的集结地区,是由在其下层的地区,努力创造出来的。
2综合评论
就研究方法而言,布劳代尔认为,应该从最基本活动的史料,来建构出这段时期的特质:从日常的生活环境、使用的物品,来追踪人类生活史的变动。例如从食衣住行的细节、市场交易活动的细部史实、原始的贸易文件、支付记载等基本史料着手。这是从底层往上建构,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从高阶层经济决策、大型经济组织模式,从上层往下层建构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经济史。
从这种角度所观察到的资本主义发达过程,和马克思及其跟随者的视野完全不同。这不是历史进步阶段的观点,也不是阶级之间对抗斗争的学说。布劳代尔不预设理论,甚至有意避开任何理论的争执,而是要让史料来说话。
就史料的运用来说,第一册有40页的批注与书目,第二册有47页,第三册有46页。25年的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之后,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细部理解相当完备,绝非仅提出漂亮学说架构,而材料不够充实的研究所能匹敌。
在写作方法上,他的举证方式常有炫耀渊博之嫌。如果以简洁达意的标准来看,则有不少例子与书目,可以去除而不伤大旨;我甚至觉得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就很足够表达全书的主旨。他这种撰写社会经济史的方式,和战后英美经济史学界讲求简洁论证的学风完全不同。他的写作方式,并不是「因果关系」式的论证,也不是「功能关系」的诠释,而是以史料为基础的历史表达。
布劳代尔
以基本粮食为例,他用面粉的产量、价格、生产特性等数据,来做广泛的铺陈,而不是提出一个经济性的命题,来笼罩这些材料。我较关切的命题是:粮食产量和价格,与人口增减之间的相关程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过哪些不同的关联?需要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厘清这些复杂面貌的主要特质?而布劳代尔对这些议题完全没有触及。
3总结
对任何杰出史学家来说,要写一部1518世纪间的资本主义发达史,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如果要达到布劳代尔的「总体史」目标,那恐怕会更困难。很令人敬佩地,布劳代尔投入25年的光阴,完成设定的目标。我对这本名著的综合印象,可以用一项比喻来表达。
以家庭内常用的灯泡为例,如果电力转换为亮度的效率不高,灯泡很快地就会烫手;也就是说,电力耗在热度上的比例,大于转换为亮度的部分。我们对杰出史学家所企求的,当然是亮度(历史的洞识),而非热度(出版界与读书界的热潮)。我40岁时认为,这套书的热度大于亮度;我现在55岁,认为这三册的亮度和热度相当;20年后75岁时,应该会认为亮度大于热度。
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改写,布劳代尔的三册巨着,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理由是:(1)在20世纪写作资本主义史的历史学者当中,他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2)他把与这项题材相关的新旧文献,都摘述引用到了,日后的研究者,必然能从书后附注的书目里,得到相当的启发。(3)书内所附的诸多地图、图表、统计数字、相片、图画,都是很有用的视觉辅助,有时甚至比正文还更具吸引力。
出版一世纪之后(2079),这部著作必然还会流传,不只是它那种百科全书式内容,所带来的强烈吸引力;更因为它在架构、概念、论证方面,所引发的高度争辩性。
原刊于《中国时报》2000年2月26日
2006年12月9日修改结论
附录5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
Gregory Clark (2007):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xii + 420pp。 29。95 cloth。
本书作者克拉克在经济史学界的知名度相当高,作品时常出现在经济史的专业期刊上。较特殊的是,他很少用数学方程式和计量回归,通常只用简单的图表和几何图形就够了。他的文章质量高又容易理解,2005年曾以一篇论12092004年间英国劳动阶级状况的文章,刊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内容直接、简单、透彻、有新意、有洞见。这是值得仿效的写作方式:用基本的分析方法来处理普通数据,得出有意义的创见。
本书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西方世界经济史丛书」的第14本,中文世界对其中的第4本较熟悉:Kenh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2000)。《告别施舍》这本书名(A Farewell to Alms),应该是仿自海明威1929年的著名半自传体小说《战地春梦》(A Farewell to Arms,又译为《永别了,武器》)。对英文读者而言,这是听起来很熟悉的书名,但内容完全不同:世界经济简史。
作者1957生于苏格兰,今年正好50岁,目前是加州大学Davis校区经济史教授兼系主任。1979年从剑桥大学毕业(主修经济学与哲学),之后进哈佛大学经济系,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史丹佛和密西根大学任教。他的主要探讨兴趣,是「长时期」的经济成长、国家财富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英国与印度。
本书的主旨,从书衣上的简介,是要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某些地区会这么富裕,而其它地区又那么贫困?为什么产业革命(伴随着前所未见的快速经济成长)会发生在1800年左右的英国,而不是在其它时间或在其它地方发生?为什么工业化不会让整个世界都富裕起来?反而让某些地区甚至更贫困?分析这些深刻的问题外,本书提出引人争辩的新论点:文化(而不是剥削或地理因素或是天赋资源的差异)才是解释国家贫与富的重要因素。
作者反对目前流行的看法:产业革命是在稳定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下,在17世纪这短暂的期间内,爆发出来特殊现象。克拉克所提出的证据显示,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在工业化之前早已存在了。他的论点是:这些制度会缓慢地改变人民的文化,鼓励百姓放弃渔猎时期的直觉性作为(暴力、无耐心、不肯努力),转向辛勤工作、理性化与教育。
Jared Diamond《枪炮、细菌与钢铁》
他认为社会必须有长期间的定居和安全性,才能发展出这些文化的特性与有效率的工作,才能让经济成长。对那些没有长时间稳定的社会,工业化是遥不可及的事。克拉克反对Jared Diamond(戴蒙)在《枪炮、细菌与钢铁》内的论点,说天赋资源(例如地理环境)对国家的贫富会有重要影响。
以上这几段话,我认为是出自编辑人员,而非作者本人的文字,因为克拉书中的两个关键性观念并未提到:一是马尔萨斯陷阱,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问题。我对这两项要点会再详述,以下说明全书的结构,以及我的阅读角度和主要观感。
全书18章,除了首末的导论和结论两章,主体的16章分成三部份:首篇(2至9章)析论1800年之前的经济生活,这时期的特点,是人类的经济生活一直无法跳脱出马尔萨斯陷阱。简单地说,就是人口的成长率小于粮食的成长率。此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面向:生活水平、生育率、预期寿命、富者生存、技术、制度与成长。
次篇(10至14章)探讨1800年左右发生的产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过去的三种主要学说,为何不足以解释产业革命的特殊现象;英国的产业革命有哪些成就与特点;为何中国、印度、日本没有类似的产业革命?革命之后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重要改变?
末篇(15至17章)对比1800产业革命之后,为何某些国家的经济有急速且惊人的成长?相对之下,为何有许多国家还那么贫穷落后?作者认为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效率:英美欧洲的生产效率与成本,和印度、非洲等国的成本效率相差悬殊,导致让人惊叹的「贫益贫、富益富」。
整体而言,我认为第1章综述全书的方向、旨要与见解,写得还算有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图1。1内,那条在1800年之前低水平的固定马尔萨斯陷阱线,以及1800年产业革命之后,贫国与富国双方大分歧的示意图。本书有两项特色,一是穿插不少相当有用的相片,对比贫富状态的落差;二是有大量的统计表格和图型。这些都是从作者20多年来搜集建立的数据库整理出来,很少见到把这么多各文明的古今数据凑在一起,制作出这么有用的好图表。我认为这些图表都相当有说服力,对作者的讯息传达也有显著帮助。
工业革命
第一篇(2至9章)中,我最推崇第2章。这是我所见过对马尔萨斯陷阱这个概念,解说得最完整、最有说服力、最有启发性的文章。在此之前,我对这项概念只有单点式的模糊概念,读完本章后我才有较整体性的理解。我认为此章的内容、逻辑、证据、图表、理论推导,都是很可以学习的模板:图2。1至2。5的几何图型解说很清晰,这是理论性的建构;图2。5以统计数据标示出1200至1800年之间,英国平均每人所得(横轴)和人口(纵轴)之间时进时退的状况。图2。6和图1。1相对照来读,有效地帮助我看清楚,什么叫做「无法逃脱马尔萨斯陷阱」。这是我对全书最感激的地方。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架构与思考逻辑,是建立在已经逃脱出陷阱之后的状况,所以在阅读此章时,一下子不容易体会作者的逻辑。举例来说,在马尔萨斯陷阱之下的世界(人口成长率大于粮食成长率),任何会增加死亡率的事情,例如战争、动乱、疾病、公共卫生恶劣,反而会提升生活水平:因为这些事会造成许多人死亡,社会上抢夺粮食的人口减少,平均每人的生活水平因而改善。相反地,任何会减少死亡率的事情,例如医疗进步、公共卫生条件改善、社会和平与秩序,都会使人口增加,反而会使平均每人的粮食减少,降低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现在认为的美德,包括清洁干净、和平纪律、粮食安全存量、所得平均、慈善义行、努力工作,在马尔萨斯模型内,都是属于有害生活水平的恶行。相反地,我们现在公认的恶行,例如卫生条件差、杀婴、堕胎、贫富不均、自私懒惰、荒年,反而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的美德。
第3章的主题,是对比1800之前与之后,贫国(如马拉威)、富国(如英国)和原始部落(如波斯瓦讷!Kung族)的各种生活水平:工资、物价、卡路里、蛋白质。作者以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两件违反直觉的事:(1)原始部落每天摄取的蛋白质和卡路里,不一定比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人差。(2)古代人的工资实质购买力,甚至比现代的英国人好。但现代人有两项优势:(1)生命预期比古人和原始人高(即平均寿命更长);(2)平均身高在1800之后有明显的增加。这是由于粮食充足和医疗卫生的进步,是古人和原住民比不上的地方。我认为第3章的实证数据非常丰富,很有说服力,好几方面改变了我的认知。
第4至第9章的手法和第3章差不多,主要的差别是题材不同(生育率、预期寿命等)。如果兴趣不高或时间有限,只要翻阅这几章的图表就够了,都很容易理解。
第二篇的10至14章分述五项主题。(1)第10章以简单的理论架构和简洁的图表,解说1800之后人口与所得(代表食物)这两项重要因素,在英国与其它先进国家增长的情形,简称为现代的经济成长与国富。克拉克认为其中的主要关键,是产出的效率(efficiency gain)大幅增长。而这种效率的增长,主要得自创新与因之而得的「外部效果」。此章写得简洁有力,内容合情合理。
(2)第11章就相对地不易读懂。作者的主轴是要批评下列三种学说,无法解释产业革命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
(a)外生成长理论(exogenous growth theories),即外在的法律、政治与社会性制度,会有效地帮助产业革命发生,也就是「制度决定表现」论。他批评制度学派的人历史知识不足,单是在制度上有效率,若基本粮食不足,逃不出马尔萨斯陷阱,再好的制度也都枉然。这小节他写了7页半(页2107),牵扯不少较间接、甚至不相干的内容,减弱了说服力。
(b)多重均衡理论(multiple equilibrium theories,页21823),我左看右看,虽然明白个别段落的大概意思,但还是很难拼凑出具体图像,也无法具体理解作者的重要论点。更奇怪的是,接下来插入3整页批评人力资源(human capital)说,主要是在反对Gary Becker等人的见解。我猜测作者的目的之一,是要推翻制度学派的观点,可是突然出现这不相干的小节,既突兀又缺乏说服力。
(c)最后的内生成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页2268)只有2页,主要的论点是,在产业革命之前这一大段长时间内,经济系统内的某些特征,已经创造出现代成长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不必等待有外来资本、技术、创新这类的诱发,产业革命也会自动发生,会产生高效率的成长。克拉克认为以上这三种理论,都无法解释1800年的产业革命。
此章的内容让人读得很辛苦,又没立即提出作者的对照性新观点。这是第二篇的理论架构,我认为过于晦涩,缺乏深刻说服力。
(3)第12章将近30页(23058),谈英国的产业革命实况,写得非常好,这是他最拿手的题材,统计图表尤其精采有说服力,我觉得12章和第2章是本书最成功的部分。
(4)但接下来的第13章,论中、印、日为何无产业革命,我认为这是一大败笔。他在最后一段的总结,解说中国和日本为何比英国迟缓:「有两项重要因素或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在13001750这段期间,中日的人口增长比英国快。但是中日这两个社会的人口系统,和英国富裕人家相较之下,繁殖率较低。」他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图13。4对比清朝皇族的生育率,远低于英国的富人,甚至在1770年之后,还低于英国的一般平民。
我觉得此章的内容太单薄,只用皇族(富人)的繁殖率,根本无法解释为何中国无产业革命。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877)这本小说的开场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克拉克用英国产业革命成功的架构,套在中国的个案上,等于是用幸福家庭的架构套用在不幸福的家庭上,而没有具体解释,这个不幸家庭的悲惨问题所在。克拉克的这种逻辑与方法完全不恰当。其实他只要从JSTOR数据库稍微搜寻一下,就可以在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这本期刊,找到Yifu Lin (1995):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d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