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六味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途逍遥呢?而作为人之子,拥妻抱子;饱食安睡,同衾共枕,漏尽鸡鸣(漏尽鸡鸣:古时用一种器皿盛水滴漏计时,当器皿中的水滴完,天就亮了,故说漏尽鸡鸣。),他哪里想到堂上白发眼暗的老人;日子又减少一天呀!妻子儿女正年少,以后的享用还长,何况妻可再续,子可再生,而自己的生身父母却是一去不复返了,纵使上天入地也寻觅无门,悔之何及!危险啊!

现在社会迁移又发达,人多往大城市移动,父母年迈,一方面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往大城市迁移花费甚巨,如此一来亲子两地,相见寥寥。又多是独子之家,其中的一个〃孝〃字,何其难全!

孝子事奉双亲,不可使父母有冷淡心,不可使父母生烦恼心;不可使父母有惊怖心,不可使父母生愁闷心;不可使父母有难言的心,不可使父母有愧恨的心。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一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父母并不图什么具体的回报,很多时候只是想见见儿女,说说贴心的话。有很多发财的子女,看起来很孝顺,每次回家带来礼物堆积成山,天天山珍海味,殊不知,父母要的并不是这个。物质享受虽然重要,精神体恤更为难得。多陪着父母说说话,让他(她)感觉到你发自内心的孝心,从一些小事上去体恤和关怀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告辞回家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吃,并非自已贪心,还请太守原谅!〃陆绩的这种孝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是他的行为就像是发自本能一样。现在成人的诸位,看到好吃的、好穿的,可曾第一个想到生你养你的父母?

另一个例子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他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外出,就叫闵子骞驾车,在途中,闵子骞突然掉落了驾马的缰绳,父亲以为儿子太粗心,就责怪他的不是。谁知一接触儿子的衣服,才发现闵子骞穿的布袍里面,全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子不孝父之过

子女是否孝敬,其实在于父母的教导。不孝养成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骄宠:为人父母过分溺爱、娇惯自己的孩子,例如经常顺著孩子的个性,稍微不如他的意,他便不堪忍受了。经常让他占便宜,任随他安逸享乐,教他执劳奉养父母,他便不习惯了。在别人面前孩子稍有过失,父母不忍心斥责他们,而孩子却敢顶撞他们的父母。积下了这些骄纵的习气,在别人面前展不出手,却独在父母面前展得出手,于是就真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了!

第二是习惯:孩子的语言粗率惯了,便敢冲撞父母;行为简易惯了,便敢不守礼节,任意的作为;父母分甘食少惯了,孩子于是就不记得父母把美味食品留给他吃的恩德;父母抱病忍受病苦惯了,孩子于是就不再闻问父母的痛痒。

第三是乐纵:孩子见到同辈,就不胜意气风发,面对父母,就感到没有意思;进入妻子的房间,就露出千般的趣态;走进高大的厅堂,就感到闷闷不乐,甚至敢明白的表示,父子兄弟是俗物,不喜欢和他们见面;则他的心中,怎么还会有孝悌的想法呢?

第四是忘恩记怨:俗话讲:'恩习久则愈忘,怨习久则愈积。'受恩时间越久;越容易忘记;积怨越久怨气越重;人情如此。所以受了人家一次饭则感激不尽,若是吃久了;就会生起好吃不好吃的意见;头一次布施,受者感恩不尽,若经常接济,就会生起布施多或少的不满;人开始刚一见面都很热情,日子久了,就会生起猜疑嫌弃之心。况且是父母兄弟,天生就习以为常,把父母的教诲开导看作是难以忍受的琐碎唠叨,甚至还有称赞我而被我厌烦的时候呢!把父母的劳苦,对自己的保护以及家计的经营,都认为是极平常的事,何况还有强行叫我做,而我根本不愿做,事情被耽误而父母发怒的事呢!以为父母兄弟的亲爱,是必然不会变的,眼前父母的大恩,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可能还会想到十月怀胎生养的苦难、襁褓哺乳的辛劳,以及幼小体弱,病痛灾殃而使父母惊魂失魄的痛苦呀!所以人情有的时候,会显得至为颠倒,至为古怪,而且还不自觉;孩子对于父母,往往就会如此,因此不以恩而获怨的父母,就很少了啊!还有一些则是随着人长大,有了其他的欲求,就开始与父母之间有所争执了。

第五是私财:钱财到了我的手,就是我的了;若是在父母手上;又说应该把这些钱财给我才对。自己的钱财充足,就把父母亲忘掉了,若无钱财,就用希图的目光盯着父母的钱,要是得不到手;就怨恨他们。如果父母亲自己不能养活自己,要靠我来承担,那就更加厌弃老人。甚至只有一个独生儿子的,也因钱财而父子对立。那些兄弟多的,小的推给大的,大的又推给小的,互相推脱,将父母弃之不顾。应当想一想,我的这个身体是从哪里来的?我的钱财又是谁给的?我赤条条一文不带来到人世,而能够从婴孩不缺吃穿地长到今日,是谁所为呀!

六曰恋妻子:有了美味和钱财,就想取悦妻室、宠爱儿女;有良辰美景和欢乐的机会,就拥妻抱子前往。如此,承欢父母膝下,使其欢喜的念头也就渐渐淡薄了。为什么不想想,我爱我的儿女,而我又是谁的儿子?我是父母的亲生子,而我不顾及他们,那么今后我又如何能依靠我的儿子呢?夫妻和睦,固然是一家的乐事,但当我呱呱待哺、大小便溺不能分时,妻能照顾到我吗?当父母把儿拉扯成人,又给他娶了媳妇,自然是不胜欢喜。但为什么儿子有了妻亲近,反而使父母失去了儿子呢?

以上所说的几种,都是人之习情;然而子女未尝没有真性,只是积习久了,就不知道错误所在。要知道小不孝渐渐的积久了,就会变成大不孝啊!作为人子的,应当时时警惕,事事检点,念念克治。不要因为父母的慈爱之心,而自己原谅自己;不要因为世道的炎凉,觉得我比别人还好。这样一天比一天谨慎行持,自己成为一个很孝顺很有道德的人,难道还是很远的事吗?

兄良弟悌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与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根本。孝向社会外延是忠(君臣关系),向横引为悌(兄弟关系)、信(朋友关系),即孝、悌、忠、信。

今天的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兄弟姐妹济济一堂的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所谓〃上阵亲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种血缘性的兄弟关系已经逐渐被外化,推广到朋友、盟友关系上去了。不过对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兄弟情谊,我们还是应该谨记于心,体会其中三味。

看两则兄弟之间的情谊故事,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兄弟之情。

颜含,字弘都,费县方城镇诸满村人,东晋著名大臣。颜含四代祖颜盛为东汉尚书郎,黄初年间,任青徐二州刺史东迁,卜居华县城郊,因代传孝恭,号其居处为孝悌里。颜含父颜默,曾任汝阴太守,封护国将军。颜含兄弟3人,排行第三,因双兄早亡无传,成为颜氏大宗。

颜含少时,以孝悌闻名乡里。其兄颜畿有病,死于医家,家里人迎丧,在回来的路上,忽然招魂旗缠树不开、领丧人跌倒在地,口称畿言说:〃我命不该死,只是服药太多,伤害了五脏,还能复活,千万别埋葬我呀!〃家里人都想打开棺材看看,颜默不许。当时颜含还很小,慨然对父母说:〃不寻常的事,古来有之,开与不开棺材,痛苦一样大,为什么不打开看看?〃父母见他说的有道理,令人开棺,果真有气息微存。颜畿长期卧床不能言语,家人侍养都生倦色,颜含却绝弃一切事务,辛勤侍护,数年如一日。他对哥哥这种友好,古代叫〃悌〃。江南富豪石崇听说了,非常敬佩,特赠〃甘旨〃以表敬意。

颜畿死后,颜含的二嫂樊氏患病失明,为治疗嫂子的眼病,颜含费尽心机,备受煎熬,终于治愈。为了侍养父母兄弟,颜含十几年足不出户。

汉代以后推行〃举孝廉〃做官制度,颜含孝悌出名,本州推举他当官,不去上任。一直等到父母、两兄全部去世,才走出家门到东海王司马越处作太傅参军,后出补开阳令。司马炎镇守下邳(今江苏邳州),命他为参军。公元307年随司马炎过江,居住南京,屡任要职。曾被委为吴郡太守,宰相王导问他上任后先干什么,颜含回答说:〃国家年年打仗,民不聊生,户口减少,南北富豪互相竞争游民,搞得国家穷困,个人暴富。这是掌权人的忧虑啊!应当把游民从有钱人家征出,使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和土地上去。不要几年,就会户给人足,礼乐恢复。〃虽因故未到任,但其言切中时弊,王导甚为敬服,此后,又任侍中、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升光禄勋。退休时,晋成帝赞扬他的品行,特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并派朝官四时致膳,他都一一谢绝。

他为人正直,不媚权贵。王导是皇帝的老师,名位隆重,满朝大臣认为应该降礼,派人争取颜含意见,含说:〃王公虽重,礼无偏敬,降礼之言,是你们的事,我老了,不识时务!〃随后对别人说:〃我听说讨伐一个国家不问仁人,有人问佞于我,难道我有邪德吗?〃他拒绝强权人物桓温的通婚要求,说他盛满之后会走下坡路,故不能联姻。有人请他评论江南群士优劣,他回答说:〃除了周伯仁正义,邓伯道清廉,卞望之气节,剩下的吾不知也。〃表示对现实人物胡吹海侃行为的蔑视。

颜含注重行实,反对浮伪,生前留下遗嘱:死后素棺薄殓。反对当时套棺厚葬,挥霍浪费的恶劣风气。颜含去世后,由江夏人李阐撰碑文述其生平,曾孙颜延之作铭。400多年后,颜含十四孙颜真卿罢抚州刺史,途经南京,为颜含重新立《颜含大宗碑》。

从颜含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经典观点在人生上的最佳诠释。此人,为人孝悌,由此得官,坚守仁义,为官清廉,忠诚刚正,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儒家君子的代表人物。这也是〃孝悌〃观的基本含义〃为人孝悌〃也就能做到〃忠〃、〃仁〃等等为人的道德标准。

另一则故事说的是庾衮,晋朝人,他有三个哥哥。有一年,村中发生流行性瘟疫,庾衮的两位哥哥都因为罹患瘟疫而不幸病逝,就连二哥庾毗也在垂死边缘。

家中的亲友,及庾衮老迈的父母亲,为了避免被传染,也纷纷远走他乡,整个村里,除了生病和病亡的人之外几乎都离开了。庾衮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二哥,正独自一人面对病魔的折磨,深刻感受到二哥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心想:「二哥在这个正需要有人陪伴、关怀的时候,我怎能弃他而去!」庾衮留下来亲自为二哥调理汤药,日夜不眠地照顾他。由于当时人心慌乱,因病身亡的家人只好先放置在家中,庾衮想到未能妥善安葬两位哥哥感到十分哀伤,他常常抚摸着棺木悲泣不已。

如此过了好几个月,疫情慢慢缓和下来,远走的亲人也渐渐返回家中。大家发现庾毗在庾衮悉心的照料下竟然痊愈了,庾衮也丝毫未受感染,健康如昔。大家都对庾衮在瘟疫的弥漫中竟然没事,感到很惊讶,纷纷询问他庾衮回答:〃我只是一心一意的希望二哥的病能够赶快好,所以很用心的照顾他,根本没有想到我自己。〃大家都对庾衮那颗友爱兄弟,为人着想的心,赞叹不已。

庾衮不和父母去躲避瘟疫,就是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不舍得抛弃亲兄,甚至这个〃悌〃都超过了〃孝〃;而故事的结局庾衮的二哥得了瘟疫并且痊愈,也给出了一个受到完美道德感化的世界的美好图景。庾衮照顾得瘟疫的二哥自己却没有被传染,暗示了照完美道德观行动的人是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茶余回甘】

功夫红的〃功夫〃二字,可谓是意味深长。要制作好茶,要下一番功夫;要品得出好茶之好,亦要下一番功夫。人之为人,首先是父母带你来到这个世界,给你吃穿,哺育你长大;同由父母带来的还有你的兄弟姐妹,你们同气连枝,血脉同宗;你长大了,要遇到你的另一半,开始和她(他)一起走过后面的生活;然后你会作为父母,带来一个新的生命,开始新一轮父母的使命。这由血缘关系做基础的感情,称为亲情。要体会得了亲情的深厚,要一番功夫,要奉献出深厚的亲情,更要一番功夫。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每个角色都扮演的很好,能让亲人爱人幸福快乐的人。只是真的要做到这样,是要很下一番心思的。我们在前面列了许多为人子,为夫妻,为父母,为兄弟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碎形红叶散也归根


 红碎茶是在功夫红茶制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种。其初制过程与功夫红茶相似,但在搡捻工艺中先将鲜叶切碎再加工。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红碎茶的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图外称洛托凡(Rotovane)红碎茶);C.T.C.红碎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雕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同时使叶子全部轧碎成颗粒状。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尽管在其品质上差异悬殊,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四个花色。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末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