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月学中医辨证(孙理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症表现为身热,自汗,口渴,神倦。次症表现为心烦,喘渴欲脱,头重身困,便少尿黄,齿燥。舌红苔少色黄,脉虚无力。辨证要点:须具备主症加典型舌脉,或一项主症和两项次症加典型舌脉,多有正气素亏,或夏季劳倦等病史,好发于夏季。本法常用于对暑温、伏暑等病的辨证。应与暑入阳明证相鉴别。辨暑伤心肾证辨暑伤心肾证指对夏季伤于暑邪,暑热久羁,伤及心肾,导致水火不济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暑伤心肾证临床以心火亢盛,肾阴亏虚症状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心热烦躁,消渴不已。次症表现为形体消瘦,肢体麻痹,或有低热。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和一项次症加典型舌脉。有暑热久羁病史,多发于年高体弱之人。
本法常用于对暑温、伏暑等病的辨证。应与心肾不交证、暑伤津气证、暑灼阳明证相鉴别。
四、辨湿淫证候
辨湿淫证候指对湿邪侵袭人体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湿为长夏之主气,为阴邪。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夏季或多雨季节。湿性重浊黏滞,其性趋下,湿邪为病,可发于人体各部,遍及脏腑、经络、肌肉、皮肤,最易伤人体下部阴位。湿邪滞留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且湿性留着,黏滞难移,并常固定一处,病势缠绵,不易速愈。临床以沉重的症状,如身体困倦,头重如裹,四肢腰部沉重,以及各种秽浊不清的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小便混浊,下痢脓血,带下黄浊等为特征。因此,在外感病过程中,凡见到沉重的症状及分泌物、排泄物量多,浑浊不清,面垢苔腻,水肿,腹泻等便可推断其病因为湿,病属湿淫证候。湿邪为病还常与其他病邪相混合,如寒湿、风湿等。且可随人体阴阳强弱而变化,阴盛者,湿从寒化,多为寒湿,阳盛者,湿从热化,多为湿热。
本法常用于对泄泻、痢疾、水肿、痹病、痿病、带下、湿疹、湿温、淋浊、腹水、黄疸等病的辨证。湿淫证候主要有湿遏卫阳证、湿阻气分证、湿流关节证、湿热弥漫三焦证,应注意鉴别。辨湿遏卫阳证辨湿遏卫阳证指对湿邪初袭肌表,束于躯壳,清阳被阻,卫气不宣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湿遏卫阳证又称伤湿证、湿郁肌表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恶寒发热,胸脘痞闷。次症表现为头胀而痛,口不作渴,身重而痛,体倦面垢,小便清长。舌苔白滑或腻,脉濡或缓。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加两项以上次症及典型舌脉。多发于夏秋之交,常见于体弱之人,多有冒雨淋湿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湿温病的辨证。应与湿阻气分证相鉴别。辨湿阻气分证辨湿阻气分证指对湿邪侵袭肌表,郁阻气分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湿阻气分证又称湿郁气分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次症表现为头重如裹,四肢懈怠,肢体沉重,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淡红苔滑腻或垢腻,脉濡缓。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和两项以上次症加典型舌脉,好发于盛夏季节。
本法常用于对湿温、暑温、伏暑、瘟疫等病的辨证。应与脾虚湿困证、湿遏卫阳证等相鉴别。辨湿流关节证辨湿流关节证指对湿邪侵入关节,气血不畅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湿流关节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关节疼痛重着,部位固定,屈伸不利。次症表现为肌肤麻木,肢体沉重难举。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加典型舌脉,多有冒雨淋湿,居住潮湿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痹病、湿温等病的辨证。应与寒凝经脉证相鉴别。
辨湿热证辨湿热证指对外感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
健,湿热内蕴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湿热证临床以湿象与热象共见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渴不多饮,脘腹胀闷。次症表现为纳呆泛恶,便溏不爽,或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尿赤不利或点滴不通,或面目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关节红肿热痛;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或带下带血。苔黄腻,脉濡数。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加典型舌脉,或一项主症加任何两项次症。多发于夏秋季节及脾胃虚弱之人,临证尚须明辨湿、热之轻重。本法常用于对泄泻、痢疾、黄疸、臌胀、水肿、淋病、癃闭、痿病、痹病、湿温、伏暑、暑温、带下等病的辨证。应与寒湿证相鉴别。辨湿热弥漫三焦证指对湿热蕴结三焦、阻滞三焦气机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湿热弥漫三焦证又称湿热遏郁三焦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胸闷,腹胀,大便不爽或溏泄,小便短赤。次症表现为发热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身体重痛。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滑。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加典型舌症,多发于夏秋季节及体弱之人。
本法常用于湿温的辨证。应与暑湿困阻中焦证、湿阻气分证相鉴别。
五、辨燥淫证候
辨燥淫证候指对燥邪侵袭人体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燥为秋季的主气,多从口鼻外侵人体。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易伤津液及肺脏。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结合侵犯人体则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侵犯人体则见凉燥病证。因此,凡见到以津液亏乏的干燥枯涩症状和肺卫症状为特征的病证。便可推断其病因为燥邪,病属燥证。
辨燥热伤肺卫证辨燥热伤肺卫证指对燥热之邪侵袭上焦肺卫,肌表卫气被郁。肺失润降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燥热伤肺卫证又称上焦燥热证、外感温燥证、燥热袭肺卫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热重寒轻,咳嗽少痰,甚至痰中带血,胸痛,咽干鼻燥。次症表现为头痛,少汗,口渴,心烦。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或弦数。辨证要点:须具备主症及典型舌脉,或主症加两项次症。以发热、干咳、口鼻干燥为主要特征。本法常用于对秋燥、风温等病的辨证。应与秋燥之凉燥证相鉴别。辨凉燥证辨凉燥证指对燥兼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肌表所表现证候的证方法。
凉燥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头微痛,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大汗,咳嗽痰稀。次症表现为喉痒,鼻塞,口不渴,咽干唇燥。舌白而干,脉浮。辨证要点:须具备主症加典型舌脉,或主症加两项次症。多发于深秋季节。
本法常用于对秋燥的辨证。应与燥热伤肺卫证相鉴别。辨燥伤肺胃证辨燥伤肺胃证指对燥热之邪灼伤肺胃津液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燥伤肺胃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身热,干咳,渴欲引饮。次症表现为咳而痰少,鼻咽干燥,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或细数。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和两项次症加典型舌脉。多发于秋季,常见于素体阴虚之人。
本法常用于对秋燥、消渴、肺痿等病的辨证。应与燥热伤肺卫证相鉴别。
六、辨火淫证候
辨火淫证候指对火热之邪侵袭人体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火与热为阳邪,热次于火,热之极便是火,二者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故火热常可混称。火热之邪性炎上,致病常上炎扰及神明,并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火热之邪燔灼肝经,易生风,入于血分,则迫血妄行;聚于局部则易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临床以血热、动血及扰神症状为特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次症表现为咽痛,尿黄便干,衄血,吐血,血色鲜红,斑疹,谵妄,狂越,痈肿疮疡,红肿热痛。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辨证要点为两项主症加典型舌脉。
本法常用于对温病、血病、疮疡、癫狂等病的辨证。应与虚热证相鉴别。
本节分别对于六淫邪气所致证候的辨证方法及辨证思路进行了较详细地讲述,临证中,六淫证候主要见之于内科病中的外感性疾病,因此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结合内科疾病的具体情况加以运用。
第
讲
辨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病方法
本节主要讲述疫疠证候、七情所伤引起的证候、饮食不节所致的证候,过劳过逸所致证候,以及外伤证候的辨证方法予以讨论。这些内容仍属于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
一、疫疠证候辨证法
疫疠证候的辨证,是指对疫毒之气侵犯人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疫病又称瘟疫、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疠疫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的特点,其发生与流行多与气候变化、环境饮食、预防隔离措施及社会因素有关,多从口鼻或通过空气传染人体,可散发,亦可流行。因此,凡符合上述特征的疾病便可诊为疫疠病。
疫疠包括大头瘟、虾蟆瘤、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疹、鼠疫等。临证时应注意它们的鉴别。
(一)辨瘟疫证候
辨瘟疫证候指对感受疫毒之气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瘟疫证候具有发病急剧、证情险恶、传染性强、能引起流行的特点,其疫毒性质偏热者为瘟疫,偏寒者为寒疫,偏暑者为暑毒,偏湿者为湿毒。诊断依据:初起憎寒壮热,继而但热而不憎寒,昼夜发热,头痛,身痛,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辨证要点为上述症状及舌脉加瘟疫的致病特点。
本法常用于对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天花、霍乱、鼠疫、出血热、伤寒等病的辨证。注意这些疾病的鉴别。(二)辨疫疹证候辨疫疹证候指对感染燥热疫毒之气,热毒内盛,外发于肌肤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疫疹证候诊断依据:初起发热,遍体炎炎,咽喉肿痛溃烂,头痛如劈,斑疹透露,或红或赤,或紫或黑,舌红起刺,脉数。如初起六脉细数沉伏,面色青,昏聩,昏迷,四肢逆冷,头汗如雨,其痛如劈,腹内搅肠欲吐不吐,欲泄不泄,摇头鼓颔为闷疫。辨证要点为发热,肌肤斑疹,咽喉肿痛溃烂,传染性强。
本法常用于对麻疹、白喉、烂喉丹痧等病的辨证。应与其他疫病相鉴别。(三)辨瘟黄证候辨瘟黄证候指对感受疫毒挟湿热之邪,湿热疫毒燔灼营血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瘟黄证候诊断依据:初起可见发热恶寒,随即卒然发黄,白眼珠黄色深,名急黄。甚者变证蜂起,或四肢逆冷,或神昏谵语,或直视,或遗尿旁流,或吐血、便血、衄血,或发斑疹,甚至舌卷囊缩,循衣摸床,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洪数。辨证要点为突然发黄,发热恶寒,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洪数。具有来势迅猛、传染性强、病情危笃的特点。
本法常用于对疫黄病的辨证。应与其他如湿热蕴脾证、肝胆
湿热证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二、七情证候辨证法
七情证候的辨证,是指对七情因素引起疾病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致病。人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故与内脏,气血密切相关,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因此,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常说“内伤七情”。七情的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导致脏腑气机失调,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一是情志异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证候的诊断依据:常的症状;二是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三是有明显的情志刺激病史;四是病情随情志波动而变化。
本法常用于对多种内脏疾病的辨证。
(一)辨喜伤心证候
辨喜伤心证候是指对过喜伤心,心神失守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喜伤心证候诊断依据:喜笑不休,神情恍惚,心神不安,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有明显七情不和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癫狂等病的辨证。(二)辨怒伤肝证候辨怒伤肝证候指对暴怒伤肝,肝气横逆上冲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怒伤肝证候诊断依据:面红目赤,气逆呕血,心烦,善怒,甚则可致神昏暴厥。有明显情志不遂病史。本法常用于对癫狂、中风、血病、郁病、胁痛、眩晕等病的辨证。
(三)辨思伤脾证候辨思伤脾证候指对思虑过度,伤及心脾,使脾失健运,心失濡养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思伤脾证候诊断依据: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倦怠,嗜卧,纳呆,腹胀,便溏,消瘦,脉沉结。有明显思虑伤脾病史。本法常用于对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眩晕、咳嗽等病的辨证。(四)辨悲伤肺证候辨悲伤肺证候指对悲忧过度以致肺气抑郁,意志消沉,心肺之气耗伤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悲伤肺证候诊断依据:善悲欲哭,烦热躁乱,面色惨淡,神气不足,脉紧或结。有明显悲伤过度病史。本法常用于对癫病、郁病等病的辨证。(五)辨恐伤肾证候
辨恐伤肾证候指对恐
惧过度伤及肾和心肝等脏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恐伤肾证候诊断依据:善恐,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之,如人将捕之,二便失禁,骨酸痿厥,遗精。多有明显恐惧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不寐、心悸、遗尿、遗精等病的辨证。(六)辨惊伤证候
辨惊伤证候指对突受惊骇损及心与肝胆胃诸脏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惊伤证候诊断依据:突然受惊,惊慌失措,心动不宁,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或受惊目睛不转,不能言,气短,自汗体倦,坐卧不安,多恶梦等。有突受惊吓病史。多见于小儿。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癔病的辨证。(七)辨忧伤证候辨忧伤证候指对忧愁不乐日久,抑郁气机,影响脾肺功能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忧伤证候诊断依据:忧愁不解,少气倦怠,腹胀胸闷,脉涩。有忧郁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郁病的辨证。
三、饮食劳逸证候辨证法
饮食劳逸证候的辨证方法,是指对饮食不节、过劳所致的证候进行辨证的方法。(一)辨伤食证辨伤食证指对饮食不知节制,损伤肠胃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伤食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腹胀、腹痛。次症表现为胃痛,恶闻食臭,饮食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呕逆恶心,泄泻,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或泄下黄白。舌苔厚腻或黄,脉滑有力,或滑疾,或沉实。辨证要点:必须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及典型舌脉。多有饮食不节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胃痛、腹痛、反胃、呕吐、吐酸、泄泻等病的辨证。应与伤饮证相鉴别。(二)辨伤饮证辨伤饮证指对过饮茶汤、酒水等损伤脾胃所表现证候的一种辨证方法。
伤饮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腹胀满,身热尿赤。次症表现为烦渴肿胀,面黄肌瘦,头痛眩晕,呕吐痰涎,神昏闷乱,胸满恶心,饮食减少,小便不利,甚者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为酒厥。苔滑腻,脉细数无力。辨证要点:须具备主症和两项以上次症加典型舌脉。有明显饮酒过多病史。
本法常用于对呕吐、眩晕、厥病等病的辨证。应与伤食证相鉴别。(三)辨伤虫证辨伤虫证指对因吞食不洁之物而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的一种辨证方法。伤虫证诊断依据:主症表现为食欲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