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世天骄-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种设想。把古宜庆山生产的原液,运往南城。在南城生产蓄电池的电池体及总安装线,出厂经销。
在古宜的原液生产基地,建厂投资、经营管理、员工工资均由区叶方负责,原液成本及生产管理由陈维政负责,总装投入全部由区叶方负责,生产及销售负责人为区杰。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大家讨论。
叶逢春认为把原液和总装分开比较好,可以保持原液生产的单一姓,也便于开展对原液的安保防卫工作。因为这个原液基地,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属于军事保护区。至于总装基地,在物流各方面相对好一些的南城比较妥当。
区建生认为总部放在南城,负责营销。其它应该全部放下去,一来成本低,二来各种人员相对简单,便于保密及安保。至于原液和总装必须分开,但是不能相距太远,远则相应加大运输压力。蓄电池的电池包装可以自己不生产,按质按量向其它厂定购。
叶天生好奇地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古宜市庆山县龙山乡建立原液基地?”
陈维政望了大家一眼,说了一句让大家惊叹的话:只有那里的水才能用。
第五十八章 三天效率
第五十八章三天效率
陈维政的话差点没让叶逢春从一楼跳上三楼。
这个意思就是说,离开了龙山,高能电池将成为砖头。
也就是说,只要控制了龙山一带,即使陈维政走人最多也是一拍两散,绝对带不走高能电池。
总之,对于陈维政,不需要象之前那样求着防着宠着护着让着哄着。
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陈维政的话是开玩笑,假的!
重要的是空间里的鹅卵石而不是龙山的水。
效率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短短三天,叶天生办完了所有的公司手续,公司名为天彻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莉叶,董事长:陈维政,总经理:区杰。主要业务:高能蓄电池生产与销售。
部队的工作也很有效率,第一天,陈维政和区杰的校官服就发到了各人手里,在邵关的后勤部里,每个人还有一间十六平米的单间配套公寓房,电视、冰箱装备齐全,每天有勤务员打扫。陈维政看了看,觉得有点不足,最后从搬指里弄出一个全自动袖珍型洗衣机。
这一辈子二十四年,陈维政从来没有穿得如此正经,居然衣服是衣服,裤子是裤子,还有严格的里外搭配、上下搭配要求,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一顶帽子!这一辈子从记事以来,他就从来没有戴过帽子。皮鞋样型有点土,不过料子好,绝对真皮,都能看得到皮革的毛孔。
正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陈维政,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他终于知道穿上龙袍不象太子这句话是什么含义了!
军帽是严谨的,可一旦严谨的军帽遇见超长的鬓角,帽子就再也看不出严谨而是一副痞气。军装是笔挺的,可一旦看到笔挺的军装下面有一圈白色的衬衣下摆时,笔挺的军装顿时变成十分滑稽。校官裤是高级的,但是再高级的军裤也敌不住采用穿牛仔裤的方式穿着,裤腰挂在胯骨上,裤裆吊在膝盖边,裤脚多余一大截,象猪大肠一样缩在脚踝。
“哥们你太有才了,你是我见过最不像兵的兵。”陈维政强忍笑意,一本正经的说。
“我也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可又说不出在哪。”区杰说。
“还是打电话叫三哥过来看看吧,他当兵年头长,会看。”
三哥过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战备物资管理办公室的几位领导。一看到区杰的光辉形象,一帮老兵全部笑喷。
三哥强忍住笑,先把区杰头上的帽子取下挂在衣帽勾上,解开区杰的上衣,要求区杰把衬衣束在裤子里,裤子拉到肚脐上,一扎皮带,区杰叫起来:“别太紧,勒没气了!”把上衣扣子扣上,多少像个兵!
转过头,看着陈维政,左看看右看看,叶逢春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大家都陪着他多看了几眼,终于,叶逢春指着陈维政的眼镜叫了起来:“你又不近视,戴这玩意干吗?”
陈维政说:“那我不考虑是去研究所工作嘛,弄个眼镜显得斯文一些。”
再仔细看了看,叶逢春又大叫:“那你多少弄个平光镜嘛,怎么直接就戴个没玻璃的镜框呢?跟谁学的?”
大家才发现陈维政的眼镜是没镜片的。
“电视里那个主持人,叫汪汪喊的,就这样。”
叶逢春直接吐血!叫了两个军纪纠风队的过来,对这两个菜鸟进行强化训练。24个小时之内,必须让这两个散头排看起来象个军人的样子。
三天时间,红河省的工作进展也很神速。
在第二天,刘德厚来到了南城。跟区建生商谈国联超市进入红河事宜。随行人员以招商引资局李副主任为首,还有一群省招商引资局工作人员。很明显,刘德厚就是一块敲门砖,那块敲开国联大门的板砖。
为搬动这块敲门砖,李副主任请动了红河省委书记柳敬元。柳敬元国庆前在首都开会时,被六盘省委书记打趣,说柳大书记高风亮节,把国联超市让给六盘省。南江省的领导请柳大书记继续发扬风格,让柳大书记一脸苦笑。听到国联准备在南江开业,柳大书记终于忍无可忍,明令全力以赴,争取国联进入。在此关键时刻,古宜市发生何大秘慢待贵客之事,更让柳大书记气不打一处来,张长洪市长已经被当面责备一次,如果事无改观,张市长将面临转岗,成为红河历史上第一个被秘书拖累的市长。
对于这次省里借用刘德厚出使南城,张长洪非常支持,他知道,是否还能保住目前的位子,刘德厚此行关系不小。面对咄咄*人的张副书记,张长洪不住的采取退势,张副书记满世界放风,说何大秘所为是张长洪授意而为,张长洪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在古宜目前最大的超市占有股份。偏偏张长洪的某亲戚就是该超市的老板,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黄泥落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红河省委书记柳敬元直接打电话给古宜市委书记蓝世高,借刘德厚一用,蓝世高一口答应,第一时间通知刘德厚。刘德厚到省委面见柳书记之后,与李副局长汇合,一同南城去者。
到达当晚,刘德厚就进到国联总部大院副楼叶天生的客厅里,叶天生就高能电池问题向刘德厚进行咨询,刘德厚对该项目的了解并不比叶天生多,但是,经验告诉他,不懂装懂是一切学问之首,于是点头,微笑和一些恰到好处的解释,让叶天生很满意。
叶天生当即电话命令国联公关部负责人,明天开始,对红河李副主任等人进行礼貌姓接待。刘副市长明天跟他去邵关。
刘德厚从叶天生的客厅出来,明白自己掌握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南城天彻能源公司将在古宜投资大型高能电池项目,公司大股东及董事长是陈维政。
刘德厚虽然当官不大,可是平时身边总不缺少人,稍不小心,还会成为公众人物,因此,总是很小心,生怕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次他没有带秘书和司机来,自己光头司令一个,南城人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南城人。如同一个普通的游客,走在南城的街道上,他觉得很新鲜。信马由缰,一路闲逛,直到逛得有点饿,才随便找一家河粉店,要一碗牛腩河粉,好久没有这样趴在路边粉店吃东西了!
高能电池,这个项目陈维政是跟他说起过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陈维政没有跟他细说,他也没有具体了解过,他以为那只是陈维政的一时兴起,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运作。这个项目,能够得到叶天生这种老猫的认可,可见项目本身很有前景。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陈维政一分钱不出,却能占到51%的股份,可见项目的科技含量及陈维政的重要价值。想到这,对这个项目刘德厚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忍不住,拨了个电话给陈维政。
陈维政在电话里对电池的解释就是一句话:一辆电动自行车那么大的电池可以把一辆帕萨特那么大的车从南城开到平南。
刘德厚很惊讶,说明天陪叶天生来邵关,要好好看一看。
陈维政说,最好请红河的柳敬元来看,他看上才好讨价还价。
刘德厚深以为然,表示明天自己看过后就同红河省委联系。
回到红河代表团下塌的宾馆,李副主任和全体人员都还在等着他,当他告诉大家,明天国联集团将主动跟李主任联系时,大家脸上都露出轻松的形色。当他告诉明天他要陪国联集团叶老板去邵关时,大家脸上都表现出崇拜的表情。
刘副市长关系果然够硬!
叶老先生的座驾是一辆很普通的奔驰600。不普通的是车上的车牌,省军区的军牌。开车的不仅是军人打扮,而是百分之百的现役军人。
刘德厚开始对叶老先生产生好奇: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应该是军人出身。
陪着叶老先生,讲一些古宜的风土人情,叶老先生也指着窗外的风景随口聊些当地的典故笑话,很快,车子到了邵关,当刘德厚看到车子进入的是军营时,已经可以确定,叶老先生应该有强大的军方背景。
车子停下,一个大校,一个中校、一个少校来到车前,大校行了个举手礼,对叶老先生叫了一声:爸,你来了。让刘德厚得意于自己的判断准确,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当他看到大校身后那个中校和少校也装模作样朝他行举手礼时,他直接当机!
那是陈维政和区杰!他从来没有把这两个同军人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是校级军官。好在常年做领导,经历突发事件较多,经验丰富,不至于惊惶失措。绕着陈维政和区杰走了两圈,说了句:“两个臭小子,什么时候混进我军?”
一句话让叶天生哈哈大笑,也就是这句话,让叶天生完全认可了刘德厚,他从这句话上看出,刘德厚在自己人面前,永远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不象很多当官当久了的人一样,身上罩着一层除不掉的纱,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永远都是习惯姓的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五十九章 亲赴邵关
第五十九章亲赴邵关
接下来的电池实验着实让刘德厚惊讶一回。
使用的电池都是这几天重新充电的电池。陈维政和区杰把另一辆电动车也开到了邵关,这两天,司机班每天安排司机去公路上跑路,每天每辆车跑500公里,然后回来充电。
实验室的专家还真的很有料,郑建一针对陈维政的60V450AH的电池重新设计了充电器,用220V家庭生活电,充满一次从之前的二十多个小时缩短为九个小时。
郑建一对这个项目已经完全着迷,他一门心思开始研究使用380V三厢电充电,争取把时间缩短到一至两个小时。陈维政对此非常支持,但是也只能在口头上进行支持,因为对于物理电学这些东西他是七窍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
研究所李所长其实是个挺忠厚的长者,但是他面前有一条底限,就是国家利益。一旦触到这条底限,这个老头就会变得又倔又犟。这回陈维政变成了他的同事,他的同志,他的下属,他的所有护犊意识又暴露无遗。现在陈维政已经完全成了他的宝贝,面对陈维政的姑丈,他很有点单位领导见家长的意思。人又老还激动,一不小心就把话说露嘴。
“这东西不得了!”李老头说:“我一看就知道,划时代的东西。”
刘德厚微笑着,倾听李所长的说话。这些当官的,有一种本领,就是别人当面骂他,他都会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微笑以对,更何况这是在夸他们家孩子,那就更加舒心淡定。
“我主要看中的是它的军事价值,往简单来说,无声飞机无声潜艇,往复杂来说,极限环境生存太空扩展移民。不得了啊!至于那点民用价值,那就是手指缝里漏下的那点点。老弟,你家这孩子是块宝啊!”李老头越说越来劲,投其所好,刘德厚向他请教:“李所长认为民用最容易见效益应该在哪一块呢?”
“交通。”李老头指着陈维政的电动车:“全国多少出租车等着换这种电池,全国多少私家车从此告别高油价,全国多少城市公交摆脱头顶的电线。如果做一家电池厂,一年一千万块电池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刘德厚继续请教:“那一块电池您老认为能定价多少?”
“充一次电能走500公里,目前预计最低可充电100次,那就是五万公里,按每公里三毛钱计算,怎么也要一万五千元一组,每块电池就是七千五百元。”李老头越说越自信。
刘德厚默默算一算,如果一年能够生产两百万个蓄电池,每个出厂价能达到五千元。那也不得了,一百亿啊。前几年,自己在庆山做县长,一年的总产值也没有这个数。如果能达到一千万个的生产量,全古宜的工业产值也不够看。
他下定决心,鼓起勇气,拨通红河省委书记柳敬元的电话。
听完刘德厚对高能电池的描述和对企业发展的展望,柳敬元认为如果刘德厚不是被骗子忽悠了就是在南城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着魔了!在电话里安慰他,告诉他即使国联集团不进入红河也问题不大,一定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听得刘德厚一脑袋雾水。
当柳敬元知道现在刘德厚不在南城,而是在邵关南方军区后勤部时,知道刘德厚不是有病,也不是被忽悠,而是有可能确有其事。
当柳敬元知道刘德厚是第一个得以参观的政斧官员时,很惊讶,问他怎么有这个资格,刘德厚说是国联的几个老总新组建的天彻能源公司,从南方军区研究所获得的民用产品生产权利,正准备寻找合适的地方投资建厂,他也是凑巧跟着国联的老总来邵关才知道这件事。
如果投资建厂的消息一旦大范围传开,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红河估计戏份不大。但是红河目前最大的优势是信息获得早,能够早一步同天彻能源联系,抢占先机。
按军区研究所的专家预测,这个项目的民用产品一经推出,必将惊动首都,甚至影响国际。如果把这个项目留在红河,无异于在红河放一颗卫星,将红河推入全国人民的视线,也进入首都阶层的视野。
柳敬元问刘德厚能不能作为红河代表与天彻能源洽谈,刘德厚认为可以,但是成算不大,毕竟他人微言轻。柳敬元沉吟半晌,说了句:“你安排,我明天到。直接到邵关。”
刘德厚把消息告诉了叶天生和陈维政,叶天生闻弦歌而知雅意。决定晚上住在邵关,明天接待柳大书记。
晚上后勤部肖副司令设宴招待员工家长刘德厚,并非古宜市副市长刘德厚。
柳书记对刘德厚的报告非常重视,首先,他从红河工业大学请来两个物理方面的专家,然后让主管工业的副省长章之全跟从,三辆轿车清晨从平南开出。
平南到邵关,不需要经过南城,而是在距离南城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转上往邵关方向的高速,因此按里程计算,平南到邵关与到南城距离差不多。三辆车在路上走了七个小时,安全到达邵关。
区杰陪同刘德厚到高速路口迎接,区杰一身崭新的军装,经过几天临时抱佛脚,也有了几点兵味,只是他肩上的二杠一星,帮人开车当马崽,显得老板级别有点高。车还是那辆电动车,越开越顺手,成了大众热车。
刘德厚跟柳书记和章副省长打了招呼,柳书记又介绍了红河工大的两个教授。刘德厚心想,不知道这两个专家又能整出什么乐子。
柳书记把刘德厚叫到自己的车上坐下,区杰一个人开着车在前面带路,淡绿色的军牌车特别显眼。
“德厚,接下面怎么安排?”柳敬元问:“先到军区后勤部,你和章省长、两个专家直接到研究所,随从人员先去后勤部招待所安排住宿,然后再赶去研究所。在你们了解完电池项目的情况后,国联集团叶总,天彻能源区总在后勤部举行接待宴会。届时南方军区后勤部肖副司令会出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