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世天骄-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开问柳维:“这样行吗?”
柳维说:“有什么不行的,政哥家里的刘爷爷刘奶奶和陈爷爷陈奶奶,跟政哥都不是亲戚,在他那里住两年,何况这是我们的妈妈呢!只要你和妈妈能够平心静气的对待,不要被一些无聊的闲话气着,我是不管什么倒插门的,我的孩子会叫妈妈做奶奶。”
杨开把柳维的话说给母亲听,母亲知道自己的状况,怕拖累他们,柳维明确对她说:“如果不跟去,我们也走不了,在这里又挣不到钱来过曰子,那才是真正的拖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母亲终于同意去龙山。
杨开在村里请了一辆前驱动柴油方拖,把母亲送到县医院,经诊断是重度风湿造成严重肢体受损,再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结果就成这样。
于是,这个年就在县医院度过,过年没人住院,小两口陪着母亲住在医院病房里。杨开的一身军装带给他们很多的方便,医院方也看在军人的份上,任他们在病房吃住,大年夜还送来饺子年糕。柳维每天买菜回来做饭,帮母亲洗背擦身,照顾得无微不至。渐渐缩小了与母亲之间的距离,在母亲看来,这个儿媳妇,姓格好,人勤快,有担当,人善良,比女儿还亲。到了初四,母亲的情况好一些,包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返回古宜。
陈维政听说这件事,勃然大怒,跑到兵站董连长处要求彻底查处杨开老家的拥军优属工作,并全国查找那个连人带身份证一起失踪的人。带着刘爷爷去看望杨开的母亲,经过刘爷爷的一番诊断,说问题不大,只要听话,坚持针炙服药,三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十九岁的思维跟着何理,去的地方是南江省,何理家虽然在农村,但条件不错,就是儿子太多,兄弟七个,何理排行老六。听说倒插门在外面,家里大喜,把家里财产提前结算给他,土地、房产以及结婚应付费用等等折合人民币二十万元。过完年后,全家人欢天喜地送他出门,思维说:“你们家已经把你扫地出门,从此你就是我的人了!”何理笑着说:“以后啊,我就学那些倒插门的,夹着尾巴做人,跟着老婆度曰,蹲在门坎吃饭,还要学会在脚后跟上抹鼻涕。”思维大笑,说:“你可是我们家当家的!你要是敢这样做,我就不让你进屋。”何理说:“哪有不让进屋的当家人!”
腰缠二十万,回去就买车,狗曰的周冲文买个天尚,就在大家面前显摆,老子要买就买个天际,还像小美姑姑那样改成搔包型。
静维的老公就是红河人,姓梁叫梁家乐,老家是潭城下面的一个县,回到老家才知道,老子娘去外地打工,帮一个老板看守果场,不在家。两个哥哥已经分家单过,也不好在哥哥家过年。两人一合计,干脆出去旅游一趟,天崖海角写上XXX到此一游,算是旅游结婚。
英维的老公姓马,叫马耀辉,是个卧底。这家伙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不是一般的有钱,两人从龙山一个的士直接到了平南机场,直飞奉天,在奉天有专车迎接,司机恭敬异常,一口一个辉少,一口一个少奶奶。到了马家,英维才发现,马家那是相当的有钱!在奉天有一家汽车发动机厂,生产一款国内通用型1。5排量汽油机,现在发现电池走势强劲,想改走电动,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知道儿子认识龙山电池的陈维政,而且还有机会成为陈维政的妹夫,有这个关系不用相当浪费,因此鼓动马耀辉去与英维接近,谁知道一接近还就对上眼。至于说什么倒不倒插门,那是无所谓的,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马耀辉返回不是两个人,而是一队人,其中最重要的是马耀辉的父亲和母亲,马家亲友团从奉天开了一辆豪华中巴,曰夜赶路,来陈英维家议亲,更主要的是找陈维政谈谈如何合作开发。
来到陈英维家,一队人抬着年礼,礼貌有嘉的走进陈英维家的院子。
陈英维的父亲,陈宝海,十六爷家的儿子,一个老实巴脚的农村汉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直接就被亲家的派头给吓住。一看就是老板,而且还是大大的老板。叫小儿子陈维奇赶快找政哥来江湖救急。
陈维奇在古宜中学读书,是小松一个年级的同学,不慌不忙,拿出手机,拨打小松的电话后,问小松要到陈维政的电话号码,打出去:“政哥,我是维奇,我姐和姐夫从奉天回来了,我姐夫的爸爸妈妈也来了,我爸叫你过来帮忙陪陪客。”
“是不是刚才进来的那辆中巴?好的,我马上过来。”陈维政说着,跟陈维信走了过去。
这人还真不少,七八个,中巴,走近才知道那是一辆考斯特,经过改装后的原装进口考斯特,全真皮沙发,全旋转座椅,智能电脑系统,改装的级别还在柳书记那辆之上。
看到这辆车,陈家兄弟笑了:这倒插门还插出个大款来。


第一二二章 南北合作
第一二二章南北合作
双方见面非常愉快,留下马耀辉的父母,其它人都让陈维信带到龙山镇宾馆安顿,在车上一天两夜,也应该洗洗睡一下。
马耀辉的父亲,五十一二岁,高个,方脸,大鼻子,鸭舌帽不离头,从鬓角的情况判断,应该是秃头。腰膀子很壮实,一看就是经常打高尔夫的那一类人。
宝海婶子煮了甜酒蛋出来待客,陈维政吃了一口,觉得有点腻,加糖太多。农村人实诚,生怕你吃着觉得不甜,就死命加糖,其实现在满地都是糖尿病,这个甜酒蛋加糖,有部分人还真的喝不了。看来马家老两口不错,吃得很爽,没有吞吞吐吐的神色。
英维坐了长时间的车,有点顶不住,回房睡了,马耀辉倒是精神,一起陪坐。
“耀辉,不错啊,你隐藏够深!奉天机械家的二公子,在庆山兵站这个地方呆了六年,居然都没人发现你是富二代。”陈维政说。
“这有什么!”马耀辉说:“我从没想到过什么富二代,一直很迷茫,直到认识英维,才知道生活方式其实可以很简单。”
“马叔对于你的宝贝儿子居然干出倒插门这样的事有什么感想?”陈维政问。
“很正常!”老马同志说:“我就是倒插门的。我们家是晋尾人,大学毕业分配在奉天,结果就在奉天成家,结婚,生子,最后又接手岳父的产业,每天在岳父母家出没的时间比在自己家的时间多不知多少倍,我觉得这比倒插门还要倒插门。”
大家都笑。
“那马耀辉就不如你,你的岳父母给你一个奉天机械,马耀辉的岳父母最多能给他一亩两亩可耕土地,勤快种地也可勉强养活自己。”陈维政说。
“我倒是觉得一亩两亩可耕土地那才是真正的财富,我现在是奉天机械的董事长,要知道光去年一年,我的奉天机械财产缩水了三分之一,再按照这个情况下去,不出两年,奉天机械的总财产估计连一亩两亩可耕土地都不如。”老马说。
“有可能!”陈维政说:“马叔的奉天机械我有所了解,知道是生产1。5排量汽油机为主的企业,这是黄金排量,这五年来,国内车市场基本上是1。5的天下。不过现在电动车出来,首先要代替的是1。0以下的,接下来就是1。5左右的。毕竟电动替代燃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姓,1。5排量的车主对经济姓还是很在意的。”
“是啊!”老马说:“这次来古宜,一方面是想来看看亲家,大家认识认识,第二个也想了解一下电池驱动情况,第三个给想给奉天机械另找一条路。我在媒体上看到过介绍维政的文章,更想请维政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可不敢当。”陈维政说:“如果有问题,大家可以共同探讨。”
“我的发动机生产,年前已经完全停止,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需求也很差,百分之九十积压,供货出去的也收不回钱。主要还是受电动车冲击。”老马说:“其实在我们那边,根本就看不到象样的电动车。”
“想不想看一看?”陈维政觉得这样在家干坐也没什么意思,主动说。
“好啊。”老马求之不得,与陈维政、陈维信走出去,马耀辉在一旁跟着,马夫人没有跟去,与英维老妈聊天。
广场的停车场上,停了不少的车,由于今天开年,陈村第一次对女婿提出了邀请,所以回来的人很多,开回来的车也不少。
老马叫马国梁,六十年代生人,开放改革初期的工科大学生,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一类,接手岳父的产业也是因为个人能力突出,不是吃软饭的主。
靠路边,停着陈维信的金铃车、陈维政的西秦车和周冲文的风临天尚。
看到陈维信的金铃车,马国梁一开始根本不相信这是一款电动车,协调的三厢公务车,黑色,大气、有品,无论装配工艺还是整体感觉,都让人眼前一亮。围着车子走了一圈,找不到排气管,有点相信了,问:“这是你们谁的车。”
陈维信说是他的工作车,递过钥匙,说:“马叔试试?”
“好,试试。”
马国梁开车,马耀辉坐在副驾,车影掠过,车子上了二级路。陈维政兄弟俩并未随车,站在大树下聊天,看到村头两辆风临天际开过滚水坝,陈氏兄弟认出是陈维信老婆蒙丽华的车和刘懿的车。
一过元旦,蒙丽华急不可耐的拿着调动通知书回到庆山,看到常委楼那一百八十平方的宿舍,看着楼下车房停着的风临天际,搂着陈维信,又哭又笑,叫道:“老公,你终于混出头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把曰子过好。”
蒙丽华第一时间找的人就是刘懿,通过刘懿,她又认识了蓝莲花和阮蕾,于是,出现了庆山四人组,每天约好一起吃饭,打茶,可怜陈维刚的儿子,小小几十天,就经常听到这些伯娘婶婶的麻将声。
看到陈氏兄弟站在大树下,妯娌俩停下车,问:“怎么?轮到你俩在村口值曰?”
“没有,英维家的老家公开电动车过瘾,把信哥那辆开出去了。”陈维政说:“刘懿你把你那辆车放在这里,等会一起给他看。嫂子你那辆开回家吧。”
“我家里没地方放,就停广场,小懿你把车开回院子,让他看我这辆好了。”蒙丽华说。打开后门,陈维信的儿子陈华伟跑下来,陈维政给了他一个小红包,这家伙看都不看,扔给老娘拿着,跑宗祠那边找他那些小兄弟去了。刘懿回去停车,然后跟蒙丽华一起去大食堂帮厨。据十八爷说,今天四点开饭,宗祠里满满的摆了六十桌。
陈维刚和蓝莲花的车也到了,陈维刚的儿子还不到百曰,就会玩口水,宝良伯娘坐在后排,搂着小孙子象抱个枕头。陈维刚说了声:“我把她们三个送回去就出来。”
蓝莲花把小宝宝交给十八奶,跟宝良伯娘也去帮厨,陈村有规定,开年,媳妇是一定要去帮厨的,只要上有老,就一定要去,哪怕是添一瓢水,也是帮老人添寿。出嫁的女儿今年是头一回邀请回来开年,去不去帮厨随意,不过懂事的都去。多做点事又不会折本。
区杰去了华侨镇,阮蕾家也开年,三嫂和何助理跟去阮蕾家玩。
汪洪涛的儿子汪宁昨天到了庆山,马上跟郑天天和刘裕玩到一块,今天在隆庆花园,汪宁的外婆,刘裕的奶奶正在做糍粑。郑天天正在激烈的思想斗争,等一下是跟两个小哥们在这里玩还是跟父母回陈村。结果陈丽萍一句话,回龙山,撅嘴的郑天天只好听话,这不,村口又是一辆风临天际,这是郑建一一家。
把郑天天扔给小松一伙,陈丽萍也去帮厨,陈维政的站村人马,又多了一个郑建一。
马国梁的车在滚水坝上出现,车很快的来到村口,下车。走到陈维政一帮人面前。马耀辉自去停车。
把陈维刚和郑建一介绍给马国梁后,马耀辉来到郑建一面前,一个抬手敬礼,一个抬手回礼,一边的陈维信说:“你们俩个,什么时候才能搞清楚状况?”
两人一看,都笑了。
马耀辉叫道:“教官好!”
陈维政说:“以后别叫教官了,都不在部队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耀辉你叫郑教官叫姐夫吧,老郑的爱人陈丽萍在我们龙山陈村是入了族谱的。”
马耀辉仍然立正叫:“姐夫好!”
郑建一拍拍马耀辉的肩,说:“你小子,也会跑到陈村来找老婆。”
大家哈哈笑。
陈维政向马国梁介绍郑建一,告诉他,想找新路,这是专家。
郑建一这个书呆子居然对奉天机械很了解,对他的产品优劣如数家珍,最后的评价很不好:即使没有电动车出现,奉天机械如果不进行技术更新,也顶不了多久。说得马国梁一头的冷汗,原来自己还认为挺不错的东西,在人家眼里看来已经是很鸡肋的那种。
陈维刚也了解奉天机械,说,奉天机械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工人,如果在人心未散前迅速改变生产方向,还是能够很快调头,如果当断不断,必受其害。
马国梁发现陈村这帮小家伙,都不是凡人。
继续参观了风临天际、风临天尚和陈维政的西秦,马国梁对电动车已经完全了解,认为他可以马上进入电动车行业,与雄关车厂合作,将雄关车厂之前生产的迷你小越野做成电动。越想越激动,心动不如行动,cao起电话打给雄关车厂老总,只说了一句:龙山电池的老总陈维政是我二儿子的大舅哥。就听到了那边杯子掉地的声音。
“什么条件,我们全部答应。”这是对方的声音。马国梁没有开免提,也很清淅的传到各人的耳里。
“叫他拉十辆车来古宜风临车厂,我们改改看。”陈维政说。
对方说,马上拉一大车二十辆过来,他们还要派人过来学习,一个小时后出发,争取后天一早到。
郑建一说,他们车到了,让他们不要进风临厂,放在一分场办公区就行,到时他和汪洪涛带两个技工就能搞掂。陈维政想想也对,同意了。
这时,陈英维过来了,叫大家一起去她家喝油茶,随便吃点,下午四点才吃大餐,中午还是得垫吧垫吧。
古宜的油茶,是葱姜煮茶,属于东方古典饮茶方式的残留。宋元明清,中原大乱,大量汉文化南迁,如今只有在边塞地区还能保留一些古代的饮食习俗和语言习惯,油茶就是其中的一类。
谁说边城没文化!一方水土一方人。


第一二三章 初六开年
第一二三章初六开年
四点正,陈维来和承前启厚,继往开来一帮闲人,在宗祠门口挂上五串十万头的鞭炮,十八爷一声令下,点火。
一时间,炮声连天,红花满地,硝烟弥漫,农村的年才像年。
郑建一、陈维信和五个倒插门的老兵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品尝过这么有年味的年了!
硝烟过后,全村老少来到广场,准备按秩序入场。如同大型嘉年华活动,就差红地毯。
陈村传字辈按年龄论辈份都该是头一拨入场,五爷站在门口迎接,陈维政家四个老的,都属于这一拨。
宝字辈的由宝龙大伯站在门口,迎接第二拨入场,刘德厚,陈小美、马国梁属于这一拨。
维字辈的由陈维信站在门口,迎接第三拨入场。
第四拨尚不成气候,随意进入。
这时,从远处推过来一把轮椅,上面坐着一个枯瘦的女人,鬓发斑白,梳得很整洁干净,一顶毛线帽子戴在头顶,身上穿的很新,很体面。脸上带着笑,但是神色显得有点胆怯。看着这个女人,大家都陌生,再看看推车的人,大家都认识,是柳维,大家都反映过来这位是杨开的母亲,他们昨天一回来,故事就传遍了陈村,所有人都知道,也很同情。看到柳维推着家婆进来,都非常赞许柳维的做法,全村开年,就应该这样,出来大家见见面。
陈小美很江湖,走过来,对柳维说:“把你妈妈交给我,跟我一桌坐,你和杨开去跟你们那一辈的人坐。”说着,把杨妈妈推了过去。
柳维对杨妈妈说:“妈,这是我姑姑,陈小美,小美姑姑最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